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 會 傾 聽 【編者按】傾聽,有耐心的傾聽,很重要,卻往往被忽視在不經(jīng)意中。一次疏忽,一個故事,傾聽的重要性要有耐心做前提。
那個有點灰色的早晨,讓我永遠難以忘懷……
那是一個星期二的早上,有早自習,又有第一節(jié)課。在早自習時,我把學生要聽寫的單詞帶讀三遍,然后讓他們自己在剩余的時間去背,去記,去默寫。 在上第一節(jié)課之前的五分鐘時間里,我要求全班同學提前來教室聽寫單詞。全體同學都很聽話。上課前的五分鐘,每個人都能按時進到教室。我按照慣例:每天聽寫10個英語單詞,聽完后,讓同桌的兩個同學相互批改,公正打分,且返回對方,要求自己去把錯誤的或沒有寫起來的單詞去更正或補上。 那時,教室里,一片寂靜。每個同學都在認真地批改同桌的單詞或更正自己的錯誤。我在教室里來回踱步。用眼睛不斷地巡視學生的認真程度。 突然發(fā)現(xiàn),班上的一個英語成績比較優(yōu)秀的,名叫袁新武的同學,他一拿到同桌的聽寫本,就在每個單詞上面,不管對與錯,就畫上一個大對勾。當時,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心想:袁新武同學,雖然你的英語成績較好,可你的同桌,并不怎么樣啊!你這樣做,不是害了他嗎? 那刻,我一步走上前去,用那種憤怒的聲音,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向他狠狠地訓斥了一頓:“袁新武,你不要以為你優(yōu)秀,就覺得你的同桌也會和你一樣優(yōu)秀!你這樣做,是害了他,知道嗎?”而當時,袁新武被我訓斥時,還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呢!根本不知道,他錯在哪兒? 下課后,我把他叫到辦公室。詢問他:“你為什么對同桌的聽寫,不管對還是錯,一開始一律都打上對勾?” 他一臉的委屈,用一種低沉的聲調(diào)說,“老師,這是我的一種習慣。先打上對勾,好讓同桌看到,他所聽寫的單詞基本都對了,他會心里喜滋滋的,有一種成功的感覺。然后,我再仔細地來尋找差錯,且?guī)退赋鰜???墒?,老師,你還沒等我來得及仔細尋找差錯,你就開始劈頭蓋臉地訓斥我了!” 我滿懷愧疚地說:“哦,是老師錯了。老師對你的這次誤會,是沒有經(jīng)過深入仔細的調(diào)查。實很抱歉!” 是啊,如果當時我能給孩子有個充分陳述和表達的機會,不憑自己一時的沖動,也就不會造成這樣的誤會了。那天的批評,其實就是對自己的批評??! 這件事情,也讓我想起了一個叫《“不幸”的螞蟻》的故事: 一名男子被判刑12年,在獄中頗為無聊。于是開始訓練一只螞蟻。幾年后,螞蟻不但會倒立、翻筋斗,還會跳舞。后來他出獄了,第一件事便是去酒吧,準備炫耀那只神奇的螞蟻。他向酒保說:“看這只螞蟻……”酒保過來,一掌把螞蟻拍死,然后抱歉地說:“對不起,我馬上換杯新的給你!” 這也是一個誤會。這名男子還來不及向酒保解釋,這只“不幸”的螞蟻就被拍死了。 是啊,誤會,很多時候往往產(chǎn)生于表達不清、不暢,或是根本沒有給對方有充分表達的機會,只憑一時的沖動,不善于耐心地去傾聽對方的思想。死了一只螞蟻事小,如果關(guān)閉了一條溝通的渠道,或是傷害了一顆幼小的心靈,那真的才是一種罪過。 因此,作為教育者的老師,我們應(yīng)該善于有耐心地去傾聽每個孩子的心聲;我們也應(yīng)該去營造一種師生之間那種暢快交流,流利表達,真誠溝通,和諧傾訴的氛圍。每個人的思維方式不同,表達水平也有差異。但每個人都享有表達的權(quán)利。作為教育者,我們應(yīng)該充分保證孩子的話語權(quán),多一份耐心去傾聽。特別是在調(diào)查一些事件經(jīng)過時,不能霸占話語權(quán),要讓孩子把自己的意愿表達清楚后再做決定。 所以,為了不讓遺憾發(fā)生,老師,請用最大的耐心去傾聽每個孩子的真實心聲! 那個灰色的早晨,讓我學會了:細致耐心的傾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