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腸;姜蔥蒜的問題?(19節(jié)) 入國問俗,入家問諱,上堂問禮(怎么行禮),臨病問便(大小便,因為心與小腸相表里;肺與大腸相表里;腎與膀胱相表里)問二便就是問心與肺和腎的功能。當小便出現(xiàn)問題時,與腎氣足不足,命門火衰與不衰的問題。當腸子陽明火燥太盛,人就會拉粘粘糊糊的黃便,當胃中寒就會出現(xiàn)腹脹;腸子里寒就會出現(xiàn)腸嗚、飧泄(吃什么拉什么,根本沒有消化)等等,大腸寒還會引發(fā)肚臍周圍疼痛,甚至病人站都站不?。ㄟB帶著前陰也會疼)。可以吃當歸(3兩)生姜(5兩)羊肉(1斤)放在一起燉煮湯(同時治療產(chǎn)后的腹疼,若產(chǎn)后有瘀血)。冬至前后養(yǎng)生問題,冬至前是一派陰霾之氣(喝羊肉湯,補陽的食物),冬至后是陽氣已經(jīng)升發(fā)起來,吃點蟲草鴨湯,鴨子性為平(煲鴨湯,指是老鴨湯,更年期之后的的鴨,陰陽之氣都平和了,是取其平性) 大腸問題:便秘問題 陽虛便秘,神情冷漠,臉上看不到神采,容易疲憊,沒有腹脹;(常用到白通湯這種藥劑) 陰虛的便秘,容易胸中煩躁,同時可能會吐黃痰,常吃麻仁丸,還有一種,陽明胃實證,狂妄,胡說八道,口臭,氣粗,找醫(yī)生可能用到《傷寒論》中的大小乘氣湯之類,中醫(yī)原理一定對每個人都有一個望聞問切的過程,通過望聞問切,看到你的癥(病象)來辯明你的病證,再根據(jù)病證的的歸屬來對證下藥。對于拉稀的問題,拉稀就是有濕邪化不掉,中醫(yī)上認為都是命門火不足,或衰退。象早上的5更瀉,久治不好,(隔姜炙)就是用一個厚厚的姜片敷在肚臍上,然后用艾條去薰灼,一定長期堅持才有效果;或在同仁堂去買附子理中丸。關于大小腸,現(xiàn)在腸癌病人很多,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如果出現(xiàn)肺寒的話,一定出現(xiàn)大腸寒(肺與大腸相表里);如果小腸吸收出現(xiàn)問題的話,心臟一定出現(xiàn)問題(小腸與心相表里)。怎么規(guī)避它呢?首先是生活習性上的改變,例長期吃冷飲,就可能造成肺寒,剛開始表現(xiàn)為咳嗽,鼻塞,咽炎,(冷飲,空調,壓抑有關聯(lián)),久爾形成胃寒,再往下壓出現(xiàn)腸寒,(出現(xiàn)潰瘍性結腸炎這些毛?。@病一旦出現(xiàn)在臨床上非常讓人撓頭的病,懂了這個道理后,從源頭上根本解決這個問題,禁止小孩子過份吃冷飲,培養(yǎng)起小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性,使孩子到老了肺腸都是健康的。中醫(yī)特別強調寒(受涼寒邪會對肺的大大傷害)。 膀胱病,小便的問題,膀胱經(jīng)走人體后面的太陽經(jīng),膀胱的氣化功能可使尿推出來,一歲二歲之前小孩子遺尿問題是正常的,小孩子腎發(fā)育不全,孩子長大后自然會沒有了,現(xiàn)在老人由于腎陽衰,腎氣固攝不住,氣化力差的原因,現(xiàn)在中年婦女也出現(xiàn)這種問題,屬于身體的狀態(tài)出現(xiàn)大問題,一種是尿不禁,老排不干凈;另一種是窿閉,就是想拉又拉不出,但又憋的慌,甚至小腹脹疼,這就是膀胱不能氣化,排不出尿;人是會被屎尿憋死的,中醫(yī)養(yǎng)生學里很重視二便。老百姓老強調補腎,可是傳統(tǒng)的養(yǎng)生學里,補不單是吃東西,而你的行為,你的日常生活,你建立起的新的正確的生活習性對你的身體來說就是補。它認為隨時隨地可以補,例在小便是一定咬牙,咬牙可以固攝腎氣,如果上廁所,牙為腎之齒,腎齒兩枚如咬物,不是死死的咬住不放,這樣更耗腎氣,正確的好象有兩枚棗核在你的后槽牙之間,微微保持咬住的口型,然后在這種情形下大小便時恰恰處于一種吸氣的狀態(tài),是氣往里收的狀態(tài),這是補腎?,F(xiàn)代人在廁所里用手機,這是更加泄氣傷腎的。 當尿不出不,憋的慌怎么辦?陰陽熨臍法:蔥白一斤(去須去葉)搗爛,加麝香(主通竄,開竅的)小許,用兩袋紗布包兩包,放在肚臍(神厥穴)上先用熱熨斗熨熨(5分鐘),之后換上另一個冷沙布包,用冷熨斗熨熨(5分鐘)反反復復用熱(陽)冷(陰)熨斗熨熨,尿就出拉出來。另一種方法,外達法,基本上適合于受寒邪了,冷著了,拉不出尿了,用蔥白煎成一大鍋水,放在桶里,讓人進入浸泡(一定水沒過肚臍),泡微微出汗,就會想拉尿了,你就拉在桶里得了,一出來受涼了(涼了又氣化不出尿)。尿出來,病就好了。 蔥(中藥里用的特別多):別名伯菜,和事草。特性:生吃,主辛散,開散,小蔥拌豆腐;熟吃,主甘溫,北京吃拷鴨拌生蔥吃。另一個特性,外實內空,是肺之菜。蔥白入肺的,三通湯,就是宣散三焦的食藥,蔥白(宣上焦),干姜(黃色)(宣散中焦),附子(黑色)云貴地區(qū)作為菜的佐料吃(宣散下焦)。蔥白,有發(fā)汗解肌作用,利耳明,通二便,因為補了肺就是滋潤了大腸,是宣散上焦的,做菜時各種菜放點蔥是對人體有好處的,例如懷孕的婦女感冒(著涼,感冒發(fā)燒)時白蔥和生姜煮著喝,讓她發(fā)發(fā)汗,再用熱水泡腳,讓身上微微發(fā)汗,就會好的。在中醫(yī)里,蔥不可與蜂與棗同吃(相克的)。蔥能通氣,它能解毒,魚毒與肉毒,所以做魚和肉時,都放點蔥,最好。 姜,特性,辛溫散寒發(fā)表。生姜是走表的,它在表層疏通氣機,你受風寒了可以用蔥白與生姜煮水喝,生姜皮可以消水腫,還有麻痹不通可以串通了,不麻了,生姜還可以止嘔吐,生姜可治痰濕卒昏,姜汁可以開痰,童小便可以讓虛火降到下丹田,讓痰濕的人清醒過來;頭是諸陽之會,頭腦一定要保持清醒,晚上睡覺不可蒙頭睡的,陽是頭的用,靜和涼是頭的脾氣(習性),火一定藏在下丹田,生姜還可解野禽的毒,燉野禽一定要放點生姜很好。在日常生活中發(fā)現(xiàn)一個很普遍問題,喜歡在黃酒里邊放點姜絲,如果天天吃生姜酒過度就會出現(xiàn)痔瘡加重和眼睛生病問題。(積熱滯留)當陽氣虛弱時可以這么做,但不可過度,冬吃蘿卜夏吃姜,(孔子每頓撤姜的)夏天人體陽氣全浮在外,身體內是最寒涼的,所以要吃點姜溫溫寒涼的內臟,(在所有做的湯里邊放點姜絲,對內體非常有好處);到了冬天,人體把所有的陽氣都收回來,內臟是最熱的),所以可以吃點蘿卜類清涼順氣的東西;一天養(yǎng)生中上床蘿卜,上床時不要帶脾胃的負擔,睡覺是養(yǎng)生的,不要帶任何心理負擔與生理負擔;下床姜,起床是陽動,就是取其生發(fā)之機,你再吃點姜助一助,更加生發(fā)的快。 夜不吃姜:夜是主和的,五臟六臟都要關閉修復了,所以不能吃。 秋不吃姜:秋天是主收斂的,主和的,這時候吃姜不和天地運轉原理 當你受寒感冒了:用蔥白+大棗+生姜煮成姜汁喝掉發(fā)發(fā)汗,再泡腳,第二天基本上會好的。 干姜是母姜,它是入里的,里虛,例如胃氣不疏的話,吃干姜,當干姜量用大了,中醫(yī)有個方子叫通脈,暢通內臟經(jīng)脈。 大蒜:不放在藥物里。如果有的人喜歡吃特別味濃的東西,說明他五臟處于一種瘀滯狀態(tài),要吃味厚重的食物來掀開九竅,大蒜味特濃,通五臟開竅。味特濃。大蒜可以去寒濕,化肉食,可以去溫疫;蒜不可多食,耗散人的氣,耗散人的血,蒜走清竅,走眼睛的,多吃會傷害你的眼睛或傷害你的心(神明)。辣椒走濁竅的(大腸肛門)。 大蒜搗碎貼在腳心(涌泉穴)上引虛火下行到肚臍上(當你流鼻血時);把蒜搗成汁瑞士敷在肚臍上能通下焦之氣,有利于腿腳水腫消除;大蒜切成厚片敷在肚臍上再用艾條炙治癰疽癰瘡。 |
|
來自: 慧浚 > 《怎么養(yǎng)好自己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