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鈴柳永(宋) 雨霖鈴是宋詞的詞牌名,原為唐朝教坊曲子。相傳唐玄宗因為安祿山叛亂,逃往西蜀。不幸隊伍行至馬嵬(今陜西與四川交界的地方)時,士兵們怨恨楊貴妃的哥哥楊國忠出言不慎,做法不當(dāng),逼使安祿山造反。于是集體兵變,逼楊貴妃自縊。平定叛亂后,唐玄宗北還長安,一路陰雨瀝瀝,風(fēng)雨吹打在鑾車的金鈴上。唐玄宗因此有感而作這首曲子。 柳永(生卒年不詳,大約公元987- 1053年),原名三變,字景莊,后改名為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稱柳七。宋朝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他因經(jīng)常為歌妓寫詞,一度被認(rèn)為是仕途不佳的風(fēng)流才子。后來考中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所以,世人又稱其柳屯田。 這是一首離別詞。描寫中秋時節(jié),一對即將分別的男女在河岸邊的長亭下飲宴餞行的情景。天色已是傍晚,一方要登船離開,另一方留在當(dāng)?shù)?,兩人依依不舍。船馬上就要開了,戀人不愿離別,但又不得不分開。心急呀!于是唱起來: 第一句: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在中秋時節(jié),那寒蟬叫得真是凄切啊!在餞行送別的長亭下,凝視著對方良久,天色漸暗,已是傍晚時分,突然下了一陣大雨,雨開始停了。 第二句: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fā)。雖然這場送行的離別酒宴,早已無心思再暢飲,但戀人仍然依依不舍。無奈??吭诤影哆叺奶m舟船上的人已經(jīng)催促著出發(fā)。怎么辦呢? 第三句: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站起身來,伸出雙手去,緊握著對方的手時,抬眼相看,淚水奪眶而出,凝望著對方,竟然無言以對,千言萬語噎在喉間,一句也說不出來。 第四句: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想想離別后的道路是那樣的漫長,煙波浩渺,千里迢迢,在遙遠(yuǎn)的一望無際的沉沉的夜色迷暮之中,何時才能得到和你再相見的消息啊! 這是第一段。柳永借秋季氣候轉(zhuǎn)換的環(huán)境,長亭下送別餞行的飲宴,在傍晚暮色之中,戀人登船離去的惆悵,道出一對情人離別的痛苦心情。那么,離別之后有多痛苦呢?接著唱出下一段: 第一句: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多情的人自古以來最傷心的事就是離別呀,更何況恰好在令人感到蕭瑟冷落的中秋節(jié)前夕呢!這個離別誰能受得了! 第二句: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fēng)殘月。當(dāng)我今夜酒過清醒時,可能已經(jīng)不知身在何處了?看見的只有栽滿楊柳的河岸,只能面對著曉風(fēng)漸起,殘月西沉的景色了吧。 第三句:此去經(jīng)年,應(yīng)是良辰好景虛設(shè)。這一去或許一年,或許多年,沒有愛人在一起的日子,即使遇到良辰美景,有好天氣好風(fēng)景,卻沒有好心情,不是如同虛設(shè)一般嗎? 第四句:便縱有千種風(fēng)情,更與何人說。在沒有愛人在一起的日子里,即使有千萬種想要說的相思情話,我又能和誰去訴說呢! 吟唱結(jié)束了,但遠(yuǎn)方的思念沒有停止,婉約的音樂聲依然繞梁回響。在歌廳的一角,坐著一位美麗的女子,兩眼含著熱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