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報記者 李薇
面對高考這場人生中的重要戰(zhàn)役,不少考生難免緊張、焦慮。那么,在最后半個月的溫書假里,考生怎樣才能把心理狀態(tài)調(diào)整到最佳,以最積極、健康的心態(tài)迎接挑戰(zhàn)?家長又要怎么做,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幫助孩子減輕壓力,輕松迎考?本報記者采訪了福州倉山區(qū)青少年心理咨詢中心的兩名咨詢師——閩江學院副教授曾乃卓和福建師范大學心理學教授李林,她們?yōu)榭忌图议L提出了有益的建議。
【考生】
典型表現(xiàn)1 明明很困卻睡不著
不少考生在臨考前會緊張得失眠,盡管白天復習時很辛苦,到了晚上也很困,但躺到床上閉上眼睛就是睡不著。還有些考生會覺得自己記憶力減退、大腦不聽使喚,思維遲鈍,注意力難以集中,常??村e題目。
解決之道:克服對失眠的心理恐懼
上述問題主要還是過度焦慮造成的。對于失眠,考生首先要克服對失眠的心理恐懼。其實,失眠對人的危害并沒有想象的那么可怕,它所造成的不良影響,更多是來自心理上夸大的不良暗示。睡不著時可以慢慢數(shù)數(shù),但不要一千、一萬地數(shù),只要簡單地從一數(shù)到三,慢慢反復來回,這種單調(diào)的活動就會讓自己感到疲倦,從而容易入睡。睡前可以聽聽舒緩的音樂,喝杯熱牛奶等。
此外,考生每天最好安排不少于半小時的體育運動,這有助于神經(jīng)調(diào)節(jié),減輕焦慮反應。當然,考生不宜做劇烈的、對抗性的體育運動。
典型表現(xiàn)2 頭暈腦脹、心悸胸悶
隨著高考臨近,一些考生會感到各種身體不適,比如胃不舒服,吃不下東西;頭暈腦脹;心悸胸悶,口干多汗等等。這些身體的不良反應,增加了考生的心理負擔,害怕影響到自己的考試狀態(tài)。
解決之道:帶著不適做該做的事
其實,這是“心理問題軀體化”表現(xiàn)。在巨大的考試壓力下,考生出現(xiàn)了一些機體植物性神經(jīng)功能紊亂現(xiàn)象。
考生應該認識到,這些都是個體暫時的心理應激反應,并不是什么必定會影響考試的大毛病。不要企圖和這些不適對抗,而是學著接受它,帶著不適努力去做自己該做的事,它的一切不利影響就會很有限。只要考生自己不過于關(guān)注,軀體上的不適體驗會隨著焦慮的緩解而減輕。
典型表現(xiàn)3 憂心忡忡想太多
高考將近,不少考生總是憂心忡忡,害怕自己發(fā)揮不好,害怕題目很難,害怕“陰溝翻船”,害怕考試當天遲到……因為老想著這些,書也看不進去,覺也睡不好。
解決之道:不要自己嚇倒自己
這是一種消極預期,結(jié)果是自己把自己嚇倒??忌灰プ鲞@種消極的自我預期,因為心理專家告訴我們,對當下情境和未來情境如果做過于消極的界定,必然會引出消極的準備和悲觀的行為,最終就可能真的得到消極的結(jié)果。
考生要學會多做積極的自我實現(xiàn)的預言,比如“我有信心讓自己發(fā)揮好”、“我已經(jīng)有了多次正常模擬考試的經(jīng)驗”等,這有利于降低考試壓力帶來的緊張感。
其實,面臨重要考試,考生情緒有些緊張是正常的,只要不是太緊張就可以了??忌梢詫W幾招調(diào)節(jié)緊張情緒的方法:①深呼吸、冥想放松;②暫時轉(zhuǎn)移注意(如看看窗外風景);③自我寬慰(比如,如果自己考題很難,別人也會感到難的)。
另外,考生對自己的期待要合理,尤其是一些成績好的優(yōu)秀考生,不要太苛求自己,不要過多考慮考試結(jié)果,只要盡力發(fā)揮就好。否則,目標太高會加大心理壓力。
【家長】越淡定越好不要好心幫倒忙
福建師范大學心理學教授、福州倉山區(qū)青少年心理咨詢中心咨詢師李林說,越是高考臨近,家長越要淡定,該干嗎就干嗎。家長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到孩子,父母開朗的笑聲、放松的談吐、自然地處事、自信的評點都會對孩子產(chǎn)生積極的暗示力量,有助于孩子保持平穩(wěn)心態(tài)。
不必過分營造安靜環(huán)境
家長在家里為考生營造整潔、安靜的學習環(huán)境是必要的,但也不能太過分、太刻意。有的家長,因為孩子要高考,在家里電視也不敢看,說話低聲細語,還專門請假在家陪孩子,給孩子端茶送水……其實,這反而會增加孩子的心理負擔:父母這么關(guān)照我,我考不好怎么辦,怎么對得起父母?而且,整天處于父母的“監(jiān)督”下,孩子也會感到不自在。
寬容孩子說話過激
閩江學院心理學副教授、福州倉山區(qū)青少年心理咨詢中心咨詢師曾乃卓說,有的考生因為心理壓力大,會對家長說一些過激的話,比如“我頭腦一片混亂,肯定要完蛋了”、“我什么書都看不進去,快崩潰了”、“我好緊張,沒法去考試了”……這時候,家長一定要沉住氣,不要驚慌失措、自亂陣腳,很多時候,孩子只是在進行一種情緒的宣泄,并不是真的想從父母那里得到建議。家長最好不要接孩子的話茬,只需放松、平和地聽孩子說完,然后輕輕地抱抱或拍拍孩子。這么做會讓孩子感到爸爸媽媽對自己是有信心的,不良情緒一會就會過去。
別嘮叨也別說過頭話
高考臨近,考生的心理變得異常敏感和脆弱,有時家長一句不經(jīng)意的話,就有可能觸動孩子最緊張的神經(jīng)。所以,家長要做到:不嘮叨,不拿孩子和別人作比較,不說過頭的話,如“考不好也沒關(guān)系,明年接著考”(這有“烏鴉嘴”之嫌,讓孩子聽著泄氣)。家長多說鼓勵的話才是對孩子最好的心理減壓。
家長還可以和孩子一起進行自我減壓,如,每天和孩子一起做做運動,隨意聊些輕松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