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復元活血湯加減(源于《醫(yī)學發(fā)明》,印氏加堿) 方藥組成: 柴胡]0克,天花粉1 5克.當歸10克,炮山甲1 0克(先煎),桃仁10克,紅花10克一大黃1O克,生甘草10克.王不留行10克.土鱉蟲1 0克。 [功用] 行瘀活血。 主要癥狀: 痛有定處,手不可按,大便常干,有外傷史舌紅 苔少,脈沉實。 [辨證要點] 本證系瘀血停滯引起,而外傷常致血癌。血瘀之痛定而不移,按之痛甚.故痛有定處,手不可按:血與熱結(jié)乃至大便干燥。 [適應(yīng)證] 各種外傷后疼痛 加減法: 大便不干燥者,大黃10克改用熟太黃3克。 (驗案) 張某,男35歲。中日友好醫(yī)院病案號312l 86。初診:1 988年11月7日。主訴:頭痛眩暈2個月余病史:2個月前騎車跌傷.頭部觸地,遂致頭鳴脹痛,昏沉眩暈.視物模糊.記憶力下降.口干不欲飲.大便干結(jié) 檢查:北京天壇醫(yī)院CT示 顱骨骨折.亞急性硬膜下血腫:MRI示:左側(cè)額頂、顎部慢性硬腦膜下血腫形似上弦月.占據(jù)1/4左側(cè)顱腔,神清.舌顫少苔.脈弦。 辨證:外傷瘀血。治法:理傷活血。 處方:柴胡10克.天花粉30克,當歸30克.炮甲片10克(先煎).桃仁12克.紅花10克.制軍8克,生甘草10克,鱉蟲l2克.花蕊石15克(先煎).桔梗10克.赤芍00克,澤蘭1 5克,水蛭l 0克.丹參0O克,續(xù)斷12克.骨碎補1 2克.自然銅18克(先煎)劑.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二診 I 998年1 2月1 2日上方蓮續(xù)服用1十月余.頭張痛減輕.眼脹消失.視物清晰.記憶力恢復, MRI復查示:顱腦血腫明顯減少.形上弦月牙.影像變淡。舌顫苔膩微黃.脈沉細。再擬理傷活血。原方繼服l4劑。 三診:1989年2月29日服藥后除輕度頭暈耳鳴外,其余癥狀基本消失.2月19日MRI復查示:顱內(nèi)血腫基本吸收.前后共治療3個月痊愈,免受手術(shù)開顱之苦 按語:外傷之癥其本在于傷,傷則必挾瘀血,挾瘀則津必不周,故時有躁象出現(xiàn)。治宜祛瘀,理傷活血主要在于祛瘀.瘀血去則新血生.故病痛可痊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