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湖南省炎陵縣法院網

 雨霧山莊 2012-07-16

淺談強制執(zhí)行山場林木經營權的幾點思考

作者:廖超光  發(fā)布時間:2008-06-16 11:25:57


    內容摘要:土地承包經營權是用益物權,能否作為法院強制執(zhí)行標的物是法院相當一批數量的執(zhí)行案件能否執(zhí)行完畢的關鍵。法律學術界對此是爭論不休,各抒已見?!段餀喾ā返念C布使之雖稍有眉目,但仍不明朗。

    關鍵詞:執(zhí)行、山場林木經營權、林木經營、

    近幾年來,國家對農業(yè)投資增大,農民逐漸富裕起來是有目共睹的。但我院處于山區(qū),所受理的執(zhí)行案件中被執(zhí)行對象山農的履行能力仍十分低下,案件的執(zhí)結率只有40%,此類案件又占全部案件總數的85.8%以上。他們住在大山中雖擁有大量的森林資源,因交通不方便及國家砍伐量的限制等因素,他們的收入只是靠賣山林木材,僅能維護日常生活中的必要開支,根本沒有能力來履行法院判決的義務,有的案件竟然拖延十幾年都沒有履行完畢,造成了我院積壓了大量案件不能執(zhí)行?,F行法律因沒有將土地承包經營權納入法院強制執(zhí)行的標的物,法學理論界對此情況也是眾說紛紜,一些人認為土地承包經營權是他項物權,因是物權的一種就可以強制執(zhí)行,一些人認為土地承包經營權僅僅是他物權,而非自物權,不能作為強制執(zhí)行的標的物。針對此情況,筆者試就強制執(zhí)行山場林木經營權淺顯的談幾點看法。

    一、山場林木經營權基本內涵

    山場林木經營權也可稱林地承包經營權,是屬土地承包經營權形式之一,在《物權法》中歸類于用益物權之中。山場林木經營權包括對山場使用、收益和對林木收益兩個部分。林木歸屬于承包者所有,山場歸屬于集體或國家所有,承包者因承包合同享有山場的占有、使用、收益權。所以山場林木經營權是指承包者承包經營集體、國家所有的山場,享有占有、使用、收益權的一種用益物權。

    二、山場林木經營的特點

    山場林木經營以下幾個特點是很利于強制執(zhí)行的。

    1、風險小。因山林面積大和林木生長周期長的固有規(guī)律決定了山林投入的資金、勞力、物力相對與耕地而言是比較大的,山林除人畜的破壞較大外,病蟲等自然災害威脅則很小,而且現有技術也完全有能力預防和避免這種損害的發(fā)生。因此它的經營風險是非常小的。

    2、收益大。林木的生長周期雖然較長的,杉木成熟需二十年才能成材,撫育間伐期在十年左右,即使是豐產林成熟期也需十五年以上、毛竹需三年以上才能間伐六年即可成林。但由于它們自然生長的規(guī)律決定了給人們的回報卻是豐厚的。據林政人員反映,向世行貸款造林的是180元/畝,還貸時是360元/畝, 每畝收益最大卻能達到每畝9-10M3 以上,計幣4000元以上,毛竹的回報更大。

    3、技術含量小。山林經營中除毛竹的栽種需含一定的技術外,其他松杉的栽種技術卻是很簡單。

    三、強制執(zhí)行的可行性

    1、山場林木經營權是土地承包經營權的一種,由于山場林木經營的特點適合于一般普通的社會公眾經營,社會公眾也看重此中的高回報低風險也很樂意取得經營權。況且眾多的企業(yè)在經營木材加工方面,積累了一定生產經營經驗,開拓了木材被利用形式,及在木材加工上的低損耗、反復利用方面取得成功,不僅為山場林木的經營拓展了市場,同時也促進了山場林木經營權向市場化發(fā)展。因此,法院強制執(zhí)行山場林木經營權也有了一定的基礎,是強制執(zhí)行山場林木經營權得以實現的重要保證。

    2、山林經營模式已是“分林到戶”, “誰種誰有”、“樹隨地走”的產權政策業(yè)已得以落實。林業(yè)三定(劃定自留山、穩(wěn)定山林權屬、確定林業(yè)生產責任制)即明確了山林的界線權屬又肯定了林農對責任山的收益分配關系,這是強制執(zhí)行山場林木經營權的前提?!锻恋爻邪ā分型恋爻邪鼨嗟牧鬓D任何組織和個人都阻礙和強迫的規(guī)定是出于對土地承包者的保護和對農民最低生存標準的保障為目的的,而林農獲得林地承包經營的面積較大,只須執(zhí)行其家庭擁有的部分或當事人個人擁有的林地面積就足以清償債務,對其家庭生活不會造成根本性的影響,所以強制執(zhí)行并不違背立法宗旨。

    3、國家也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法律法規(guī),許可了林地經營權可以流轉。同時也是強制執(zhí)行山場林木經營權的法律依據。如:1987年國務院第一次提出了“土地使用權可以有償轉讓”的政策,1988年4月修改《憲法》增加了“土地使用權可以依照法律規(guī)定轉讓”的條款。1993年出臺的《農業(yè)法》規(guī)定:“國有土地和集體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權可以依法轉讓?!?993年出臺的《中共中央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規(guī)定:“允許土地使用權有償轉讓。少數經濟發(fā)達的地方,本著群眾自愿原則,可以采取轉包、入股等多種形式發(fā)展適度規(guī)模經營,提高農業(yè)勞動生產率和土地生產率?!?995年出臺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依法保護并合理開發(fā)土地、水、森林、草原、礦產和海洋資源,完善自然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價格體系,逐步建立資源更新的經濟補償機制?!?995年林業(yè)部、國家國有資產管理局制定下發(fā)了《關于森林資源資產產權變動有關問題的規(guī)范意見(試行)》,對森林資源所有權或使用權流轉變動初步進行了規(guī)范。1998年4月修改出臺的《森林法》第十五條規(guī)定,用材林、經濟林、薪炭林的林地使用權,用材林、經濟林、薪炭林的采伐跡地、火燒跡地的林地使用權以及國務院規(guī)定的其他林地使用權可以依法轉讓,也可以依法作價入股或者作為合資、合作造林、經營林木的出資、合作條件,但不得將林地改為非林地。2002年8月29日出臺的《農村土地承包法》規(guī)定:“國家實行農村土地承包經營制度。農村土地承包采取農村集體組織內部的家庭承包方式,不宜采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溝、荒丘、荒灘等農村土地,可以采取招標、拍賣、公開協商等方式承包”,“耕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草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至五十年。林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至七十年;特殊林木的林地承包期,經國務院林業(yè)主管部門批準可以延長”,“國家保護承包方依法、自愿、有償地進行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通過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依法采取轉包、出租、互換、轉讓或者其他方式流轉”。

    特別是《物權法》的頒布,規(guī)定了“土地使用權”不僅可以轉讓,而且可以擔保、抵押、作價入股。這樣從法理上分析,雖然立法本意并不是要將土地承包經營權的中擔保、抵押、入股權利全線放開,僅是在規(guī)定的局部范圍,但即使在此局部范圍中如果一旦發(fā)生糾紛, “土地使用權”也必然成為爭議的標的和法院執(zhí)行的標的物,從而打破了以往土地承包權不能作為執(zhí)行標的物的格局。 

    四、強制執(zhí)行山場林木的程序與步驟

   強制執(zhí)行山場林木應當組成合議庭進行,合議庭的組成人員須由享有審判資格的審判人員組成。

    1、調查。首先必須調查清楚被執(zhí)行人的山場座落、面積、樹種和生長情況、經營年限、四界及世行貸款情況,從而可以有選擇的挑選其中凈價值較高的某塊山場作為執(zhí)行的標的物。

    2、查封。因山場面積較大等原因,法院不可能進行實際查封,只能通過活查封來達到目的,即將查封裁定送達給被執(zhí)行人所在的村組、鄉(xiāng)政府、林業(yè)部門。相關部門則負有協助義務,及時凍結被執(zhí)行人因山場取得收益(如公益林補助款、砍伐指標的下發(fā)等等)及相關流轉手續(xù)。同時執(zhí)行人員應當收繳被執(zhí)行人的承包經營權證,待執(zhí)行完畢后予以退還。

    3、評估。評估應當分為兩個部分進行,一是對被查封山場中已有林木的價值評估,二是對被查封山場的凈山場的可期待收益價值的評估。

    4、拍賣。此時分步進行:(1)、勸說當事人自行將其獲得的經營權以轉包、出租、轉讓的方式流轉給他人經營來取得一定財產用以抵償債務。也可以上述方式將經營權以一定價值流轉給對方當事人直接抵償債務。這種方式不存在強制性,故此經營年限、經營權價值由當事人自行協商決定。(2)、經做工作被執(zhí)行人不同意以第(1)項方式進行的,應當及時向社會發(fā)出拍賣公告,通過公開拍賣的方式將經營權拍賣,所得價款沖抵執(zhí)行款及各項費用,如有多余的應退還給被執(zhí)行人。拍賣工作應參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民事執(zhí)行中拍賣、變賣財產的規(guī)定》的規(guī)定進行。(3)、拍賣不成功可依最高法院的《關于如何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若干規(guī)定》第三百零二條的規(guī)定,以強制管理的方式裁定給申請執(zhí)行人進行管理。此時應以評估出來的價值進行裁定。申請人無能力管理或不同意自行管理的應解除查封退還給被執(zhí)行人。

    四、亟待解決的問題

    1、依照《土地法》的規(guī)定:當事人自行流轉他人經營的,須經村民會議2/3以上成員或者2/3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并報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和縣級人民政府農業(yè)行政主管部門批準。流轉經本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單位和個人的除須經村民會議2/3以上成員或者2/3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并報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批準。因此,變更承包人的行為還尚須取得政府的支持。

    土地經營權作為一種特殊的物權,它可以轉讓、出租、抵押等方式流轉,卻無直接的法律規(guī)定可以作為法院強制執(zhí)行的對象。至今法學理論界也爭論不休。而土地屬國家和集體所有,承包經營權的取得是依其是集體成員的身份或依合同而取得,如果法院強制執(zhí)行經營權后,村組、政府提出法院行為違反合同自愿原則的話,則法院無權強制村組或政府作為發(fā)包方和另一個承包人簽訂合同。因此,法院須取得人大、縣政府及有關部門的同意與支持,以協助執(zhí)行的方式將經營權予以變更。

    2、當事人經營山場的已有林木及經營山場的價值評估、拍賣問題。法院依照法律程序可以委托有資質的機關來進行評估和拍賣,但因承包人的不同,受其投入、技術、管理、氣候、市場等情形的影響,同一塊地的收益是不相同的。所以評估部門作出的評估,其水分是很大的,往往會出現不同的評估部門,其評估結果會不一致。

    3、林木許可砍伐問題。林木砍伐須經林業(yè)部門在規(guī)劃范圍內許可,但為法院執(zhí)行效率及使對方當事人得以獲得賠償,維護法律的威嚴,構建和諧社會的目的,須林業(yè)部門予以優(yōu)先安排。

第1頁  共1頁

編輯:邱彬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