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個人在達成她人生的各項愿望過程中,都難免會遇到需要與他人合作的機會,以及別人對你的協(xié)助意愿和配合程度,往往決定了你是否順利以及是否能加速達成目標。你在一生中都面臨著與他人溝通。 據《圣經 舊約 創(chuàng)世記》第11章宣稱:大洪水劫后,天下人都講一樣的語言,都有一樣的口音。諾亞的子孫越來越多,遍布地面,于是向東遷移。在示拿地(古巴比倫附近),他們遇見一片平原,定居下來。 由于平原上用作建筑的石料很不易得到,他們彼此商量說: 來吧,我們要做磚,把磚燒透了。 于是他們拿磚當石頭,又拿石漆當灰泥。他們又說: 來吧,我們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頂通天,為要傳揚我們的名,免得我們分散在全地上。 由于大家語言相通,同心協(xié)力,建成的巴比倫城繁華而美麗,高塔直插云霄,似乎要與天公一比高低。 沒想到此舉驚動了上帝!上帝深為人類的虛榮和傲慢而震怒,不能容忍人類冒犯他的尊嚴,決定懲罰這些狂妄的人們,就像懲罰偷吃了禁果的亞當和夏娃一樣。他看到人們這樣齊心協(xié)力,統(tǒng)一強大,心想:如果人類真的修成宏偉的通天塔,那以后還有什么事干不成呢?一定得想辦法阻止他們。于是他悄悄地離開天國來到人間,改變并區(qū)別開了人類的語言,使他們因為語言不通而分散在各處,那座塔于是半途而廢了。高塔中途停工的畫面在宗教藝術中有象征意義,表示人類狂妄自大最終只會落得混亂的結局。 上帝通過改變并區(qū)別人類的語言,讓人類不能進行有效的溝通,人類偉大的工程只能半途而廢,人類的夢想只能成為泡沫。 溝通是人與人之間、人與群體之間思想與感情的傳遞和反饋的過程,以求思想達成一致和感情的通暢。 溝通包括語言溝通和非語言溝通,語言溝通是包括口頭和書面語言溝通,非語言溝通包括聲音語氣(比如音樂)、肢體動作(比如手勢、舞蹈、武術、體育運動等)、最有效的溝通是語言溝通和非語言溝通的結合。 好的溝通技巧及說服力,可讓你處處遇貴人,時時有資源,別人做不到的事,你做得到,一般人要花5年才能達成的目標,你可能只需要2年。因為溝通及說服能力可讓你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獲得更多的機率與資源,減少犯錯的機會和摸索的時間,得到更多人的支持協(xié)助與認可。因此,一個人必須知道該說什么,一個人必須知道什么時候說,一個人必須知道對誰說,一個人必須知道怎么說。 良好的溝通與人際關系的建立,并不是要讓你去逢迎拍馬,趨炎附勢,做個沒有原則的人。事實上不論是溝通談判或說服,你惟一要達成的就是雙方的 一致性 。所謂的 一致性 是指雙方不論在生理和心理狀態(tài)上,都能進人一個共同的頻道或頻率,以達成雙方觀點一致,思考方式一致,行為模式一致。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乃透過三個管道,一是你所使用的語言和文字即溝通內容,二是你的語氣或音調,三是你所使用的肢體語言,例如你的表情、手勢、姿勢、呼吸等。 但是,我們一定要清楚地知道,根據分析調查,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溝通內容只占了7%的影響力,對溝通的影響最小。 語氣或音調有38%的影響力,對溝通的影響占中間地位。例如說 我愛你 這三個字,當某人對你說這三個字時,用一種咆哮憤怒的音調和語氣說出時,你會有什么感覺?你可能感覺到的是 我恨你 。但同樣的,若有一個人用輕柔感性或嗲聲嗲氣的方式說 我討厭你 時,你可能感受到的是一種挑逗或愛意了。 肢體語言占有55%的影響力,對溝通的影響最大。一個人的舉止動作,呼吸和表情在溝通時所代表和傳達的訊息,往往超出口中所說的話。但我們在溝通的過程中,卻時常會忽略掉這個占了55%的溝通共同點。 文字、聲音、肢體語言三方面都能和對方達成共同的溝通模式,換夠話說,當兩人所使用的文字、說話的語氣、音調、說話態(tài)度、呼吸方式及頻率表情、手勢、舉止動作都處于一種共同的狀態(tài)時,自然會產生一種共鳴,會直覺地認為,對方與自己個性相近,并且產生一種親切和信賴感。,所以,高明的銷售員經常藉由模仿別人的語氣和音調,呼吸方式及頻率、表情、姿勢等,使他能在短短的幾分鐘內,讓對方無條件地信任或接受他。 第1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