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現(xiàn)代小說的始祖《荷馬史詩》 背景說明 《荷馬史詩》 《荷馬史詩》包括《伊利亞特》(又譯《伊利昂記》)和《奧德賽》(又譯《奧德修記》)。傳說是由生活在公元前9世紀至公元前8世紀的盲詩人荷馬所寫。詩人情況已不可考。 《荷馬史詩》寫的是公元前12世紀希臘攻打特洛伊城以及戰(zhàn)后的故事。史詩的形成幾乎經(jīng)歷了奴隸制形成的全過程。特洛伊戰(zhàn)爭結束后,在小亞細亞一帶就有許多歌頌戰(zhàn)爭英雄的短歌流傳,這些短歌的流傳過程中,又同神的故事融合在一起,增強了這次戰(zhàn)爭英雄人物的神話色彩。公元前9世紀至公元前8世紀,由荷馬整理加工,到公元前8世紀至公元前7世紀,逐漸定型為一部宏大的戰(zhàn)爭傳說,在公元前6世紀才正式以文字的形式記錄下來。公元前3世紀至公元前2世紀,又經(jīng)亞歷山大里亞的學者編訂,各部為24卷。這部書的形成經(jīng)歷了幾個世紀,摻雜了各個時代的歷史因素,可以看成是古代希臘人的全民性創(chuàng)作。今天所能看到的《荷馬史詩》的舊抄本,最早約產生于公元10世紀。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史詩是經(jīng)亞歷山大城學者編訂后的作品。 自古以來,《荷馬史詩》都被看做是古希臘文化的集大成者,在歐洲文學和文化發(fā)展史上產生了重大影響。它是歐洲敘事詩的典范,被認為是最偉大的古代史詩,在世界文學史上占據(jù)著不可取代的地位,馬克思稱其具有“永久的魅力”,是“一種規(guī)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逗神R史詩》對后世文學影響深遠,但丁、莎士比亞、歌德、托爾斯泰等享譽世界的文學家們都十分推崇《荷馬史詩》,并從中獲取過豐富的文學養(yǎng)分。而荷馬則與但丁、莎士比亞、歌德被西方文學界并稱為世界四大詩人。 名著概要 《伊利亞特》共分24卷,長達一萬五千余行,以最后一年中發(fā)生的事來反映特洛伊戰(zhàn)爭,在史詩開頭點出“阿喀琉斯的憤怒是我的主題”。 《伊利亞特》的主要人物——希臘英雄阿喀琉斯的父母舉行婚禮時,忘記了邀請不和女神厄里斯。于是她在宴席上扔下了一個“不和的金蘋果”,上面寫著“給最美的女神”。天后赫拉、智慧女神雅典娜和美神阿佛洛狄忒爭奪起來。眾神之王宙斯讓她們去找特洛伊王子帕里斯評判,帕里斯把金蘋果判給了阿佛洛狄忒。作為承諾,阿佛洛狄忒幫助帕里斯拐走了斯巴達國王墨涅拉俄斯的妻子海倫。希臘各部落公推墨涅拉俄斯的哥哥邁錫尼王阿伽門農為首領,組織了大軍攻打特洛伊。戰(zhàn)爭進行了九年多,眾神各助一方,特洛伊城始終未能被攻破。 戰(zhàn)爭即將進人第十年時,希臘聯(lián)軍攻占了克律塞。聯(lián)軍統(tǒng)帥阿伽門農仗勢搶奪了阿喀琉斯的女俘,阿喀琉斯憤然退出了戰(zhàn)爭。阿喀琉斯的母親忒提斯(海之女神)向宙斯請求恢復兒子的名譽,宙斯答應了她,并使希臘聯(lián)軍陷于不利境地。阿伽門農向阿喀琉斯求和,遭到拒絕。同時天后赫拉和海神波塞冬試圖幫助希臘人打傷特洛伊主將赫克托耳,宙斯及時阻止并使希臘聯(lián)軍陷于絕境。阿喀琉斯的朋友帕特洛克羅斯借了阿喀琉斯的鎧甲上陣,但是他忘記了阿喀琉斯不能沖出營地的勸告,被赫克托耳所殺并被奪去了鎧甲。阿喀琉斯十分悲傷,誓為好友報仇。他穿著火神赫淮斯托斯連夜打造的新鎧甲將特洛伊人殺得大敗,赫克托耳不聽特洛伊老王和母親的勸阻而留在城外迎戰(zhàn),最終阿喀琉 斯殺死了赫克托耳。希臘聯(lián)軍剝去赫克托耳的鎧甲,阿喀琉斯打穿尸體的腳踝,把赫克托耳的尸體拖于戰(zhàn)車之后。特洛伊老王普里阿摩斯在神使保護下哀求阿喀琉斯歸還兒子尸體,阿喀琉斯為其所動,交還尸體。特洛伊人悲痛地埋葬了英雄。 《奧德賽》共一萬兩千多行,24卷,講述了希臘將領俄底修斯歷經(jīng)10年返鄉(xiāng)的故事。 故事開頭寫許多貴族子弟向俄底修斯妻子珀涅羅珀求婚,妄圖霸占他的國家。珀涅羅珀以巧計拒絕了他們。俄底修斯的兒子忒勒馬科斯受雅典娜指點離家尋父,并得知父親在女神卡呂普索的島上,眾神同情俄底修斯,令女神放回他,但由于波塞冬的阻止,他流落到斯克里亞島,并受到國王阿爾喀諾俄斯禮遇,俄底修斯在宴會上回憶了他10年的經(jīng)歷: 戰(zhàn)爭結束后,俄底修斯帶領部下離開特洛伊。他們在海上遇到風暴,漂到了伊斯瑪洛斯,被喀孔涅斯人包圍。俄底修斯率部突圍后,又闖進了獨眼巨人的島,有兩名部下因偷羊被島上的巨人吃掉。俄底修斯被囚禁在山洞里。俄底修斯用計刺瞎巨人逃出,由此而觸怒海神。海神興風作浪,處處阻撓俄底修斯的航行。俄底修斯終于到達埃俄羅斯居住的島上,風神埃俄羅斯送他一只口袋助他回家。航行了9天,已經(jīng)可以看到故鄉(xiāng)海岸上的烽火,不幸的是俄底修斯的部下以為口袋里裝的是財寶,私下打開后狂風大作又將他們吹回原路。途中又遇巨人族,損失了除俄底修斯所坐那條船以外的全部船只。后來,他們又經(jīng)歷了種種危險,千辛萬苦到了太陽神島上。因為同伴們宰殺神牛,觸犯天律,船只被宙斯用雷電擊沉,同伴們全部溺死,只有俄底修斯沒有吃牛肉,因而保下一條命來。俄底修斯漂到俄古癸亞島后,被美麗的女神卡呂普索留作丈夫,一住就是7年。后來宙斯命令女神放他回鄉(xiāng)。 ‘ 阿爾喀諾俄斯得知他就是俄底修斯后,送給他很多禮物并派快船送他回國。 俄底修斯回國后,受女神雅典娜的指點,自己化裝成乞丐,采取各種辦法試探了妻子、兒子和仆人對他的忠心,懲罰了那幫別有用心的求婚者,最后全家團圓。 知識鏈接 1-阿喀琉斯之踵 在希臘神話中,阿喀琉斯出生后,其母親海上女神忒提斯為防止阿喀琉斯日后被殺死,將阿喀琉斯浸在冥河之中,使其擁有金剛不壞的身體,而在浸入孩子時,忒提斯是提著阿喀琉斯的腳后跟的,故阿喀琉斯身上只有腳后跟是唯一的而且是致命的弱點。阿波羅在特洛伊戰(zhàn)爭時為了制止阿喀琉斯的殺戮與其產生爭執(zhí),最后放冷箭射中阿喀琉斯的腳后跟,導致了英雄的喪命。后人以“阿喀琉斯之踵”比喻致命性的弱點。 2.木馬計 在特洛伊戰(zhàn)爭中,伊薩卡國王俄底修斯在攻打特洛伊的第十年為取得戰(zhàn)爭勝利,而獻計做出一個巨大的腹中空的木馬,將希臘將士藏于其中,聯(lián)軍假裝敗退,將木馬遺留在戰(zhàn)場上。預言家拉奧孔曾試圖揭露希臘聯(lián)軍的陰謀,但被海神波塞冬派巨蛇將他和他的兒子絞死。特洛伊人將戰(zhàn)利品——木馬拖人城中。當晚,木馬中的希臘將士與城外的聯(lián)軍里應外合攻陷特洛伊,希臘人大獲全勝。后世將“木馬”看成利用偽裝,打入對方內部,謀取一定利益的代名詞。 3.《荷馬史詩》中的比喻 《荷馬史詩》中的比喻被稱為“荷馬式比喻”。史詩中的比喻豐富,在描述人物和事件時,使用了日常生活和自然現(xiàn)象來比喻。如“那珀琉斯的兒子憑他的腳力快,一個閃電似的就追上去了,輕得像羽族中最快的山鷹打個回旋去追一只膽小的鴿子”。 名家評述 荷馬的史詩以及全部神話——這就是希臘人從野蠻時代帶人文明時代的主要遺產。 ——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 《奧德賽》雖然采用“雙線發(fā)展”的組合形式,但行動的中心始終圍繞著俄底修斯或俄底修斯的回歸和仇殺展開。俄底修斯的形象總是縈繞在聽眾和讀者的心頭,他的境遇始終是人們關心的焦點。忒勒馬科斯的出訪,神的干預,求婚人的惡行,裴奈羅驪的心境,牧豬人的活動,所有這一切都帶有陪襯和鋪墊的色彩,起著解說、轉折和牽引的作用,是一些旨在豐富故事內容,協(xié)調故事意境,開拓故事的橫向延伸的“穿插”——一句話,是扶襯“紅花”的“綠葉”。所以,和《伊利亞特》一樣,《奧德賽》主題明確,中心突出,描寫了一個緊湊、完整、自成一體的行動。 ——陳中梅《奧德賽·前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