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女債
“養(yǎng)兒為防老,多子就多?!?。這是幾千年來,中國人一貫的觀念。這種根深蒂固的傳統(tǒng)觀念,不知害苦了多少父母,不知多少父母為其所累。他們含辛茹苦,臨終時眼角仍掛著一串濁淚……。 多少父母,舉債供兒讀書、供女考學。多少老人苦苦操勞一輩子,為兒孫做牛當馬,不計回報,不講價碼,而是盼子成龍、盼女成鳳。然而,等到兒女長大成人、成家立業(yè)之后,或者真正變成“龍”和“鳳”的時候,卻對老人沒有最起碼的尊重與理解。做父母的只能對兒女有不盡的思念,內心里留著無法驅遣的孤寂……,這是多么令人揪結的痛心? 做父母的,一生都在苦苦操勞,仿佛永遠都在償還兒女們的孽債。先是生兒育女,再是供兒女上學讀書,接下來的是幫兒女成家立業(yè),最后為兒女做飯、帶孩子……。 尊老、敬老、助老原本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但面對改革大潮的飛速時代,隨著現代化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又有幾個孝順兒女“常回家看看”? 歲月如刀,在父母的額頭上,悄悄地留下道道痕跡,在父母的眼角邊,悄悄地刻下尾尾皺紋……。當他們一身病痛、風燭殘年的時候,兒女們卻很少能給老人帶來安慰、帶來照顧、帶來幸福。要么同在一處不盡孝道,要么遠走高飛,遠在異鄉(xiāng)為生計、為理想、為愛情而奮斗打拼!父母則步履蹣跚地走在人生的夕陽路上,為自己的末路憂心忡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