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黨錮之禍

 蘭黛公主 2012-04-03
 光武帝劉秀所建的東漢,除了《漢書》和《論衡》之外,沒有在中國歷史上留下過什么光彩的事跡,卻由于外戚和宦官為禍之慘烈成為此后各朝的前車之鑒。黨錮之禍就是外戚和宦官把持朝政、爭權奪利造成的。東漢桓、靈兩帝年間,發(fā)生兩次黨錮之禍,正直士人和太學生受到極大打擊,影響深遠。
  東漢末年,外戚與宦官交替把持朝政,皇帝形同虛設。他們一方面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強取豪奪;同時又把持官吏選拔大權,濫用親朋,顛倒是非,混淆黑白,堵塞了一大批有品行,有學識的知識分子的仕途。當時民間流傳著嘲諷官吏選拔制度的打油詩:“舉秀才,不知書;察孝廉,父別居;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雞?!闭蔚暮诎担鐣膭邮?,國家命運和個人前途的渺茫,促使一部分官僚和知識分子對時政提出議論和尖銳的批評,貶抑篡權竊國的外戚宦官,褒揚不畏權勢憂國憂民的清官廉吏,逐漸形成了所謂的“清議”之風,這種風氣使宦官很害怕,于是出手鎮(zhèn)壓,釀成了中國歷史上有名的黨錮之禍。
  外戚宦官主持朝政,有正義感的士大夫必然退隱山林。順帝時士大夫就曾毀裂冠帶,避禍深山。桓帝時,政治更加黑暗,更多的讀書人逃入鄉(xiāng)下或山林,或躬耕田里,自食其力;或隱居講學,苦身修節(jié)。表面看起來是與世無爭,而透過其表象則可以清楚地看出他們對外戚宦官當朝的強烈不滿。所以,當朝廷征請他們入朝為官,替宦官政治歌功頌德時,他們寧死也不肯與宦官為伍,不但不應征,而且進而指斥時政。
  宦官和外戚把持朝政,任用私人,太學中數(shù)以千計的學生十年寒窗而無用武之處,他們有感于政治前途的暗淡,對宦官當政感到怨恨。于是,以郭泰、賈彪等為首的一批學生領袖一方面在太學中進行反宦官政治的組織和宣傳;另一方面,又吸收社會上有識有才能者入太學,以擴充自己陣容。太學遂成為當時又一政治活動中心。
  桓帝永興元年(153年),朱穆任冀州(今河北中南部)刺吏,懲除貪官污吏和權貴。他以宦官趙忠葬父僭越規(guī)制為由,挖墳剖棺查實并逮捕其家屬治罪。桓帝聞訊大怒,反將朱穆判作苦役。因此,引發(fā)了歷史上第一次大規(guī)模的學生請愿運動,太學生劉陶等數(shù)千人到宮廷向桓帝上書請愿,為朱穆喊冤。他們指責“中官近習,竊持國柄,手握王爵,口含天憲,顛倒是非,濫用職權。朱穆忠心憂國,深謀遠慮,乃國之棟梁。如非判刑不可,則我等愿代他受刑服苦役”?;傅蹜赜谌罕妷毫?,只好赦免朱穆。
  桓帝延熹五年(162年),皇甫規(guī)平羌有功,宦官徐璜等人向其敲榨不遂,就誣陷其侵沒軍餉,判其服刑苦役。于是,太學生張鳳等300余人又發(fā)起第二次請愿運動,上書為皇甫規(guī)鳴冤,皇甫規(guī)因而得以赦免。
  處士的橫議與太學生的抗憤,給一批中下級正直官吏在精神上和輿論上以極大鼓舞,他們也剛正執(zhí)法,制裁宦官及其親朋。河東太守劉祜的屬縣令大半為宦官子弟,百姓患之。劉祜到任,黜其強權,平理冤獄。山陽太守翟超與督郵張儉籍沒宦官侯覽老家財產(chǎn)。
  在野處士、在朝中下級官吏和太學生三股力量平行發(fā)展,交相呼應,形成了反宦官斗爭的政治高潮。這場斗爭的首領人物是出身中下的官吏后官至太尉的陳蕃、司隸校尉李膺等?;傅鄢?,李膺為司隸校尉,宦官張讓的弟弟在其屬下任縣令。貪殘暴虐,為躲懲治,逃到張讓家里藏起來。李膺不畏宦官權勢,親自率吏卒到張讓家將其搜捕治法。張讓訴冤桓帝,李膺據(jù)理駁斥,桓帝只好判李膺無罪。此后宦官一度收斂,李膺聲望更高。當時人們若受到他的接待,則榮稱作“登龍門”。
  然而,宦官并沒有坐視對手宰割,他們伺機反撲。“張成事件”的發(fā)生,恰好成為他們動手的借口。張成知道皇帝將要大赦,就指使兒子趁機殺人,李膺搜捕其子欲治極刑,卻正逢大赦當免,李膺愈懷憤疾,竟不顧大赦令而殺之。懷恨已久的宦官侯覽指使張成的弟子上書,誣告李膺等“養(yǎng)太學游士,交結諸郡生徒,更相驅馳,共為部黨,誹謗朝庭,疑亂風俗”?;傅勐勚笈聪略t逮捕黨人,并向全國公布罪行,以求天下共同聲討,時為延熹九年(166年)。結果,李膺、范滂等200多人被捕。太尉陳蕃力諫桓帝,指出這種作法“堵塞天下之口,聾盲一世之人,與秦焚書坑儒何異?”桓帝聽了更生氣,竟找借口連陳蕃也罷免了。李膺等在獄中受審時,故意牽扯部分宦官子弟,使宦官懼怕牽連。竇皇后的父親竇武不滿宦官專權,同情太學生反宦官運動,太學生乃求助于竇武。竇武就上書力諫桓帝赦免黨人,否則,將天下寒心,海內失望。
  皇帝權衡利弊,不得已于永康元年(167年)赦免200余人,罷官歸家,并書名三府,終身禁錮不得為官。第一次黨錮之禍到此結束,并未造成太大的傷害。
  黨人雖然被罷官歸田,禁錮而不得為官,但他們卻得到了比當官更為榮耀的社會敬仰。范滂出獄歸鄉(xiāng),家鄉(xiāng)人迎接他的車多達數(shù)千輛。名將皇甫規(guī)乃西部豪杰,竟也覺得自己未能列名黨人是一種恥辱。天下士大夫共相標榜,指天下名士為稱號,“上曰三君,次曰八俊,次曰八顧,次曰八及,次曰八廚?!币愿]武、陳蕃等為三君,“君”指受世人共同崇敬;以李膺、王暢等為八俊,“俊”指人中英雄;以郭泰、范滂等為八顧,“顧”指品德高尚而及于人;以張儉、劉表等為八及,“及”指能引導人追行受崇者;以度尚、張邈等為八廚,“廚”指能以財富救助他人。
  桓帝死后,靈帝立,宦官的權勢更大,也愈加腐朽荒淫。侯覽、曹節(jié)、王甫等人與靈帝乳母及諸女尚書,相互奸姘,穢亂宮廷,操弄國柄。太傅陳蕃、大將軍竇武密謀誅殺宦官,不幸事泄,反被誅殺。由此開始,宦官們有恃無恐,開始對黨人大打出手,演出了第二次黨錮之禍。
  建寧二年(169年),宦官侯覽指使人誣告山陽郡東部督郵張儉結黨,圖危社稷。曹節(jié)趁機示意有關治獄部門將上次的黨錮者也牽扯進去,靈帝昏庸,遂準其奏。于是,李膺、范滂等百余人被逮捕死于獄中,張儉外逃出境才得以幸免。他在外逃途中,曾得到過許多人的冒死掩護,官府沿途追查,成百人因此受牽累而家破人亡。仇人間也借機陷害對方,誣指與黨人無關者。
  宦官將天下豪杰及儒學有行義者皆指為黨人,其死、徙、廢、禁者,又六、七百人。事情至此并未結束,熹平五年(176年),永昌太守曹鸞上書為黨人訟冤,認為“黨人者,或耆擁淵德,或衣冠英賢,皆宜股肱王室。今乃被禁錮,辱在涂泥,所以災異屢見,水旱并至。應該解除禁錮,以慰天命”。曹鸞的上書本是好意,哪知皇上龍顏大怒,不但不聽勸諫,反將曹鸞拘死于獄。又下詔州郡,考察黨人門生故吏,父子兄弟在位者,全部免官禁錮。這就是第二次黨錮事件。這次事件打擊面更寬,懲治也更殘酷。自此以后,士人忌口,萬馬齊喑,有氣節(jié)的知識分子幾無遺類,社會陷入一片黑暗和混亂之中。
  宦官和外戚交替專權,使東漢成為中國歷史上最為黑暗的時期。黨錮事件的發(fā)生,使得正直之風頓熄,奸佞之氣陡長。不久,黃巾大起義爆發(fā),給東漢政權以沉重打擊。漢靈帝意識到如不解決黨錮問題以爭取民心,后果將不堪設想。中平元年(184年),靈帝宣布大赦黨人,流放者準許返回故里。但要基已亂,民心已失,漢王朝的滅亡近在眼前了。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