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網(wǎng)友在微博爆料稱,“文化超女”于丹在北大舉辦的一場昆曲演出結束后,準備上臺分享心得時,遭觀眾嗆聲后下臺。觀看過演出的觀眾向記者證實,確有于丹被轟下臺一事。網(wǎng)友HelenClaire是一名北大學生,她說自己是昨晚的觀眾之一,沒有聽到很大聲的“滾”,“主要是各種‘下去吧’和一句‘你沒資格代表我們’?!彼硎荆F(xiàn)場觀眾非常文明,但她在最后也噓了于丹,因為“在一排鎮(zhèn)國之寶面前,任何心靈雞湯式的東西都是一種褻瀆。”(11月18日《法制晚報》)
贊成
名人崇拜早該被炮轟
看完這則新聞,我認為,于丹北大談昆曲遭炮轟,活該!北大學生做得對。
既然是昆曲專場大師云集,精彩紛呈,那么,做總結發(fā)言的時候,就應該由研究昆曲的專家或教授進行總結,最少,也應該是戲劇家進行總結,我想,北大不會缺少這樣的人才,然而,主辦方卻請來了一個不懂昆曲的于丹,這是典型的名人崇拜熱。北大學生的高呼,其實,針對的不是于丹,而是主辦方的名人崇拜熱,是對當前名人崇拜熱風潮的強力反擊,很好!
當然,作為于丹本人,面對這樣的邀請,也應該堅決拒絕,而不應該自討沒趣。作為一個知名學者,尤其是明星般的學者,更應該自尊、自重,在自己的研究領域有發(fā)言權,在其他領域最好不要發(fā)言,實在不應該如同當前流行的娛樂明星那樣,在什么領域也能廣告一番;或者如同某些官員,什么地方也可顯擺一番,那實在是失落了教授形象,丟了專家的臉。
對于北大學生的行為,或許一些人會批評,說北大學生沒有涵養(yǎng),不懂得尊重,我不這么認為,北大精神不是哈腰妥協(xié),而是不茍同,能夠把于丹轟下臺,恰恰是一種不對名人的崇拜,恰恰是一種對真理的渴求,北大學子當有這種精神。
青年應該敢于向權威挑戰(zhàn),精神可嘉!主辦方泛濫名人崇拜熱,名人泛濫到處顯擺熱,北大學子說不,這是對庸俗的拒絕,這是對真理的堅守,這是對正氣的呼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