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一個青年哲學家的自勉

 SHANGGLH 2012-05-06

按:我正在修訂尼采著作的譯稿,并為每本著作撰寫了導言,交譯林出版社出版。今年已出四種,其中有《作為教育家的叔本華》,這是我自己非常喜歡的一本尼采早期著作,現(xiàn)在把我寫的導言在博客上陸續(xù)發(fā)表,從中可一窺此書的內(nèi)容。

 

 

《作為教育家的叔本華》譯者導言之一

 

                           一個青年哲學家的自勉

 

    《作為教育家的叔本華》發(fā)表于1874年10月。尼采原計劃寫一系列反思現(xiàn)代文化的論文,放在《不合時宜的考察》這個總題目之下,僅完成了四篇,本書是第三篇。標題中的“教育家”,是從根本的涵義上說的,指的是傳道解惑之人,即人生的教導者、人生導師。在尼采的青年時代,叔本華就起了這樣的作用。

    尼采是在二十一歲時讀到叔本華的主要著作《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那時他上大學二年級,在萊比錫一家舊書店里發(fā)現(xiàn)了這本書。叔本華去世剛五年,看來名氣還不大,這個思想活躍的大學生在此之前竟不知道這部經(jīng)典之作的存在。他從來慎于買書,這次卻鬼使神差似的立即買下了。拿回去一讀,如同中了蠱一樣,連續(xù)許多天陷入神經(jīng)質(zhì)的亢奮,內(nèi)心受到前所未有的震撼。尼采生性敏感憂郁,叔本華的悲觀哲學是如此契合他的心情,后來他說這本書當時給他的最強烈印象是:“在這本書里,每一行字都在呼喊放棄、否定、聽天由命,在這本書里,我看到了一面鏡子,其中無與倫比地映現(xiàn)了世界、人生和我自己的心境?!?/P>

    當然,對于尼采來說,如果只是在悲觀哲學上共鳴,結(jié)識叔本華就沒有多大意義。真正的意義在哪里?在本書中,尼采從一個不同的角度回顧了當時的感受:

    “當我幻想自己能找到一個真正的哲學家做老師時,我簡直是異想天開,我想象他能夠使我超越時代的不足,教我在思想上和生活中回歸簡單和誠實,也就是不合時宜……

    “正是在這樣的困苦、需要和渴求中,我結(jié)識了叔本華。

    “我屬于叔本華的那樣一些讀者之列,他們一旦讀了他的第一頁書,就確知自己會讀完整本書,傾聽他說的每一句話。我一下子就信任了他,現(xiàn)在這信任仍像九年前一樣堅定。我之理解他就像他是為我寫的一樣……”

    在這里,尼采對叔本華給予他的影響持非常積極的評價,明確承認叔本華是他終于找到的哲學家導師。事實上,尼采走上真誠探究人生意義的哲學之路,叔本華的確是引路人。

    青年尼采最愛兩個人:叔本華和瓦格納??墒牵@兩個人后來成了他一輩子的冤家,被他當作批判時代弊病的靶子罵了一輩子。他罵叔本華,恰恰集中于當年使他受到巨大震撼的悲觀哲學,斥之為頹廢和虛無主義。當他后來再談及當年所受的那種震撼時,用的便是一個受害者的口氣了。

    在《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中,有一支《墳墓之歌》,其中寫道:青春的夢想和美景,愛的閃光,神圣的瞬間,對幸福的眺望,都過早地消逝了;我的仇敵蠱惑了我最寵愛的歌人,使他奏一曲最可怕的哀歌,用這哀歌刺殺了我的歡樂;可是,我的最高希望尚未實現(xiàn),甚至尚未說出,我對此如何能忍受,我如何治愈這樣的創(chuàng)傷;是的,我心中有一種不可摧毀的力,那就是我的意志。尼采所說的最寵愛的歌人顯然指叔本華,他控訴叔本華的悲觀哲學刺殺了他的青春的夢想和快樂,而他一輩子都在用他的意志克服這創(chuàng)傷。

    在精神病發(fā)作前夕,尼采又一次談到1865年初讀叔本華的經(jīng)歷,埋怨其結(jié)果是使他十分嚴厲地否定了自己的“生命意志”,他還把叔本華哲學譬作很差的食物,導致他“營養(yǎng)不良,胃口敗壞”。

    叔本華的悲觀哲學把尼采領進了哲學之門,但尼采沒有停留于此,他不甘心悲觀,努力要尋找一條思路,在承認人生本無意義這個悲觀主義的前提之下仍能肯定人生,給人生創(chuàng)造一種意義。正是沿著這條思路,他建立了有別于叔本華的他自己的哲學。他自己對此有清醒的認識,在晚期的一條札記中寫道:“我的預備人:叔本華。在何種程度上我深化了悲觀主義,并且通過發(fā)明其最高對立面才使之完全適合于我的感情?!逼鋵?,這個努力在本書寫作之前就開始了,他在《悲劇的誕生》中倡立酒神哲學和悲劇哲學,在《希臘悲劇時代的哲學》中推崇赫拉克利特的生成哲學,都是以戰(zhàn)勝悲觀主義為鵠的的。

    讓我們回到本書。寫作本書時,尼采三十歲,哲學活動剛開始,但已阻礙重重,此前正式出版的三本書,無論《悲劇的誕生》,還是《不合時宜的考察》的前兩篇《信仰者和作家大衛(wèi)·施特勞斯》及《歷史對于生命的利弊》,遭遇的都是學術界的憤怒和沉默。當此之時,他需要尋找一個榜樣來勉勵自己,堅定走所選定的哲學之路的信心,他把目光投向了遭遇過相似命運的叔本華。在本書中,他把叔本華當作范例,闡述了他對哲學與人生、時代的關系的思考。在尼采的著作中,惟有本書是系統(tǒng)論述這個主題的,而且文章寫得極好,既充滿青年的激情,又貫穿成熟的思考,行文流暢,即使到了今天,仍應該是每一個關心生命意義的青年——以及心靈依然年輕的非青年——的必讀書。當然,今天的哲學家也不妨一讀,如果它使你們感到了慚愧,那也是不錯的結(jié)果。

    本書以叔本華為范例,但實際上更多的是尼采的自勉。在《看哪這人》中,尼采告訴我們,他在該書中不過是像柏拉圖利用蘇格拉底一樣,利用了叔本華作為表達思想的工具。他強調(diào):“寫入該書的是我的最內(nèi)在的經(jīng)歷,我的生成。尤其是我的誓愿!”其中“每一個字都源自深刻的、內(nèi)在的體驗;其中不乏最痛苦的體驗,有一些字甚至是用血寫的?!弊詈笏纱嗾f:“不妨認為,在這里說話的根本不是‘作為教育家的叔本華’,而是其對立面即‘作為教育家的尼采’?!彪y道他否認叔本華曾是他的哲學家導師了?叔本華對于他的哲學志業(yè)的形成完全不起作用?對此不應該有非此即彼的判斷。有一點是清楚的:在叔本華的著作里,你找不到對于哲學與人生的如此熱情、飽滿、有力的論述。一切有效的閱讀不只是接受,更是自我發(fā)現(xiàn),是閱讀者既有的內(nèi)在經(jīng)歷的被喚醒和繼續(xù)生長。尼采對叔本華的閱讀無疑更會是如此。從本書的內(nèi)容看,談得多的還真不是叔本華的教誨,而是哲學家以及有理想青年的自我教育。所以,我們或許可以同意,本書的確切標題應該是《作為自我教育的哲學家的尼采》。說到底,一切有效的教育也都是自我教育,惟有當你的靈魂足以成為你自己的導師之時,你才是真正走在你自己的路上了。

    好吧,現(xiàn)在讓我們懷著同樣的信念來閱讀尼采的這本書。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