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生、學校、教師。這四個詞的真正教育內(nèi)涵是什么?
高效課堂作為一個相對先進和完整的教育概念,它的基本支撐正是這四個基本概念。
真正的教育必須堅守“人性”、立足“人本”、富有“人道”、尊重“人權”。
高效課堂教育學主張,教育即人學,它意味著教育必須“從兒童出發(fā)”,也就是“以兒童為本”,即滿足兒童的好奇心、展示欲、創(chuàng)造性。
高效課堂教育認為,學生首先姓“學”、字“生”。離開了“學”,就沒有“生”,這個“生”即“生長”。因而學習即生長,學習是“學”、“生”的生命成長方式。
高效課堂教育主張,學校首先是“學生”的“學校”,因而學校的一切都應該體現(xiàn)出學生的色彩、聲音、形象和存在。
高效課堂教育認為,一切的學習和生長都不可被人為地替代包辦,學校必須要讓學習和成長“發(fā)生”在學生身上。因而,學校的挑戰(zhàn)、使命,是取決于如何為學習和生長創(chuàng)造、提供“發(fā)生可能”的眾多因素上,如環(huán)境、動機、手段、機制等等,這樣眾多因素的聚合是教育教學的前提,是過程甚至更是教育教學本身,學校的價值就體現(xiàn)在它的“生態(tài)”意義上。因此,還可以這樣精煉地概述:學校即生態(tài)。
高效課堂教育主張,教師角色具有三重意義:
一是學校生態(tài)的建構者,是提供學習和生長條件的人,離開教師這個特殊角色的存在,就意味著有可能失去“發(fā)生”,教師是一個必需條件,它的價值體現(xiàn)在——是學習和生長的“可能性”;
二是一個學習和生長的開發(fā)者,你千萬不要單純以為教師是教材、課程的開發(fā)者,這或許是遠遠不夠的,我們講有什么樣的教師就有什么樣的學生,教師對學習和生長的開發(fā)意味著首先是對學生潛能、思維、學習力等基本素質(zhì)和能力的開發(fā),其次是對學習的開發(fā),要敢于“放手”,大膽讓學生在“在經(jīng)歷中體驗”,去“失敗中矯正”,從“感悟中成長”,再次是對生長的開發(fā),條條大路通羅馬,“人學”的教育主張是建議要從差異出發(fā),接受差異、尊重差異、包容差異,準許學生“遵照自己的方式”去學習和生長,要敢于讓每個學生“走自己的路”,而教育教學的內(nèi)容指向性則更加清晰,生活、生命、生存。
三是一個信念的傳播者,教師必須以自己的信念去影響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其實,當我們概述學校即生態(tài)、教師即條件時,其中都包含著“文化”指向,有時候,需要從“教育即信仰”的角度去領會教師對信念的傳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