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湖志》總敘 (明)莫震纂 莫旦增修
石湖在蘇州盤門外一十二里,上承太湖之水,下流遇行春橋以入于橫塘,南北長九里,東西三四里,北屬吳縣靈巖鄉(xiāng)界,南屬吳江縣范隅鄉(xiāng)界,蓋兩縣交會之間也。當飚風倏起,云濤雪浪振動林麓而霧雨空濛之際,則四顧莫辨,如在混沌中。迨風止波平,則一碧如鏡,其橫山上方、茶磨、拜郊臺諸峰如屏如戢,如龍蛇獅象,浮青滴翠,氣勢與湖相雄,兩涘皆幽林青樹,綠陰團團。而村居野店、佛祠神宇高下隱見。至其橋路逶迤,阡陌鱗次,洲渚遠近,與夫山輿水舫之往來,農(nóng)歌漁唱之響答,禽鳥魚鱉之翔泳,皆在嵐光紫翠中變態(tài)不一,殆與畫圖無異,故號“吳中勝景”。丁晉公、范崇公皆創(chuàng)別業(yè)于此,而真孝兩朝皆有宸翰之賜,至今為湖上光。是以歷代人才踵生不絕,仕者以功業(yè)顯,隱者以文行著,而古今名筆若詩若文崖鐫野刻者亦多。其良辰美景,好事者泛樓舡、攜酒肴,以為游樂無間遠近。說者以為與杭之西湖相類。然西湖止水,游者必舍舟于十里之外而又買舟以游,不若石湖之四通八達無適而不舟也。每歲清明,上巳、重陽三節(jié),則游者傾城而出,云集蟻聚,不下萬人,舟輿之相接,食貨之相競,鼓吹之相聞,歡聲動地以樂太平,此則西湖之所無也。 《大明一統(tǒng)志》云:石湖在府城西南一十二里,連越來溪,范蠡所從入五湖者。宋參政范成大隨高下為亭觀,湖山絕勝繪圖以傳,孝宗書“石湖”二大字賜之。 《郡志》云:石湖在縣西南十二里,蓋太湖之一派,范蠡所從如五湖者,參政范成大創(chuàng)別墅于此。 龔氏《紀聞》云:范公文章政事震耀一世,其地為人愛重,石湖西南一帶盡佳山水,作圃于其間頗眾,往往極侈麗之觀。春時士大夫游賞者,獨以不到此為根,猶洛中諸圃必以獨樂為重耳。按:石湖之名前此未曾著,實自范文穆公始,由是繪圖以傳。 《東皋錄》云:石湖山水為吳中偉觀,昔范文穆公樂而居之,因自號“石湖居士”。至今釣游之跡猶約略可考。士大夫之過吳者必一至焉。又云吳郡山水近治可游者,惟石湖為最,山自西群奔而來,遇石湖而止。 旦按:丁范二公皆居石湖,皆有宸翰之賜,后之人往往慕范而不及丁。蓋古之人所以名世而不朽者,立德立功立言而已,而爵位不與存焉,若二公之于三立,考其列傳自見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