從前天開始,全國多地霧霾籠罩,污染由最嚴重的京津冀地區(qū)擴散至沿海地區(qū),給民眾交通出行和健康都帶來了嚴重影響,根據中央氣象臺專家分析,此次霧霾天氣出現(xiàn)是由于冷空氣勢力弱,形成大霧天氣后使空氣中的污染物很難擴散,加重了空氣污染,導致各地PM2.5“爆表”,未來數(shù)天我國中東部地區(qū)的霧霾天氣還將持續(xù)。 PM2.5是什么? PM,英文全稱為particulate matter(顆粒物),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也稱為可入肺顆粒物,粒徑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質且在大氣中的停留時間長、輸送距離遠,因而對人體健康和大氣環(huán)境質量的影響很大??茖W家用PM2.5表示每立方米空氣中顆粒物的含量,這個值越高,就代表空氣污染越嚴重。我國在2012年2月國務院同意發(fā)布新修訂的《環(huán)境空氣質量標準》增加了PM2.5監(jiān)測指標,采用世衛(wèi)組織設定最寬限值,《標準》中PM2.5年和24小時平均濃度限值分別定為0.035毫克/立方米和0.075毫克/立方米,與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過渡期第1階段目標值相同。而近日我國出現(xiàn)霧霾的地區(qū)有許多超過了這個標準,特別是北京有的地區(qū),PM2.5甚至突破每立方米0.9毫克。 這些嚴重的PM2.5“爆表”情況,對民眾身體傷害巨大。因為粒徑在2.5微米以下的細顆粒物不易被阻擋,被吸入人體后會直接進入支氣管,干擾肺部的氣體交換,引發(fā)包括哮喘、支氣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每個人每天平均要吸入約1萬升的空氣,進入肺泡的微塵可迅速被吸收、不經過肝臟解毒直接進入血液循環(huán)分布到全身,并且會損害血紅蛋白輸送氧的能力,喪失血液。對貧血和血液循環(huán)障礙的病人來說,可能產生嚴重后果這些顆粒還可以通過支氣管和肺泡進入血液,其中的有害氣體、重金屬等溶解在血液中,對人體健康的傷害更大。2010年北京、上海因PM2.5污染致死已經接近同期交通意外死亡人數(shù)的三倍。 科學研究顯示,PM2.5的主要來源是日常發(fā)電、工業(yè)生產和汽車尾氣排放等過程中經過燃燒而排放的殘留物。除此之外,工業(yè)氣體排放和建筑工地揚塵,也是城市中PM2.5污染物的主要來源。 怎么應對PM2.5爆表? 近幾日霧霾天氣嚴重,大家最關心的是如何應對PM2.5爆表,在污染嚴重的天氣中保護好自己,下面我們將給出幾個對策供大家參考: 有效措施: 對策一、宅在家里少出門 重度污染時心臟病和肺病患者的癥狀會明顯加劇,健康人群也會普遍出現(xiàn)癥狀。減少出門是自我保護最有效的辦法,尤其有心腦血管病、呼吸疾病以者及兒童老人。根據國際頂級流行病學期刊《美國流行病學》2012年發(fā)表的北大前沿交叉學科研究員環(huán)境與健康中心研究員黃薇等人在西安市所做的PM2.5相關的流行病學研究,在排除了年齡、性別、時間效應和氣象因素等影響因素之后,當PM2.5濃度每增加103微克/立方米時,居民全部死因的超額死亡風險會增加2.29%,滯后時間在1-2天。心腦血管疾病增加的超額死亡風險更高,為3.08%。 對策二、別開窗戶 在空氣重度污染時,應避免開窗換氣。確實需要開窗透氣的話,應盡量避開早晚霧霾高峰時段,可以將窗戶打開一條縫通風,時間每次以半小時至一小時為宜。同時,家中以空調取暖的居民,要注意開窗透氣,確保室內氧氣充足。 對策三、出門別騎車 千萬別運動 騎車時需要吸入更大量空氣,在這種天氣下,空氣是被嚴重污染的,騎車越快,吸入的化學成份越多。所以,這兩天,實在要騎車出門的話,就不要著急,盡量避開車多的路段。 對策四、戴N95口罩 普通口罩對于2.5微米的空氣顆?;酒鸩坏绞裁醋饔?,要阻擋PM2.5需要醫(yī)用N95口罩,其對0.3微米的顆粒能抵擋95%,在PM2.5爆表的天氣也能起到一定效果。 要購買正規(guī)合格、與自己臉型大小匹配的N95口罩,取下后要等到里面干燥后對折起來以防呼吸的潮氣讓口罩滋生細菌。佩戴的時間不宜過長,老年人和心血管疾病的人要避免佩戴,以免呼吸困難導致頭昏。 對策五、進門先洗臉、漱口、清理鼻腔 進入室內后就要將附著在我們身體上的霾及時清理掉,洗臉、漱口、清理鼻腔。 洗臉最好用溫水,可以將附著在皮膚上的陰霾顆粒有效清潔干凈;漱口的目的是清除附著在口腔的臟東西;最關鍵的是清理鼻腔。洗鼻方法:洗凈雙手后,捧溫水,用鼻子輕輕吸水并迅速擤鼻涕,反復幾次,鼻腔的臟東西就全部清理干凈了。值得注意的是,清理鼻腔時,一定要輕輕吸水,避免嗆咳。家長在給兒童清理鼻腔時,可以用干凈棉簽蘸水,反復清洗。 起效較慢: 對策六、房間里面種綠植 有報道稱,種植綠色植物對應對空氣污染有一定效果。可以在自家陽臺、露臺、室內多種植綠植,綠蘿、萬年青、虎皮蘭等綠色冠葉類植物,因其葉片較大,吸附能力相對較強。 對策七、吃清肺食物 中醫(yī)認為白色食物可以清肺,例如白蘿卜、白菜、高麗菜、花椰菜、洋菇、白木耳、甘蔗,中藥材有杏仁、山藥、茯苓、白芝麻、百合、白芍等等。食療可以提高身體的免疫力,但是短期內效果不明顯。 效果不明: 對策八、清肺概念茶 目前很多保健品打出清肺茶、PM2.5概念茶的噱頭,但實際效果并無證據,市民如果需要,可用藥食同源的中藥自制飲品。 對策九、空氣凈化器 市面上80%的空氣凈化器都宣稱以凈化空氣中的細微顆粒物為主,稱對PM2.5有一定的吸附效果。如果使用,要注意勤換過濾芯,避免二次污染。 對策十、PM2.5概念空調 有專家表示空調開得越久,通過送風系統(tǒng)進入室內的細小顆粒越多。但目前有商家打出可以去除PM2.5的空調概念,但沒有標準,效果尚無定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