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柳永集 上冊

 遺韻齋 2012-09-21

  前言(本章免費)
  在詞體的發(fā)展過程中,柳永是個非常關(guān)鍵的人物。此前,溫庭筠大力作詞,開創(chuàng)文人詞的傳統(tǒng),但他并沒有忘記載道的詩文。而柳永如人們所言,是詞史上第一位專力作詞的著名詞人。他很少作詩,現(xiàn)存僅三首,其中包括非常珍貴的《煮海歌》,說他是專業(yè)詞人當是事實。在當時詩尊詞卑、詞為小道的觀念下,專業(yè)詞人的頭銜不但不光彩,反而為許多傳統(tǒng)文人所不齒。加之他離經(jīng)叛道的世俗取向,所以其詞從問世之初即遭受眾多非議。對此,柳永未嘗不知,可他不為所動,無所顧忌,繼續(xù)以詞來表現(xiàn)他浪跡市井的生活感受,表現(xiàn)廣大市民生活的情趣。唯其如此,他才能在詞體的內(nèi)容、體制、風(fēng)格、手法等方面均有重要的建樹,對后來的詞體發(fā)展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他的詞還很好地滿足了大眾文化消費的需要,獲得了風(fēng)靡天下的空前成功。即使在今天看來,他的這些大眾文化產(chǎn)品仍然具有很高的文學(xué)價值和審美價值。
  柳永《樂章集》,宋本為三卷,但久已失傳?,F(xiàn)存較早的版本為明代毛晉汲古閣《宋六十名家詞》本,一卷。20世紀陸續(xù)出現(xiàn)幾個重要的版本,即吳重熹刻《山左人詞》本,朱祖謀《村叢書》本,唐圭璋《全宋詞》、薛瑞生《樂章集校注》本。據(jù)薛瑞生本,柳詞現(xiàn)存216首。其中最突出的內(nèi)容為愛情詞、羈旅行役詞和表現(xiàn)都市風(fēng)光的詞作,這三類詞最能代表其詞體成就及特色。此外還有懷古、詠物、頌圣、游仙之類的詞作,數(shù)量不多,但能反映柳詞的豐富性。
  本書以薛瑞生《樂章集校注》為底本,參?!度卧~》本、《村叢書》本,選取柳永詩歌1首,各類詞作111首,參照時賢論著,加以評析。末附“柳永年譜簡編”、“柳永著作主要版本”、“柳永研究主要著作”及“《柳永集》名言警句”(正文中用著重號標出),以方便讀者。
  胡傳志
 ?。玻埃埃改辏冈掠谑徍?/P>

柳永集

首頁.書架.美文.目錄
下章|上章|加書簽|回簡介
  論柳永詞(代序)(本章免費)
  唐圭璋潘君昭
  一柳永的生平
  及其創(chuàng)作的時代背景
  柳永是福建崇安五夫里人。父親柳宜,本仕于南唐,宋太宗雍熙二年(985)登進士第,官至工部侍郎。柳永約生于太宗雍熙四年(987),他主要活動年代是真宗、仁宗兩朝?!妒盅嗾Z》卷六和《能改齋漫錄》卷十六,都說柳永登第時間是在景祐元年(1034)。宋翔鳳《樂府馀論》亦謂柳永“及第時已老”?!陡=ㄍㄖ尽肪硪黄呶?,說柳永登第后“調(diào)睦州團練推官?;实v中(1049—1054),歷任屯田員外郎”。在張津《乾道四明圖經(jīng)》卷七和元馮福京《大德昌國州圖志》卷六中也記載柳永曾監(jiān)曉峰鹽場,《大德昌國州圖志》錄有他的《鬻海歌》長詩一首,敘述海濱勞動人民辛苦的制鹽過程,表達對鹽民的深切同情。
  關(guān)于柳永的葬地,歷來說法不一。明萬歷《鎮(zhèn)江府志》卷三十六說柳永墓在丹徒山(即北固山)下。志中記載王安禮守潤州時,因柳永“藁葬久無歸者”,出錢葬之。其中并記載柳永侄子所作的墓志銘殘文:“叔父諱永,……歸殯不復(fù)有日矣,叔父之卒,殆二十馀年?!卑赐醢捕Y守潤州(今江蘇鎮(zhèn)江市)是在神宗熙寧八年(1075),葬柳永即在此時。據(jù)墓志銘說,距柳永之死已二十馀年,由此上推,可知柳永卒年約在仁宗皇祐五年(1053)。至于《鎮(zhèn)江府志》所記柳永葬地,與葉夢得《避暑錄話》中葬于潤州之說相合,是較為可信的。柳永的少年時代,大概是在汴京度過的。這時正當北宋王朝社會生產(chǎn)力得到恢復(fù)和發(fā)展,商業(yè)經(jīng)濟愈趨繁榮的時候。汴京成了經(jīng)濟和政治、文化中心。宋初,朝廷一方面提倡綱常名教、等級名分,利用禮樂甚至宗教維護帝王尊嚴,鞏固封建統(tǒng)治;另一方面也集中教坊樂工,供統(tǒng)治者娛樂消遣。至于市民的娛樂,也是多種多樣。勾欄瓦肆,演出各種伎藝;茶坊酒樓,競唱各種新聲。柳永在這種環(huán)境中,他曾應(yīng)樂工歌妓之請,寫下了大量的歌詞。這些新詞,是很受當時市民喜歡的“樂藝”,這種“樂藝”的傳播主要是以汴京為中心。
  宋都汴京本來是五代的政治、文化中心。五代末年,在洛陽和汴京一帶,花間詞人和凝的曲子詞曾流行一時,連契丹都聞其名聲。另外,宋初削平各割據(jù)小國時,獲得大批技藝高超的樂工歌伎,宋太宗本人洞曉音律,在太宗的主持下,集合四方藝人進行了一次樂曲的創(chuàng)作和加工。有了新樂曲,就需要有新詞,而柳永是這些新詞制作者中的代表人物,他的歌詞受到市民的歡迎,在汴京之外也到處傳唱。
  從宋人的許多記載中可看出,當時的達官貴戚、文人雅士,特別是最高統(tǒng)治者對柳永創(chuàng)作采取的態(tài)度是極端蔑視,這與市民階層對柳永的反映恰好形成鮮明的對照。文人制作“艷曲”遭受非議從唐代一直沿襲到宋初。至于柳永,他公然以“才子詞人”的身份,寫了許多傳唱于歌妓之口的新詞,直接觸犯了統(tǒng)治階層衡量文人品德的標準,引來衛(wèi)道者的一致攻擊,號稱“留意儒雅,務(wù)本向道”的仁宗也對他表示不滿,在進士考試時將他斥落??梢哉f,柳永的半世流落不遇與他少年時寫艷詞有極大的關(guān)系,在研究他的詞作時,對這件事不能忽略過去。
  二柳永詞的內(nèi)容和社會意義
  描寫帝都的壯麗,城市的繁華,是柳永詞內(nèi)容的一個方面。
  柳永曾在北宋帝都汴京度過不少歲月,京都宏麗繁庶的景象,在他的詞中得到了反映。如他的《傾杯樂·禁漏花深》和《透碧宵·月華邊》等詞中所描繪的這座十一世紀的東方古都,雄偉的宮殿高聳入云,宮城之外,鼓吹喧天,人物熙攘。詞中用賦體鋪敘宮室都城,也是柳詞的特色。柳永以汴京為他的第二故鄉(xiāng),在異鄉(xiāng)做客時,他還以懷念的心情一再提到這座名城。他詞中的所謂舊游之地往往是指汴京而言。如“想帝里看看,名園芳樹,爛漫鶯花好,追思往昔年少”(《古傾杯》)。
  柳永在江浙一帶逗留較久,最后并定居在京口(今江蘇鎮(zhèn)江)。宋初,東南地區(qū)的繁盛富庶,也可以從柳永詞中看出。如《木蘭花慢》中的蘇州是“晴景吳波靜練,萬家綠水朱樓”。《瑞鷓鴣》中的蘇州是“萬井千閭富庶,雄壓十三州”。
  杭州是三吳都會,東南大郡,柳永的《望海潮》是專詠杭州和西湖的名篇。在詞中,他以自豪的口吻,不僅鋪敘了杭州的人煙稠密,富庶繁華,而且還描繪出西湖上的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秀麗景色。在他之前的潘閬把西湖描寫為出世的“不是人寰是天上”(《憶余杭·長憶錢塘》)。而本詞迥然不同,這種符合時代發(fā)展要求的思想意識應(yīng)該是受到市民階層的影響。
  抒寫“羈旅行役”、自然景物,是柳永詞的又一重要內(nèi)容。
  柳永少年時由于為樂工寫新詞被斥落,以致長期失意漂泊,這件事對他的思想和生活產(chǎn)生極大影響,撥動了他創(chuàng)作構(gòu)思的主弦。他長期被摒棄于官場之外,奔波于風(fēng)塵之中,表露在詞中,多為淪落不遇之感。如著名的《雨霖鈴》、《八聲甘州》、《夜半樂》等詞,就抒發(fā)了他浪跡異鄉(xiāng)、思歸故里而不可得的心情,其中有對現(xiàn)實的不滿,也有對目前處境的感喟?!吨饼S書錄解題》卷二十一指出,柳詞“尤工于羈旅行役”。的確,柳詞很多詞抒寫了他流蕩各地的所見所感,不僅描畫出山村水驛、奇峰秀川的動人景色,并且在山光水影中凝聚著他個人的離愁別恨和身世之感。這些內(nèi)容多少能反映出社會上的某個方面,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
  柳永漫游各地時,大致上是以汴京為中心分東西兩路。一條是水路,由汴河?xùn)|下至江淮一帶;另一條是西至長安、渭南,可能由此入川到成都一帶。這些都能從他的詞中得到印證。
  在江南,除去到蘇杭之外,還到過揚州:“揚州曾是追游地,酒臺花徑仍存”(《臨江仙》)?;闯粠В彩菚r常經(jīng)過的。仁宗景祐元年(1034)登進士第以后,柳永曾在睦州做官,有《滿江紅》詞寫桐江山水:“桐江好,煙漠漠。波似染,山似削?!边@首詞流傳于當?shù)?,民間曾用來作為迎神曲。
  柳永曾任西京(洛陽)云臺令,并且作為“西征客”來到了漢唐舊郡:“長安古道馬遲遲,高原亂蟬棲”(《少年游》)。在四川成都,柳永到如畫的浣花溪度過春天,還看到了熱鬧的蠶市:“地勝異,錦里風(fēng)流,蠶市繁華?!保ā兑淮缃稹罚t湘一帶九疑山畔也有他的行蹤:“九疑山畔才雨過,斑竹作,血痕添色?!保ā遁喤_子》)
  柳永還以大量山水景物入詞。他善于以工致的筆法,寫出圖畫般的春夏秋冬四季佳景。又以秋景寫得最多,并能融入個人的情感。他往往以宋玉自比,唱起悲秋的曲子。如《戚氏》中,把自然界的凄清秋景和行人的內(nèi)心悲思糅合在一起,構(gòu)成一幅“秋江旅思圖”。王灼引前輩兩句詩說:“離騷寂寞千載后,戚氏凄涼一曲終?!保ā侗屉u漫志》)他認為柳永詞在《離騷》的影響下,繼承楚辭馀緒,以宋玉悲秋的筆調(diào)抒發(fā)出個人天涯淪落的不遇之感,這一看法還是有一定依據(jù)的。
  柳永詞還有一部分是寫歌伎以及他和歌伎的情意。如《定風(fēng)波》的下闋,其中“針線閑拈伴伊坐”一句,受到晏殊譏刺,被視為寫艷詞的實證。其實,這首詞是以同情的口吻,描繪了歌伎被棄以后的懊恨心情,里面并沒有淫褻的話語。像這一類詞還有好幾篇。如《迷仙引》中寫妙年歌伎的厭倦風(fēng)塵。
  此外,還有一些專門描寫歌伎的舞姿歌喉的小詞,如《柳腰輕》中的“英英妙舞腰肢軟。章臺柳,昭陽燕”。其他還有一些詞寫作者的冶游,還夾雜淫褻之語,是柳永詞中的糟粕,是需要予以嚴肅批判的。
  三柳詞的語言和結(jié)構(gòu)藝術(shù)
  先談柳永詞在語言方面的運用和成就。
  柳詞語言通俗流利,極富音樂性,但頗受上層社會的非議歧視,這正好說明柳詞語言符合市民階層的口味?!端嚫拧肪硭恼f:“耆卿詞,細密而妥溜,明白而家常,善于敘事,有過前人?!焙芮‘?shù)氐莱隽~的語言特色。柳詞音節(jié)響亮,表現(xiàn)在語言上是對于雙聲疊韻、四聲陰陽、去聲字、入聲字、去上連用以及句中用韻等都極講究,力求歌唱時抑揚頓挫、鏗鏘悅耳。如《雨霖鈴》開頭“寒蟬凄切”四字,“寒蟬”是疊韻,“凄切”是雙聲,詞中的“驟雨”、“帳飲”、“淚眼”、“暮靄”、“自古”等都是去上連用。而“多情自古傷離別”一句,就是平上去入四聲兼用,并且是陰陽聲交錯運用。再如《夜半樂》,句中句末都慣用去聲字,而去聲字遠揚發(fā)調(diào),最響亮,最警動。
  柳詞還善用句中韻。如《木蘭花慢》一詞,就有句中韻三處,即“傾城、盡尋勝去”、“盈盈、斗草踏青”、“歡情、對佳麗地”。從句意看,是與上句或相承之句一氣連貫;從節(jié)拍要求,則兩字必須押韻。對此,元吳師道也以為柳詞能“得音調(diào)之正”(《吳禮部詞話》)。
  另外,柳永還善于融化前人詩句入詞,這在柳永詞中不勝枚舉。如他的“每登山臨水,惹起平生心事”(《曲玉管》),即來自楚辭的《九辯》“登山臨水兮送將歸”;“誤幾回天際識歸舟”(《八聲甘州》),則是來自南朝謝的“天際識歸舟,云中辨江樹”(《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橋》);又“人面桃花,未知何處,但掩朱扉悄悄”(《滿朝歡》),是從唐代崔護的“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fēng)”即從《題都城南莊》詩中化出。這種手法對后來詞人影響很大。到周邦彥,則更是以善于化用唐人詩句入詞而著稱于世。
  其次談柳永慢詞的組織結(jié)構(gòu)。
  柳詞共二百多首,調(diào)名共一百二十。唐代崔令欽《教坊記》的“曲名表”載曲名三百四十多,見于《樂章集》者共四十多。敦煌曲中調(diào)名八十,見于《樂章集》者共十六,其中《傾杯樂》、《西江月》、《臨江仙》三調(diào)全同,《定風(fēng)波》、《婆羅門》、《長相思》等在敦煌曲中為小令,到柳永已衍為慢詞。這使我們聯(lián)想到宋初樂曲流傳的大致情況:一是來自于民間,二是仍然流行于市民間的教坊舊曲,三是因舊曲(唐曲),造新聲,即樂工或其他人對舊曲進行翻新,四是自創(chuàng)新調(diào)。柳永生當宋初,不僅為樂工們的“新腔”制作新詞,而且還能自創(chuàng)新調(diào),而且柳永詞十之七八多為慢詞,因此其組織結(jié)構(gòu)和布局就成為柳詞藝術(shù)特點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
  《四家詞選》中指出:“柳詞總以平敘見長,或發(fā)端,或結(jié)尾,或換頭,以一二句勾勒提掇,有千鈞之力?!变仈⒈臼嵌鼗驮~所采用的手法,柳永能在敦煌詞的基礎(chǔ)上加以變化,將敘事、寫景、抒情三者適當安排,做到構(gòu)思完密、鋪敘委婉、層次分明,全篇前后連貫統(tǒng)一,脈絡(luò)井然,渾然成為整體,從而傳達出作者復(fù)雜的內(nèi)心活動和作品的豐富內(nèi)容。
  關(guān)于柳永慢詞在篇章結(jié)構(gòu)方面的成就,《六十一家詞選例言》有這樣幾句評析:“耆卿詞曲處能直,密處能疏,處能平,狀難狀之景,達難達之情,而出之于自然,自是北宋巨手。”這是指他的慢詞能做到舒卷自如,疏密相間,起伏協(xié)調(diào),大開大闔;盡情表露而又不見斧鑿之痕。試以《夜半樂》為例:
  凍云黯淡天氣,扁舟一葉,乘興離江渚。渡萬壑千巖,越溪深處。怒濤漸息,樵風(fēng)乍起,更聞商旅相呼。片帆高舉。泛畫、翩翩過南浦。望中酒閃閃,一簇?zé)煷?,?shù)行霜樹。殘日下,漁人鳴榔歸去。敗荷零落,衰楊掩映,岸邊兩兩三三,浣紗游女。避行客、含羞笑相語。到此因念,繡閣輕拋,浪萍難駐。嘆后約丁寧竟何據(jù)。慘離懷,空恨歲晚歸期阻。凝淚眼、杳杳神京路。斷鴻聲遠長天暮。
  全詞共分三疊。第一疊記作者乘舟“渡萬壑千巖,越溪深處”。兩句寫出千里行程。自“怒濤漸息”到“翩翩過南浦”,五句一氣而下,《碧齋詞話》點出:“此種長調(diào),不能不有此大開大闔之筆。”第二疊記舟行所見,描繪如畫景物,且都從過變“望中”兩字生發(fā)展開:酒、霜樹、煙村是遠景;漁人鳴榔、游女浣紗是近景??烧f是歷歷如繪。第三疊觸景生情,初念拋家漂泊,繼嘆后無憑,終恨歲暮不歸,末尾兩句,是由情到景,極盡開闊疏宕之致。其他如《八聲甘州》、《采蓮令》、《雨霖鈴》等都是慢詞的名篇,皆章法不茍,在人物的心理活動方面亦寫得極其曲折委婉,復(fù)雜細膩,情意極其纏綿。
  四柳詞的地位和影響
  柳永是宋代第一位專業(yè)詞人,也是宋詞昌盛的奠基人。他致力于“變舊聲作新聲”,制作了大量慢詞,《樂章集》是第一部文人詞專集。這里,我們將著重談?wù)勑纬闪缆~重要地位的各方面因素。
  慢詞,過去有人認為起于宋初,如《樂府馀論》就說:“慢詞當始耆卿,蓋起宋仁宗朝。”事實上,慢詞是起源于民間,這是無可置疑的?!对浦{集雜曲子》中已有一百多字的慢詞《傾杯樂》和《內(nèi)家嬌》。唐代文人中已有作慢詞的。如杜牧的《八六子》共九十字。宋初文人作慢詞的極少,而柳永則是全力寫慢詞,在他的二百來首詞中,慢詞占十之七八,這是很突出的現(xiàn)象,但絕不是孤立而偶然的情況。
  柳永生當宋初,與他創(chuàng)作生活有關(guān)的社會背景在前面已有介紹,這里試從文學(xué)發(fā)展的角度談?wù)劻~的淵源。先談花間詞人對他的影響。清人賀裳曾在《皺水軒詞筌》中認為,柳永的小詞上承韋莊的風(fēng)格。王士禎也在《花草蒙拾》中指出柳永詞能繼承花間詞人以情見長的一面。這里應(yīng)該說明的是,柳詞并無某些花間詞作那種堆砌詞藻、迷離惝恍的描寫。
  與花間詞比較而言,柳詞受唐代敦煌曲子詞的影響更深些,特別是他那些鋪敘直陳的慢詞,與《云謠集》中的長調(diào)相似,并且繼承了敦煌曲子“俗”的一面。宋人所謂“言多近俗,俗子易悅”(《苕溪漁隱叢話》),這也是柳詞能廣泛流傳的一個重要因素。
  徐度《卻掃篇》卷五通過社會原因和文學(xué)流變來說明柳詞在當時的地位,胡寅《酒邊詞序》從傾向于“高雅”而對柳詞進行評價,二者都反映出一個客觀事實:在歐、蘇,特別是在蘇軾詞流行之前,文人詞的主要作家是“好之者以為無以復(fù)加”(胡寅《酒邊詞序》)的柳永。
  再從宋初文人詞的發(fā)展情況看,宋初詞人王禹硔、潘閬、林逋等,他們都在柳永之前,詞作不多,且都是小令。范仲淹氣魄較大,但只寥寥幾首小令。柳永與張先、晏殊時代接近,但后者都以小令為主,張先雖作慢詞,但數(shù)量少。而且,他們的小令在總體成就和作用上遠遠不及柳永的慢詞??梢哉f,在宋初文人詞發(fā)展道路上,占主要地位的是柳永的慢詞而不是晏、歐的小令。
  柳永慢詞的重要性,在它的影響中也得到反映。秦觀受柳永詞影響很深,蘇軾戲之為“山抹微云秦學(xué)士,露花倒影柳屯田”(《避暑錄話》)。周邦彥名震一時,但也受到柳詞的影響。蔡嵩云《柯亭詞論》中認為:“周詞淵源,全自柳出,其寫情用賦筆,純是屯田法?!绷硗膺€認為南宋吳文英也間接受柳詞的影響。其實連辛棄疾詞也有學(xué)柳詞之處,試看“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辛棄疾《水龍吟》);“渺空煙四遠,是何年、青天墜長星”(吳文英《八聲甘州》)。兩者氣象都十分開闊,與柳永的“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八聲甘州》)比較之下,又是何等相似?!侗屉u漫志》卷二還談到“今少年十有八九不學(xué)柳耆卿,則學(xué)曹元寵”。又說當時沈公述、李景元、孔方平、處度叔侄、萬俟雅言等作詞淵源都來自柳詞。由此可見柳詞影響之深遠廣泛。
  葉夢得《避暑錄話》中記載一西夏歸朝官所云:“凡有井水飲處,即能歌柳詞?!毖云鋫髦畯V也。明鄭麟趾《高麗史·樂志》里也有柳詞,可見柳詞流傳地域的廣大。
  另外,宋元以來的小說和戲曲中,記載了不少有關(guān)柳永的軼事,這是由于柳詞本身有不少贈妓之作而產(chǎn)生的。如話本《柳耆卿詩酒玩江樓記》、《眾名妓春風(fēng)吊柳七》,戲文和雜劇都有《柳耆卿詩酒玩江樓》,雜劇還有《錢大尹智寵謝天香》、《風(fēng)流?!?,院本有《變柳七》,都是寫柳永故事。在《醉翁談錄丙集》卷二中,也記載著有關(guān)柳永的“花衢實錄”。這又表示柳永詞對后來的小說戲曲也起著一定的作用。
  唐圭璋(1901—1990),字季特,滿族。先后任中山大學(xué)、金陵大學(xué)、東北師范大學(xué)、南京師范大學(xué)教授。著名詞學(xué)家。主編有《全宋詞》、《全金元詞》、《詞話叢編》,著有《宋詞四考》、《詞學(xué)論叢》、《夢桐詞》等。
  以上“代序”原載于《徐州師院學(xué)報》1979年第3期,略有刪節(jié)。

 
 

柳永集

首頁.書架.美文.目錄
下章|上章|加書簽|回簡介
  第一部分(本章免費)
  鬻海歌
  憫亭戶也
  柳永為數(shù)不多的詩歌中,以這首長篇七古《鬻海歌》最為著名。該詩寫于柳永在昌國縣(今浙江定海)任曉峰鹽場監(jiān)官之時。柳永目睹海邊鹽民的悲慘生活,作此詩反映鹽民的深重苦難,并追究其根源,表達了自己去兵、輟征和罷鹽鐵的進步主張,是可貴的儒家民本主義思想,體現(xiàn)了柳永積極用世的一面。這首詩寫成之后,作者還有意模仿《毛詩》的小序,以“憫亭戶也”四字點明題旨,表明所關(guān)注的是當時底層百姓的生活,希望能供風(fēng)人采擇,以達上聽,來解脫百姓之疾苦。這首詩見于元·馮福京《大德昌國州圖志》卷六。此處所錄的《鬻海歌》引自《全宋詩》(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1991年7月第1版)。詩題《鬻海歌》有本作《煮海歌》。
  鬻海之民何所營?婦無蠶織夫無耕。
  衣食之源太寥落,牢盆鬻就汝輸征。
  年年春夏潮盈浦,潮退刮泥成島嶼。
  風(fēng)干日曝鹽味加,始灌潮波成鹵。
  鹵濃鹽淡未得閑,采樵深山無窮山。
  豹蹤虎跡不敢避,朝陽出去夕陽還。
  船載肩擎未遑歇,投入巨灶炎炎熱。
  晨燒暮灼堆積高,才得波濤變成雪。
  自從潴鹵至飛霜,無非假貸充糇糧。
  秤入官中得微直,一緡往往十緡償。
  周而復(fù)始無休息,官租未了私租逼。
  驅(qū)妻逐子課工程,雖作人形俱菜色。
  鬻海之民何苦辛,安得母富子不貧。
  本朝一物不失所,愿廣皇仁到海濱。
  甲兵凈洗征輸輟,君有馀財罷鹽鐵。
  太平相業(yè)爾惟鹽,化作夏商周時節(jié)。
  鬻海之民何所營?婦無蠶織夫無耕。衣食之源太寥落,牢盆鬻就汝輸征——鬻海之民:指海邊靠煮海水賣鹽為生的鹽民。鬻,賣。營:謀生。何所營,靠什么謀生。寥落:稀少。牢盆:用來煮海水的盆。輸征:繳納租稅。這四句是作者對鹽民生活的概括。他們靠什么謀生?因為海邊鹽堿地種不出桑樹和五谷,所以女子不能養(yǎng)蠶織布,男子不能耕田種地,衣食沒有來源,只好煮海來充抵官方的租稅。
  年年春夏潮盈浦,潮退刮泥成島嶼。風(fēng)干日曝鹽味加,始灌潮波成鹵——浦:水邊。此處指海邊。曝(pù):曬。(liù):通餾。由此至下面的十二句是寫煮海水曬鹽的過程。這四句是寫鹽民收集海水曬鹽鹵的辛勤勞動。每年春夏時期,是收集海水的好時候。因為這時是海水潮起潮落的時候。潮水充盈于海邊,等到潮水退去時,潮漲潮落的力量使海邊的沙灘高低不平,堆成一個個島嶼的形狀,將一部分潮水留住。等到風(fēng)吹日曬時間久了,海水的鹽味就增加了,這個時候才開始制成鹽鹵。
  鹵濃鹽淡未得閑,采樵深山無窮山。豹蹤虎跡不敢避,朝陽出去夕陽還——這四句是寫入山砍柴的過程。海水制成的鹵水雖然很濃了,但是鹽味還很淡,這時鹽民不能閑著,而要到大山深處去砍柴以煮海水,使之最終變成鹽。深入到無窮的深山中砍柴是非常危險的勞動,因為隨時都可能遇到豺狼虎豹,但不能因為有危險就去逃避,因為除此之外,別無生路可選,不得不早晨出發(fā),傍晚回來。
  船載肩擎未遑歇,投入巨灶炎炎熱。晨燒暮灼堆積高,才得波濤變成雪——擎:往上托,扛。遑:閑暇,空閑。這四句是說:砍得柴禾以后,船運肩扛,運出深山,一刻都不得停歇地運回來,立刻投入巨大的灶爐中,柴火堆積得高高的,燃起熊熊大火,從早燒到晚,最終才把原來的波濤燒成雪一樣白的鹽。
  自從潴鹵至飛霜,無非假貸充糇糧。秤入官中得微直,一緡往往十緡償——潴(zhū):積水。飛霜:指鹽。糇糧:干糧。直:值。緡:量詞,用于成串的銅錢,每串一千文。這四句是回敘制鹽過程中的生活:自從把海水制成鹵,再到制成像霜一樣白的鹽,幾個月的辛苦過程中,鹽民們靠什么生活呢?無非是向人家借貸來得到果腹的食物,聊以充饑。鹽民們把制成的鹽賣入官中,只能得到少量的錢財,而這些錢常常還不夠還所借的高利貸,因為借了一緡需要用十緡來償還。
  周而復(fù)始無休息,官租未了私租逼。驅(qū)妻逐子課工程,雖作人形俱菜色——課:督促。這四句是說:就這樣一年一年周而復(fù)始地辛苦勞動,一刻都得不到休息,心情一刻也得不到放松,每天都在為怎么也還不清的債務(wù)而發(fā)愁。因為官家的租稅還沒有繳完,放高利貸的又要來逼著還錢了。在家里,不但主要的勞動力要辛苦地勞動,還要趕著妻子和孩子去做他們不能勝任的工作。勞累和饑餓使全家人青黃寡瘦,面帶菜色。
  鬻海之民何苦辛,安得母富子不貧。本朝一物不失所,愿廣皇仁到海濱——由此至結(jié)束,是作者對朝廷的期望和自己的主張。母富子不貧:指代國家與百姓的關(guān)系。這幾句意思是說:這些鹽民們?yōu)槭裁催@么勞苦辛酸?哪一天才能使他們過上不愁溫飽的生活?我們這個朝代本來是可以使天下人各得其所的,應(yīng)該使國內(nèi)的每一個人都能過上安居樂業(yè)的生活,希望皇家的仁厚之德能盡快地推廣到海邊的鹽民身上,使他們早日脫離苦海。
  甲兵凈洗征輸輟,君有馀財罷鹽鐵。太平相業(yè)爾惟鹽,化作夏商周時節(jié)——甲兵:鎧甲和兵器。此處指兵役。征輸:賦稅。太平相業(yè)爾惟鹽:古人將治國比喻為烹飪,宰相相當于調(diào)味的作料。《尚書·說命下》中有“若作和羹,爾惟鹽梅”的話。這四句是說:希望什么時候普天下的老百姓都能過上太平幸福的生活,能從繁重的兵役和徭役中解脫出來,希望政府有充足的財富,廢除鹽鐵業(yè)的租稅,希望宰相能像調(diào)料中的鹽梅一樣,為治國發(fā)揮重要作用,使得國家變得像夏商周三代那樣太平安樂。
  柳永以詞家名世,我們從他的許多詞中可以看到一個風(fēng)流才子加浪子的形象。而此詩中所體現(xiàn)出來的是一個關(guān)懷底層老百姓生活、憂慮民生的傳統(tǒng)詩人形象,由此可看出詞人柳永思想性格的另一面。這位平生不得志的文人,落魄如此,又放蕩不羈如此,但在他的內(nèi)心深處,仍具有傳統(tǒng)文人的政治理想。他以一個小小的鹽場官吏之職躋身《大德昌國州圖志》的《名宦傳》,也可以看出他在政治實踐方面有一定的才能和業(yè)績。在晚年為官的生涯中,盡管職小位卑,難免產(chǎn)生如《滿江紅·暮雨初收》等詞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仕隱矛盾,但他能夠盡力履行一個官員的職責(zé),到睦州月馀即得到知州呂蔚的舉薦(《福建通志》)。
  這首詩中對鹽民的深重災(zāi)難和災(zāi)難的根源揭示得相當深刻具體,表現(xiàn)出對鹽民的深切同情。詩中的鹽民之苦與白居易的《賣炭翁》中老翁之苦很相似,他們都是經(jīng)歷過常人難以想象的辛勤勞動獲得自己的勞動果實,僅僅是為了自己的溫飽,但結(jié)果卻都是被官家擄去。為什么有這種深重的災(zāi)難?主要在于統(tǒng)治階層的巧取豪奪。海邊的鹽民們從春到夏,靠借債過日子,曬鹽煮鹽,還有深山中豺狼虎豹所帶來的生命之憂。按理說,人們在面對生命受到威脅的情況下,首先想到的是躲避,但他們卻是“豹蹤虎跡不敢避”。當然不是因為不畏懼,而是像柳宗元《捕蛇者說》中的那位捕蛇者,除了自然界的威脅外,還有“猛于虎”的“苛政”。鹽民還有捕蛇者“官租未了私租逼”的不幸周而復(fù)始,而這“一緡往往十緡償”的私租,與常年未了的官租相結(jié)合,帶給鹽民的自然是無窮無盡的苦難。
  該詩繼承了《詩經(jīng)》和漢魏樂府的現(xiàn)實主義的傳統(tǒng),表現(xiàn)前代詩人很少涉及的鹽民生活,把制鹽的過程寫得詳細真切。不是親自去了解,不可能有如此效果。結(jié)尾的議論,與白居易新樂府的“卒章顯其志”的模式相近,但在表達時更為婉曲,是從正面表達自己的愿望,符合儒家溫柔敦厚的詩教傳統(tǒng)。錢鐘書先生說,該詩和王冕的《傷亭戶》是宋元兩代“寫鹽民生活最痛切的兩首詩”(《宋詩選注》)。

 
 

柳永集

首頁.書架.美文.目錄
下章|上章|加書簽|回簡介
  第一部分(本章免費)
  黃鶯兒
  詞牌《黃鶯兒》系柳永自創(chuàng),用仄聲韻,共93字,此調(diào)以此詞為正體。該詞牌具有題目的作用,即詠黃鶯兒。黃鶯,黃鸝,也叫亞或倉庚。該詞主要表現(xiàn)作者對自然界大好春光的贊美和熱愛之情,特別是對于自然界生命的熱愛。
  園林晴晝春誰主。暖律潛催,幽谷暄和,黃鸝翩翩,乍遷芳樹。觀露濕縷金衣,葉隱如簧語。曉來枝上綿蠻,似把芳心、深意低訴。無據(jù)。乍出暖煙來,又趁游蜂去。恣狂蹤跡,兩兩相呼,終朝霧吟風(fēng)舞。當上苑柳硏時,別館花深處。此際海燕偏饒,都把韶光與。
  園林晴晝春誰主——這一句是說:在這晴朗的天氣中,我在園林中漫步賞春,心被嫵媚的春光牽動,不禁問道:“這里誰是春天的主人呢?”詞以問句開篇,以引出所詠的對象——黃鸝,其中的“主”字將所詠的對象擬人化,表現(xiàn)作者對自然界的一片靈心和愛意。
  暖律潛催,幽谷暄和,黃鸝翩翩,乍遷芳樹——這四句是描寫黃鸝出現(xiàn)的背景。暖律:代指溫暖的天氣,古代以樂律比附季節(jié),陽者為律,因此將溫暖的季節(jié)叫做暖律。潛催:暗催。暄和:暖和。乍遷:剛剛離開。這四句的意思是:溫暖的春天來到了人間,連幽深的山谷都暖和起來,陽氣上升,暗催百花盛開,這時黃鸝剛剛從開滿鮮花的樹中翩翩飛起,應(yīng)春之聲而翩躚起舞。
  觀露濕縷金衣,葉隱如簧語——這兩句是在描摹黃鸝的聲、色??|金衣:本指以金線縫制成的衣服,亦名金縷衣。此處以縷金衣喻黃鶯的羽毛,既形象,又使文字婉轉(zhuǎn)富麗。葉隱:明·毛晉刻《宋六十名家詞》本和民國朱祖謀《村叢書》本中為“葉映”。如簧語:形容黃鶯的鳴叫聲婉轉(zhuǎn)動聽。簧語指樂器聲,樂器通過震動簧片發(fā)聲,故稱?!对娊?jīng)·小雅·巧言》:“巧言如簧。”該句的意思是說:看黃鸝金黃色的羽毛被露水打濕了,它在綠葉掩映的樹中展示它動人的歌喉。
  曉來枝上綿蠻,似把芳心、深意低訴——綿蠻:有小鳥和鳥鳴兩種含義,此處為象聲詞,指鳥鳴聲。芳心:原指年輕女子的心,此處指黃鸝的心聲。這兩句用擬人手法,將黃鸝的叫聲寫成訴說自己的心曲,寫出了黃鸝惹人憐愛的情態(tài)。意思是說:早晨黃鸝在枝上鳴叫,似乎是在訴說著自己的心事,表達自己的情意。
  無據(jù)。乍出暖煙來,又趁游蜂去——無據(jù):沒有緣由,為宋人習(xí)語。暖煙:如煙般的樹林。趁:追逐。這三句是在寫黃鸝飛來飛去的活潑情狀,意思是說:黃鸝沒來由地剛剛飛出樹林,又在花叢中追逐著蜜蜂,和它們在一起嬉戲。
  恣狂蹤跡,兩兩相呼,終朝霧吟風(fēng)舞——恣狂:無拘束。這些黃鸝無拘無束地飛來飛去,還不時地相互呼應(yīng),終日在霧中迎風(fēng)吟唱、跳舞,多么自由酣暢舒適的生活!
  當上苑柳時,別館花深處。此際海燕偏饒,都把韶光與——上苑:供帝王游樂、打獵的園囿。別館:行宮或別墅。這些都是在說樓閣之美。饒:讓。張相《詩詞曲語辭匯釋》中解為“添”,亦通。韶光:美麗的春光。海燕:燕子從海上來,故稱海燕。這幾句是總結(jié)的話,意思是說:在花濃柳綠的時候,在美麗的別館上苑里,雖然有燕子歸來,但它卻把美麗的春光讓給了黃鸝,使黃鸝獨占春色。
  這是一首詠物詞,是一曲嫵媚的黃鶯之歌。作者以多情的目光,欣賞著黃鶯美麗的羽毛,動人的歌聲,活潑的姿態(tài)。作者把黃鸝作為春天的主人,視為春天可愛的小精靈,放在明媚的春光中刻畫。上片以問句引出黃鸝,由其活動的背景寫到翩翩飛翔的舞姿,嬌小輕盈的外表,然后著重表現(xiàn)黃鸝的最動人之處:美妙動聽的歌喉。這很容易使人想起唐代詩人杜甫在《絕句四首》(其三)中所描繪的動人春景,“兩個黃鸝鳴翠柳”,也是把黃鸝的鳴叫作為春天的一個主要特征,寫出了春天活潑潑的生機與活力。作者進而將黃鶯擬人化,說它像一位多情的女子,在低聲訴說自己的心曲,顯得那樣可愛迷人。其實沒有多情的詞人,又怎能寫出黃鶯的這般多情!其中的“綿蠻”二字疊韻,像是黃鸝之聲,又更能凸顯出其鳴聲是那么的綿軟、清脆、婉轉(zhuǎn)、悅耳。
  下片用“無據(jù)”承接上片,轉(zhuǎn)寫黃鶯活潑歡快的情態(tài)。黃鸝在美好的春晨,追蜂逐蝶,前后相呼,隨風(fēng)飛舞,盡情地享受春光,為春光增彩。結(jié)尾兩句,照應(yīng)開頭,以燕子做襯托,進一步確定了黃鸝為春天主角的地位。
  曾有人認為該詞含有寄托。清·黃氏在《蓼園詞評》中認為其“語意隱有所指”,謂“翩翩公子,席寵承恩,豈海鳥孤寒能與伊爭韶華哉”。其意是以黃鸝比附那些依仗上司寵愛而得志的翩翩公子,以海燕比附處于孤寒境地而地位不顯的人,似是感嘆,又似為諷刺。但從詞中所流露的對黃鶯的喜愛之情來看,這種觀點顯得較牽強。此外,還有人認為此詞寄托了作者恣意狂放的個性;還有人認為詞中寄托了作者東飄西蕩、最后被排擠而無處安身的怨懟,認為美麗活潑的黃鶯是詞人的化身。這些觀點都未必可靠。
  早梅芳
  此詞為投獻詞。詳究詞中的景物描寫和人事的敘述,應(yīng)該是投贈杭州太守孫沔的,孫沔在皇祐五年(1053)四月到八月間知杭州。柳永為干謁求進,此時來到杭州,故作此詞。據(jù)薛瑞生先生推算,柳永生年即便不是在985年,即是在987年,此時柳永65歲左右。
  海霞紅,山煙翠。故都風(fēng)景繁華地。譙門畫戟,下臨萬井,金碧樓臺相倚。芰荷浦溆,楊柳汀洲,映虹橋倒影,蘭舟飛棹,游人聚散,一片湖光里。漢元侯,自從破虜征蠻,峻陟樞庭貴。籌幃厭久,盛年晝錦,歸來吾鄉(xiāng)我里。鈴齋少訟,宴館多歡,未周星,便恐皇家,圖任勛賢,又作登庸計。
  海霞紅,山煙翠。故都風(fēng)景繁華地——故都:指杭州。五代時吳越建都于此,故稱。煙:山間霧氣。這兩句是說:故都杭州遠處青山圍繞,煙靄漫漫,天邊紅霞映襯,繁花似錦。
  譙門畫戟,下臨萬井,金碧樓臺相倚——譙門:建有望樓的城門,古代建筑在城門上有用來望的樓。畫戟:即門戟,戟上以畫來做裝飾,古代的宮門和顯貴之家門前有畫戟。萬井:地域遼闊,街市格局像井田形整飭有序。這三句寫杭州城的規(guī)模和富麗,以顯示地方官的功績。從城門到街市之間,金碧樓臺相連相望,顯示出繁華富庶之氣象。
  芰荷浦溆,楊柳汀洲,映虹橋倒影,蘭舟飛棹(zhào),游人聚散,一片湖光里——芰荷:出水的荷花。浦溆:水邊。汀洲:水邊平地。虹橋:像彩虹一樣的拱橋。蘭舟:用木蘭做的舟,實是對木船的美稱。棹:槳。這幾句寫西湖的美景。湖邊荷花婷婷,岸上楊柳依依,水中映著拱橋的倒影,像是天上的彩虹飛入了水中。美麗如畫的湖光山色吸引了眾多游人,或聚或散,湖面上的船只來來往往,為自然美景又增加了許多生機。
  漢元侯,自從破虜征蠻,峻陟樞庭貴?;I幃厭久,盛年晝錦,歸來吾鄉(xiāng)我里——漢元侯:因首功而封侯者,只有三國時魏將張既,此處用來比擬杭州地方長官孫沔。其中的“漢元侯”有不同的注解,陳永正認為漢元侯當指“東漢元侯鄧禹”(《學(xué)術(shù)研究》1999年第7期)。峻陟:威武莊嚴地登上。樞庭:政權(quán)的中樞,即朝廷?;I幃:在軍隊的帳幕中出謀劃策。晝錦:白天穿錦繡服裝,以示炫耀。這幾句是說:當初漢元侯南征北戰(zhàn),立下赫赫戰(zhàn)功,因此貴為朝廷顯要。但他厭惡久在軍中,于壯年衣錦還鄉(xiāng)。這里是在夸耀地方長官以前的業(yè)績。
  鈴齋少訟,宴館多歡,未周星,便恐皇家,圖任勛賢,又作登庸計——鈴齋:即鈴閣,將帥所居之地。少訟:很少有官司公案。即說孫沔所轄之地政治清明,社會安定。周星:一年。登庸:被舉用。這幾句是說:孫沔在杭州任上未滿一年,就使地方社會安定,當?shù)厝讼M@樣好的官員久在杭州為官,但只怕朝廷因其才能而另有重用。
  柳永的投獻詞并非都是絕對的阿諛奉承之詞,雖對所夸耀之人的功勛有拔高之處,但大多有事實基礎(chǔ)。詞中的杭州知州孫沔,據(jù)《宋史·孫沔?zhèn)鳌分杏涊d,確實如詞中所說,他有“破虜征蠻”的卓越戰(zhàn)功。他于皇祐五年(1053)知杭州,因他為會稽人,知杭州也就是詞中所說的“歸來吾鄉(xiāng)我里”。
  詞的上片是對杭州繁華之景的概括描述,視角多變,先是遠景的描摹,使秀麗的杭州城掩映在山之飄渺、霞之艷麗之間;然后在俯仰之間將杭州的千家萬戶引入詞中,亭臺樓閣,尋常巷陌,皆呈繁華氣象;最后將目光聚焦在西子湖畔。下片以漢元侯作比,盛贊孫沔的才能功績。贊頌孫沔的目的,當然是求其汲引,但詞中并未說明此意。所以避免了投獻詞容易出現(xiàn)的白俗。該詞與其《望海潮·東南形勝》相似,但總體氣象稍為遜色,二詞可參照品評。
  斗百花
  《斗百花》,唐代天寶年代民間有斗花取勝的習(xí)俗,柳永以之為名,與斗花游戲無關(guān),但詞中寫及女性之間的爭寵,倒像是以花喻人?!抖钒倩ā酚置断闹荨?。這是一首詠史詞,其中的主人公是漢成帝后宮的班婕妤。班婕妤美而能文,為帝所寵,但后來為趙飛燕姐妹所妒,進讒言,而失寵,居長信宮,作《紈扇詩》以自傷。該詞抒發(fā)的是她失寵后的幽恨,其中似有寄托,因為柳永的身世遭遇和班婕妤有相似之處。陳師道《后山詩話》中有柳永先頗得皇帝賞識后因詞《醉蓬萊》而見棄的記載??梢姡揽赡苁墙鑼m中怨婦之懷,來寓孽子孤臣之心。這種似有寄托的詞在柳永詞中極少,可謂別具一格。
  颯颯霜飄鴛瓦,翠幕輕寒微透,長門深鎖悄悄,滿庭秋色將晚。眼看菊蕊,重陽淚落如珠,長是淹殘粉面。鸞輅音塵遠。無限幽恨,寄情空紈扇。應(yīng)是帝王,當初怪妾辭輦。陡頓今來,宮中第一妖嬈,卻道昭陽飛燕。
  颯颯霜飄鴛瓦,翠幕輕寒微透,長門深鎖悄悄,滿庭秋色將晚——鴛瓦:即鴛鴦瓦,成雙成對的瓦。白居易《長恨歌》中有“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共”之句。翠幕:翠色的簾幕。長門:漢宮名。漢武帝陳皇后阿嬌失寵后居于長門宮,相傳請司馬相如作《長門賦》。此處指班婕妤失寵后居住的地方。這四句是對女主人公生活環(huán)境的描寫。女主人公一個人一天到晚被深鎖在寂靜的后宮,秋夜寒霜灑在鴛鴦瓦上的颯颯輕響都能聽到,輕微的寒意透過翠色的簾幕朝她襲來,門外庭院已是夜色迷蒙,秋已漸深。每一物象都會加劇她的寂寞凄涼之情。
  眼看菊蕊,重陽淚落如珠,長是淹殘粉面。鸞輅音塵遠——淹:浸。鸞輅(lù):指鸞車,是天子所乘坐的車。車上有鈴,響聲似鸞鳴,故稱。這幾句是說:看著眼前的菊花,于此重陽佳節(jié)之際,多少人能與家人一道飲酒賞花,享受親情的滋潤,而自己只能是孤苦一人,傷心落淚。眼淚像斷了線的珠子滾落下來,浸濕了粉面,弄殘了淡妝,這樣以淚洗面的日子也不是今天一天?。∈钦l讓她這樣難過?這時耳邊傳來曾經(jīng)熟悉的鸞車聲,但漸漸遠去。原來是鸞車已遠,君恩已斷。
  無限幽恨,寄情空紈扇——(tì):困倦,糾纏。紈扇:細絹制成的團扇。班婕妤曾作《紈扇詩》,以秋扇之見棄,喻君恩之斷絕。詩曰:“新裂齊紈素,鮮潔如霜雪。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fēng)發(fā)。??智锕?jié)至,涼飚奪炎熱。棄捐篋笥中,恩情中道絕?!边@兩句直接抒發(fā)女主人公的幽恨,她知道恩情已斷,只好把滿腹的無可奈何與幽怨寄托于紈扇,但這種用心只能是徒勞,皇帝再也不會回到她的身邊。到底是因為什么得罪了君王?班婕妤陷入了苦苦的思索之中。
  應(yīng)是帝王,當初怪妾辭輦——辭輦:謝絕與皇帝同輦而行的要求,輦是指皇帝乘坐的車子?!稗o輦”一事見《漢書·外戚傳》:“成帝游于后庭,常欲與婕妤同輦載,婕妤辭曰:‘觀古圖畫,圣賢之君皆有名臣在側(cè),三代末主乃有嬖女,今欲同輦,得無近似之乎?’”從這件事可以看出婕妤之賢德,當時也得到了成帝的贊許。這兩句是說,班婕妤想來想去,自己沒有哪個地方做錯了,唯一“冒犯”皇帝的就是那次“辭輦”之舉,可自己并沒有錯?。 皯?yīng)是”一詞為推測之語,委婉地指出了皇帝的喜怒無常和自己的滿腹委屈。
  陡頓今來,宮中第一妖嬈,卻道昭陽飛燕——陡頓:突然,是宋人口語。今來,如今。昭陽:漢宮名。飛燕:即趙飛燕,漢成帝皇后,因體輕善舞號曰飛燕,許皇后被廢后,立為皇后,獲專寵十馀年。這三句是說,如今宮中突然是趙飛燕得寵,成了宮中最妖嬈最得意之人。這就揭示了自己失寵的原因。趙飛燕得寵后,連皇后都因為她而被廢,何況自己一個婕妤呢?
  這首宮怨詞在抒發(fā)班婕妤的幽恨時,用筆非常細膩,抒情方式委婉曲折,非常符合班婕妤這樣一個后宮怨女的身份與口氣,怨而不怒,哀而不傷,和柳永所大力采用的賦法不同。雖然不是柳永的代表性篇目,但由此可見詞人藝術(shù)的多樣性,了解詞人在“浪子”心性之外的另一面。
  詞的上片著重描寫女主人公的生活環(huán)境。詞的開頭主人公并沒有出現(xiàn),而是先從環(huán)境寫起,可用一個“寒”字來概括。有寒冷的霜花,透著寒意的翠幕,深邃凄寒的宮殿,秋意闌珊的寒秋,在這樣一個凄寒冷落的環(huán)境中,最感覺寒冷的是其中孤獨的人。她一個人看著眼前憔悴的黃花,想著和這花一樣命運的自己,不由潸然淚下。而自己的委屈與無奈又能向誰訴說呢?只能每天聽著逐漸遠去的鸞車聲,回憶過去,感傷當前。一直到上片結(jié)束,作者都沒有寫女主人公的見棄失寵,而是用“鸞輅音塵遠”的虛寫,來揭示女主人公傷心流淚的主要原因,顯得委婉含蓄。
  下片以女主人公內(nèi)心獨白的方式來抒情。雖然那幽怨不可也不能言說,雖然那幽恨是怎么也排遣不去的,但她還是要找出它的原因,試圖排遣一下,但結(jié)果只能帶來更為深刻的幽恨,因為宮中第一妖嬈趙飛燕憑借著她的美貌、歌舞和心計,才使她最終見棄于皇帝!以前的一切都是再也無法挽回的了。詞中雖暗含對趙飛燕的怨恨,雖然有對皇帝的怨尤,但都沒有很直接地表達出來,筆致也較委婉,但意旨深微。
  斗百花
  這首詞寫一位歌妓對情人的思念以及念之不得的寂寞悲苦心情,她所惦記的情人可能是一個花花公子,但她卻依然一往情深。詞作并不側(cè)重傾訴殷切的思情,而著重通過對周圍景物的描摹來襯托女主人公幽思煩悶的情態(tài)。盡管柳永有一些庸俗無聊的歌妓詞,但總體上他對歌妓是同情的、理解的。該詞就表現(xiàn)了這一點。內(nèi)容雖與花間相似,但擺脫了花間詞對于女性衣飾體態(tài)的堆砌描寫,而著重描寫她們的生活和心態(tài),詞風(fēng)也比較雅麗溫婉。
  煦色韶光明媚。輕靄低籠芳樹。池塘淺蘸煙蕪,簾幕閑垂風(fēng)絮。春困厭厭,拋擲斗草工夫,冷落踏青心緒。終日扃朱戶。遠恨綿綿,淑景遲遲難度。年少傅粉,依前醉眠何處。深院無人,黃昏乍拆秋千,空鎖滿庭花雨。
  煦色韶光明媚。輕靄低籠芳樹——煦色:和煦的春色。韶光:美好的春光。這兩句寫春天的美景,和煦的陽光使大自然的春色變得更加明媚鮮艷,遠處,一層薄霧低低地籠罩在原野花草樹木上。春天來了,似乎所有的花草樹木都散發(fā)著醉人的香氣。
  池塘淺蘸煙蕪,簾幕閑垂風(fēng)絮——蘸:浸入。煙蕪:指池面的小草。這兩句寫景由遠及近,屋外的池塘長著鮮嫩的小草,和風(fēng)吹動如煙的柳絲,柔媚的枝條輕輕地撩動著水面,蕩起一圈圈漣漪,惹人的柳絮在微風(fēng)中輕輕舒卷,似乎要穿過靜靜低垂的簾幕,看看閨中人在做什么。
  春困厭厭,拋擲斗草工夫,冷落踏青心緒。終日扃朱戶——厭厭:精神不振,無聊的樣子。斗草:古代婦女的一種游戲。唐宋時在春天有斗百草的風(fēng)俗。踏青:古時寒食清明節(jié)前后的游春之俗,即春日郊游。扃:關(guān)門。在這明媚、纏綿而又誘人的春光中,女主人公卻沒有心思去斗草,去踏青,而是一個人躲在屋子里,把門戶關(guān)得緊緊的,而且感到十分的困倦無力。為什么大自然的明媚春光感召不了她呢?“拋擲斗草工夫,冷落踏青心緒”是對句,鋪陳女主人公的慵懶無聊。
  遠恨綿綿,淑景遲遲難度——遠恨:傷懷念遠之恨。淑景:美好的光陰。遲遲:遲緩?!对娊?jīng)·豳風(fēng)·七月》:“春日遲遲?!痹瓉硭芯d綿不斷的傷懷念遠的情緒,這種情緒使她不像正常人那樣享受這美好的光陰,而是在這良辰美景中覺得度日如年。這從側(cè)面烘托出她的幽思煩惱之深?!熬d綿”一詞說明了她“恨”的程度之深,時間之長。
  年少傅粉,依前醉眠何處——傅粉:《三國志·魏書·何晏傳》中記載,何晏喜歡修飾打扮,粉白不離手。又據(jù)《語林》載,何晏姿容俊美,面白如粉,人稱傅粉何郎。后來以此來指代美男子。她所思念的這位美男子,還像以前一樣生性風(fēng)流,走到哪里就眠在哪里,醉在哪里,雖然她明明知道他的為人,但心里還是想著他,這似乎讓她氣不得,怨不得,煩又不是,惱又不是。
  深院無人,黃昏乍拆秋千,空鎖滿庭花雨——這個癡情女子在屋子里捱到了黃昏,來到庭院,看到曾經(jīng)嬉戲的秋千剛剛被拆除,陪伴她的,只有離開枝頭寂寞無歸的花瓣飄飛如雨。眼前飄飛的是落花嗎?分明是自己??!她如花的容顏在風(fēng)塵中一天天地衰老,她輾轉(zhuǎn)風(fēng)塵的命運如風(fēng)中的花一樣飄轉(zhuǎn)不定,不知道是“我”如花,還是花如“我”!
  這首詞的上片側(cè)重描摹春景,春光明媚,芳草飄香,以此來反襯女主人公“春困厭厭”懶得去踏青、閉門不出的表現(xiàn),揭示她慵懶無聊的心理。但上片并沒有道出其原因。下片始寫其相思之情,這時的春景已沒有多少蓬勃的生機,陽光也不再明媚,而是變得迷蒙纏綿。它會讓心情好的人感到一種懶洋洋的愜意,卻會使本來心情不佳的人更覺得無聊郁悶。如詞中彌漫的“煙靄”,緊閉的“朱戶”,低垂的“簾幕”,撩人的“風(fēng)絮”,淺蘸池塘的“煙蕪”……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女主人會感到厭倦無聊,她眼中的春天也就不再明媚鮮妍。
  下片的前四句點出了女主人公愁悶煩惱的原因,原來是不知“年少傅粉,依前醉眠何處”。但此后沒有接著寫情事,而是承接上片寫景,如“深院”、“滿庭”與“簾幕”、“朱戶”,“黃昏”與“輕靄”、“煙蕪”,“花雨”與“風(fēng)絮”等相照應(yīng),結(jié)構(gòu)縝密,景物所顯現(xiàn)的氣氛也很協(xié)調(diào)?!俺靥翜\蘸煙蕪,簾幕閑垂風(fēng)絮”、“拋擲斗草工夫,冷落踏青心緒”等句淺明工整,不失雅潔,正如清人先著在《詞潔輯評》中所言:“勻穩(wěn)工整,在柳詞已是上乘?!?BR>  甘草子
  這首閨情小詞抒寫的是一位少婦的孤寂無聊的情感,題材很窄,亦很平常,但作者用如花妙筆繪出了美妙的荷塘秋景圖和鸚鵡仕女圖,景與情相應(yīng),充滿生活氣息,情俗而語詞清麗,承花間之詞風(fēng)。“卻傍”有本作“欲依”;“教鸚鵡”有本作“共鸚鵡”。
  秋暮。亂灑衰荷,顆顆真珠雨。雨過月華生,冷徹鴛鴦浦。池上憑闌愁無侶。奈此個、單棲情緒。卻傍金籠教鸚鵡。念粉郎言語。
  秋暮。亂灑衰荷,顆顆真珠雨——一個秋日的黃昏,正在下著秋雨,滿池荷花已經(jīng)衰殘,雨水灑落在荷葉上,像一顆顆晶瑩的珍珠在跳動?!邦w顆真珠雨”寫出了秋雨灑落荷葉飛濺開來的情景,似乎也讓人聽到了雨打荷葉發(fā)出的清脆悅耳的聲音。好一幅衰颯之氣的荷塘秋雨圖!怪不得文人墨客要“留得枯荷聽雨聲”!不過,秋天傍晚的衰殘荷塘,又“哪堪風(fēng)雨助凄涼”!身處其中的主人公該是什么樣的心緒呢?
  雨過月華生,冷徹鴛鴦浦——月華:月光。鴛鴦浦:地名,不詳何處?;蛑赣续x鴦的水邊。此處代指女子與她所思念的男子曾經(jīng)相聚的地方。雨后天晴,夜晚更加寒冷,清寒的月光灑在兩人曾經(jīng)相聚的地方,在那里留下了二人多少溫馨的回憶,而如今在她看來,那地方顯得特別的凄冷。鴛鴦浦,成雙成對的鴛鴦反襯女子的孤單,與下面的“無侶”、“單棲”相應(yīng),加強了這種凄冷感。
  池上憑闌愁無侶。奈此個、單棲情緒——憑闌:即靠著欄干(闌,欄干)。女主人公在池塘邊憑靠著欄干,看眼前的秋景,想想自己的孤單,孤寂憂愁之感油然而生,滿腹的憂愁無法消釋,自己也奈何不得,不知該怎么辦。
  卻傍金籠教鸚鵡。念粉郎言語——粉郎:見《斗百花·煦色韶光明媚》中關(guān)于“傅粉”的解釋。女主人公離開池塘邊,回到屋檐下,逗弄著金籠子里的鸚鵡,教鸚鵡學(xué)說那位男子的話??梢娺@位少婦是非常的寂寞無聊,情至深處,無人訴說,竟引異類為知己。
  清代詞學(xué)家彭孫《金粟詞話》說:“‘卻傍金籠教鸚鵡。念粉郎言語’,花間之麗句也?!辈粌H該句如此,全詞亦然?;ㄩg詞用詞華美,善于用客觀描寫表現(xiàn)情感,使詞顯得深隱含蓄,“不無清絕之詞,用助嬌嬈之態(tài)”(歐陽炯《花間集序》),富麗香軟。但是柳永于花間詞風(fēng),多是取其通俗明快的特點。
  詞中有許多精美詞句,如“真珠雨”、“月華”、“鴛鴦浦”、“金籠”、“鸚鵡”、“粉郎”等,以及詞中所寫的女主人公孤寂無聊之態(tài),都帶有花間詞的味道。此外,該詞通過景物描寫的反襯和女子動作的描寫,細致地刻畫了女主人公的情感。如荷塘秋雨“亂灑衰荷”,其中的“亂”字與女子的心緒相應(yīng);雨后轉(zhuǎn)冷的不僅是天氣,對下面的女子心境的轉(zhuǎn)冷也是一個暗示;鴛鴦浦的鴛鴦雙棲更能觸動女子的孤寂滋味;逗弄金籠中的鸚鵡,反襯出她的心事無可訴說。其實,女子又何嘗不似金籠中的鳥兒?這幅鸚鵡仕女圖乍一看無甚深意,細細看之,當能品出女子的心緒。
  送征衣
  詞牌《送征衣》始見于柳永詞。這首詞是為賀宋仁宗生辰而作。宋仁宗趙禎生于大中祥符三年(1010)四月十四日,仁宗十二歲即位,因年幼,劉太后聽政,明道二年(1033),劉太后卒,仁宗始親政。從詞中“挺英哲、掩前王”等句來看,該詞應(yīng)是寫在劉太后去世之后。據(jù)《續(xù)資治通鑒長編》記載,景祐三年(1036),仁宗曾舉行一場最盛大的生日慶典,且有契丹國使臣來賀,該詞可能作于此時。“韶陽”有本作“昭陽”;“虹流”有本作“流虹”;“遙長”有本作“齊長”。
  過韶陽。樞電繞,華渚虹流,運應(yīng)千載會昌。罄寰宇、薦殊祥。吾皇。誕彌月,瑤圖纘慶,玉葉騰芳。并景貺、三靈眷祐,挺英哲、掩前王。遇年年、嘉節(jié)清和,頒率土稱觴。無間要荒華夏,盡萬里、走梯航。彤庭舜張大樂,禹會群方。行。望上國,山呼鰲,遙爐香。竟就日、瞻云獻壽,指南山、等無疆。愿巍巍、寶歷鴻基,齊天地遙長。
  過韶陽。樞電繞,華渚虹流,運應(yīng)千載會昌。罄寰宇、薦殊祥——韶陽:美好的時光。(xuán),同璇。璇樞:即天樞,天璇,指北斗星的第一、二星,用此來指北斗。電繞:電光環(huán)繞北斗,是吉利的征兆。華渚:繁華的水中沙洲。虹流:長虹懸掛,像流動的樣子。罄:完全。薦:聚集?!端螘分杏涊d,黃帝的母親見到電光環(huán)繞北斗感而受孕,生了黃帝。少昊帝是其母見到“星如虹,下流華渚”而生,顓頊帝是其母見到“搖光之星,貫月如虹”感而受孕。運:時運,這里指國運。會:遇上。昌:繁榮興盛。這幾句是用古代傳說的幾個帝王不同凡響的出生時況來比附宋仁宗,是對宋仁宗的阿諛奉承之詞。說宋仁宗出生時就不同尋常,在非常美好的時光里,天象大吉大利,又正趕上國運昌盛的時候,這時天地之間最吉祥的景象都聚集到一起來了。
  吾皇。誕彌月,瑤圖纘慶,玉葉騰芳——誕彌月:妊娠滿十月而生,稱為“誕彌月”,即生日。誕,語氣助詞,語出《詩經(jīng)·大雅·生民》:“誕彌厥月,先生如達?!北臼菍箴⒌馁濏?,此處用來贊“吾皇”?,巿D:璇圖,皇圖。纘:繼續(xù)。玉葉騰芳:《古今注》記載:黃帝與蚩尤交戰(zhàn)于涿鹿之野,曾有五色祥云金枝玉葉止于黃帝的上面,有花開的跡象。后來常用金枝玉葉來稱呼皇族。有將瑤圖解釋為對畫的美稱,將玉葉理解為紙的美稱,即詩詞文賦之類。騰芳指詩詞文賦中充滿著贊美之詞。亦通。這幾句是說:這時我們尊貴的天子的生日到了,普天同慶,皇圖永繼;金枝玉葉,永遠尊貴。
  并景貺、三靈眷祐,挺英哲、掩前王——貺(kuàng):賜予。三靈:天、地、人謂之三靈。眷祐:眷顧祐助。這幾句是說:而且上天不斷賜福,時時都能獲得三靈的幫助和祐護。當今皇帝才能超群,英明圣哲,超過前代君王。
  遇年年、嘉節(jié)清和,頒率土稱觴———清和:四月的俗稱。宋仁宗生于大中祥符三年(1010)四月十四日。頒:賞賜。率土:四海之內(nèi)?!对娊?jīng)·小雅·北山》:“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狈Q觴:舉杯慶賀。每年到四月皇帝的生日,天子大加賞賜,四海之內(nèi)都舉杯慶賀。
  無間要荒華夏,盡萬里、走梯航——無間:不分。要荒:邊遠之地。此處指屬國。梯航:登山航海。這幾句是說,無論是屬國還是中國的臣民,都從萬里之遙,登山航海而來,為我皇祝壽。
  彤庭舜張大樂,禹會群方——彤庭:指皇宮。宮殿的楹柱多涂成朱紅色,故稱。大樂:舜命夔所制的《韶》樂。在生日宴會這天,皇帝在朝廷中像舜那樣舉行盛大宴樂,像禹那樣會見四方朝臣。
  行。望上國,山呼鰲,遙爐香——(yu?。睿┬校撼俚男辛邢竦呐帕幸粯诱R。指古代像鳳凰一類的鳥。上國:附屬國稱呼宗主國為上國。:鼓掌歡呼。(ruò):點燃。朝廷上的朝臣們,向皇帝頂禮膜拜,歡呼鼓舞,朝堂上的爐香長久地燃燒著。
  竟就日、瞻云獻壽,指南山、等無疆。愿巍巍、寶歷鴻基,齊天地遙長——就日、瞻云:都是指覲見皇帝?!妒酚洝の宓郾炯o》中記載:“帝堯者……就之如日,望之如云?!蹦仙剑汗糯阉鳛殚L壽的象征?!对娊?jīng)·小雅·天?!罚骸叭缒仙街畨郏或q不崩?!钡龋旱韧?。寶歷:國祚,國運。鴻基:帝王之基業(yè)。這幾句是祝壽詞:向皇帝覲見祝壽,壽比南山,萬壽無疆。祝愿大宋江山,帝王基業(yè),永世相傳,與天地一樣長久。
  這首詞是為宋仁宗祝壽而寫。在柳永現(xiàn)存的二百馀首詞中,干謁權(quán)貴和頌圣貢諛的詞約占十分之一,這是封建社會的文人以圖仕進所慣用的方式,也可看出柳永對功名事業(yè)的向往,兼濟天下之心和其庸俗的一面,但也可看出柳永并不是一味地沉湎青樓妓館的風(fēng)流浪子。
  詞的上片是借用眾多先賢帝王的典故來頌揚宋仁宗的神圣不凡,極盡鋪敘之能事,下片主要稱頌政通民和,極力夸贊朝野同慶的場面。作為為皇家歌功頌德的詞章,在內(nèi)容上無可取之處,在藝術(shù)上也非上乘之作。不過本詞的鋪敘倒還是柳氏之家法,采用直陳其事的賦的手法,寫得富麗堂皇,從出生寫到生日宴會上慶祝的場面,歌頌了仁宗的功績,反復(fù)歌頌而不覺得雷同,顯示出較高的技巧。
  晝夜樂
  詞牌《晝夜樂》始創(chuàng)于柳永,共98字,寫的是失戀歌妓對負心戀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因為思念而帶來的寂寞苦惱和悔恨?!半x情別緒”有本作“離別情緒”;“當時”有本作“當初”。
  洞房記得初相遇。便只合、長相聚。何期小會幽歡,變作離情別緒。況值闌珊春色暮。對滿目、亂花狂絮。直恐風(fēng)光好,盡隨伊歸去。一場寂寞憑誰訴。算前言,總輕負。早知恁地難拚,悔不當時留住。其奈風(fēng)流端正外,更別有,系人心處。一日不思量,也攢眉千度。
  洞房記得初相遇。便只合、長相聚——洞房:原指深邃的住室,后來指新婚夫婦的新房。在該詞中專指妓女的住所。合:應(yīng)當。這兩句是說:還記得在我的房內(nèi)和你第一次相見,便一見傾心,以情相許,你也是情深意重,一往情深,我因此私下里認為我們應(yīng)該會兩相廝守,永不分離。其中的“便只合”的口氣十分堅定,不容置疑。但是,這種戀情在理智的時候便知道是沒有什么結(jié)果的,雖然合乎自己思維的情理,卻不合社會情理。把它想得越美好,一旦得不到預(yù)期的結(jié)果,便越會感到痛苦失望。
  何期小會幽歡,變作離情別緒——期:預(yù)料。哪里料到,這一次短暫的相會,竟然變?yōu)槟墼谛念^的離情別緒,帶給她的是無盡的思念、悵惘和憂傷!前面纏綿幽會所帶來的歡樂通過“何期”一轉(zhuǎn),便轉(zhuǎn)入了離別的憂傷,轉(zhuǎn)入了詞的主題。
  況值闌珊春色暮。對滿目、亂花狂絮——闌珊:衰落。自己沮喪也就罷了,偏偏又是個春意闌珊、百花凋零的暮春時節(jié)!滿眼的柳絮隨風(fēng)亂舞,落花紛飛,更增加了她的悲涼之情。因為紛飛的柳絮使她的心情更加紛繁迷亂,落花使她想到自己像花一樣的青春?;▋郝淞耍髂赀€會再開,可是她的青春呢?一旦逝去,就永遠也不會再來了。也許她此時也在“淚眼問花”,想挽留春光,但春光已無語而去。
  直恐風(fēng)光好,盡隨伊歸去——引起傷感的不僅是春光的逝去,更重要的是怕意中人像這美好的春光一樣,一去不回啊!雖然春天的歸去和情人的離開并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但在她的心目中,意中人已經(jīng)像這春光一樣一去不回了。
  一場寂寞憑誰訴。算前言,總輕負——自己由這一場沒有結(jié)果的情緣帶來的無邊寂寞之情又能向誰訴說呢?也許早有要好的姐妹勸她不要輕信這一面之緣,而她沒有聽信;也許就是向別人訴說,能有誰理解呢?也許她壓根兒就不想向任何人訴說,因為在痛苦的回憶背后,是過去那段美麗歡樂的時光。意中人曾經(jīng)那樣的信誓旦旦,海誓山盟,允諾她不久就會回來見她,但是事實卻無情地證明,他是那么輕易地辜負了她!
  早知恁地難拚,悔不當時留住——拚(pàn):舍棄。恁地:這樣,如此。為俗語。失戀時,如果對所鐘情的男子還有很深的感情,心情是十分復(fù)雜的。一方面有對對方的埋怨,一方面有對自己的責(zé)怪,會想出千萬個假設(shè)性的結(jié)果。她懊悔的是,早知道這樣難以舍棄他,當初應(yīng)該千方百計地把他留住。為什么這么后悔?
  其奈風(fēng)流端正外,更別有,系人心處——因為他除了讓人一見傾心的風(fēng)流可愛、品貌端正外,還有更系人心腸的優(yōu)點。這優(yōu)點是什么?她沒有直說,只有她自己才體會得出。但越是不說出,越讓人感到這優(yōu)點非一般人所有,更讓人相信他的魅力。
  一日不思量,也攢眉千度——攢眉:愁眉緊鎖發(fā)愁的樣子。因為有這樣復(fù)雜的心情,讓她一天不想也要想他千遍。
  這首詞很能代表柳永歌妓詞直率明快的特點。全詞只有“況值闌珊春色暮。對滿目、亂花狂絮”幾句寫景。從女主人公的思維模式到語言的表達,從作者的敘事到抒情,無不直率明快,無一點忸怩作態(tài)之氣,不裝腔作勢,很符合一個市井下層妓女的身份口吻。如女主人公所訴說的自己短暫的愛情經(jīng)歷和對輕易辜負自己的男子一往情深的愛,毫不在意別人會對自己有什么看法,要知道在當時這樣的感情是不被社會認可的,即使是普通的市民階層也不能全盤接受。結(jié)尾的“一日不思量,也攢眉千度”,完全是大眾化的市井語言,帶有民歌風(fēng)味。
  關(guān)于這首詞的主人公,有的評論者認為她是一個普通市井婦女,詞是在寫她的閨情?;蛘咧徽J為她是一位多情的女性。這樣的認定固然可以防止對詞做過于死板的理解。但是從詞中的語言、感情和柳永的經(jīng)歷來看,把這位女主人公定為一個妓女應(yīng)該更合適一些。如“洞房記得初相遇”,柳永常常在詞中用“洞房”這兩個字專指妓女的住所。如《晝夜樂》(其二)“洞房飲散簾幃靜”、《隔簾聽》“認繡履頻移,洞房悄悄”等。柳永雖然有時像傳統(tǒng)的文人士大夫一樣,把歌妓看作“尤物”,但他比常人具有更多的理解與同情。他常在詞中表現(xiàn)多情溫柔具有真性情的妓女形象。本詞中的妓女為什么對于輕易背負前言的男子沒有過多的指責(zé)?除了對他的感情深摯以外,可能是由于她特殊的身份決定的,雖然不能否認留連于青樓妓館中的男子的真感情,但是歌妓一定也清楚,不能要求他負過多的責(zé)任,只能要求他做情感的依賴。他們分離的主要原因不是所謂的男子“負前言”,雖然以情理論他們應(yīng)該“長相聚”,但當時的社會和家庭是不能容忍的。這位歌妓似乎也理解這一點,所以她才會在失戀時思念之情反而越顯得深切。她對自己復(fù)雜感情的訴說,并沒有因為她是一個妓女而讓讀者鄙視她的感情,讀者會為她真摯的感情所感動,她應(yīng)該和一個平常人一樣得到她的一切合理要求,但是她得到的只是一切成空的思念與悲傷,她會讓讀者進一步思考,是誰真正奪走了她的幸福。
  柳腰輕
  該詞牌首見于《樂章集》,因為詞中有“英英妙舞腰肢軟。章臺柳、昭陽燕”句而得名。有題目為《贈妓》、《筵會》或《筵宴》。“算何止”有本作“笑何止”。這首詞是描寫一個叫英英的妓女的美貌與才藝。
  英英妙舞腰肢軟。章臺柳、昭陽燕。錦衣冠蓋,綺堂筵會,是處千金爭選。顧香砌、絲管初調(diào),倚輕風(fēng)、佩環(huán)微顫。乍入霓裳促遍。逞盈盈、漸催檀板。慢垂霞袖,急趨蓮步,進退奇容千變。算何止、傾國傾城,暫回眸、萬人腸斷。
  英英妙舞腰肢軟。章臺柳、昭陽燕——英英:妓女名。軟:形容舞姿之輕柔。章臺柳:指唐代韓姬柳氏,章臺本指漢時長安街名。柳氏原為妓,中途因韓宦游而離別,約定一年來迎接,但三年未迎。韓曾寄詞于柳氏:“章臺柳,章臺柳,往日青青今在否?縱使長條似舊垂,亦應(yīng)攀折他人手。”柳氏以《楊柳枝》答之:“楊柳枝,芳菲節(jié),可恨年年贈離別。一葉隨風(fēng)忽報秋,縱使君來豈堪折?”后來以章臺柳喻指妓女。昭陽燕:指漢代趙飛燕。傳說她身輕善舞,柔若無骨。此處用以比況英英的舞藝。這兩句是說:英英的舞姿真是美妙,就像章臺柳之裊娜,似昭陽飛燕之輕柔。
  錦衣冠蓋,綺堂筵會,是處千金爭選——錦衣冠蓋:指有錢有地位的人。綺堂:代指富貴人家。是處:到處,處處。英英因為舞姿之美妙,使得身價倍增。多少有錢有勢的人,富貴人家的筵會上,都爭著以千金之價選她去作陪。
  顧香砌、絲管初調(diào),倚輕風(fēng)、佩環(huán)微顫——砌,臺階。香砌,指華美的場所。這兩句寫英英歌舞時的情態(tài)和風(fēng)姿。只見她回頭看了看,音樂開始飄揚,她隨之翩翩起舞,似楊柳扶風(fēng),身上的佩環(huán)也隨著舞蹈微微顫動。
  乍入霓裳促遍。逞盈盈、漸催檀板——霓裳:即《霓裳羽衣曲》。促遍:節(jié)奏急促的音樂段落。逞盈盈:施展優(yōu)美輕盈的舞姿。檀板:檀木做的拍板。這兩句描寫英英漸入佳境時的舞姿。突然轉(zhuǎn)入了《霓裳羽衣曲》中節(jié)奏急促的段落,她更加施展出自己柔媚輕盈的身段,緊緊地依檀板聲而舞。
  慢垂霞袖,急趨蓮步,進退奇容千變——霞袖:艷麗的衣袖。蓮步:美女之步?!赌鲜贰U帝東昏侯傳》:“鑿金為蓮花以貼地,令潘妃行其上,曰:‘此步步生蓮花也。’”奇容千變:儀態(tài)萬方,表情豐富。英英一會兒慢舒廣袖,一會兒急動蓮步,進退之間儀態(tài)萬方,表情豐富多變,嫵媚多姿。
  算何止、傾國傾城,暫回眸、萬人腸斷——算:揣測。傾國傾城:指絕代佳人。暫:突然。腸斷:消魂??从⒂⒅?,何止是傾國傾城,她突然回頭的一剎那,足以令萬人為之消魂!
  這首詞對歌妓的美貌與歌舞才藝的描繪,形象生動,極為精彩。其中雖有對歌妓體態(tài)容貌之欣賞,但更多的是對歌妓的舞藝的欣賞。這種欣賞是由衷的。
  詞的上片著重渲染英英的舞技之高,并沒有過多地從對其舞姿的具體描摹入手,而是以“章臺柳,昭陽燕”來比擬,以眾多富貴人家子弟“千金爭選”來側(cè)面烘托,給讀者留下一個想象的空間,設(shè)想英英的舞姿到底如何的精妙絕倫。下片開始著重描摹英英的舞姿,詞人特意描摹她在《霓裳羽衣曲》中難度最大也是最精彩的片段中進退自如、千變?nèi)f化的表演,突出英英舞藝之高超。最后一句是進一步的總結(jié),贊美英英舞蹈的魅力,與上片的渲染相呼應(yīng)。
  笛家弄
  有本作《笛家》,一名《笛家弄慢》,該詞調(diào)始見柳永詞。這首宴游詞寫的是詞人清明節(jié)游覽時對當年都市生活的追憶。詞人觸景傷懷,其中有對京都冶游生活的留戀,也有對羈旅異鄉(xiāng)、仕途失意的感傷,當是柳永后期滯留南方某地做地方官時的作品。
  花發(fā)西園,草薰南陌,韶光明媚,乍晴輕暖清明后。水嬉舟動,禊飲筵開。銀塘似染,金堤如繡。是處王孫,幾多游妓,往往攜纖手。遣離人,對嘉景,觸目傷懷,盡成感舊。別久。帝城當日,蘭堂夜燭,百萬呼盧,畫閣春風(fēng),十千沽酒。未省、宴處能忘管弦,醉里不尋花柳。豈知秦樓,玉簫聲斷,前事難重偶??者z恨,望仙鄉(xiāng),一晌消凝,淚沾襟袖。
  花發(fā)西園,草薰南陌,韶光明媚,乍晴輕暖清明后——草薰:青草發(fā)出的香氣。江淹《別賦》:“閨中風(fēng)暖,陌上草薰?!蹦埃禾镩g東西方向的道路,泛指道路。“花發(fā)西園”和“草薰南陌”是對句,泛指西園和南陌等地到處鮮花盛開,青草萋萋。這四句寫的是清明時節(jié)的景色。只見到百花盛開,繁茂的青草發(fā)出淡淡的香氣,美好的春光嫵媚多姿,明麗鮮艷,這時正是清明節(jié)前后剛剛晴朗的暖洋洋的天氣。
  水嬉舟動,禊飲筵開。銀塘似染,金堤如繡——禊(xì)飲筵:古代民俗,于農(nóng)歷三月三日在水邊洗滌,以除妖邪,三月三日這天為禊辰,此時之筵飲為禊飲筵。這四句是說:在城外水邊或船上,大開禊飲宴會,大家開始嬉戲暢飲。環(huán)望四周,水明如鏡,粼光閃閃,像染了一層銀;堤壩上柳絲隨風(fēng)而舞,野花盛開,像錦繡一般。
  是處王孫,幾多游妓,往往攜纖手——在這里到處都能看到衣著鮮艷的公子王孫游玩飲酒,攜妓而歌,還有許多三五成群的歌妓,呼朋引伴,手拉著手,簇擁著一起游玩,來來往往。
  遣離人,對嘉景,觸目傷懷,盡成感舊——遣:教,使。離人:客居他鄉(xiāng)的人。此處指詞人自己。嘉景:美好的景色。詞人看到眼前這天暖人暖的怡人景象,觸景傷懷,想起自己客居異鄉(xiāng),不由悲從中來,感懷舊事,傷感不已。是哪個地方讓他如此留戀、感傷呢?
  別久。帝城當日,蘭堂夜燭,百萬呼盧,畫閣春風(fēng),十千沽酒——原來是懷念離別已久的京城。當初也是三月三,春風(fēng)吹拂的時候,詞人和朋友、歌妓們在蘭堂上,秉燭夜飲狂歡,還一邊擲骰子為戲,大聲呼叫,動輒以百萬相賭,以十千錢買酒喝,感覺真是春風(fēng)得意。帝城:京城。蘭堂:對廳堂的美稱。呼盧:擲骰游戲時的呼叫聲,是“呼盧唱雉”的省文。古時投骰賭博時,以五木為子,全盧為勝,所以賭博者在擲骰時的大叫聲叫呼盧。
  未省、宴處能忘管弦,醉里不尋花柳——未省:沒有懂得。花柳:女色。這兩句是說:當初沉迷于聲色酒樂之中,每次宴會必然要以音樂相陪,醉了之后便眠花宿柳,好不風(fēng)流快活,卻一直都沒有意識到這種生活對自己的影響。
  豈知秦樓,玉簫聲斷,前事難重偶——秦樓:妓女所居之處。玉簫:根據(jù)《云溪友議》記載,唐代的韋皋在年輕時游江夏,與一女名玉簫者有情,后一別七年,玉簫死后再世,仍為韋皋侍妾。重偶:重逢。這兩句是說:哪里知道秦樓一別,再難以和以前的佳人重逢,所有的往事都難再相遇,一切都已成空。
  空遺恨,望仙鄉(xiāng),一晌消凝,淚沾襟袖——仙鄉(xiāng):原來指神仙居住之所,此處代指京城所歡的居處。一晌:片刻。消凝:消魂凝魄,極度悲傷。這四句是說:此時只能空有遺憾,遙望京都,一時悵然消魂,悲傷不已,淚落滿襟。
  這首詞所流露出的對京都生活的留戀,感情是比較復(fù)雜的,很能代表柳永后期對自己前期生活的看法。其中有對往日美好年華虛度的感傷,如該詞中的“未省、宴處能忘管弦,醉里不尋花柳”句即可證明。今天的他認為自己沉迷于聲色酒樂之中是沒有醒悟,但是他并沒有全面否定往日生活。雖然望的是“帝城”,但是他首先不是想到帝城里的天子,不是君臣大義,而是想到醉眠平康的生活。他依然還記得往日“玉簫”,惋惜“聲斷”,還記得“帝城當日,蘭堂夜燭,百萬呼盧,畫閣春風(fēng),十千沽酒”的喧囂和得意,可見柳永的市民意識之濃厚,即使是在仕途失意、遠離京城時仍不能忘懷。也許,他最為之傷心落淚的,是他在汴梁城度過的一去不復(fù)返的青春絢麗年華,對此流露出來的是無限的惋惜和感傷。這種感傷是復(fù)雜的,帶有宦游失意的痕跡,因為回想昔日在京都的生活,自然也會想到仕途的慘淡和辛酸,這種失敗是他心中永遠的傷痛,雖然他對傳統(tǒng)知識分子追求的仕宦功名有過懷疑和厭倦,對早年所沉迷的世俗享樂是一種從心底產(chǎn)生的認可,但畢竟,當時的社會價值標準還在左右著大多數(shù)人的前途命運,他還是得不到社會的認可。
  該詞上片極力描述目前所在之地的美景與歡娛,以襯托自己的落落寡合,“遣離人,對嘉景,觸目傷懷,盡成感舊”幾句承上轉(zhuǎn)折,引出下片對京都生活的描寫,以一切美好往事均已不再的感傷結(jié)束全詞。結(jié)構(gòu)非常嚴謹,這也是柳永慢詞的主要藝術(shù)特征。
  傾杯樂
  《傾杯樂》原為唐教坊曲名,又名“古傾杯”或“傾杯”。此詞調(diào)共116字,比起柳永其他的《傾杯樂》,“調(diào)更長,句亦更亂,愈難分晰也”(繆荃孫校吳重熹《山左人詞》本中注)。該詞是一個歌妓的內(nèi)心獨白,主要抒寫她的離愁別恨。有本“危閣”為“危樓”;“清瘦”為“情瘦”。
  皓月初圓,暮云飄散,分明夜色如晴晝。漸消盡、醺醺殘酒。危閣迥、涼生襟袖。追舊事、一晌憑闌久。如何媚容艷態(tài),抵死孤歡偶。朝思暮想,自家空恁添清瘦。算到頭、誰與伸剖。向道我別來,為伊牽系,度歲經(jīng)年,偷眼覷、也不忍覷花柳??上ыァ⒑镁傲枷?,未曾略展雙眉暫開口。問甚時與你,深憐痛惜還依舊。
  皓月初圓,暮云飄散,分明夜色如晴晝——夜幕降臨,明月初升,云彩散去,明月更顯皎潔,夜色像白天一樣。這樣的月色自然很容易引發(fā)人們的思情。
  漸消盡、醺醺殘酒。危閣迥、涼生襟袖——醺醺:酒醉的樣子。危閣迥:樓閣高,站在上面視野開闊。這時候,女主人公出現(xiàn)了,她還有一點兒醉意,為什么醉了,想是借酒澆愁吧?漸漸從酒醉中醒來。帶著滿懷愁緒登上高樓,極目望遠,只覺得襟袖間一股涼意頓生。
  追舊事、一晌憑闌久——一晌:一段時間。溶溶的月色,引起女主人公的沉思。她倚在欄干上,久久地陷入了對往日情事的回憶中。
  如何媚容艷態(tài),抵死孤歡偶——抵死:終究。為什么自己天生麗質(zhì),嫵媚多姿,最終還是孤單獨處,和曾經(jīng)相愛的人長相隔絕?
  朝思暮想,自家空恁添清瘦。算到頭、誰與伸剖——恁:這樣。伸剖:申訴表白。即使相隔長久,但是還對心中的他朝思暮想,想念而不知對方的任何音信,而自己在這刻骨的思念中,如花面容漸漸失去了往日的色澤,白白地為伊消得人憔悴!而沒有人能了解自己的這份痛苦,到頭來,又能向誰表白呢?
  向道我別來,為伊牽系,度歲經(jīng)年,偷眼覷、也不忍覷花柳——向道我:向來我說自己。經(jīng)年:經(jīng)過一年或若干年?;涸谶@里指代以往的歡娛生活。在與他分別之后的漫長歲月里,她是怎樣忍受著思念的煎熬!心也變得脆弱不堪,平日里連偷眼看一下窗外春光都不敢,因為那嬌艷的春花,嫩綠的楊柳,會觸動她的愁腸,會讓她一下子想起昔日花叢柳下的歡娛生活,想到這里,會讓她更加難堪的。
  可惜恁、好景良宵,未曾略展雙眉暫開口——因為自己的愁悶不堪,真是辜負了眼前的佳辰美景,月色良宵。自己從沒有略微地展開一下眉頭,也沒有開口說一句話。此句與柳永《雨霖鈴》“此去經(jīng)年,應(yīng)是良辰好景虛設(shè),便縱有千種風(fēng)情,更與何人說”句的內(nèi)涵極為相似。
  問甚時與你,深憐痛惜還依舊——問你什么時候才能回來與我重逢?還能像以前那樣對我憐惜依舊,情深依舊?這一問句,是她心底深處的渴望,強烈的感情使她不管有無希望重逢,仍然對心中的戀人一往情深,感情深摯專一,盡管對方已經(jīng)一去一年有馀,很可能永遠都不會回來,或早已把她忘卻。
  這首詞中的歌妓是柳永詞中很具有代表性的形象。她雖然身為下賤,但是她卻一腔深情,專一而執(zhí)著,有著一個真正人的個性和思想。她是被別人看作朝三暮四的歌妓群體中的“另類”,也是詞人所喜愛并不吝筆墨為之傳寫心聲的群體中的一員。也是由于詞人不同于一般人視歌妓為“尤物”的態(tài)度,才會發(fā)現(xiàn)她們本來就具有不亞于良家女子的美好情操。她對情人的“朝思暮想”,以至“添清瘦”,全然不管對方是否還思念著自己;她愁悶得不愿意再過著與良辰美景同樂、歡顏賣笑的生活,悲傷得連看一眼花柳都要黯然神傷,可以想象她的痛苦之深了。
  這首詞主要通過女主人公內(nèi)心獨白的方式刻畫她豐富復(fù)雜的內(nèi)心活動,但在表達感情時并不是非常直接,而是從各個側(cè)面來反映歌妓的感情特點,筆法上也顯得比較婉曲多變,且多用白描的手法娓娓道來。首先是對怡人月色之景的描寫,以千里相共的明月引起對昔日戀人的思念;而對于戀人的思念,絕非今天才有,她的“醺醺”然就是其思念的產(chǎn)物;然后用大段的篇幅反復(fù)抒寫與情人一別之后的哀愁。由久久憑欄到朝思暮想,從空添清瘦到無人訴說,從分別以來的思念到今天的不敢覷花柳,從辜負良辰美景到渴望重逢,無一不是在寫對情人割舍不斷的情感。其間融和了民間口語,顯示出樸實自然的風(fēng)格特征。如“抵死”、“自家空恁”、“算到頭”、“可惜恁”、“問甚時與你”等。
  迎新春
  詞牌《迎新春》首見于柳永詞。這首詞主要描寫了北宋京城歡慶元宵佳節(jié)的盛況,真實地再現(xiàn)了宋仁宗時期物阜民豐的承平景象。有本“喧天”作“喧喧”。
  管變青律,帝里陽和新布。晴景回輕煦。慶嘉節(jié),當三五。列華燈,千門萬戶。遍九陌,羅綺香風(fēng)微度。十里然絳樹。鰲山聳,喧天簫鼓。漸天如水,素月當午。香徑里,絕纓擲果無數(shù)。更闌燭影花陰下,少年人、往往奇遇。太平時、朝野多歡民康阜。隨分良聚??皩Υ司?,爭忍獨醒歸去。
  硏管變青律,帝里陽和新布。晴景回輕煦——硏(xiè)管:據(jù)《漢書·律歷志》記載,黃帝使泠綸從解谷(一作嶰谷)取竹子作為律本,即今天所說的定聲器。青律:青帝(司春之神)所司之律,即表示春天來了。也有人認為,古時以時令配樂律,青乃春天之色,青律乃春天之樂律。帝里:京城。陽和:暖和的春光。輕煦:微暖,指初春的氣候。這三句是說:冬去春來,京城里溫暖的春光剛剛布滿大地,晴朗的春陽召回溫暖的天氣。詞以溫暖的春天開篇,為下文的歡慶佳節(jié)定下一個溫暖的基調(diào),在這溫暖的春日里歡慶佳節(jié),應(yīng)該更加喜悅。
  慶嘉節(jié),當三五。列華燈,千門萬戶——三五:指元宵佳節(jié)。這時正值元宵佳節(jié),千家萬戶都在張燈結(jié)彩,歡慶節(jié)日。據(jù)歷史記載,宋代民俗中,對元宵節(jié)非常重視,一般要掛燈三夜,不管男女都可上街盡情游玩觀燈。
  遍九陌,羅綺香風(fēng)微度。十里然絳樹。鰲山聳,喧天簫鼓——九陌:指京城中的大道。微度:暗暗地襲來。然:燃的本字。絳樹:神話中的仙樹。這里指人工裝飾的樹,上面掛著彩燈,紅光閃爍,猶如燃燒了的絳樹。鰲山:扎成山形的巨型彩燈,是彩燈中的極品。這幾句是在寫京都燈節(jié)之盛況。只見京城的大街小巷到處都是出來觀燈的游人,并且身著節(jié)日盛裝,精心地梳妝打扮,到處是羅綺滿眼,香氣襲人。處處火樹銀花,綿延十里之遙,如春風(fēng)在一夜之間催開了千萬樹的花朵。特別是高聳鰲山燈的地方,聚集的人更多,鑼鼓笙簫聲不絕于耳,把節(jié)日氣氛推向了高潮。
  漸天如水,素月當午。香徑里,絕纓擲果無數(shù)——當午:正在午夜。香徑:對街道巷陌的美稱。絕纓:據(jù)漢代劉向《說苑》記載,戰(zhàn)國時楚莊王賜群臣酒,日暮酒酣時,燈燭突然熄滅,有人拉扯美人的衣服,美人扯斷那人的冠纓,并請求楚莊王掌燈后找出絕纓的人,而楚莊王則讓群臣百余人都自己扯斷冠纓,然后點燈,盡歡而散。擲果:《晉書·潘岳傳》中記載,潘岳因貌美,出門時常有許多婦女向他擲果。這幾句是在寫游人的活動。漸漸地月上中天,時已近午夜,但游人依舊游興不減,街道上青年男女們不拘禮數(shù),縱情歡樂,嬉戲耍鬧個不停。
  更闌燭影花陰下,少年人、往往奇遇——更闌:夜深。奇遇:指和絕纓擲果等相類似的風(fēng)流韻事。這兩句是說在燈月朦朧之時,青年男女們在秘密約會,可見宋時的元宵佳節(jié)也是青年男女談情說愛的良宵。
  太平時、朝野多歡民康阜。隨分良聚———隨分:隨意。良聚,歡聚。為什么人們可以隨意歡聚?即使超越禮教也未受到人們的責(zé)難?原來因為現(xiàn)在是天下太平時期,物阜民豐,人們可以盡情地游樂嬉戲。
  堪對此景,爭忍獨醒歸去——爭忍:怎忍。面對此情此景,詞人怎忍離開這種喧鬧歡樂的場所?怎能不沉浸在這市民大歡會的節(jié)日歡樂之中呢?
  宋代節(jié)序詞中詠元宵佳節(jié)最多,各有各的特點。與其他元夕詞不同的是,柳永元夕詞更見熱鬧,且不惜筆墨鋪敘描摹,將元宵節(jié)盛況和承平景象形容曲盡。
  說柳永的元夕詞更見熱鬧,主要因為作者對元宵節(jié)世俗的歡樂的認可,能置身于其中,精心描摹所見到的喧鬧場景。該詞一開頭就寫“帝里陽和新布。晴景回輕煦”的春意暖人背景,為下面千家萬戶之歡提供了一個非常適當?shù)姆諊?。緊接著,詞人著力描摹節(jié)日盛況。有“列華燈,千門萬戶”花燈之多的描寫;有“遍九陌,羅綺香風(fēng)微度”觀燈游人之眾的渲染;然后又接著描摹“十里然絳樹。鰲山聳,喧天簫鼓”的熱鬧場景;游人縱情歡樂,雖然“素月當午”也不愿意散去,花前月下燈影里的眾多情事,更增加了元宵節(jié)慶的風(fēng)流與溫馨。這樣的場景讓詞人不能游離其外,不忍“獨醒歸去”。詞人把所見所聞寫足,不似歐陽修《生查子》的“花市燈如晝”的簡單概括,不似辛棄疾《青玉案》(東風(fēng)夜放花千樹)身處喧鬧之中卻別有懷抱,也不似李清照《永遇樂》(落日熔金)在“聽人笑語”中體味著自己的凄涼。柳永詞的字里行間到處洋溢著對眼前光影聲色世俗歡樂的認同與喜愛,他樂此不疲地渲染節(jié)日的歡樂與喧闐,津津樂道于“香徑里,絕纓擲果無數(shù)。更闌燭影花陰下,少年人、往往奇遇”等艷情之事。這些不同主要是因為柳永其人的市民意識和心態(tài),也因為他所處的是所謂“朝野多歡民康阜”的太平盛世,而這承平時期又是市民得以狂歡的客觀環(huán)境。
  曲玉管
  詞牌《曲玉管》為唐教坊曲名,105字。它在三疊詞調(diào)中是一種特殊形式,稱為雙拽頭,前兩段較短,句法聲律完全相同,大體為寫景,第三疊另作一意,重在抒情,使聲情相應(yīng)。這首詞是寫在羈旅中懷舊傷離情緒。從詞中景物情事來看,應(yīng)該是羈旅秦地,為柳永登第后漫游長安、渭南一帶時所作。“汀洲”有本作“江洲”;“立望”有本作“一望”。
  隴首云飛,江邊日晚,煙波滿目憑闌久。立望關(guān)河,蕭索千里清秋。忍凝眸。杳杳神京,盈盈仙子,別來錦字終難偶。斷雁無憑,冉冉飛下汀洲。思悠悠。暗想當初,有多少、幽歡佳會,豈知聚散難期,翻成雨恨云愁。阻追游。每登山臨水,惹起平生心事,一場消黯,永日無言,卻下層樓。
  隴首云飛,江邊日晚,煙波滿目憑闌久——隴首云飛,出自南朝梁·柳惲的《搗衣詩》:“亭皋木葉下,隴首秋云飛。”隴首,山頭。這三句是說:羈旅他鄉(xiāng)的詞人登高憑欄癡癡遠望,久久不愿離去。一直到江邊夕陽殘照,煙波浩淼,滿目迷茫。只見山頭的云彩輕輕地飛卷起來,似乎要把他的思緒帶到他所掛念的遠方。這三句雖然是寫眼前曠遠渺茫的秋景,但詞人凄涼之情已經(jīng)蘊涵其中。江上落日觸動敏感詞人的是對青春消逝而產(chǎn)生的無可挽回的憂傷;云兒無語飛去觸動他的是無所依托的孤獨無依之感;煙波滿目帶給他的是無法說清的失落與迷茫。這些景都是詞人遠望所見,由遠及近,很有層次。
  立望關(guān)河,蕭索千里清秋。忍凝眸——關(guān)河:指函谷關(guān)與黃河。蕭索:蕭條冷落。忍凝眸:不忍注目觀賞。這三句是說:縱目遠望,只見關(guān)河冷落,千里清秋之景,一片蕭索,實在讓人難以繼續(xù)望下去。上句說“憑闌久”,說明觀望已久,這里又說“不忍凝眸”,似乎矛盾,實際上更進一步說明詞人的滿腹凄涼:遠望是為消解凄涼,望遠的結(jié)果又增加了凄涼,不望也罷!
  杳杳神京,盈盈仙子,別來錦字終難偶——杳杳,渺遠的意思。神京:京城。盈盈:儀態(tài)美好的樣子。仙子:原來指仙人或仙女,在唐宋詞中一般指女冠或歌妓。這里指詞人在京城與之相愛的一個妓女。錦字:據(jù)《晉書·列女傳》記載,前秦秦州太守竇滔得罪被徙流沙,其妻蘇蕙織錦為回文詩寄給竇滔,以表思念之情。后來以錦字代指夫妻或情人間的書信。偶:遇,值。這三句點明了所要思念的人。所思念的那位居住神京體態(tài)輕盈美好的女子,分別之后很想收到她的來信,但最終難以如愿。
  斷雁無憑,冉冉飛下汀洲。思悠悠——斷雁:離群孤雁。無憑:沒有準確的消息。冉冉:慢悠悠的樣子。傳說鴻雁是可以傳書的,但失群孤雁不能給他帶來任何消息,只是慢慢地似乎帶著滿腹的惆悵飛下江邊沙灘上。這時的詞人只能陷入無窮無盡的思念之中了。孤雁傳書是虛寫,而“冉冉飛下汀洲”是實寫,由虛及實,既是抒發(fā)盼望不來書信的失落之情,又是對眼前景的描寫,“斷雁”不只是寫離群孤雁,也是詞人漂泊異鄉(xiāng)的象征。
  暗想當初,有多少、幽歡佳會,豈知聚散難期,翻成雨恨云愁。阻追游——期:預(yù)料。雨恨云愁:由宋玉《高唐賦》的“旦為行云,暮為行雨”而來,指男女之情而引起的愁怨。追游:相隨游樂。這四句緊承上面的“思悠悠”而轉(zhuǎn)入對往事的回憶。當初和所愛的女子在一起,有多少溫情與歡樂!哪里想到聚散無定,往日的溫馨卻招致今天怎么也排遣不去的憂愁遺恨!是什么阻礙他和相愛的人一起相隨游樂?聯(lián)系柳永的生平來看,他所處的時代和家庭以及沉淀于內(nèi)心深處的價值觀念,使他難以完全拋開仕途功名,使他不得不四處干謁,以求仕進。
  每登山臨水,惹起平生心事,一場消黯,永日無言,卻下層樓——永日:整天。漂泊輾轉(zhuǎn)成了詞人重要的一種生活方式。在此期間,不但在感情上忍受離別之苦,仕途上也沒有成就,雙重的精神痛苦使他常會無端生出愁怨,何況在他登山臨水之時!每次必然會引起平生難以言說的辛酸,讓他黯然消魂,整日一語不發(fā),默默走下樓去。最后一句“卻下層樓”和前面的“憑闌久”相呼應(yīng),使全詞首尾相接。
  這首詞是作者登高懷遠之作。在景與情的處理上,移情入景,觸景生情,使寫景和抒情渾然一體。在布局上首尾相互照應(yīng);在情感上,全詞以愁情貫穿始終,又不流于一般的相思離別,結(jié)尾因“登山臨水”所引起的“平生心事”將全詞的精神境界加以提升。在文字上,有柳永詞的一般特征,即明白曉暢;在敘事上,似乎沒有什么技巧,特別是第三疊,平鋪直敘,如話家常,但在短短幾句之中,把詞人與所愛的人昨日相愛之甜蜜,今日相思之痛苦都寫了出來,并把這種痛苦拓展開來,注以更深的內(nèi)涵。
  對于詞中思念之人有不同解釋,有認為是思念妻子的(日本學(xué)者村上哲見),可能因詞中有竇滔之妻蘇蕙寄錦一事。目前多數(shù)認為是思念曾經(jīng)相愛的歌妓。對于“錦字”之典故,可不必拘泥,這時柳永可能在秦地漫游,自然容易想起曾在秦地做官的竇滔,柳永只是借此典故,取寄錦之意,表相思之情。況且詞中的“盈盈仙子”、“幽歡佳會”、“雨恨云愁”等不似夫妻間語,應(yīng)為寫歌妓。曾大興先生云,古書中沒有稱呼自己的妻子為“仙子”的例證。再者柳永此類詞多,亦可以佐證。
  滿朝歡
  詞牌《滿朝歡》首見于柳永詞,共101字。詞中寫的是詞人在重游京都時被春光所吸引,由此想起昔日熟悉的歌妓,卻尋訪不遇的凄涼心情?!俺^”有本作“楚館”;“歡盟”有本作“舊盟”。
  花隔銅壺,露金掌,都門十二清曉。帝里風(fēng)光爛漫,偏愛春杪。煙輕晝永,引鶯囀上林,魚游靈沼。巷陌乍晴,香塵染惹,垂楊芳草。因念秦樓彩鳳,楚觀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別來歲久,偶憶歡盟重到。人面桃花,未知何處,但掩朱扉悄悄。盡日佇立無言,贏得凄涼懷抱。
  花隔銅壺,露硋金掌,都門十二清曉——銅壺:古代的計時器。硋:曬干。《詩經(jīng)·秦風(fēng)·蒹葭》:“蒹葭凄凄,白露未硋?!苯鹫疲簼h代金人承露盤,在長安。漢武帝以銅做仙人,以手承盤,接天賜之露,和玉屑飲之以求仙。漢朝滅亡后,魏明帝將其拆除,欲遷置洛陽,后因仙人過重,留在灞壘。傳說仙人在拆除時流下眼淚。李賀有《金銅仙人辭漢歌》以詠此事。都門十二:長安城一面三門,共十二門,此借指京城汴梁。這三句是說:夜已經(jīng)結(jié)束了,銅人金掌上的露水已經(jīng)干了,京城處處春曉。
  帝里風(fēng)光爛漫,偏愛春杪——帝里,京城。春杪(miǎo):暮春。杪原來指樹木的末梢,引申為歲月季節(jié)的末尾。京城偏愛在暮春的時節(jié)展示她的爛漫多姿。
  煙輕晝永,引鶯囀上林,魚游靈沼——上林:原來為秦的禁苑,后來漢武帝擴建,詞中泛指京城的林園。靈沼:周時的池塘?!对娊?jīng)·大雅·靈臺》曰:“王在靈沼,于(rèn)魚躍。”后泛指宮中池沼。這里是對池塘的美稱。這三句是說:白天漸漸變長,有時輕煙裊裊,引得黃鶯兒在林苑中賣弄著它的歌喉,聲音婉轉(zhuǎn)醉人;魚兒也受到春光的感召,在池塘里快樂地游來游去。
  巷陌乍晴,香塵染惹,垂楊芳草——城中的小巷大街上剛剛迎來了雨后初晴的陽光,兩邊垂柳飄拂,芳草萋萋,花香四溢,使巷陌之間充滿了香氣。以上這六句通過黃鶯和魚兒的活動,巷陌的春花春草,表現(xiàn)京城春天的生機與美麗。
  因念秦樓彩鳳,楚觀朝云,往昔曾迷歌笑——秦樓、楚觀:皆為妓女居住之地。彩鳳朝云:均為美人,在這里指妓女名。在這樣明媚的春光里,詞人想起過去與他相識相知的歌妓們,她們的歡歌笑語曾經(jīng)讓他那么沉迷,如今仍縈繞在耳邊。
  別來歲久,偶憶歡盟重到——歡盟:歡聚的盟約。和她們一別已一年之久,突然想起曾經(jīng)說定的歡聚的日子已經(jīng)又到了。
  人面桃花,未知何處,但掩朱扉悄悄。盡日佇立無言,贏得凄涼懷抱——人面桃花三句:根據(jù)《本事詩》記載,唐崔護清明時游長安城南,來到一戶掩映在桃花中的人家,于是叩門討水喝,一女子出來,四目相對,相互屬意。次年清明,崔護又前往尋訪,但門已上鎖。因題詩于左門:“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fēng)。”后來的文人以“人面桃花”指所愛慕但不能相見的美麗女子。這幾句是說:詞人興沖沖地來到故地,誰知人去樓空,思念的人兒已不知身居何處。一整天詞人都無語佇立,落得個滿腹凄涼。
  該詞表現(xiàn)尋偶不遇的感受,我們讀完后會和詞人一樣悵然不已。即使是對柳永與歌妓間的情意有微詞的人,大概也會有這種感受。
  上片對京城春光的描寫,在柳永詞中并不算很突出,用的是慣常的鋪敘手法。下片中以花柳之美觸動往日的情感,接著去尋訪往日的意中人。但故地依舊在,人已不知何處去。那種悵然讓詞人感傷不已,以致“盡日佇立無言”。結(jié)尾的“凄涼懷抱”耐人尋味,意蘊豐富。如果僅僅是尋訪不遇的懷抱,應(yīng)不至于如此傷情。當還有由此而感發(fā)的對往日歡樂青春年華已逝去的感傷,也許還有好景不常在的感傷,出入京城、羈旅他鄉(xiāng)的失意等等。自己的種種希望似乎也如眼前的尋訪不遇一樣,往往是興沖沖地來,失意地去;有時在不經(jīng)意之中遇到的美好事物,當刻意地去追求時,已經(jīng)是一切皆空。這種感受的相通,使他凄涼如斯,以致“盡日”無語傷悲。
  該詞的敘事很直接,就是一個由來到去的簡單過程,是柳永常用的敘事方式,具有市民文學(xué)特征,但在審美效果上并不流于單薄淺直,特別是“人面桃花”、“盡日佇立無言”一語,耐人尋味,顯得感情深厚
 
 

柳永集

首頁.書架.美文.目錄
下章|上章|加書簽|回簡介
  第二部分(本章免費)
  夢還京
  詞牌《夢還京》始見于柳永詞,共79字,內(nèi)容為一次酒后思念情侶之作,其中抒寫的是柳永羈旅詞中常有的漂泊無定與苦苦的戀情相融合的情感。有注本認為原是三疊,從“悄無寐”處為第二疊;從“甚況味”處起為第三疊。
  夜來匆匆飲散,欹枕背燈睡。酒力全輕,醉魂易醒,風(fēng)揭簾櫳,夢斷披衣重起。悄無寐。追悔當初,繡閣話別太容易。日許時、猶阻歸計。甚況味。旅館虛度殘歲。想嬌媚。那里獨守鴛幃靜,永漏迢迢,也應(yīng)暗同此意。
  夜來匆匆飲散,欹枕背燈睡——欹(qī)枕:斜靠著枕頭。晚上匆匆喝完了酒,回到旅館,背著燈斜靠著枕頭睡去。這兩句似乎是簡單地交代酒后歸來睡覺的過程,但“匆匆”、“背燈”等詞語卻讓讀者感覺不是那么簡單。孤身在外,想必不是一場歡樂的宴飲,所以才“匆匆”飲罷,這兩個字將詞人一副落魄惆悵的心態(tài)表現(xiàn)出來。而為何要草草地“背燈”而睡?是怕獨守孤燈觸動自己的愁腸嗎?
  酒力全輕,醉魂易醒,風(fēng)揭簾櫳,夢斷披衣重起。悄無寐——櫳:窗戶。但是酒力太弱,醉后很容易就醒過來。這時看到風(fēng)兒輕輕地吹開窗簾,寒氣襲來。夢醒之后再也不能睡去,于是披衣而起,悄然而坐,黯然神傷,陷入了沉思。
  追悔當初,繡閣話別太容易——想當初在繡閣那么輕易地與她分別,現(xiàn)在想來,真是懊悔不已。
  日許時、猶阻歸計。甚況味。旅館虛度殘歲——日許時:也稱“日許多時”,宋人俗語,意為過了許多日子。況味:境況與情味。這幾句是說,從分別以后的許多時日里,一直都因某種阻礙而不能回去相聚。其間的種種景況與情味只有自己才能了解啊!整天整月在旅館里虛度光陰,轉(zhuǎn)眼一年又要過去。
  想嬌媚。那里獨守鴛幃靜,永漏迢迢,也應(yīng)暗同此意——嬌媚:這里指所思念的女子。永漏:銅壺長久不停地滴漏計時。此處指漫漫長夜。這幾句是想象女子此時的境況。他揣測,心中的她也是獨守鴛帳,一個人面對孤燈,四周也是如此的寂靜,在長長的靜夜中苦苦地思念著自己,她可能也在追悔“繡閣話別太容易”??!這四句從對面寫起,設(shè)想對方也在想念自己,從而把兩人心有靈犀、互相牽掛的深厚感情表現(xiàn)出來。這種寫法許多詞人都采用過,如歐陽修《踏莎行》的下片,行人想象家中思婦“寸寸柔腸,盈盈粉淚”,在高樓上憑欄遠望;蘇軾《江城子·記夢》的下片也想象“明月夜,短松崗”,想象妻子因為思念自己而年年腸斷。
  鄭文焯《手校石蓮庵刻本〈樂章集〉》云:“柳詞渾妙深美處,全在景中人,人中意,而往復(fù)回應(yīng),又能寄托清遠,達之眼前,不嫌凌雜?!庇靡哉f柳永此詞,應(yīng)是妥當。
  詞的上片并沒有借助景物的觸發(fā)或渲染,而是直接寫詞人的感受,但直接卻不淺直。只以“酒”為切入點,匆匆飲罷,應(yīng)不是在細細品味杜康之美,而是在酒館中猛飲幾杯,唯求速醉,然后回到旅館中匆匆入睡。僅僅從詞人的這些行為我們就有理由相信,詞人一定有什么難解之愁郁郁于心,只能買酒圖醉,以夢來回避。但這種愁能回避得了嗎?下面的“夢斷披衣重起”說明這一切都是徒勞,也就間接地表明愁思之深重。正因為愁思之重,酒力才會嫌輕!而此時的風(fēng)卷簾櫳,更給心已寒的詞人帶來更強的寒意。上片處處見愁,又無一處在明說愁,可謂明朗中見含蓄。
  下片寫對情人的思念,極盡往復(fù)回環(huán)之致。先是寫自己的思念,不說思念,卻說懊悔當初的分別太輕易。柳永在另一首《傾杯》詞中反復(fù)說“算人生悲莫悲于輕別”,其實并不一定是話別容易,很有可能當時分別已經(jīng)是纏綿難舍,只因今日思念過深,才感覺當時話別容易而已。這種感覺能增加他現(xiàn)時的愁苦。接著,詞人又寫自己今日之境況,遙想所思念之“嬌媚”應(yīng)也是在思念自己,也和自己一樣在懊悔當初話別之容易呢!這個結(jié)尾和下片開頭相照應(yīng),同時又和全詞的開頭相照應(yīng)。正因為他們心有靈犀的深摯感情,才使他“匆匆飲散”,夢斷重起??!這種反復(fù)并沒有使詞變得蕪雜,反而使情感表現(xiàn)得更為深摯。
  鳳銜杯
  據(jù)清·萬樹《詞律》和清圣祖敕撰《詞譜》中記載,詞牌《鳳銜杯》首見于晏殊詞,共56字,柳永擴為63字與93字兩體。本詞寫的是詞人收到佳人書信后的心情,包含著對佳人才藝的欣賞。應(yīng)是詞人一度離開京城后,一位原來熟知的歌妓給他寄信表達感情。
  有美瑤卿能染翰。千里寄、小詩長簡。想初襞苔箋,旋揮翠管紅窗畔。漸玉箸、銀鉤滿。錦囊收,犀軸卷。常珍重、小齋吟玩。更寶若珠璣,置之懷袖時時看。似頻見、千嬌面。
  有美瑤卿能染翰。千里寄、小詩長簡——卿:是對女子的昵稱,瑤可能是寄信女子的名字。染翰:沾染翰墨,指賦詩著文。簡:書信。這兩句是說:美麗的瑤卿是位能詩能文的才女,從千里之外寄來了一首小詩,一封長信。
  想初襞苔箋,旋揮翠管紅窗畔。漸玉箸、銀鉤滿——襞(bì):原來指折疊衣服,這里指折疊紙張。苔箋:紙名。翠管:飾以翠羽的毛筆。玉箸銀鉤:書體名,玉箸指小篆;銀鉤指草書。這三句是說:看了這封信和小詩,眼前不由得呈現(xiàn)出她剛折紙準備書寫時的樣子。她在紅紅的小軒窗邊,揮動翠管,不一會兒就寫好了,不管是小篆還是草書,都寫得恰到好處,或筆力遒勁,或筆姿優(yōu)美。
  錦囊收,犀軸卷。常珍重、小齋吟玩——錦囊收:用錦囊收起。犀軸:用犀牛角做成的字畫軸?!稘h武帝內(nèi)傳》中有漢武帝將王母和上元夫人所授的經(jīng)書和圖畫用紫錦囊收起的事。此處意在說明珍惜女子的書信,予以小心收藏。齋:似指書房。一說指齋戒,以示其敬,疑誤。這三句是說:我把它們用錦囊收起,用犀軸卷起,很珍視它,經(jīng)常在書房里欣賞把玩。
  更寶若珠璣,置之懷袖時時看。似頻見、千嬌面——珠璣:珠玉。這三句是說:更把她的書信看成珠玉一樣珍貴,常常放在懷中,衣袖中,不時地看一看,每次看見書信,就像看到她千嬌百媚的容顏一般。
  讀完這首詞,眼前出現(xiàn)的是一個類似《西廂記》中的張生一樣的男子,多情又帶有些文人酸氣,只不過詞人對待的是歌妓,不是一般的良家女子。就此而言,他似勝過一般文人。
  詞的上片著重寫詞人對這位瑤卿的書法和文學(xué)才能的贊賞之情。歌妓一般文化水平有限,但瑤卿能揮毫撰文寫詩,且有一定的書法功底,這本身就很難得。所以詞人徑由瑤卿的書信想象她臨窗揮毫的圖景,美麗而可愛,其中透出對她的賞愛之情。翠管紅窗,突出女性色彩,美化了瑤卿揮筆作書的情景。
  下片著重表現(xiàn)詞人對瑤卿書信的珍愛。他將它視若珍寶,幾乎動用一切手段來珍藏它,把它放在懷袖中,時時把玩欣賞。初讀可能感覺有點可笑,細讀便會覺得他對女子的感情了。為什么他那么看重瑤卿的書信?恐怕不僅僅是詩文的文采、字體的優(yōu)美吧?是什么會讓他如此愛不釋手地“置之懷袖時時看”?當然是他對瑤卿的愛,因為他一看見書信,就像看見女子嬌媚的面龐,獲得一種滿足感,可見詞人感情的深摯。
  本詞僅就收到來信這一件小事來寫感情,章法、語言、情節(jié)均很簡單明了。雖然詞里并沒有對二人的感情作細膩的描摹,但僅僅從男主人公的行為就可略見一斑。特別是“置之懷袖時時看”,寫得生動形象,可見其感情的真率。正如清·陳銳《碧齋詞話》中所云:“‘置之懷袖時時看’,此從古樂府出?!?BR>  鶴沖天
  詞牌《鶴沖天》首見于柳永詞,共84字。這首詞寫的是歌妓的離恨,其中有女主人公對往事的痛苦回憶與懊悔,也有對未來無可奈何的猜測,流露出詞人對被侮辱被損害的妓女們的同情?!芭f時”有本作“當初”。
  閑窗漏永,月冷霜華墮。悄悄下簾幕,殘燈火。再三追往事,離魂亂、愁腸鎖。無語沉吟坐。好天好景,未省展眉則個。從前早是多成破。何況經(jīng)歲月,相拋。假使重相見,還得似、舊時么。悔恨無計那。迢迢良夜,自家只恁摧挫。
  閑窗漏永,月冷霜華墮——閑:安靜。漏永:長久的夜晚。霜華:霜。白居易《長恨歌》:“鴛鴦瓦冷霜華重。”墮,古人認為霜如同雨雪一樣,是從天上飄落下來的,如“月落烏啼霜滿天”云云。這兩句寫的是女主人公所處的環(huán)境:她孑然一身,月下無眠,聽著滴不盡的更漏,對著靜悄悄的窗兒,拉開窗簾,推開窗戶,仰望著天幕上的明月,月光清冷,空中飛霜,讓人覺得一陣心寒。
  悄悄下簾幕,殘燈火。再三追往事,離魂亂、愁腸鎖——她悄悄地放下簾幕,轉(zhuǎn)過身來,屋內(nèi)只有快要燃盡的一盞孤燈。緩緩坐下,總是要追憶起往事,不由得為離情而愁腸百結(jié),心亂如麻。以前歡娛的往事依然歷歷在目,而今都成為一場幻影,像一場夢,突然醒來,讓她失魂落魄,不知所以。
  無語沉吟坐。好天好景,未省展眉則個——則個:語助詞,相當于“著”、“者”的用法,在詞中無實義。這三句是說:郁積已久的痛苦使她沒有了眼淚,只有這么呆呆地坐著,似乎沒有了思想。眼前夢一樣美好的月夜也引不起她的興致,這等好天好景也被她辜負了,她的愁眉一刻也沒有舒展開。
  從前早是多成破。何況經(jīng)歲月,相拋——破:盡。早是:本是,已是。拋(duǒ):宋人口語,拋開、丟下的意思。這兩句是說:想起當初在一起的時候,自己已經(jīng)敏感地意識到他對自己感情已漸漸地露出淡薄的跡象,似乎要走向盡頭。更何況經(jīng)歷了長久的分別,相互分開已久,他對自己的感情就更難說了。
  假使重相見,還得似、舊時么——即使心里明白二人情緣已絕,但她還在那里猜測,假使再相見,還能像以前那樣待我嗎?
  悔恨無計那。迢迢良夜,自家只恁摧挫——無計那:即無計奈,無可奈何。摧挫:折磨。這三句是說:現(xiàn)在悔恨也是無可奈何,沒有任何辦法。只能在那兒自怨自艾,在這漫長的夜晚,獨對孤燈,就這樣承受著那無盡的折磨。
  這首詞對妓女的感情作了真實而細致的描摹,其心理過程是從孤寂到失魂落魄,愁苦難堪,再到猜測、失望悔恨,最后到無可奈何,無法擺脫。這種悲苦無告的愁苦之情讓人頓生同情之感。這首詞不摻雜任何對妓女的不尊重因素,在詞人的歌妓詞中,應(yīng)是佳作。
  上片首先通過景物描寫來烘托,“閑窗漏永”所表現(xiàn)出的冷清寂寥正好與孤燈前的女主人公的心情相符合。而“月冷霜華墮”則主要是女主人公的心情使然。因為此時正是“好天好景”時節(jié),應(yīng)不至于到“月冷”,而她卻把月和冷、霜連在一起。下片著重通過女主人公的心理獨白,直接抒發(fā)情感,但是感情卻很復(fù)雜。這與表達方式上的婉轉(zhuǎn)曲折有關(guān),你看她先是想到過去的“多成破”的征兆,然后又猜測到分別之后對方的想法,接著假設(shè)“重相見”時的情景,轉(zhuǎn)而又后悔,后悔卻又無計可施,只好又回到詞的上片所提到的無語獨坐。
  柳永詞好引民間口語入詞,這一點在本詞中表現(xiàn)得很突出。如“則個”、“舊時么”、“無計那”、“自家”等都是宋時民間口語,這種語言的運用,既符合市井歌妓的身份口吻,又有利于準確地表現(xiàn)歌妓的真實感情。
  受恩深
  詞牌《受恩深》首見于柳永詞,或為《愛恩深》,共86字。此詞為詠物詞,盛贊菊花?!暗瓭簟庇斜咀鳌暗瓉小?;“要上”有本作“飛上”;“寒雨”有本作“疏雨”或“寒霧”。
  雅致裝庭宇。黃花開淡濘。細香明艷盡天與。助秀色堪餐,向曉自有真珠露。剛被金錢妒。擬買斷秋天,容易獨步。粉蝶無情蜂已去。要上金尊,惟有詩人曾許。待宴賞重陽,恁時盡把芳心吐。陶令輕回顧。免憔悴東籬,冷煙寒雨。
  雅致裝庭宇。黃花開淡濘——淡濘:淡泊。這兩句是說:秋高氣爽之時,雅致的菊花在屋前屋后開放,像是特意為庭院、屋子做裝飾似的。那色調(diào)明凈的黃花讓人看了似乎要忘卻世間的塵俗,也和花兒一樣淡泊寧靜。這兩句主要揭示菊花的主要特征:雅致與淡泊,為下面的抒情奠定基礎(chǔ)。
  細香明艷盡天與。助秀色堪餐,向曉自有真珠露——細香:淡淡的幽香。秀色堪餐:形容婦女的美貌或花木秀麗。向曉:臨曉,即到了早晨。這三句是說:菊花發(fā)出的淡淡幽香,以及明凈艷麗的姿色都是上天賜予的,是秋之神格外關(guān)愛的結(jié)果。而且為了增加它的美麗,到早晨的時候,秋之神還特意賜予它如真珠般的露珠,使其愈加嬌艷動人。這幾句用了擬人的修辭方法,說花兒的美麗以及露珠都是上天特意賜予的,不需任何的人為因素和自身的努力都可以招人喜歡。
  剛被金錢妒。擬買斷秋天,容易獨步——擬:打算。買斷:買盡、占盡。金錢:金錢花的省稱。《酉陽雜俎·草篇》載,“一云本出外國,梁大同二年,進來中土”,其花開如菊,小銅錢大,深黃色。唐白居易《牡丹芳》:“石竹金錢何細碎,芙蓉芍藥苦尋常?!边@三句是說:菊花的美麗剛剛被金錢花所嫉妒,恨自己不如它的明麗。而菊花還想獨占秋天,這個想法并不過分,而且還是很容易達到的??!
  粉蝶無情蜂已去。要上金尊,惟有詩人曾許——要:通“邀”,意為擺上。尊:酒器。這三句是說:雖然菊花有天生麗質(zhì),但卻沒有多少人賞愛,你們沒有看見嗎?留連于春花之中的粉蝶與蜜蜂這時已不見蹤影。只有詩人擺上金尊,飲酒賦詩來贊美它。
  待宴賞重陽,恁時盡把芳心吐——恁時:那時。芳心:本指年輕女子的心,這里指菊花的心聲。等到歡慶重陽佳節(jié),那時你(菊花)就可以盡情地把你的芳心向詩人傾吐,他們才是你的知音呢!
  陶令輕回顧。免憔悴東籬,冷煙寒雨——陶令:即陶淵明,因其曾為彭澤令,故稱之。陶淵明《飲酒》(其一):“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边@三句是說,而這些詩人中,你的最佳知音是那位愛菊的陶淵明,只要他那么隨便一回頭,欣賞一下,你就會免得在東籬寒雨冷煙中憔悴,黯然神傷。一生得一知己來賞愛,心意足矣!
  柳永的詠物詞共有七首,為《黃鶯兒》、《受恩深》、《望遠行》(長空降瑞)、《瑞鷓鴣》(天將奇艷與寒梅)、《木蘭花》三首。這些詞風(fēng)格清雅,雖然不是柳永詞的代表作,但也代表了柳永詞風(fēng)的另一方面,深惡柳詞之俗者或許會因為這些詞,稍許改變一下對柳詞的看法。
  柳永詠物詞在寫法上都有一個共同點,即通篇幾乎無一字寫該物,但處處又落于該物;采用虛寫和實寫相結(jié)合的手法,從多角度來描摹該物,且都是以遞進的層次來對該物反復(fù)詠嘆。本詞是贊菊花,雖沒有哪一句是在直接寫菊花,但每一句都與菊花相關(guān)。不僅實寫了菊花的“細香明艷”和“向曉自有真珠露”,而且用陶淵明愛菊之典故來烘托渲染;不僅寫眼前已經(jīng)看到的菊花初開之景,而且還在設(shè)想重陽佳節(jié)盛開的菊花。關(guān)于以遞進的層次來對該物反復(fù)詠嘆,詞人首先寫菊花初開時的“細香明艷”來贊其初開時的雅致;接著寫菊花之美受到的妒忌,進一步說明菊花之魅力;繼而再換一個角度來贊美,說其不同一般的美,它的美見賞于詩人,突出菊花的高雅別致,不需要縈繞在春花叢中的蜂蝶們的賞愛,但自顯其清高、孤傲;最后用陶淵明的愛菊作結(jié),更顯菊花的高潔脫俗。詞人把它的心比作女子的芳心,要向能欣賞它的詩人盡情傾吐。
  關(guān)于該詞中“陶令輕回顧。免憔悴東籬,冷煙寒雨”幾句的解釋,有不同的觀點。陳永正先生針對《樂章集校注》“花落煙冷,陶令也會憔悴東籬,無悠然之興”之說進行商榷,認為是:“陶淵明愛賞菊花,免使它在東籬煙雨中獨自憔悴?!保ㄒ姟秾W(xué)術(shù)研究》1999年第7期)而薛瑞生先生對此觀點又提出自己的看法:“此三句既有倒置,又有時間變換,不然著一輕字則無法理解。意謂應(yīng)及時清賞,不要等到深秋或初冬,那時再來,即如陶令那樣愛菊,也會在東籬下徒增憔悴惆悵,感到空來了。全詞都是在時間變換中寫菊的,前寫重陽前菊之新開,接寫重陽時菊之盛開,最后才是此三句。”(見《書品》2000年第3期)
  另外,關(guān)于此詞內(nèi)容,曾大興先生認為它是詞人第一次名落孫山后的作品,其間詞人漫游干謁,仕宦生活并不如意,詞中熔鑄了他“悲苦的身世之感”(見《柳永和他的詞》第12頁)。他雖然受到皇帝的排斥和貴族士大夫的嫉恨,心情寂寞,但還沒有最后絕望,仍然希望得到知音的見賞。這種寄托在此詞中表現(xiàn)并不明顯,似有似無,并不是明顯的托物寓志,應(yīng)屬于況周頤在《蕙風(fēng)詞話》中所說的那樣:“詞貴有寄托,所貴者流露于不自知……身世之感,通于性靈,即性靈,即寄托,非二物相比附也?!?BR>  看花回
  詞牌《看花回》始自柳永,共67字。這首詞反映了詞人超脫世俗的思想感情。詞中他看破了現(xiàn)實生活中的名和利,以“醉鄉(xiāng)深處,溫柔鄉(xiāng)里”作為人生最終的歸宿,表現(xiàn)了詞人復(fù)雜的心情。
  屈指勞生百歲期。榮瘁相隨。利牽名惹逡巡過。奈兩輪,玉走金飛。紅顏成白發(fā),極品何為。塵事常多雅會稀。忍不開眉。畫堂歌管深深處,難忘酒盞花枝。醉鄉(xiāng)風(fēng)景好,攜手同歸。
  屈指勞生百歲期。榮瘁相隨。利牽名惹逡巡過——屈指:掐指計算。勞生:辛勞奔波的一生。百歲期:百年時間,這里代指人的一生。榮瘁:榮辱,這里指政治生涯中的窮達,或得志或失意。利牽名惹:為名利所羈絆。逡巡:遲疑不決而徘徊或不敢前進。這三句是總結(jié)人生:人生百年,屈指算來,非常有限。在辛苦勞累的一生中,窮達榮辱一直如影相隨,常常因名利的牽絆而徘徊彷徨,讓人不得不感嘆人生的坎坷。
  奈兩輪,玉走金飛。紅顏成白發(fā),極品何為。塵事常多雅會稀——兩輪:指日輪與月輪,即日月。玉走金飛:玉指玉兔,代稱月亮。金:指金烏,代指太陽。玉走金飛,日月運行迅速,即說光陰流逝很快。極品:最高的官位?!端问贰ぢ毠僦玖分杏涊d:“凡內(nèi)侍初補曰小黃門……次遷都都知,遂為內(nèi)臣極品?!眽m事:即塵世俗事。雅會:美好的相會。這幾句是慨嘆時光流逝之快,人生多無奈,青春紅顏很快就變成蒼顏白發(fā),即使身居極品高官又能奈何?不僅如此,在有限的人生中,還是塵俗之事多,優(yōu)雅愜意的聚會少。
  忍不開眉。畫堂歌管深深處,難忘酒盞花枝。醉鄉(xiāng)風(fēng)景好,攜手同歸——忍不:怎忍不。開眉:展開眉頭,即心情愉快。畫堂,指華美的房屋。歌管,唱歌奏樂。花枝:代指艷麗的女子。醉鄉(xiāng):指沉湎于醉酒之中。這幾句是說:人生既然如此,何不及時行樂?不妨拋開俗事,沉醉于畫堂歌舞之中,邊飲酒邊欣賞歌女的歌舞與美貌,有了這些,還有什么不愉快的呢?還是醉鄉(xiāng)風(fēng)景這邊獨好,不如與相知的人攜手一起歸隱醉鄉(xiāng)。這幾句表明了詞人的人生觀:在溫柔鄉(xiāng)里尋歡作樂,隱于醉鄉(xiāng)深處,才是他最理想的歸宿。
  這首詞所反映出來的思想,是詞人比較復(fù)雜的一面,主要體現(xiàn)了詞人對名利的蔑視、懷疑,對溫柔鄉(xiāng)和醉鄉(xiāng)的向往。而這種向往,是詞人多年困頓場屋、干謁無成之后對功名所產(chǎn)生的厭倦之情??婆e功名,已經(jīng)成為封建時代文人內(nèi)心自覺的評價尺度,柳永當然也不例外。但與一般文人相比,柳永的個性似乎更張揚一些,他從不避諱對于世俗生活的喜愛與認可。因此,一般文人在名利面前受挫的時候,往往是遁跡于山林,而柳永卻用世俗的享樂來超脫。當詞人經(jīng)歷了多年的困頓,受盡了“利牽名惹”的煎熬,意識到“玉走金飛,紅顏成白發(fā)”的光陰虛度,領(lǐng)悟到榮華富貴不過如過眼煙云時,他對自己心底所遵從的價值觀產(chǎn)生了懷疑,對名利自然也就產(chǎn)生了厭倦。
  本詞的上片感嘆時光的飛逝,總結(jié)自己多年追逐名利的生活。詞人在名利之前的彷徨由來已久,經(jīng)過多年的“利牽名惹逡巡過”,直到紅顏變白發(fā),似乎才真正地理解了名利的誤人,而這時美好的青春年華已經(jīng)一去不回了,這是多么讓人悲哀的事實!詞的下片,詞人找到了理想的生活方式:佳人歌舞,美酒作陪,攜手相知。這才是詞人感到最愜意、最輕松的!這種想法,是對傳統(tǒng)價值觀念的一種叛逆。此時的詞人與年輕時已經(jīng)有所不同,雖然還是耽于世俗的享樂,但已經(jīng)帶上了沉重的心靈創(chuàng)傷。況且,誰又能肯定,柳永此時真的是大徹大悟了?所以,這種思想情緒雖然帶有明顯的消極成分,但消極中有許多無奈與悲哀。
  柳初新
  詞牌《柳初新》始見于柳永詞,共81字。此詞寫新科進士的游冶宴飲,當為柳永在景祐元年(1034年)中進士時所作。詞中有對春光的描繪贊美,這種贊美因為有了新科進士的得意而使春光魅力倍增。
  東郊向曉星杓亞。報帝里、春來也。柳抬煙眼,花勻露臉,漸覺綠嬌紅姹。妝點層臺芳榭。運神功、丹青無價。別有堯階試罷。新郎君,成行如畫。杏園風(fēng)細,桃花浪暖,競喜羽遷鱗化。遍九陌、相將游冶。聚香塵、寶鞍驕馬。
  東郊向曉星杓亞。報帝里、春來也——星杓(bi?。铮鸿夹?,又稱斗柄,由北斗柄部的玉衡、開陽、搖光三顆星組成。古人根據(jù)北斗斗柄所指的方向來確定季節(jié),斗柄指東為春天。亞:低俯。這兩句是說斗轉(zhuǎn)星移,天空中的杓星正在向京城東郊方向低垂,仿佛向人間宣告:春天來了!這樣寫法賦予了北斗星以生命,它仿佛成了一個報春的使者,在京城內(nèi)歡呼雀躍,興奮地向大家報告春天的消息。這種擬人化,表現(xiàn)了詞人對于春天到來的興奮之情。
  柳抬煙眼,花勻露臉,漸覺綠嬌紅姹——柳抬煙眼:柳葉初生時,細長如眼,慣稱柳眼。柳抬煙眼是指柳樹剛吐出了鵝黃的柳葉,為煙霧所籠罩。露臉:指花瓣上沾滿了露水。這三句是寫春天的景象變換。初春時,柳樹剛剛展開眉眼,鵝黃的柳芽為迷蒙的煙霧所籠罩,花瓣上沾滿了朝露,清新可喜。隨著時間的推進,漸漸地,紅花綠葉滿眼,一片姹紫嫣紅。
  妝點層臺芳榭。運神功、丹青無價——層臺芳榭:高大而美麗的臺榭。臺榭,指亭臺樓閣等建筑物。榭,指建筑在臺上的房屋。神功:即神工,指大自然創(chuàng)造技藝的精巧。丹青無價:指大自然創(chuàng)造出春天這幅無價的美麗圖畫。這兩句是說:大自然運用她精巧的技藝將京城的亭臺樓閣裝點得格外美麗,處處都是難以估價的精美圖畫,大自然真是鬼斧神工,令人贊嘆不已。
  別有堯階試罷。新郎君,成行如畫——堯階:喻宮廷。新郎君:唐宋時稱新考中的進士為新郎君。這三句是說:殿試剛剛結(jié)束,新考中的進士們一起去宴飲游園,成群結(jié)隊,像是畫一般。
  杏園風(fēng)細,桃花浪暖,競喜羽遷鱗化——杏園:花苑名,在今西安市。唐代時為新進士宴游之地。此處代指京城汴梁的花苑。桃花浪暖:三月桃花開時,天氣逐漸變暖。杜甫《春水》:“三月桃花浪,江流復(fù)舊痕?!庇疬w鱗化:道士成仙稱為羽化,魚變?yōu)辇埛Q為鱗化。此處指高中進士身份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這三句是說:京城的花苑香風(fēng)細細,桃花灼灼,暖意融融,新進士們的心情都非常高興,互相慶賀。
  遍九陌、相將游冶。聚香塵、寶鞍驕馬——九陌:指京城的大道。相將:相共,相隨。香塵:馬奔馳時引起的塵土。寶鞍驕馬:指裝飾豪華的駿馬。這兩句是寫新進士在跨馬逛街時的得意神態(tài)與喜悅之情。他們一起騎上備著華貴馬鞍的高頭大馬,馳遍了京城的大道,使京城大道上塵土飛揚。
  這首詞作為新進士的游宴之詞,主要抒發(fā)了詞人的欣喜之情。不管詞人曾經(jīng)經(jīng)歷了多少屈辱坎坷,不管曾經(jīng)有多少對功名的蔑視與懷疑,雖然是將近老年,但畢竟是考中了,畢竟是自己人生旅途中的一次成功。不管此時心情有多么復(fù)雜,但其中最主要的應(yīng)是一種難以言說的喜悅。詞人沒有一開始就把這種感情直接表達出來,詞的上片主要是對春天的贊美,其中含有發(fā)自內(nèi)心的喜悅。如第一句所說的北斗星報春,一聲“春來也”,不正像詞人考中進士之后的歡呼嗎?進士及第對他來說,就像是人生之春?。〈汗獗緛硎敲赖?,在心情好的人眼里更是美得無法形容,不得不發(fā)出由衷的贊嘆。
  下片直接寫新進士們的游宴慶賀,大多是喜悅心情的直接表白。結(jié)尾兩句雖然沒有直接寫新科進士們的得意神態(tài),但從縱馬奔馳的動作中可以看出他們的意氣風(fēng)發(fā),從“香塵”、“寶鞍”等帶有夸飾的字眼中可以看出他們的喜悅心情。
  兩同心
  詞牌《兩同心》的仄韻體創(chuàng)自柳永,共68字。這首詞是懷舊之作,當是詞人羈旅南方時為思念相知佳人而作。其中的“鴛會阻”有本作“鴛鴦阻”。
  佇立東風(fēng),斷魂南國?;ü饷?、春醉瓊樓。蟾彩迥、夜游香陌。憶當時、酒戀花迷,役損詞客。別有眼長腰搦。痛憐深惜。鴛會阻、夕雨凄飛,錦書斷、暮云凝碧。想別來,好景良時,也應(yīng)相憶。
  佇立東風(fēng),斷魂南國——佇立:長時間地站立。南國:南方。這兩句是說:一個明媚的春天,詞人客居南方,他迎著東風(fēng)長久地站立著,心中卻有一種斷魂之感。讓人斷魂的感情,當是一種深藏于心,不便說明但又能深深刺痛人的情感。其中有對相知女子思念不得的感受,還應(yīng)該有漂泊他鄉(xiāng)的孤寂和人生不順利的感傷。作為一個漂泊他鄉(xiāng)、仕途坎坷的文人,長久地望遠佇立,應(yīng)該是思緒萬千,否則何至于“斷魂”!
  花光媚、春醉瓊樓。蟾彩迥、夜游香陌——瓊樓:指仙境中用美玉砌成的樓閣。一般用來指華麗的房屋。這里指歌妓所居住的青樓。蟾彩:月光。這兩句是詞人回憶與佳人相伴的生活場景。那時也是一個明媚的春天,瓊樓中的佳人也是面帶春色,醉態(tài)朦朧,嫵媚可人。深夜里皎潔的月光也是那么可愛,遠遠地照過來,陪伴著他們,他們徘徊在花香四溢的小路上。
  憶當時、酒戀花迷,役損詞客——役損:勞損。詞客:詞人。這兩句是說:回憶當時,終日沉湎于酒醉之地,迷戀于花叢之中,溫柔鄉(xiāng)里,以至勞損了自己的身心。
  別有眼長腰搦。痛憐深惜——腰搦(nuò):腰細而柔軟。搦,滿握,滿把。憐:愛。這兩句是說:更有那美麗的佳人相伴,她的回眸一笑,她的柔軟腰肢,更讓人憐愛不已,倍加珍惜。
  鴛會阻、夕雨凄飛,錦書斷、暮云凝碧——鴛會:鴛鴦相會,這里比喻情人的相會。錦書:見前《曲玉管·隴首云飛》注解。暮云凝碧:傍晚時云霧聚攏,天色呈青碧狀。這兩句是說:誰知這一切都成為回憶,兩人之間的相會從此受到阻隔,連書信都斷絕了,詞人在凄涼的夕雨中,看著傍晚聚攏在一起的云霧,情緒很低沉。
  想別來,好景良時,也應(yīng)相憶——想想她自從分別后,縱然有良辰美景,也應(yīng)該時時想念自己,她也會受到相思之苦的煎熬。
  清·劉熙載《藝概·詞曲概》中說:“耆卿《兩同心》云:‘酒戀花迷,役損詞客。’余謂此等,只可名迷戀花酒之人,不足以稱詞客,詞客當有雅量高致者也?!边@種評價不僅是對詞中主人公“詞客”身份的懷疑,應(yīng)該也是對該詞的批評,他認為有“雅量高致”的詞客不會有此等俗舉俗詞。
  確實,柳永是迷戀花酒的,這首詞和柳永許多艷情詞一樣,并沒有多深的思想意義。但在懷念佳人時所流露出來的感情雖俗卻很真摯。這種感情有一般人對佳人的“眼長腰搦”的“痛憐深惜”,有對佳人離別之后的深深相憶。詞作開頭詞人長久佇立、“斷魂南國”的形象,以及下片的“夕雨”、“暮云”等意象為詞作增添了一種遲重的傷感,在一定程度上充實了詞作的感情,變得綿長醇厚。
  女冠子
  詞牌《女冠子》原為唐教坊曲名,小令始于溫庭筠,長調(diào)始于柳永,共111字。該詞的內(nèi)容是思念昔日相知的妓女。其中景物描寫之美尤為突出?!皵嘣啤庇斜咀鳌皵酂煛保弧奥栽伞庇斜咀鳌奥月再伞?、“略略曾偕”,孰正孰誤,無從考證。
  斷云殘雨。灑微涼、生軒戶。動清籟、蕭蕭庭樹。銀河濃淡,華星明滅,輕云時度。莎階寂靜無睹。幽蛩切切秋吟苦。疏篁一徑,流螢幾點,飛來又去。對月臨風(fēng),空恁無眠耿耿,暗想舊日牽情處。綺羅叢里,有人人、那回飲散,略曾偕鴛侶。因循忍便暌阻。相思不得長相聚。好天良夜,無端惹起,千愁萬緒。
  斷云殘雨。灑微涼、生軒戶。動清籟、蕭蕭庭樹——斷云:殘云。殘雨:大雨過后的零星小雨。清籟:清脆悅耳的響聲?;[,從孔穴中發(fā)出的聲音。蕭蕭:象聲詞,形容風(fēng)、草木搖落的聲音。這三句是說:在秋天一場大雨過后,天上還飄著少量的云彩,下著零星小雨,這場雨給秋日的屋內(nèi)窗外帶來了微微的涼意。庭院里的樹木被秋風(fēng)吹動,發(fā)出蕭蕭聲響。這種秋景為下文的懷人幽情設(shè)定了凄涼的氛圍。
  銀河濃淡,華星明滅,輕云時度——華星:對星星的美稱。這三句是寫仰望星空之所見。天空由陰轉(zhuǎn)晴,銀河時濃時淡,星星忽明忽滅,薄薄的云彩不時地在天上飄來飄去。
  莎階寂靜無睹。幽蛩切切秋吟苦。疏篁一徑,流螢幾點,飛來又去——莎(suō)階:長滿莎草的臺階。無睹:不見。蛩:蟋蟀。切切:形容聲音凄切細急。疏篁:稀疏的竹叢。這幾句是寫人間:長滿莎草的臺階上靜悄悄的,什么也看不見。周圍好寂靜?。≈荒苈牭接木拥捏扒星械目嘁髀?,只能看見稀疏的竹林中有幾只螢火蟲在飛來飛去。
  對月臨風(fēng),空恁無眠耿耿,暗想舊日牽情處——耿耿:心中不安的感覺?!对娊?jīng)·邶風(fēng)·柏舟》:“耿耿不寐,如有隱憂?!边@幾句是說:在這寂靜無邊的環(huán)境中,只有孤獨的詞人在對月臨風(fēng),一夜無眠,心里是那樣的難以平靜,默默地思念往日為之魂牽夢繞的地方。但這種思念又有何用?只能是徒勞。
  綺羅叢里,有人人、那回飲散,略曾偕鴛侶——綺羅叢:代指妓女們。略:偶爾,偶然。偕:等同。鴛侶:成雙成對。這三句是回憶當年他們相見相愛的情景。還記得當年一場飲宴散后,在花團錦簇的佳人們當中,偶然間與你一見鍾情,相親相愛。
  因循忍便暌阻。相思不得長相聚。好天良夜,無端惹起,千愁萬緒——因循:本為照舊的意思,這里指長期如此。暌阻:分離,阻隔。這幾句是說:兩人自從分手之后,長期不能相見,只能白白地飽受相思之苦,而不得長相守。雖然是良辰美景,卻無端地觸動詞人的愁腸,真是剪不斷、理還亂的無邊愁緒?。?BR>  在柳永的懷人詞中,對于女子描寫漸漸抽象化,不再著重對于女子體貌的描寫,這樣也就使他的這些詞漸趨雅化。這首詞關(guān)于自然環(huán)境的描寫,多用秋天悲涼的景物作襯托,用“斷”、“殘”、“幽”等詞語來修飾,給詞提供了一種感傷、凄惶的悲劇性的環(huán)境。
  詞的上片全是寫景,展現(xiàn)了一幅蕭颯的秋景圖。按詞中所說的“灑微涼”,至多不過是仲秋時節(jié),應(yīng)該是王維《山居秋暝》中的“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時的涼爽,但是在作者眼里,天上的云是“斷云”,雨是“殘雨”,樹木“蕭蕭”,幽蛩“切切”,流螢“幾點”。這樣的時空環(huán)境,一切都是零落的,孤獨的,衰敗的,飽受相思之苦的孤獨詞人,內(nèi)心的苦澀之感自然會因此更加重一層。
  與眾不同的是,詞人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引起的不是文人傳統(tǒng)的悲秋主題,而是對佳人的思念之“悲”。在詞中,作者沒有具體描寫對方的體貌特征,只有當日酒宴中的印象,雖然有點模糊,可是詞人的思念卻很深摯,以至于“好天良夜”,也沒有什么興致,只是一種相思之苦無端地涌上心頭。可見,這位佳人足以讓詞人魂牽夢繞、銘心刻骨。
  玉樓春
  詞牌《玉樓春》首見《花間集》,柳永《玉樓春》共五首,選其一首。該詞是詠宮中夜醮翌日所舉行的慶典。宋真宗趙恒前期勤于政事,但景德元年(1004)與契丹簽立澶淵之盟,自己覺得恥辱,于是與王欽若合謀,偽稱“天書”降世,企圖宣揚“君權(quán)神授”,“鎮(zhèn)服四方”,以挽回自己的聲望。景德四年(1007)十一月,真宗自言夢見神仙告知當降“天書”《大中祥符》三篇。次年正月降“天書”,六月再降。真宗在“天書”事件期間,在各州廣修宮觀,并下詔頒布了若干舉行慶祝的節(jié)日。當時的士大夫們紛紛奏祥瑞,獻贊頌。此事件歷經(jīng)十馀年之久,后代君臣認為真宗此舉荒誕不經(jīng),諱言此事。柳永此詞,當寫于宋真宗“天書事件”期間(大中祥符初年至天禧末,即1008年至1021年)。
  鳳樓郁郁呈嘉瑞。降圣覃恩延四裔。醮臺清夜洞天嚴,公燕凌晨簫鼓沸。保生酒勸椒香膩。延壽帶垂金縷細。幾行鷺望堯云,齊共南山呼萬歲。
  鳳樓郁郁呈嘉瑞。降圣覃恩延四裔——鳳樓:古代樓觀的屋角常飾以鳳形,故稱鳳樓。郁郁:香氣濃烈。嘉瑞:吉祥的征兆。降圣:即降圣節(jié),據(jù)《宋史·禮志》記載,“大中祥符元年(1008)……以七月一日圣祖降日為先天節(jié),十月二十四日降延恩殿為降圣節(jié)”,并記載了降圣節(jié)的禮儀,王公大臣們“詣長春殿進金縷延壽帶、金絲續(xù)命縷,上保生壽酒。改御崇德殿,賜百官飲,如圣節(jié)儀。前一日,以金縷延壽帶,金涂銀結(jié)續(xù)命縷,緋彩羅延壽帶,彩絲續(xù)命縷,分賜百官,節(jié)日戴以入。禮畢,宴百官于錫慶院。”覃恩:廣布恩澤。延:延及。四裔:很遠的四方之地。這兩句是說:降圣節(jié)期間,宮殿中到處飄著濃郁的香味,到處呈現(xiàn)吉祥的征兆,圣祖的恩惠廣布天下,延及四方。
  醮臺清夜洞天嚴,公燕凌晨簫鼓沸——醮臺:道士設(shè)壇做道場所用之臺。洞天:道家認為天下名山勝境為神仙所居住的為洞天福地,這里指專為圣祖設(shè)置的道場。公燕:朝廷擺設(shè)的宴席。這兩句及以下諸句是寫降圣節(jié)慶典的場面:在清夜中為圣祖設(shè)置了道場,搭起醮臺,一切都顯得很恭敬威嚴。夜醮翌日,從凌晨起就開始大擺宴席慶賀,簫鼓之聲不絕于耳,整個慶祝的場面都好像要沸騰了。
  保生酒勸椒香膩。延壽帶垂金縷細——保生酒:即前面注解中所提到的保生壽酒。吳熊和先生在《柳永與宋真宗“天書”事件》(《杭州大學(xué)學(xué)報》1991年第3期)一文中提到:保生是保護并使其生存繁衍的意思,真宗曾特為趙玄朗上尊號為“圣祖上靈高道九天司命保生天尊大帝”,簡稱“保生天尊”,保生酒的命名,即本于此。椒香:酒的香氣,古人將椒放入酒中,獻給神仙或長者以示尊敬。延壽帶:前注解中的金縷延壽帶。這兩句是說:在宴席上,大家喝著皇帝所賜的保生壽酒,杯酒相勸,觥籌交錯,宮殿里到處飄著濃郁的酒香;百官們佩戴著細長的金縷延壽帶,其細帶時而隨著人們的起坐而飄動。
  幾行鷺望堯云,齊共南山呼萬歲——鷺:兩種鳥名,因為它們?nèi)猴w有序,古人常用來比喻朝班。堯云:《史記·五帝本紀》中記載:“帝堯者……就之如日,望之如云?!贝颂幱魈熳?。南山:見前《送征衣》注解。這兩句是對皇帝稱頌的套語:百官們排著整齊的行列,一起向皇帝慶賀上天降瑞,國運昌盛,山呼萬歲。
  這首詞和《玉樓春》其它三首一起(《玉樓春·韶華夜醮連清曙》、《玉樓春·皇都今夕是何夕》、《玉樓春·星闈上笏金章貴》),都是柳永在京都的早期作品。在“天書”事件期間,在正常的禮部考試之外,還有因獻頌而賜第之事。柳永進獻這些稱頌功德的作品,可能想以此來博得功名。
  上片的開頭兩句純粹為頌語,稱頌人間祥瑞降臨,將會預(yù)示著國家昌盛,國祚綿長。而目前又是皇恩浩蕩,恩及四海,后兩句從夜醮寫到凌晨的慶典,兩種情景一“嚴”一“沸”,形成鮮明對比,各具特色。下片先描繪慶典宴席上的盛況,再以純粹的頌圣之詞作結(jié)。所有這些,都突出地體現(xiàn)了頌圣之詞的特點。
  傳花枝
  詞牌《傳花枝》首見于柳永詞。這首詞的內(nèi)容是詞人述懷。寫其浪子的放蕩生涯,表現(xiàn)出對功名的冷淡、狂傲的態(tài)度。詞中的“勝”有本作“?!?;“都峭”有本作“多峭”。
  平生自負,風(fēng)流才調(diào)??趦豪铩⒌乐獜堦愙w。唱新詞,改難令,總知顛倒。解刷扮,能硔嗽,表里都俏。每遇著、飲席歌筵,人人盡道??上гS老了。閻羅大伯曾教來,道人生,但不須煩惱。遇良辰,當美景,追歡買笑。?;钊“偈?,只恁廝好。若限滿、鬼使來追,待倩個、淹通著到。
  平生自負,風(fēng)流才調(diào)——風(fēng)流:英俊杰出且具有倜儻不羈的情調(diào)。才調(diào):才氣。這兩句是說:自己平生自負,認為自己是風(fēng)流倜儻,滿腹才情,英俊杰出,幾乎無人能比。這兩句為全詞定下了基調(diào)。
  口兒里、道知張陳趙。唱新詞,改難令,總知顛倒。解刷扮,能嗽,表里都俏——道:指“拆白道字”,將一個字拆開成為一句話,是宋元時期盛行的一種用拆字法來說話表意的文字游戲。如黃庭堅《兩同心》:“你共人女邊著子,爭知我門里挑心?!本褪遣痖_“好悶”兩個字為語。張陳趙:指讓詞人拆字的幾位女性友人。有觀點認為是指張敞、趙廣漢等西漢能吏或張子羅、趙君都等長安大俠,此句意為詞人交游甚廣,名流皆識。按該詞所夸耀的是詞人才學(xué)及詞曲方面的才藝,故不取此說。難令:拗口難唱的曲調(diào)。知顛倒:知道倒順,識得門徑,即說自己很精通。解刷扮:很懂得修飾打扮?;蚪忉尀楫敃r京都中市井技藝“雜扮”。(pēn)嗽:養(yǎng)生術(shù)的一種,類似于今天所說的氣功?;蛘f是指唱歌時的運氣工夫。,同“噴”,吐出。嗽,吮入。俏:俏麗,遒勁而美好。這幾句是從多才、多藝、身心等三方面來說明自己的“風(fēng)流才調(diào)”。詞人擅長拆白道字,機敏睿智,不論是誰說出的任何字,他都可以任意拆說,毫不困難。而且還會為樂工的新腔譜寫新詞,自己能改舊聲為新聲,自創(chuàng)新曲,非常精通,再拗口難唱的曲調(diào)都難不倒他。自己還精于打扮,擅長修整自己的儀容,還擅長養(yǎng)生之道,所以自己的外表俊美,內(nèi)在方面也結(jié)實陡健,風(fēng)度翩翩。
  每遇著、飲席歌筵,人人盡道??上гS老了——許:如此。這三句是說:雖然自許風(fēng)流才調(diào),但是每當在歌舞宴席間,人人會說,可惜他就這樣過了,漸漸地老了!
  閻羅大伯曾教來,道人生,但不須煩惱——閻羅:即閻羅王,又稱閻魔王或閻王,主管地獄。這里用“大伯”來稱呼鐵面無私的兇神閻王,既詼諧,又顯示詞人無畏的精神面貌。這三句是說:但“我”是不服老的,閻羅王大伯曾經(jīng)教誨過我,人生在世,不需要去煩惱。那么,應(yīng)該過一種什么樣的生活呢?
  遇良辰,當美景,追歡買笑。剩活取百十年,只恁廝好——剩:盡情。?。褐~,相當于“得”。廝好:相好。這幾句是說:如果能得遇良辰美景,就應(yīng)該去尋歡作樂,狂歌買笑,就這樣盡情地活上個百十年,只管與佳人長相廝守。
  若限滿、鬼使來追,待倩個、淹通著到——限滿:大限已滿,指人的壽命期限已到。追:捕拿。倩:央請別人做事。淹通:弘廣通達。著到:到。這幾句是詞人對閻羅王所說的話:如果有一天我的大限期滿,小鬼要來捉拿我了,請你叫一個弘廣通達的人來就行了。
  這首詞是柳永對自己人生態(tài)度的肯定,以狂放的筆調(diào),寫出自己狂放不羈的性情。他是那樣堅決地要求按自己的愿望活著,即使是“人人盡道,可惜許老了”,也依然我行我素,即使閻羅王派人來勾取性命時,也毫不畏懼,可見他生活態(tài)度的執(zhí)著與樂觀,以及對于流俗的鄙薄之意。
  善于鋪敘是柳永作詞的特點之一,本詞亦然。詞的上片寫詞人的浪蕩生涯和生活態(tài)度,對自己平生自負的風(fēng)流才情津津樂道。先是說自己拆字所表現(xiàn)出來的機敏和睿智,顯示自己的多才;然后又說自己會“唱新詞,改難令”,自許自己的技藝;最后又說自己的風(fēng)度翩翩。層層鋪敘,盡情敘述。
  詼諧幽默,也是本詞的一個明顯特征,主要表現(xiàn)為詞人對閻羅王的態(tài)度。他親昵地稱閻羅王為“大伯”,仿佛這地獄的最高統(tǒng)治者也成為他的左鄰右舍,是欣賞自己的一個長者,教自己“不須煩惱”,要快快樂樂地活著。詞人還讓閻羅王在自己的大限之期來臨時先請一個弘廣通達的人來勾取其性命,仿佛是面對一個熟知的朋友,讓他告訴自己一件并不重要的事情,而不是生死這樣的大事。由此表現(xiàn)出詞人的生死觀:只要能按照自己的方式活著,即使死也沒有什么可怕的。這種態(tài)度可以說是對世俗之人的一種對抗。當時人說柳永“可惜許老了”,反映出時人對詞人這種生活方式的指責(zé)與否定。
  在這首詞中,作者用一種比較極端的生活態(tài)度來對抗時人的看法,顯示出詞人任性、率真和帶有叛逆色彩的人格與心態(tài),也帶有一定的悲劇意義,畢竟自己所肯定的是時代所否定的。此詞應(yīng)該是詞人早期仕途生活遇到挫折之后所寫的作品。張志烈先生認為該詞和關(guān)漢卿的散曲《不伏老》有相通之處,關(guān)作是對柳作的繼承,觀點中肯。詳參《柳永詞賞析集》(謝桃坊主編)。
  雨霖鈴
  詞牌《雨霖鈴》原為唐教坊曲,在《樂章集》中入雙調(diào),又名《雨霖鈴慢》,共103字,仄韻。相傳唐玄宗為躲避安史之亂而入蜀,初入斜谷,霖雨連日不斷,在棧道中聽到鈴聲。為悼念楊貴妃,采其聲為《雨霖鈴曲》以寄恨,頗極哀怨。當時梨園弟子張野狐,善篳篥,因吹之,遂傳于世。該詞有本題為《秋別》。詞中的“帳飲”有本作“暢飲”;“凝噎”有本作“凝咽”;“方留戀處”有本無“方”字。該詞所抒寫的是詞人與戀人的離別之情,為柳詞名作。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方留戀處、蘭舟催發(fā)。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fēng)殘月。此去經(jīng)年,應(yīng)是良辰、好景虛設(shè)。便縱有、千種風(fēng)情,更與何人說。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驟雨:突然而至的陣雨。初歇:剛剛停止。這三句是寫離別之景,點明了離別的時間、地點,是詞人刻意為離別之情營造出的足以動人心魄的氣氛。寒蟬,秋天的蟬,是古詩詞中一種特殊的意象,它的鳴聲充滿了生命短促的哀怨;長亭是離別之地,也是帶有一種悲劇色彩的意象,它的出現(xiàn),一般就意味著難以忍受的分別;而且還是傍晚時分,傍晚是萬物生靈都要回家的時候,而詞人和戀人卻要在這里分別;還有一場剛剛停歇的陣雨,清秋時節(jié),一場秋雨一場寒,驟雨過后,必是滿目蕭索。在這滿目凄涼之中,遠遠傳來一陣陣寒蟬凄切的叫聲,更讓人黯然神傷了。
  都門帳飲無緒,方留戀處、蘭舟催發(fā)——都門:京都城門。帳飲:古人送別時常在城郊或路口亭內(nèi)等處搭一帳幔,飲酒餞別。無緒:沒有情緒,無精打采的樣子。蘭舟:用木蘭所作的舟。任《述異記》卷下記載:“七里洲中有魯班刻木蘭為舟,至今在洲中。詩家所云木蘭舟出于此?!焙蠓Q“蘭舟”是言舟之華貴,是對舟的美稱。這兩句是寫分別前的情景:二人在京城門外的帷帳中飲酒話別,因為受到離別之情的困擾,所以兩人的情緒都不高。正好一場驟雨耽擱了起程的時間,在二人看來應(yīng)是天遂人愿。但正在戀戀不舍的時候,船家催著要開船了。
  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凝噎:喉中氣塞,說不出話。這兩句是寫二人分別在即的情景:二人雙手相執(zhí),淚眼相看,似乎有很多話要向?qū)Ψ皆V說,但是竟然喉頭哽咽,一句話都說不出來了。雖是“無語”,應(yīng)是悲痛到極點而說不出,千言萬語難以訴說的感情皆蘊含其中了。這個場景類似于電影中一個特寫,可謂“此時無聲勝有聲”。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念:想。去去:重復(fù)說表示行程之遠。暮靄:傍晚的云氣。沉沉:濃重、深厚的樣子。楚天:古代長江中下游一代地區(qū)屬于楚國,因稱南方的天空為楚天。這兩句以下全是詞人想象之詞。想到離別之后,詞人踏上去南方的遙遠征程,漂泊在千里江面之上,暮靄濃重,煙波浩淼,楚天遼闊,茫茫天地間,作為游子的那種孤寂無依的感受又有誰能理解呢?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自古以來,人生最深的苦痛是離別。更何況對于詞人這樣多情的人呢?而這種離別又是在清秋時節(jié),更增添了難堪之意。秋之聲凄切,秋之色蕭索,秋之韻慘淡,何況悲秋早在柳永之前已經(jīng)深深地滲透到文人們的心中了。悲秋與離別的雙重痛苦,讓詞人已經(jīng)無法用理性的心態(tài)看待眼前的一切了,一切都被他無法遏制的離情所籠罩。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fēng)殘月——無緒的餞別宴席,借酒澆愁愁更愁,澆愁之酒更醉人?。∑鋵嵞睦锸亲?,分明被愁苦給壓住了,借酒而醉,以圖沉沉睡去,早點擺脫眼前的苦痛而已。但酒終歸要醒,不知今宵將在何處醒酒,醒來時應(yīng)是第二天的破曉時分了,冷冷的殘月如鉤,冷冷的曉風(fēng)撲面,朦朧的月色中會看到岸上的楊柳黑黝黝的樹影,柳條兒在曉風(fēng)中飄來蕩去,也是那么寂寞無依??!
  此去經(jīng)年,應(yīng)是良辰、好景虛設(shè)。便縱有、千種風(fēng)情,更與何人說——經(jīng)年:經(jīng)過一年或若干年。風(fēng)情:風(fēng)月情懷,男女戀情。這幾句是寫與戀人分別之后的心情。從此以后,即使有良辰美景也形同虛設(shè),因為沒有曾經(jīng)相知的戀人一起欣賞、度過,縱然有千種風(fēng)月情懷,心上人不在身邊,又能向誰訴說呢?
  這首詞被一些評論者稱為《樂章集》的壓卷之作,實不為過。該詞有“執(zhí)手相看淚眼”之淺俗,也有“楊柳岸,曉風(fēng)殘月”之清雅,使該詞俗不傷雅,雅俗共賞,是宋元時期廣泛流傳的“宋金十大曲”之一,千百年來一直受到讀者的喜愛。
  在柳永之前,相思離別之詞的主人公多是女子,而這首詞卻是從男子的角度寫的,而且是從自身的角度寫出了一個多情的失意文人和歌妓之間的離別。在古代,一般女子的傷離恨別比較單純,因為社會地位決定了女子生活的空間比較狹窄,離別之情主要在于相思;而男子在社會中充當重要的角色,在離別時除了相思之外自然會帶有一些社會背景。這首詞中有作者與歌妓之間難分難舍的離愁,又有仕途失意的感慨。仕途失意的感慨內(nèi)容復(fù)雜,包括受到挫折后的苦悶和辛酸、飄零他鄉(xiāng)的孤獨與寂寞、被壓抑的憤懣,這些感慨滲透其中,使得這首詞的意蘊更為深厚。
  全詞通過一幅幅畫面似的具體境界來表現(xiàn)離情別緒的種種感受,主觀的情感和客觀景物和諧統(tǒng)一,情與景諧,意與境合,詞中尤其注意用點染的手法來寫綿密的情致。點染本來是畫者所用的手法,借用作文學(xué)術(shù)語,來說明情和景、意和境的關(guān)系,實際上是一種更高形式的情景交融。點,先點明一個意思,一件事情;染,點后用景物來烘托渲染。點一般用重筆,染,要選擇最富有特征的事物來構(gòu)成境界。在這首詞中,像“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幾句點出離別傷感之情,前一句是在說離別的普遍性,后一句則點出了更重的離別之苦,然后用“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fēng)殘月”來構(gòu)成凄清的意境,渲染清秋時節(jié)的離別感情。楊柳歷來是最能觸動離情的事物之一;清秋早晨的風(fēng)又更能增加離人心頭的凄涼孤獨之感;而月的陰晴圓缺和人的悲歡離合往往呈對應(yīng)關(guān)系,殘月如鉤,是一種殘缺的美,是容易令人傷感的意象。這三種景物再加上“今宵酒醒何處”,指出是別后酒醒,自然又會想到離別時的“都門帳飲無緒”,更讓人感情上接受不了。正因為作者創(chuàng)造了這種以清景抒悲情的新境界,寫出了他久經(jīng)羈旅、離別的真切感受,使此句成為婉約詞的典型例句。清·賀裳曾贊柳屯田此句為“古今俊句”。清·劉熙載《藝概》卷四有云:“詞有點,有染,柳詞《雨霖鈴》‘多情’以下四句,上二句點出離情冷落,‘今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意染之。點染之間不得有他語相隔,隔則警句亦成死灰矣。”即是在闡述詞中點染的妙處。
  該詞長于鋪敘,且不流于平直淺俗,能做到“曲處能直,密處能疏,處能平,狀難狀之景,達難達之情,而出之以自然”(馮煦《六十一家詞選例言》)。如詞的開頭所寫的景語和“今宵”三句,都是寄情于景,可算曲筆;如結(jié)尾的“便縱有”兩句,又是直抒胸臆。
  該詞在用韻方面也充分注意到聲韻和表達情感的關(guān)系。全詞共用十個入聲韻腳,如“切”、“歇”、“發(fā)”、“噎”等,入聲韻有利于表達哽咽難言的痛苦,凄涼徹骨的情感,做到了聲情并茂。
  定風(fēng)波
  詞牌《定風(fēng)波》,為唐教坊曲名。柳永此詞應(yīng)是《定風(fēng)波慢》之省略。龍榆生先生認為它是柳永由《定風(fēng)波》翻演而成的新聲。該詞入雙調(diào),共105字。內(nèi)容是抒發(fā)羈旅他鄉(xiāng)的鄉(xiāng)愁、對宦游的厭倦以及對妻子的思念。據(jù)詞中的“塞柳”意象,又據(jù)(日)村上哲見先生的考證,柳永曾為西京靈臺(甘肅)令,曾羈旅長安,該詞可能是作者宦游西部時所作。
  佇立長堤,淡蕩晚風(fēng)起。驟雨歇、極目蕭疏,塞柳萬株,掩映箭波千里。走舟車向此,人人奔名競利。念蕩子、終日驅(qū)驅(qū),爭覺鄉(xiāng)關(guān)轉(zhuǎn)迢遞。何意。繡閣輕拋,錦字難逢,等閑度歲。奈泛泛旅跡,厭厭病緒,邇來諳盡,宦游滋味。此情懷、縱寫香箋,憑誰與寄。算孟光、爭得知我,繼日添憔悴。
  佇立長堤,淡蕩晚風(fēng)起——淡蕩:舒緩蕩漾。這兩句是說:詞人一人羈旅他鄉(xiāng),孤獨地佇立在長堤上,不知站了多久,只覺得舒緩的晚風(fēng)迎面吹來。他在這里長久地站著,到底在想什么呢?也許沒有刻意地去想任何事,但無端的愁緒卻不請自來,揮之不去。
  驟雨歇、極目蕭疏,塞柳萬株,掩映箭波千里——蕭疏:草木稀稀落落。塞柳:邊地之柳。箭波:柳葉映地之影,柳葉如箭,故云。這三句是寫詞人眼前所見。一場陣雨過去,極目遠望,樹木更顯得稀疏寥落,只有邊塞的大片柳樹,樹影掩映,綿延千里。
  走舟車向此,人人奔名競利——走舟車:水陸并進,跋山涉水。這兩句是說:一路上舟車勞頓,從水路、陸路不辭辛苦來到這里,為了什么?大家不都是為了追名逐利嗎?
  念蕩子、終日驅(qū)驅(qū),爭覺鄉(xiāng)關(guān)轉(zhuǎn)迢遞——蕩子:游子,指詞人自己。驅(qū)驅(qū):不停地奔走。爭覺:怎覺,不知不覺。迢遞:遙遠。這兩句是寫游子的鄉(xiāng)愁。想想自己漂泊他鄉(xiāng),終日為名利而不停地奔走,不知不覺家鄉(xiāng)越來越遠了,鄉(xiāng)愁越來越濃。而鄉(xiāng)愁是多么脆弱的情感?。〔唤?jīng)意間就被觸發(fā),而且一旦觸發(fā)就一發(fā)而不可收拾了。
  何意。繡閣輕拋,錦字難逢,等閑度歲——何意:為什么。錦字:錦書。見前《曲玉管·隴首云飛》注解。等閑:白白地。這四句是說:現(xiàn)在想來,我當時為什么那么輕易地拋家別院,離開了繡閣中的女子,如今連她的書信都難以收到,就這樣白白地度過了一年又一年。
  奈泛泛旅跡,厭厭病緒,邇來諳盡,宦游滋味——泛泛:漂浮的樣子。邇來:近來。諳:熟悉,知道?;掠危和獬鲎龉倩蚯蠊?。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边@四句是羈旅之感慨。無奈何終日漂泊在外,旅途漫漫,總覺得情緒低落,特別是近來,更是充分體會到了宦游的滋味,其中的酸楚恐怕只有詞人自己知道了。在“緒”前著一“病”字來修飾,可見其情緒之低落、精疲力竭之狀。
  此情懷、縱寫香箋,憑誰與寄。算孟光、爭得知我,繼日添憔悴——香箋:對信箋的美稱。孟光:東漢梁鴻的妻子?!逗鬂h書·梁鴻傳》中記載,孟光相貌丑陋,慕梁鴻之賢,欲嫁之。梁鴻聞而聘之。夫妻在吳地,梁鴻因貧困為人傭工,每至家,孟光為之準備食物,舉案齊眉。后以孟光作為賢妻的典范。爭:怎。這幾句是說:這種情懷,縱然會被自己寫進書信,又有誰能代為寄給她呢?即使她如孟光一樣賢良,她又怎能知道我在這里每天都要增添一分愁緒而日漸憔悴了呢?
  這首詞是寫由宦游而觸發(fā)的鄉(xiāng)愁。宋詞中的鄉(xiāng)愁常常帶有對閨中人的思念,如歐陽修的《踏莎行·候館梅殘》,蔣捷的《一剪梅·一片春愁待酒澆》等。這首詞也是如此。對于詞人而言,去做地方官或出去求官干謁都是他不情愿的,但又是不得已而為之,因此這種鄉(xiāng)愁就帶上了濃重而復(fù)雜的色彩。既有對越來越遠的家鄉(xiāng)的深深思念,又有為名利輾轉(zhuǎn)奔走的厭倦;既有對閨中人的思念,又有對自己為名利輕易離家的后悔。
  詞的上片首先出現(xiàn)的又是柳永羈旅行役詞中常見的“佇立”者形象,他那么呆呆地長久地站立著,讓人感受到一個孤獨失意的人在反省自己的人生,那該是多么的悵然無助!況且眼前又是“蕭疏”之景,再想想自己車馬勞頓所換來的,不過是挫折和失意,這時對家鄉(xiāng)的思念之情也就越來越強烈了。
  下片著重寫自己的“宦游滋味”,即使是賢如孟光的女子也難以理解自己的心情,而自己是“諳盡”其中情懷的,這種宦游滋味已使他憔悴不堪,由此可見其愁情之深之復(fù)雜。對于這種感情,作者并沒有直接地說出它的內(nèi)涵,也許這是無法用語言能說明的,但對于這種感情的抒發(fā)卻很直接,并層層鋪敘開來。
  征部樂
  詞牌《征部樂》首見于柳永詞,共105字。該詞為懷舊詞,思念昔日相知的妓女蟲蟲?!傲汲健庇斜咀鳌傲家埂?;“花衢”有本作“花街”;“役夢勞魂”有本作“夢役魂勞”。
  雅歡幽會,良辰可惜虛拋擲。每追念、狂蹤舊跡。長只恁、愁悶朝夕。憑誰去、花衢覓。細說此中端的。道向我、轉(zhuǎn)覺厭厭,役夢勞魂苦相憶。須知最有,風(fēng)前月下,心事始終難得。但愿我,蟲蟲心下,把人看待,長似初相識。況漸逢春色。便是有,舉場消息。待這回、好好憐伊,更不輕離拆。
  雅歡幽會,良辰可惜虛拋擲——雅歡:美好的聚會。這兩句是說:此時詞人想到以往與相知的歌妓甜蜜的歡會,而如今卻天各一方,眼前如此良辰,都白白地虛度了。也許詞人為求得自己的功名而遠離京城,又是一個良辰,但此時卻引不起詞人的任何興致了?!翱上А币辉~直接地傾吐出作者對良辰虛度的悵惘。
  每追念、狂蹤舊跡。長只恁、愁悶朝夕——每當回想起往日在京都時夜夜笙歌的放浪生活,想起心愛的女子清越的歌聲,優(yōu)美的舞姿,一切都仿佛在目前,但越想到這些快樂的時光,越使自己的心情郁悶不已,感受到羈旅他鄉(xiāng)的孤寂愁悶,所以常常感到成天愁悶不堪。
  憑誰去、花衢覓。細說此中端的。道向我、轉(zhuǎn)覺厭厭,役夢勞魂苦相憶——花衢:指妓院聚集之處。端的:始末、事實。厭厭:精神疲乏。這幾句是在寫自己思念她的苦楚。詞人想托一個人去他以前所熟悉的花街柳巷,尋找他日夜思念的蟲蟲,向她細細說明自己此時此刻是如何的痛苦、寂寞??墒怯姓l可去呢?假如他回來告訴我蟲蟲的情況,我可能更加思念她,更加魂牽夢繞地苦苦想念著她,自己會覺得更加疲憊。
  須知最有,風(fēng)前月下,心事始終難得——要知道,最讓詞人難以忘懷的,是過去與蟲蟲風(fēng)前月下的繾綣之情,那種感情一直是最難得的,最值得懷念的。
  但愿我,蟲蟲心下,把人看待,長似初相識——蟲蟲:歌妓名字。一說為心愛的妓女的昵稱。這幾句是詞人的設(shè)想。但愿我心中的蟲蟲在看待別人時,不要把他們放在心里,要把他們永遠看成剛剛相識一樣。這句話的言外之意就是:把別人看成初相識,就不會移情于他人,兩人就會像從前一樣相親相愛。
  況漸逢春色。便是有,舉場消息。待這回、好好憐伊,更不輕離拆——舉場:京城科舉考場。這幾句是作者的希望。況且機會就要來了,因為春天來臨,春色漸濃,三年一度的考試又將開始了,詞人要進京城參加科舉考試了。這一次一定要用全部的心思好好地憐愛你,再也不會輕易地分開了。
  在這首詞中,詞人對于歌妓的態(tài)度是其歌妓詞中最典型的,也是一般文人所不能做到的。在詞人的眼里,蟲蟲不是一個尤物,也不是一個下賤的妓女,而是他愛戀已久的情人。他是如此真摯細膩地去描寫對蟲蟲的思念,表示要抓住一切機會“好好憐伊”,再也不會輕易分開。相比之下,“舉場消息”似乎都不那么重要了。
  詞的上片鋪敘詞人對蟲蟲的思念,但其中也滲透著作者對于仕途坎坷所引起的痛苦體驗。他在感嘆眼前的“良辰虛拋擲”,實際是對自己羈旅漂泊生涯的不滿意。自己終日“愁悶”,心情“厭厭”,恐怕不是用一種相思能說得清的。
  全詞直接用賦法來鋪陳情事,甚至連詞中常有的寫景都沒有,但顯得委曲自然。特別是對于蟲蟲的期望:“但愿我,蟲蟲心下,把人看待,長似初相識?!辈⒉恢苯訉懴x蟲對他如何,而是寫蟲蟲對別人如何,曲折地寫出詞人對蟲蟲的一片癡情。
  迷仙引
  詞牌《迷仙引》首見于柳永詞,共83字。在詞中,作者代一位年輕妓女表達其向往自由、做一個正常人的心聲,同時也表達了詞人對其悲劇命運的同情與理解?!巴瑲w去”有本作“同去去”。
  才過笄年,初綰云鬟,便學(xué)歌舞。席上尊前,王孫隨分相許。算等閑、酬一笑,使千金慵覷。常只恐、容易華偷換,光陰虛度。已受君恩顧。好與花為主。萬里丹霄,何妨攜手同歸去。永棄卻、煙花伴侶。免教人見妾、朝云暮雨。
  才過笄年,初綰云鬟,便學(xué)歌舞——笄(jī)年:十五歲。笄:簪子?!抖Y記·內(nèi)則》:“女子……十有五年而笄。”表示女子十五歲即成年,插簪盤發(fā),可以出嫁。初綰云鬟:剛剛綰結(jié)起高高的發(fā)髻。云鬟,言其秀發(fā)之美。這三句是說:眼前這位美麗的歌妓剛剛過了十五歲,才綰結(jié)起如云般的秀發(fā)就開始學(xué)習(xí)歌舞。在這里,詞人是簡單地述說這位歌妓學(xué)歌舞的年齡,似乎很平常。但只要想一想,她為什么在正常的女子該許嫁的年紀出來學(xué)習(xí)歌舞呢?為什么要從事在別人看來是很低賤的職業(yè)呢?這位女子的悲劇命運不言自明了:她可能是家境特別貧寒,被狠心的父母或親戚賣到了妓院,或者被人拐騙而淪落風(fēng)塵??偠灾臼橇技遗?,從事這種失去自由和尊嚴的職業(yè)并非是她心甘情愿的,是不得已而為之的事。
  席上尊前,王孫隨分相許。算等閑、酬一笑,使千金慵覷——隨分:照例。等閑:隨便。慵覷:懶得看。這四句寫她對待自己這種生活的態(tài)度:既然從事了這個職業(yè),即使不情愿,也要強顏歡笑,但為了維護自己心靈深處的那份尊嚴,只是在表面上照著妓院的規(guī)矩在宴席上應(yīng)酬那些王孫公子,并不是真心相許。王孫們不惜千金買笑,她只是出于應(yīng)酬,隨便地笑笑。至于千金,她懶得去看它,不像有的歌妓因為得到重金而笑逐顏開。
  常只恐、容易華偷換,光陰虛度——(shùn)華:即舜華,木槿花,朝開暮落,比喻美妙而易逝的年華?!对娊?jīng)·鄭風(fēng)·有女同車》:“有女同車,顏如舜華。”這位歌妓是清醒的,她不是簡單地圖眼前的一時歡樂,她常常擔(dān)心自己美好的青春年華像木槿花一樣在無意中悄悄地消失了,自己美好的光陰都虛度了,而自己的自由和幸福又在哪里呢?女主人公訴說到這里,實際上已經(jīng)暗示出她要努力改變自己的生活道路:她要過正常人的生活。
  已受君恩顧。好與花為主。萬里丹霄,何妨攜手同歸去——丹霄:天空。這四句是說明女子向她所愛的男子訴說自己的心愿:既然已經(jīng)有幸得到你的憐惜,就請你好好地為我做主。不妨與你攜手離開這里,去過正常人幸福的家庭生活,就像鳥兒一樣,自由地翱翔在廣闊的天空,那是多么令人向往!
  永棄卻、煙花伴侶。免教人見妾、朝云暮雨——煙花:妓院。朝云暮雨:朝三暮四。宋玉《高唐賦》:“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云,暮為行雨?!边@兩句是說:如果這一切能成真的話,我發(fā)誓,一定永遠離開這煙花巷,和你長相廝守,免得讓別人再像以前一樣說我對感情朝三暮四。
  這首詞是一位歌妓對她認為可以信賴和托付終身的男子的真情告白。這個歌妓令人同情,因為她“才過笄年”就淪落風(fēng)塵,她所強烈追求的夢想只不過是一個平常人“山花插滿頭”的生活,但她又是讓人尊重的,因為她在一擲千金的王孫公子面前能保持內(nèi)心的高潔,又是那么清醒而堅決地要求與所愛之人“萬里丹霄,攜手同歸去”;她又是讓人感到柔弱無助的,因為她只能把她的命運托付給一個男子,把他作為自己唯一可以信賴的、主宰自己命運的人,而他是否能如她所愿,她只能在那兒被動地等待,就像在茫茫大海中抓到了一根稻草,帶給她的只是渺茫的希望,而茫茫大海中的她還是那么的弱小無依。
  詞中歌妓的呼聲代表了眾多被侮辱、被損害的歌妓們的內(nèi)心渴盼,真切地反映了她們的痛苦。這種真實,首先要歸于詞人對這些歌妓們發(fā)自內(nèi)心的理解和同情,其次是因為用了第一人稱的語氣來表達歌妓的內(nèi)心世界,語言也十分貼切,而這又因為詞人長期和她們接觸,了解她們的緣故。
  御街行
  詞牌《御街行》又名《孤雁兒》,在《樂章集》中并入“雙調(diào)”。共78字。該詞在《全宋詞》中題為“圣壽”。詞中的“恩霈”有本作“恩露”。該詞是為宋真宗天禧元年(1017)正月十一日所舉行的南郊盛典而作的頌詞。
  燔柴煙斷星河曙。寶輦回天步。端門羽衛(wèi)簇雕闌,六樂舜韶先舉。鶴書飛下,雞竿高聳,恩霈均寰宇。赤霜袍爛飄香霧。喜色成春煦。九儀三事仰天顏,八彩旋生眉宇。椿齡無盡,蘿圖有慶,常作乾坤主。
  燔柴煙斷星河曙。寶輦回天步——燔(fán)柴:是祭天的重要儀式,將玉帛、犧牲放置于積柴之上,使煙氣上達于天?!稜栄拧罚骸凹捞煸混懿??!薄抖Y記·祭法》:“燔柴于泰壇,祭天也?!北彼螘r在汴京南熏門外設(shè)泰壇,祭祀昊天上帝,三年一次,在冬至日舉行,稱為南郊。天禧元年(1017)改在正月十一日舉行。星河:銀河。寶輦:帝王的車駕。天步:天子之步,即天子駕臨?!对娊?jīng)·小雅·白華》:“天步艱難?!边@兩句是寫天子祭天與乘輦回宮。神圣而肅穆的祭天儀式結(jié)束了,直升云天的煙氣漸漸消失,天就要亮了,親自參加南郊之禮的皇帝也起駕回宮。
  端門羽衛(wèi)簇雕闌,六樂舜韶先舉——端門:宮殿正門,即宣德樓正陽門。羽衛(wèi):儀仗隊。六樂:指六大古樂,即云門、大咸、大韶、大夏、大、大武,六樂皆為舞樂。其中,云門為黃帝之樂;大咸為堯樂;大韶為舜樂;大夏、大、大武為夏、商、周三代之樂。舜韶:見前《送征衣·過韶陽》中“舜張大樂”注。舉:演奏。這兩句是說:天子的車駕回到宮殿正門時,宮殿門邊的儀仗隊列隊奏樂迎接,簇擁在雕花欄干的旁邊。他們首先演奏的是六樂中的大韶樂。
  鶴書飛下,雞竿高聳,恩霈均寰宇——鶴書:指赦書。《宋史·禮志》:“樓上以朱絲繩貫?zāi)菌Q,仙人乘之,奉制書循繩而下?!彪u竿:懸赦書的高竿,上有木雞,用黃金飾首。據(jù)《宋史·禮志》中記載,在郊祀前一天,文武百官等人列于宣德門外,待天子車駕至宣德門,登樓御坐,侍臣宣赦立金雞,大赦天下。宋真宗時南郊赦免面很寬。恩霈:恩澤。均:遍及。這兩句是說:皇帝登樓就座,大赦天下,恩澤遍及四海。
  赤霜袍爛飄香霧。喜色成春煦。九儀三事仰天顏,八彩旋生眉宇——赤霜袍:指百官所穿之朝服。宋代官員三品以上穿紫色,五品以上穿朱色,七品以上穿綠色,九品以上穿青色。李白《與元夫人》:“裘披青毛錦,身著赤霜袍。”爛:光彩絢麗。九儀三事:指文武百官。九儀,指公、侯、伯、子、男、孤、卿、大夫、士等九種官品?;蛘f九儀指司九儀之官。三事,指三公,指治天、地、人三事之大夫。八彩:八種色彩?!洞呵镌罚骸皥蛎及瞬?,舜目重瞳。”這是對皇帝諛頌之語,謂其有堯舜之才德。這四句是說:文武百官紛紛朝拜稱賀天子,宣德樓里,到處飄著香霧,御樓上下,文武百官身著華麗的服裝,華美絢麗,到處洋溢著喜悅的氣氛,構(gòu)成了和煦的春光。這時,御樓上的皇帝也龍顏大悅,眉宇之間流溢著喜氣,如堯帝之眉,有八彩之色。
  椿齡無盡,蘿圖有慶,常作乾坤主——椿齡:古人祝壽之辭。椿為長壽的象征。《莊子·逍遙游》:“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碧}圖:以香蘿織成的坐席。后以蘿圖為皇圖。這三句是向皇帝稱頌祝壽的套話。即:愿我們的天子萬壽無疆,普天之下的人們都為您慶祝,愿您長久地執(zhí)掌天下,做乾坤之主。
  這首詞主要寫宣德樓中大赦的情景,兼有為宋真宗祝壽之意。作于天禧元年(1017),當時宋真宗五十歲。薛瑞生先生認為該詞寫于天禧二年,其根據(jù)是《宋史·真宗紀》中的記載:天禧二年秋七月以星變赦天下,與“圣壽”無關(guān)。但據(jù)詞中“喜色成春煦”一語,該詞應(yīng)寫于春季,最起碼應(yīng)為春之初。恰好天禧元年正月十一日有南郊盛典,且有郊禮之后赦天下之習(xí),該年又為真宗夢見神人告知“天書”降世十周年(詳見前《玉樓春》一詞之題解),又逢真宗五十歲,所以柳永該詞很可能寫于這一年。
  該詞按順序敘述郊禮的三個階段。上片的“燔柴”兩句寫祭天前一天,天子出京祭祀,待禮畢,乘輦回宮。從“端門”句始至上片結(jié)束,寫天子回京,大赦天下。詞的下片寫群臣稱賀,兼以祝壽。此時的柳永,應(yīng)為三十歲左右,在這次南郊中,也有獻頌賜第之舉,柳永進此頌詞,以冀賜第。但該詞并未給柳永帶來好運。
  御街行
  見前《御街行·燔柴煙斷星河曙》之題解。該詞是寫對妓女的思慕之情?!傍x鴦”有本作“鴛幃”。
  前時小飲春庭院?;诜朋细枭?。歸來中夜酒醺醺,惹起舊愁無限。雖看墜樓換馬,爭奈不是鴛鴦伴。朦朧暗想如花面。欲夢還驚斷。和衣?lián)肀徊怀擅?,一枕萬回千轉(zhuǎn)。惟有畫梁,新來雙燕,徹曙聞長嘆。
  前時小飲春庭院?;诜朋细枭ⅰw來中夜酒醺醺,惹起舊愁無限——中夜:半夜。這四句是說春暖花開的庭院中,笙歌曼舞,美酒作陪,好不愜意!真后悔那么快歌舞便散去了。回到居室已是午夜時分,醉醺醺的我此時卻生出無限舊愁。舊愁是什么?為什么要稱之為舊愁?應(yīng)該是在小飲時看到一位善笙歌的歌妓,而那位歌妓曾是自己心儀已久而無緣深交的,所以早就因此而產(chǎn)生今天所謂的“舊愁”。今日又見,又無緣深交,豈不更添“舊愁”無限?
  雖看墜樓換馬,爭奈不是鴛鴦伴——墜樓:用綠珠墜樓之典。西晉石崇的愛妾綠珠貌美艷,善吹笛。孫秀曾向石崇索取,為石崇拒絕。后來石崇被捕入獄,謂綠珠曰:“我今為爾得罪?!本G珠泣曰:“當效死于官前?!弊酝稑窍露溃ā稌x書·石崇傳》)。換馬:以愛妾換馬。唐李冗《獨異記》中有三國魏曹彰以愛妾換馬之事?!短圃娂o事》亦載有鮑生以妾換馬之事。此處以墜樓換馬代指美女。這兩句是說:即使我一見鍾情的佳人貌美異常,怎奈她如今不是我的鴛鴦伴,這種失意多么無奈啊!
  朦朧暗想如花面。欲夢還驚斷。和衣?lián)肀徊怀擅?,一枕萬回千轉(zhuǎn)——如花面:美麗如花的面容。一枕萬回千轉(zhuǎn):徹夜難眠,輾轉(zhuǎn)反側(cè)。《詩經(jīng)·周南·關(guān)雎》:“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zhuǎn)反側(cè)。”這四句是說:朦朧中還清楚地記得她如花的面容,真想和她在夢里相見,但剛夢到她又被驚醒,這樣的不眠之夜真是難捱。因為被思念所折磨,連衣服都忘了脫,試圖擁被而眠,但卻輾轉(zhuǎn)反側(cè),一夜之間不知輾轉(zhuǎn)了幾千回。
  惟有畫梁,新來雙燕,徹曙聞長嘆——我這種愁情在這寂靜無人的夜里又有誰能知曉呢?只有那繞梁雙燕,在傾聽我通宵的長吁短嘆,一直伴我到天明。
  這首詞真切直露地抒發(fā)了對某位歌妓的愛慕之情,表現(xiàn)出詞人“多情種”般的形象,毫無顧忌,毫不遮掩。
  因為詞中抒發(fā)的感情是“多情種”的“單相思”,所以沒有寫他與所思慕歌妓之間心靈的契合。對于男主人公而言,他始終面臨著許多難以解決的矛盾:雖然是對那歌妓心儀已久,但又有“笙歌散”去后的無緣;雖是自己傾慕的“墜樓換馬”,但又不是自己的“鴛鴦伴”;雖時時在想著她,并想入夢,但偏偏是“欲夢還驚斷”;雖是深深地思念對方,但又無人能解;雖有梁上雙燕知曉,但又不能與之訴說,況且燕尚雙飛,而人卻單棲,更觸動他的“舊愁”,增添一份愁緒了。這種“思之不得”的相思比起詞人其它詞中兩心契合的思念之情,應(yīng)該是多了一份惆悵,少了一份甜蜜。
  歸朝歡
  詞牌《歸朝歡》首見于柳永詞,此調(diào)以該詞為正體,共104字,詞牌又名《菖蒲綠》。這首詞為詞人中年時期漫游江南所作的羈旅行役之詞,寫出了對故鄉(xiāng)的思念,反映出詞人漂泊生涯之苦悶情緒。“牽縈”有本作“縈牽”。
  別岸扁舟三兩只。葭葦蕭蕭風(fēng)淅淅。沙汀宿雁破煙飛,溪橋殘月和霜白。漸漸分曙色。路遙山遠多行役。往來人,只輪雙槳,盡是名利客。一望鄉(xiāng)關(guān)煙水隔。轉(zhuǎn)覺歸心生羽翼。愁云恨雨兩牽縈,新春殘臘相催逼。歲華都瞬息。浪萍風(fēng)梗誠何益。歸去來,玉樓深處,有個人相憶。
  別岸扁舟三兩只。葭葦蕭蕭風(fēng)淅淅。沙汀宿雁破煙飛,溪橋殘月和霜白——別岸:離別的江岸。葭葦:蘆葦。蕭蕭:草木搖蕩之聲,此處為蘆葦之聲。淅淅:風(fēng)聲。沙汀:水間平地。破煙:穿破煙霧。這四句是一幅典型的江南冬日早晨之景。江岸邊??恐齼芍恍〈?,淅淅的寒風(fēng)吹動旁邊的蘆葦,一片蕭瑟荒涼。夜宿的大雁從水間平地飛起,穿破冬日早晨江面上的煙霧。在這種清冷的背景下,詞人踏著殘月的光輝和潔白的晨霜遠赴他鄉(xiāng)。
  漸漸分曙色。路遙山遠多行役——曙色:黎明的天色。行役:古代指因服役或公務(wù)在外奔走。后泛指行旅。這兩句是說:天越來越亮,遠處的山和道路也越來越清晰地呈現(xiàn)在自己的面前。這時路上的行人也漸漸地多了起來。這兩句中,“漸漸分曙色”暗示早晨時間的推移,也說明詞人已經(jīng)走過一段路程。“路遙山遠多行役”一句由寫景轉(zhuǎn)到寫行人。
  往來人,只輪雙槳,盡是名利客——只輪雙槳:指乘車坐船的人。輪,代指車馬。槳,代指船只。名利客:求名逐利的人。這三句是說:眼前來來往往的行人,或乘車或乘船,都在匆匆趕路,都是名利客。真是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一望鄉(xiāng)關(guān)煙水隔。轉(zhuǎn)覺歸心生羽翼——而和這些“名利客”一樣的詞人呢?此時卻萌生出濃濃的鄉(xiāng)愁。離故鄉(xiāng)越來越遠了,故鄉(xiāng)與自己早已是煙水相隔,只能在心里想念她,卻再也看不見了。這時,歸鄉(xiāng)之心更加急切,自己的心就像插上了翅膀,飛回到故鄉(xiāng)。
  愁云恨雨兩牽縈,新春殘臘相催逼——前一句是喻指兒女離情,這一種愁情離恨像絲一樣牽連不斷,聯(lián)系著兩地的相思之人。后一句是說:況且歲月也匆匆而過,臘月未過完,新春又要來了,歲月就這樣追著趕著過去,真讓人感到人生的有限時光在飛逝啊!
  歲華都瞬息。浪萍風(fēng)梗誠何益——浪萍風(fēng)梗:浪中浮萍,風(fēng)中草梗。此處喻指羈旅生活飄蕩不定。這兩句是說:歲月轉(zhuǎn)瞬即逝,而我就像水中浮萍一樣漂浮不定,像風(fēng)中草梗一樣飄轉(zhuǎn)無依。這樣沒有結(jié)果的漫游對“我”來說又有什么用呢?
  歸去來,玉樓深處,有個人相憶——處于這種令人困窘的境地還不如回家吧!因為在故鄉(xiāng)的玉樓深處,妻子還在那兒苦苦地思念我這個遠在他鄉(xiāng)的游子。這三句與前面的“愁云恨雨”相應(yīng)。
  這首詞與他的《定風(fēng)波·佇立長堤》詞很相近,將詞人的宦游失意和思鄉(xiāng)之情融合在一起,都由宦游失意而激發(fā)鄉(xiāng)愁,由鄉(xiāng)愁而想到閨中人。不同的是,該詞似乎想借閨中人的“相憶”來緩解詞人的羈旅窮愁,所以不再像《定風(fēng)波》一詞中那樣,愁情愈陷愈深,“繼日添憔悴”。
  這首詞在表達感情時,是由景到情,逐層揭示,情感的流露也非常自然。詞人習(xí)慣于即景生情,同時在寫景時又很自然地帶上了自己的主觀色彩。上片的前四句采用比較精細的筆法描繪出一幅典型的江南冬晨圖。其中有三兩只扁舟橫在岸邊,似乎在默默地訴說著它所裝載的別情;水邊的蘆葦葉子早已落盡,已不是夏秋時的茂密,而是一根一根孤單單地立在那里,或者有的已經(jīng)折斷,斜插在水中。拂曉風(fēng)吹蘆葦,葦葉蕭蕭,頓覺好生凄涼!本已凄涼的詞人看見這種荒寒之景,將它再現(xiàn)于筆下,只會讓它倍加凄涼。即使有棲居沙汀的大雁破煙飛起,為這幅景象帶來一點生氣,但在詞人看來,也許它們更會觸動離人的愁腸。因為大雁只是暫時棲居于此,春天來了,它們終究有一個固定的歸宿,還是要回到北方去的。而自己呢?卻是漂泊不定的,總也找不到自己的歸宿!如今在這鋪滿白霜的溪橋上踟躕獨行,披星戴月,到處奔波??粗鴣韥硗拇掖倚腥耍詾椤懊汀?,自己又怎能超然其外?自己原本也是其中的一員??墒牵猛镜睦Э鄤陬D和仕途失意已使詞人早已厭倦了追名逐利,但又不能完全擺脫它,這種復(fù)雜的情緒使他萌生思鄉(xiāng)情緒,也許他是想以此來慰藉他那孤寂痛苦的心。
  詞的下片細致地展示游子的內(nèi)心活動,表現(xiàn)得紆徐有致。先是兩地相思之愁,后是年華易逝之悲,既而自嘆“浪萍風(fēng)?!敝幘常詈髲钠拮拥慕嵌葋韺?,“玉樓深處”的她對自己的深深“相憶”。這對他來說,是一個多么大的安慰?。?BR>  采蓮令
  詞牌《采蓮令》首見柳永詞。該調(diào)只有此詞,無別詞可校。共91字。該詞是寫詞人與歌妓之間離別的情景。
  月華收,云淡霜天曙。西征客、此時情苦。翠娥執(zhí)手送臨歧,軋軋開朱戶。千嬌面、盈盈佇立,無言有淚,斷腸爭忍回顧。一葉蘭舟,便恁急槳凌波去。貪行色、豈知離緒。萬般方寸,但飲恨,脈脈同誰語。更回首、重城不見,寒江天外,隱隱兩三煙樹。
  月華收,云淡霜天曙。西征客、此時情苦——西征客:向西行役的人。這四句是說:月亮漸漸地落下去,收起她那乳白色的光華;天上飄著些淡淡的云彩,黎明的曙光漸漸顯現(xiàn),霜花鋪滿了大地,在這樣一個清冷的深秋之晨,游子就要西行,感情最為凄苦。
  翠娥執(zhí)手送臨歧,軋軋開朱戶——臨歧:到岔路口。古人送別常送到岔路口分手,所以“臨歧”就成了臨別分手的代稱。軋軋(yà):象聲詞,此處是開門的聲音。這兩句中,送別的女主人公出現(xiàn)了。她默默地打開了朱紅大門,開門的軋軋聲在清晨時分顯得格外清晰。她默默地拉著他的手,一直把他送到岔路口。
  千嬌面、盈盈佇立,無言有淚,斷腸爭忍回顧——爭忍:怎忍。這三句是說:雖是不忍,但終要一別。他終于狠狠心踏上旅途,一刻也不愿意停留。他不忍回頭再看她一眼,怕的是難以控制自己的感情,怕的是再次面對她為情所苦、雨打梨花般嬌媚的面容。因為他知道,她一定會長久地站在那里,目送自己遠去,一直到看不見他時也不忍離去。此時,他怎忍心回頭看她,怕的是斷腸人對斷腸人,痛苦更加難以抑制。
  一葉蘭舟,便恁急槳凌波去。貪行色、豈知離緒——凌波:在水面上快速行駛。此處指船行之輕快。這兩句是說:一葉扁舟就這樣在水面上快速行駛,越去越遠。船家急于趕路,他哪里理解我心中的離別之痛!
  萬般方寸,但飲恨,脈脈同誰語——方寸:本指心,因心為方寸之地。這里指心緒、心事。飲恨:抱恨受屈,無處申訴。脈脈(mò):本指凝視的樣子,后多用形容情感濃厚綿長。這兩句是說:他有萬般愁緒,有著許許多多的感想,但此時只能獨自飲恨,滿腔的愁懷、纏綿的思情又能向誰訴說!
  更回首、重城不見,寒江天外,隱隱兩三煙樹——重城:神話中有九重層樓,后來多用來形容高聳的城闕。這三句是說:等他再回首眺望,連城中高樓都已經(jīng)看不見了,她早已消失在水天盡頭。眼前只剩下寒江水無語流去,幾株枯樹佇立在煙霧之中。
  這首詞以景開端,以景結(jié)尾,把寫景、抒情和敘事融于一爐。從送別到別后,畫面接踵而來,每一幅畫面似乎都在訴說著離人的濃濃深情,其中尤以最后一幅“寒江煙樹”圖最好,空靈而蘊藉。
  詞一開始出現(xiàn)的“云淡霜天”圖開闊而朦朧,淡淡的云,冷冷的霜,似乎特意為男女主人公離別釀造清冷凄苦的氣氛。繼而出現(xiàn)默默無語的女主人公開啟朱門送男子上路,他與她在分別岔路口的“執(zhí)手相送”圖,此時也應(yīng)是“執(zhí)手相看淚眼”吧。下面“無言有淚”的“翠娥佇立”圖是詞人想象中的情景,是在情理之中。下片專門寫行者,開始便有江上的“蘭舟飛逝”圖,而他的心情并不如一葉扁舟般輕快,而是“萬般方寸”。等到他回頭再想去看心愛的人時,出現(xiàn)在眼前的只有一幅“寒江煙樹”圖了。這個結(jié)尾也同開頭一樣開闊而朦朧,它帶給人的是深深的遺憾,三兩株煙樹隱隱地佇立在寒江邊,是那樣的孤單、凄涼,它與詞人此時的心境是何等相似!
  這首詞在結(jié)構(gòu)上連貫統(tǒng)一,又相互呼應(yīng)。由送別前寫到送別后,同時又由上片的不忍回顧到下片結(jié)尾的最終回顧,不僅上下呼應(yīng),而且把詞人感情流動的過程表露無遺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dǎo)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