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惇與蘇軾作者:piao28 2010-06-09 14:24 星期三 多云
章惇(1035—1105),字子厚,福建浦城人?!端问?#8226;章惇傳》說:“惇豪俊、博學善文。” 后世讀書人知道章惇,大概都由于蘇軾的緣故,我也不例外。但之前不知道他是福建人?!端问贰钒阉腥?#8220;奸臣傳”,給他定的主要“罪狀”是,盡復熙豐舊法,黜逐元祐朝臣;肆開邊隙,詆誣宣仁后。 他任商州令時與蘇軾結交,當時蘇為簽判鳳翔。章為人狂放,志向高遠,與蘇軾很是投合。兩人有過一段同游同飲的好日子。宋-曾慥《高齋漫錄》記載,蘇、章游仙游潭,“下臨絕壁萬仞,岸甚狹,橫木架橋。子厚推子瞻過潭書壁,子瞻不敢過。子厚平步而過,用索系數(shù),躡之上下,神色不動,以漆墨大書石壁上曰,‘章惇蘇軾來游。’子瞻拊其背曰:“子厚必能殺人。”子厚曰:“何也?”子瞻曰:“能自拼命者能殺人也。”子厚大笑。一個連自己的命都不當回事,能拿別人的命當回事嗎?但是蘇軾萬萬沒有料到章惇做了宰相之后,黨同伐異、驅(qū)逐異己,就連當年一塊題詩蘇軾他自己,都沒逃過被流放的厄運。 蘇章交惡的原因,有這么一說,子厚出生的時候,父母不想要他,把他放在水盆里溺死,被人救止。蘇軾贈詩,有“方丈仙人出渺茫,高情尤愛水云鄉(xiāng)”之句,子厚認為這是嘲諷自己,很不高興。當然也不排除文人相嫉,章惇心高氣傲,不甘為人下,遇到東坡,算是撞上了他“五百年前的孽冤”。論才學,蘇軾遠超同儕,其他人想一較高低,幾乎不可能。 當然要說主要原因還是政治。按說蘇軾與章惇交情甚厚,元祐年間,東坡知貢舉,陰錯陽差的,還取了章的兒子章援為第一名,但是這樣多層人情關系都逃離不了政治的殘酷剝離。宋神宗熙寧二年(一○六九),王安石秉政,賞識章惇之才,用為編修三司條例官,協(xié)助推行新法,章成為變法派的中堅分子。蘇軾是反對王安石的激進改革的。從這個時候起,蘇軾和章惇這兩個朋友便劃分成了兩個陣營。1086年,哲宗元祐元年,新皇帝九歲,皇太后臨朝,重用蘇軾,八個月之內(nèi),連升三次,為翰林學士,知制誥。這個職位很重要,幫皇帝起草國書的。而此時,蘇轍在京為右司諫,把和王安石一派的政客全部降職,章惇亦在其列。章惇是剛愎之人,他沒有蘇軾那么好的修養(yǎng),當然就記恨在心了。 章惇為人陰險狡詐 ,整治政敵毫不手軟甚至提出掘開司馬光的墳墓,暴骨鞭尸;后來又因與蘇軾政見不合,對蘇軾也大下辣手把蘇軾貶到偏遠的惠州。蘇軾在惠州以苦為樂寫詩道:為報詩人春睡足,道人輕打五更鐘。詩傳到京城,章惇睡不著覺了,他妒忌蘇軾在逆境中也能這么逍遙就把他貶到更偏遠的儋州。儋州即是今天的海南,在宋朝,貶到海南是僅比滿門抄斬罪輕一級的處罰。朋友變成的敵人,因為相知甚深,關注得也就格外細膩,整治起來自然整治得格外有“雅趣”。據(jù)羅大經(jīng)《鶴林玉露》記載,“蘇子瞻謫儋州,以瞻與儋字相近也。子由謫雷州,以雷字下有田字也。黃魯直謫宜州,以宜字類直字也”。都是子厚的主意,拿他們惡作劇。拿這些有文化的人開涮,讓他們受心理上的奇恥大辱。蘇東坡字子瞻,“瞻”與“儋”諧形,換上“人字旁”,要你目中無人;蘇轍字子由,“由”字在“雷”字底下,“田”字不出頭,要你再無出頭之日。黃庭堅字魯直,“直”“宜”相像。由此可見章惇之狠。 后來傳說,有相命先生說了,子瞻貶儋州,“儋”有“人字旁”,蘇東坡命不該絕,有人相助,問題不大;子由貶雷州,雷州的“雷”,田上有雨,甘霖之下,萬物出頭,“田”字當然也能出頭,“田”一出頭,不就是“田”字?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而黃庭堅貶到宜州情況就嚴重了,“宜”字像是給“直”字加了個蓋,他要在宜州蓋棺定論了。后來情況的確如此。 但是政壇的事永遠說不準。元符三年,哲宗去世,徽宗繼位。章惇因反對傳位徽宗,徽宗上臺,立即把他罷相。政敵翻出更多舊賬,結果這回也給貶到雷州。與此同時,蘇軾遇赦放還?;兆诮ㄖ芯竾甑牧?,蘇軾到達京口,子厚的兒子章援也在那里,他沒有見到蘇軾,誠惶誠恐地寫了一封長信,為父親求情。因為當時有一種傳說,蘇軾將被起用。章援出于對父親多年作為的了解,擔心蘇軾重新上臺,會進行報復,于是給蘇東坡寫了一封信,章援的信哀凄動人,意思是說輔佐君王的人,一言之微,足以決定他人之命運。子厚的兒子,果然父風宛然。但這小章也不是什么好東西,當年蘇東坡作主考官,親自第一名錄取他,按照當時的傳統(tǒng),章援當為蘇軾之門生。老章貓逗老鼠似的拿東坡的生死逗著玩的時候,沒見他為老師說點什么,做點什么。 章援以父親的為人忖度他人,他把東坡看得太小了。蘇軾給章援回信,這樣寫的:“某與丞相定交四十余年,雖中間出處稍異,交情固無增損也。聞其高年寄跡海隅,此懷可知。但以往者更說何益?惟論其未然者而已。……,書至此,困憊放筆,太息而已。(1101年)六月十四日。” 同年蘇軾病故。1105年章惇卒。 說蘇、章交惡,其實只是章打擊迫害蘇,蘇軾則一直當子厚為朋友。蘇軾于其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寬容大度和仁愛精神,在古往今來的人物中,實屬鮮見。 附記:今天上課講評文言文練習題,講到北宋變法派與元祐黨人之爭,說到了章惇,說到古人猜字,因為時間關系,無法遷移過多,現(xiàn)補充如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