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性鍍銅體系對陽極有些什么特殊要求?酸性鍍銅溶液中的銅離子主要靠銅陽極的正常溶解來補充。在一般電鍍中,為了避免雜質進入溶液而造成鍍液故障,常采用高純度的金屬。在酸性鍍銅體系中若采用紫銅作為陽極,由于其溶解是以一價銅形式進行,而鍍液中的主鹽和在陰極上還原的是二價銅離子,這樣,大量的一價銅離子將由于歧化反應而生出許多銅粉,不僅使電鍍過程失去平衡,而且鍍層質量根本不能得到保證。同時,快速溶解的陽極會產(chǎn)生大量的陽極泥渣,在攪拌和陰極移動的情況下,泥渣容易掉落而污染鍍液。這種陽極雖然純度很高,但銅粉嚴重(這是由于晶間腐蝕而使陽極表面層分散成細顆粒的銅),容易導致鍍層表面粗糙。研究表明:在銅陽極中摻人少量的磷可使上述現(xiàn)象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抑制。陽極中的含磷量以0.1%~0.6%為宜。在摻磷時要求均勻,最好采用鋼模澆鑄,成型后的陽極若能經(jīng)過壓制和鍛打,則更為理想。 第一次應用的陽極應進行表面刷洗,并放置在稀硫酸溶液中浸泡2~3h(防止浮銅粒子進人溶液)。掛人鍍粒后應保持陰、陽極面積比為l:3左右,陽極電流密度不應大于4A/dm2。正常溶解的陽極表面應有一層疏松的黑色膜或者稠狀的烏黑膜。若抹去黑膜,陽極則露出冰花似的結晶紋。 此外,還要考慮硫酸根濃度對陽極溶解的影響。當溫度較低和硫酸根含量較高時,溶液中硫酸銅濃度接近飽和,陽極邊緣及下端可觀察到藍色硫酸銅結晶,它將阻止電流通過,容易引起陽極鈍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