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園詩話 詳注隨園詩話(1函10冊全,現(xiàn)存9冊,32開本,線裝),隨園詩話8冊(卷1至卷16,缺5至6卷1冊)隨園詩話補遺2冊(卷1至卷10), 上海會文堂印行 。
袁枚(1716—1798),字子才,號簡齋,一號存齋,世稱隨園先生,晚年自號倉山居士、隨園老人等。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慈溪(今屬浙江)。乾隆四年(1739)進士,選庶吉士,入翰林院。乾隆七年(1742)改發(fā)江南,歷任溧水、江浦、沭陽、江寧等地知縣。乾隆十四年(1749)辭官,居于江寧(今江蘇南京)小倉山隨園。以后除乾隆十七半(1752)曾赴陜西任職不到一年外,終生絕跡仕途。袁枚主持乾隆詩壇,為性靈派領(lǐng)袖。著述甚豐,有《小倉山房詩集》、《小倉山房文集》、《隨園詩話》、《子不語》、《隨園尺牘》、《隨園隨筆》等十來種。傳見《清史稿》卷四八五等。
本書是清代影響最大的一部詩話。其體制為分條排列,每條或述一評’或記一事,或采一詩(或數(shù)詩),乃隨筆式。本書的編撰,旨在倡導(dǎo)性靈說詩論,以反對乾隆詩壇流行的沈德潛格調(diào)說與翁方綱以考據(jù)為詩的風(fēng)氣.本書于作者辭官后開始編撰,正編成書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由畢沅等資助付梓。補遺則寫至作者病故為止,成書于嘉慶年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