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的中醫(yī)辨證治療
每到春季,天氣變化較大,忽冷忽熱,溫差相對太大,將人體的正常機能打亂,人的抗病能力減弱,容易誘發(fā)多種疾病的發(fā)生。如失眠的發(fā)病率就會升高。中醫(yī)認為,這與自然界天氣變化而誘使部分慢性病患者出現了氣血陰陽失調有關。在臨床的治療中,主要是根據失眠患者表現出來的不同證型,應用中醫(yī)辨證施治理論,給以辨證分型治療。這樣可以針對病人的發(fā)病原因,用藥更有針對性,更加科學有效。
郁熱失眠 病人主要有失眠、心情煩躁、口苦口干、眼目紅赤、惡心嘔吐、噯氣、吐痰色黃等。多由于飲食不節(jié)損傷脾胃,使脾的運化功能減弱,釀成痰濁,蘊久化火,痰火互結,內擾心神。給以清心瀉火,健脾化濁的方法,應用清心化濁湯:黃芩12克,黃連12克,柴胡15克,郁金15克,佛手15克,香附15克,陳皮12克,半夏12克,桔梗15克,膽星12克,竹葉15克,天竺黃12克,遠志15克,合歡花15克,甘草6克,水煎服。牛黃清心丸、蛇膽液口服。 氣滯失眠 病人主要有失眠多夢、胸脅脹痛且走竄不定、胸悶、善嘆息、口苦口干、食欲不振等。多是由于肝氣不舒,抑郁或思慮使得情志不得疏泄,肝失條達,氣機不暢,以致肝氣郁結。給以疏肝理氣,解郁安神的方法,應用疏肝解郁湯:柴胡15克,黃芩12克,杭芍20克,郁金15克,香附15克,木香12克,佛手15克,卜子15克,夜交藤30克,遠志12克,珍珠母30克,丹皮12克,梔子12克,龍骨30克,甘草6克,水煎服。舒肝丸、朱砂丸口服。 脾虛失眠 病人主要有長期不易入睡,多夢,睡中易醒,醒后再難入睡,可見心悸健忘,肢體倦怠,食欲不振,面色無華等。多由于勞累過度,耗心傷脾,或氣血衰少,導致氣血不足,無以濡養(yǎng)心神而致失眠。給以補益氣血,養(yǎng)血安神的方法,應用益氣安神湯:黨參30克,云苓15克,白術15克,杭芍20克,熟地20克,當歸15克,山萸肉20克,枸杞子30克,五味子15克,珍珠母30克,棗仁30克,柏子仁12克,合歡花12克,鱉甲20克,龜板15克,甘草6克,水煎服。參烏丸、參松丸口服。 陰虛失眠 病人主要有失眠,不能入睡,睡后多夢,易醒,腰膝酸軟,五心煩熱,盜汗,口咽干燥等。多由于素體陰虛,使腎陰虧耗,不能上奉于心,水不濟火,因而神志不寧,出現失眠。給以滋補肝腎,養(yǎng)血安神的方法,應用補腎湯:熟地30克,山藥20克,山萸肉20克,丹皮15克,云苓15克,澤瀉12克,枸杞子30克,玉竹15克,黃精15克,鱉甲15克,龜板15克,鹿角膠10克,棗仁30克,五味子15克,夜交藤30克,合歡花12克,遠志12克,甘草6克,水煎服。益腎丸、養(yǎng)心丸口服。 瘀血失眠 病人主要有失眠,入睡困難,易于驚醒,經常做噩夢,肌膚甲錯,舌質紫暗等。多由于頭部外傷,或失眠日久,反復發(fā)作,久病入絡入血,氣機阻滯,氣滯血瘀。給以活血化瘀,養(yǎng)血安神的方法,應用血府逐瘀湯加減:當歸15克,川芎12克,赤芍15克,桃仁12克,紅花12克,丹參30克,熟地20克,黨參15克,云苓15克,坤草20克,黃精15克,棗仁30克,遠志15克,珍珠母30克,五味子15克,夜交藤30克,甘草6克,水煎服。血府逐瘀丸、珠珀散口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