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尊曰:“天有天心,地有地心,人有人心;如天地人三心一正,百邪隱蔽;三心不正,百邪作祟。” 所謂天心,我的理解,是指風雨雷電。所謂地心,是指地氣及地殼結(jié)構(gòu)。所謂人心,是指五陰熾盛、愛別離、怨憎恨,八苦等。 百“邪”: 這個“邪”在這里是指有違一切正義的,稱其為邪?!痉街辈磺^之正,反正為“邪”?!顿Z子道術(shù)》】。 玄空學(xué)的創(chuàng)立,也是根據(jù)天心、地心、人心這三正。不要小看這三正,這是玄空的“綱”,也可以說是核心、精髓。 所謂天心:即日月運行,心宿羅列,晝夜分,四時成,升降往來消長。天心不正,則日月顛倒、心宿顛倒、晝夜顛倒、四時顛倒。 所謂地心:即江河湖海,山川并立,陰陽交媾而萬物生成。地心不正,則江河湖海逆流,山川倒陷,萬物不生。 所謂人心:即順應(yīng)天地萬象,無時不動,無時不變,無時不生。人心不正,逆天地萬象之規(guī)律,則天心、地心也隨之不正。其結(jié)果正如世尊所說:“三心不正,百邪作祟?!?BR> 我所說的這些,大家可以去仔細思考,只有三心正,才能有所謂的福地佳穴,三心不正,遍地皆是賤地兇墓。 玄空學(xué)重在形氣的結(jié)合,所謂的形:即前有朝案、界水,后有入首、父母山、穴星,左有龍砂,右有虎砂,四隅即官星、曜星、禽星、水口,八國并全謂之形勢。 一般來講,在山川形勢上較好掌握,只要不是在空調(diào)下按圖索驥,不怕跋山涉水之苦,練就成樵夫的腿,自會掌握。 我大概講講我對“龍法”形勢的看法。 什么是龍?在說文解字中是這樣解釋的:“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風而登天,秋風而潛淵?!睆牧硪粋€角度講,龍是古人幻想出來的產(chǎn)物,善變化,龍行雨施;又為皇家的象征等,因此龍就成了一個神圣的代名詞。 在實地環(huán)境上的山川,其形狀有起伏、蜿蜒、高低、大小、粗細、隱現(xiàn)、長短等變化,故先哲借龍來比喻山川的變化。 在風水中的龍,又分為山龍和水龍。山龍,即實地環(huán)境中的高峰峻岳、高大丘陵、縱谷等。 在一般的地理書上,對山龍【也就是山脈】的描述大都是什么連綿數(shù)千、百里,高峰峻岳為干【祖山】,再如樹木的根系一樣分出支,地脈上就形成剝換起伏,穿江躍海,無往不連,最后在尋其落脈處,也就是突起的山頭,為山龍有勢論。 講到這里,就有個大問題出現(xiàn)了,古代又沒有飛機,潛艇、汽車,甚至連個自行車都不知到,試問這些地理師該如何去找這個祖山呢?騎馬不能上山,靠腿以每小時五公里的速度來計算,找個龍脈沒有十年恐怕是辦不到的。 所以,我的師傅和我講過,書本上的東西在理論上無懈可擊,而實踐中是一頭霧水。翻開我黨的歷史,德國的軍事家“李德”很厲害,軍事理論很好,結(jié)果在實踐中造成我黨元氣大傷。為什么?因為他是三國時期“馬謖”的弟弟。 我在04年認識一位從事二十余年地師,其學(xué)歷畢業(yè)于解放后掃盲時期的夜讀“大學(xué)”。在改革開放后大約是八四年,無意中得到一本“地理五訣”,晝習夜讀,始終不得要領(lǐng)。最后索性就扔在一邊,天天爬山越嶺,實際中去看不管名墓還是一般的墓地,總之香的臭的他都要去聞。最后他得出一個結(jié)論,就是巒頭的看法,和書本上是絕不一樣的??上@個“夜大”畢業(yè)生,學(xué)得不好,想寫一點龍脈、巒頭方面的心得,就是有很多字不聽他的話,不讓他所用。 所謂龍脈究竟要怎么看呢?在山地中是指凸起的山頭,你叫它龍脈也行,祖山也行,父母山也行,龍頭也行,山頭也行,阿爸、阿媽也行,這些只不過是個稱謂,當不得真,不要在這個二十一世紀還死抱住先哲們那點高雅不放,要與時俱進。 不過有一點,這個山頭的學(xué)問很大,絕不是隨便找個就行,要看它的形勢,這個“形”是指山頭是個什么動物的形狀,譬如:虎形、龍形、豬形、馬形。蛇形、鶴形、雕形等等動物的形狀。 平原地帶稱為水龍、平洋或平陽。這種脈不像山地龍好看,因為其變化不大,若不細心觀察,往往會一疏而過。平原地帶一般分為三種看法: 一:平原中凸起的較多墩阜,高低分明,又有湖水朝拱。一般這種形,多于天上星辰對應(yīng)。譬如:紫薇垣、天市垣、少微垣、太徽垣等宿排列相同,這種結(jié)構(gòu)在平洋地中是大脈,也可稱其為大地。 二:假如是一望無際的平洋地帶,就要看略微起伏、連綿不斷地形,形成什么形狀,就和看山地龍的看法一樣。 三:平原中的水鄉(xiāng),沒有明顯的高低,這種地形更為難查,一般要看流水向背聚散,環(huán)秀成局之處。目前國家因水利需要,人工開鑿的湖壩,這種也是和天然形成的功效一樣。 不管在山地還是平原地,找出這個形還不行,還要看“勢”。這個“勢”是畫龍點睛的飛來之筆。譬如:在山地中找到一個山頭在形態(tài)上形成一個動物的形狀,那就要這個動物栩栩如生,不要死寂沉沉。這就是所謂的“勢”。這個“勢”怎么看,除了看山頭上生長的植被,還得在太陽剛出地平面時,看看這個山頭的氣,就是我們常說的霧氣,是散是聚。平原地的勢也是這種看法。 先哲們認為:“人有子子孫孫,天地亦有子子孫孫?!彼^天地的子子孫孫,也就是指連綿數(shù)千里的山脈有的落脈在山地,有的落脈在平洋,形成一種奇特變化多端的高矮不等的飛禽猛獸形狀,這是地母生成。然后就要看其有沒有受天之氣而賦予生命力,這是天父之眷顧。你們明白我的這句話,就明白了所謂的龍脈真正是指什么,我講的是真話,不會打誑語騙大家。 第二步就是所謂“砂”。是指所看好的山形為基點,對應(yīng)在后面的山峰,稱其為北玄武,前面的山峰稱其為南朱雀,左面的山峰稱其為青龍,右面的山峰稱其為白虎。古訣所謂的:“朱雀翔舞顯精神,玄武低頭似慈母,龍盤虎踞如侍衛(wèi),水是精血要有情?!痹谏胺ㄉ?,最重要就是要看砂之吉兇,譬如:吉砂為形體端正,清秀不破,距選好的山頭顧盼有情。兇砂為形狀詭異,體破多洞,植被不生,對選好的山頭進逼無情。 砂因形狀不同,而名稱繁多,就如擇日、八字中的神煞一樣,但實際歸納起來不外就是上述這些。 第三步就是水法的問題,玄空水法對于有真水的地區(qū),多注重水的來源,水的去向,兩水交界處,流水的轉(zhuǎn)折處,平湖要放光。對于沒有真水的地區(qū),多注重進山口,峽谷或深溝的交匯處,或如蛇行走的峽谷深溝。對于平原地區(qū),首以湖泊河流為上,開闊低下平地為下等。 蔣大鴻先師說:“水是山家血脈精氣?!睆倪@句話不難看出,巒頭在好,水法上不合,亦是枉然。說穿說明白點,龍法是以動物之形體為主,龍離水即為死龍。也就是說,現(xiàn)實生活中的各種飛禽走獸,其棲息地多選擇臨水的地方,沒有水源的地方,多不會有動物。我只是打個比喻來使大家明白這個道理。 第四步最為重要了,就是點“穴”,也就是說在選好的龍脈即什么樣形體的山頭,找出它的氣血所聚之處。這個氣血所聚之處,就如人身的脈搏之處。對于點穴法,不管是什么派別,多用了大量的篇幅來說明,名稱之多,圖形之眾,令人眼花。古人就是這點不好,一個簡單明了的事情,非要弄得猶若天書一樣的麻煩。 上述這些,才只是玄空學(xué)的一般,另一半就是理氣。說明白一點,巒頭為夫,理氣為妻,夫妻合和,才能子孫延綿。故而,玄空學(xué)貴在巒頭與理氣并行,巒頭為體,理氣為用,體非用不顯靈,用非體不顯應(yīng),巒頭不真,理氣再好,也難發(fā)富;巒頭再好,理氣不合,也難發(fā)貴。這是玄空的精華。所以,在才有了一句經(jīng)典的臺詞:“三年尋龍,十年點穴?!?BR> 世尊是很偉大的,在兩千多年前就告誡我們,天心不正,氣候變異,風雨交加;地心不正,萬物不生,病毒橫生;人心不正,惡業(yè)頻發(fā),毀天滅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