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百歲老人的長壽經(一) 陳顯平
樂觀面對生活讓她活到110歲 佛山市三水區(qū)社會福利中心的110歲的錢杏容,成為該區(qū)目前最高齡的壽星。 每當人們或記者問及她長壽的秘訣時,錢婆婆總是樂呵呵地說:“我覺得做人再辛苦時也要開心,人生要樂觀面對生活。” 錢婆婆經歷了艱難的前半生。她清朝末期出生于三水南邊一個貧苦農村家庭,前半生飽受舊社會的壓迫煎熬,16歲結婚,21歲生子,34歲守寡。丈夫辭世后留下四兒兩女給她。面對兒女成群,家徒四壁,她樂觀面對,在艱難中一個人打工賺錢,一頓粥一頓雜糧地生活。含辛茹苦中,她不泄氣,不灰心,經常勉勵兒女積極面對人生。 解放后,錢婆婆后半生的生活蒸蒸日上。2006年,她住入區(qū)社會福利中心。她樂觀開朗,待人和藹,所有人都喜歡她。 她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凡有人探望她,她都會伸出一雙紅潤的“朱砂掌”炫耀給人看。在民間流傳一句,“人有朱砂掌,他的命會長”這樣一句諺語。其實,紅潤的朱砂掌僅是反映出錢婆婆身體血液循環(huán)良好,真正使她長壽的應該是她樂觀的心態(tài)和積極的生活。她如此高齡,至今仍堅持自理生活,打飯、沖涼、洗衣服都不允許護理人員插手。她的耳朵雖然有點聾,但說起自己的往事點點滴滴,還記憶猶新,講到開心處,還會爽朗地哈哈大笑起來。
百歲壽星翻過高墻
一提起百歲老壽星陸連桂,村民們都嘖嘖稱贊她身體硬朗壯健。 她生于1907年,現(xiàn)年102歲,是佛山市三水區(qū)白坭鎮(zhèn)灶北村村民,生有一兒一女。 村民傳頌著她一件驚人之舉:就在她98歲高齡這一年,仍然能利索翻過一米多高的墻頭!那是在2005年間,堅持每天起床后必到外面散步回來的她,才發(fā)現(xiàn)忘帶進家門的鑰匙,親人們剛好又全外出了,怎么辦呢?無計可施之下,陸壽星毅然作出一個驚人的決定——翻越一米多高的圍墻進屋。 攀越一米多高圍墻,對年輕人來說,輕而易舉,但對一個年近百歲的老人來說,一般根本無法做到!但只見陸壽星雙手攀住圍墻,雙腳一蹬,三兩下就越過圍墻,安全著地。陸壽星這一驚人之舉至今仍傳為佳話。為啥她至今已逾百歲,仍身手矯健,耳聰目明?村民們?yōu)樗偨Y出兩條長壽之道: 一是她長期從事勞動鍛煉,一生勤勞。年輕時雙手干農活,年邁至今一雙手堅持操勞家務不綴,從而“流水不腐”,使身手矯健。 二是她喜歡運動,多吃水果,心胸開朗待人親切友善。她堅持天天散步,喜愛吃西瓜、橙、蘋果等水果,每頓仍能吃上兩大碗飯,并樂于助人,有鄉(xiāng)親找她幫忙的,她總是不厭其煩,和鄰里關系十分和諧。
“日子過得簡單,就會開心”
佛山市三水區(qū)西南街道張邊社區(qū),有一位樂觀開朗的男壽星鄧福,他1901年7月出生在一個貧苦農村家庭,一生飽經苦難,14歲隨叔伯到處打工,青壯年時在廣州私人船隊當學徒,經過刻苦學習,掌握了一手行船開車技術,當上航海師傅,解放戰(zhàn)爭中冒著槍林彈雨開著大卡車運送解放軍戰(zhàn)士到廣西前線攻打國民黨部隊,為解放廣西做出貢獻。解放后安排在西南石油部門工作,40多年前退休。 大半生的坎坷和艱辛使他煉出硬朗結實的身體;走南闖北,造就了他樂觀開朗的性格。他很享受他的退休生活,“日子過得簡單,就會開心、快樂”成了他的座右銘。他每天起床后到酒樓飲茶,然后到市場買菜,回到村里看他人下棋、打麻雀牌,中午回家做飯,千睡后找朋友們聊聊天,自己動手洗衣服,生活過得自在而有規(guī)律。 還有他遇事從不往壞處想,不打罵孩子,不與人爭吵,從未與鄰居發(fā)生過矛盾糾紛,對每一位探訪者都笑呵呵地祝福,希望所有人都像他一樣長壽幸福,這正是鄧福的長壽秘訣。
很愛美的壽星
1901年出生的女壽星董甜,是佛山市三水區(qū)南街道下崗村人,至今仍耳不聾,背不駝,身體硬朗,精神抖擻,思維敏捷,說起話來滔滔不絕還頭頭是道,讓許多人羨慕不已。 更令人贊賞的是她很愛美。一般老人常覺得自己年紀老了,衣著打扮不再講究。而董甜卻不然。記者要為她照相時,她首先叫記者稍等一下,回房里從衣柜里翻出漂亮衣裳穿上,又把頭發(fā)梳理得順當,清潔面容,打扮一番,然后擺好一個優(yōu)美的姿勢,才讓記者拍照。有一次,記者看到她返娘家赴宴時,身穿亮麗間條白襯衫,淺花外衣,打扮得很入時,看上去完全看不出她是百歲老人。董甜十分愛美,講究美,至今108歲,追求美麗仍不亞于年輕人。 她不但愛美,還很好客和喜歡獨立,喜歡獨居,一生勤勞。她有兒女孫子,但她安排自己獨居在四樓,堅持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每天自己做飯、洗衣、掃地、拖地,閑時喜歡到處走走、看看電視、聽聽廣播,堅持早睡早起和午睡,喜歡吃素,不喜歡吃大魚大肉,尤其喜歡用黨參、北芪等藥材煲湯飲。 董甜老人在年輕時飽受磨難,但她始終保持不怕苦不抱怨,有平和愛美的心態(tài),用她的辛勤勞動換來粗茶淡飯,在自己獨立的狹小空間里自由自在地生活。正是這種心態(tài)以及生活有規(guī)律,鍛煉了她的體魄,促進了她的長壽。
心地善良壽命長
在佛山市三水區(qū)西南街道張邊社區(qū),人們都豎起大拇指贊揚該社區(qū)老壽星鄧仲明。 鄧婆婆出生于1905年10月,今年已達104歲。當人們有時聊天說起她為什么壽命長的原因時,都會不約而同的道出一句話,就是“她心地善良”。 確實,老人家的心地善良讓大家推崇。老人家自小就養(yǎng)成勤勞儉樸、心地善良的本色和品格。她對別人有求必應,說一不二,倘若鄰里、村民、親戚朋友有事求她幫忙,她總會盡心盡力,為他們排難解憂。她在三水區(qū)的百歲壽星中,是唯一讀過幾本書的老人。當鄰居或不識字的鄉(xiāng)里請她幫忙讀親人來信或寫信時,她都樂于幫忙,并很細心很認真地做好;當她看到鄰居有時家務忙不過來時,她又主動前去幫忙;當鄉(xiāng)里人農活忙時照顧不了孫孩,她又主動提出幫他們帶看;當村里人辦喜慶酒席時缺人手,只要叫到她,她也樂于幫忙……她的嘴邊常叨嘮著一句話“知恩莫忘報”。但鄰里村民們都未忘記這位樂于助人的老人,經常探望和慰問她,正是老人家的為人不為己的善良心態(tài),促使她達到長壽的目的。 |
|
來自: huangchuanxia > 《一,超級壽星長壽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