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為中國人民銀行向一級交易商購買有價證券,并約定在未來特定日期將有價證券賣給一級交易商的交易行為,逆回購為央行向市場上投放流動性的操作,逆回購到期則為央行從市場收回流動性的操作。簡單說就是主動借出資金,獲取債券質(zhì)押的交易就稱為逆回購交易,此時投資者就是接受債券質(zhì)押,借出資金的融出方。 風(fēng)險: 安全性高的短期貸款 所謂國債回購(又稱國債逆回購),其實是一種短期貸款,就是你把錢借給別人,獲得固定利息;別人用國債作抵押,到期還本付息。目前,上海證券交易所有1、2、3、4、7、14、28、91、182天9個品種。 原來都是從銀行貸款,現(xiàn)在,你也可以開個小“錢莊”了。不但能按時回本,還可以獲得較高的利息,而且對方有國債作抵押。也許有人會擔(dān)心,對方不按時還本付息怎么辦?抵押的國債跌了怎么辦?別擔(dān)心,時間一到,交易所會自動把本錢、利息劃到你的賬戶上,資金絕對安全 收益公式: 成交額×年收益率×回購天數(shù)/360天=收入、 正回購定義: 正回購方就是抵押出債券,取得資金的融入方;而逆回購方就是接受債券質(zhì)押,借出資金的融出方。 正回購和逆回購對比: 正回購是現(xiàn)在賣將來買回債券,逆回購是現(xiàn)在買將來賣出債券。 編輯本段逆回購詳細操作流程: 在交易界面,選擇“賣出”,輸入代碼(比如204001),融資價格就是年化利率,數(shù)量最低是1000(張),代表10萬元,每10萬元遞增,點擊融券下單就可以了(上面顯示的最大可融沒有意義)。如果是一天回購,則下一交易日(T+1日)資金可用但不可取,T+2日可取。可用指可以買入任何證券;可取指可以轉(zhuǎn)入銀行賬戶。 注:回購交易的規(guī)則是“一次交易,兩次結(jié)算”。當(dāng)你做了逆回購借出資金后,到期資金就自動回到你的賬戶上,期間不用做任何操作。比如1日回購,當(dāng)日晚上資金就顯示可用,但實際上是資金T+1日晚上返回到你的賬戶(我們在后面會對交易規(guī)則做深度分析)。 T+1日是指交易日期,故若周五做一日正回購,則下周一資金才可用,但實際上你仍然只獲得了一天的年化利率。 注意:有的券商是T+2日資金才可用,這明顯是不合理的。 7日回購是指7個自然日,比如周一做7日回購,則下周一資金就可用。其他品種類推。 編輯本段逆回購操作技巧: 1. 用暫時閑置資金參與。交易所逆回購的參與者主要是除銀行以外的機構(gòu)投資者比如貨幣市場基金、財務(wù)公司等,尤其是現(xiàn)在新股申購上限的限制,迫使很多機構(gòu)不得已而參與逆回購交易。個人投資者參與逆回購主要是在暫時閑置的資金沒有更好的投資渠道時運用。因利率較低而不適合作為一種長期的投資工具。 2. 有機會盡量參與。很多人不在乎這點回購的“小錢”,而往往把賬戶上暫時不用的現(xiàn)金就閑置在那里只拿活期利息。以100萬為例,我們看看差別。如果不做回購,則一天的活期利息為100萬*0.36%/360=10元。如果做回購,一般利率為1.5%(周四可到4%),則回購利息為100 萬*1.5%/360=42元,減去最高的傭金10元,剩余32元,比活期高22元。我們覺得當(dāng)那天恰好打開賬戶時就值得花10秒鐘操作一下的。 3. 周五和節(jié)假日前謹慎參與。周五如果資金能轉(zhuǎn)出做其他投資,就不要做逆回購,因為資金利率很低,而且周末兩天也沒有利息。特別是長假前一定要計算一下,轉(zhuǎn)出和回購那個更有利。因為盡管長假前第二天的利率很高,但卻失去了長假期間的利息。 4. 選擇收益高的市場參與。滬深交易所都有回購品種,因為他們都沒有什么風(fēng)險,所以對于投資者來說肯定要選擇收益率高的,而實時上很多投資者并不了解這一點。比如2010年3月25日深市回購利率最高達到9%,而滬市最高才4%! 5. 打新股收益率高時,就不要做逆回購。新股申購收益率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高于逆回購收益,所以若投資者的資金閑置三天且恰逢有新股發(fā)行就不要做逆回購而選擇打新股。 6. 7日逆回購比連續(xù)1日逆回購更有利。如果限制資金超過1周,期間又無新股申購等更好的投資渠道,那么連續(xù)做1日和做一個7日逆回購那個更有利呢?簡單計算如下。1日逆回購4次的利率平均為1.5%,周四為4%,則投資100萬總收益為100萬* (1.5%*4+4%)/360=278元,減去傭金50元后凈收益為228元。7日回購利率平均為1.5%,則收益為100萬*1.5%*7 /360=292元,減去傭金50元后凈收益為242元,比連續(xù)做1日回購高34元!更重要的是做一次7日逆回購比較方便。 交易主體:1 銀行 2 證券持有人(借款人) 3 現(xiàn)金持有人
擴展閱讀:
http://xueyuan./jinrongmingci/20120426/609.html 開放分類: |
|
來自: 高恩惠 > 《財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