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下探2319點只是時間問題近日,摩根大通中國區(qū)董事總經理、首席經濟師龔方雄在廣州證券舉辦的“嶺南創(chuàng)富”服務產品發(fā)布會上表示,目前單一貨幣和分散財政矛盾下的歐債問題是對全球真正的威脅,未來有30%的可能產生二次衰退。目前狀況下,中國的宏觀政策不應再緊縮,外來危機或將加速中國貨幣和財政政策放松的速度。(點擊進入>>>微博解盤) 龔方雄分析,2008年以來全球債務的轉移路徑基本上是從私人、非政府金融機構和企業(yè)手上通過貨幣和財政政策轉移到政府手上,其中美債問題只是外界對政府能力的質疑,而非對其經濟的擔憂。但歐債問題是嚴峻的結構性問題,其走勢涉及未來歐洲進一步統(tǒng)一還是分散的抉擇。 對于全球經濟預期,龔方雄認為最好的情況是全球經濟非常低迷地成長,因為要削減財政支出,在經濟低迷、失業(yè)率高企的情況下要緊縮財政,同時貨幣政策的空間已經不大。由于過去幾周的變化,龔方雄認為經濟面臨二次衰退的風險在增加,“我們現(xiàn)在認為有30%的可能”。 針對目前的國際環(huán)境,龔方雄認為國內宏觀政策最好做一些結構性放松,“至少應停下來看一看”。相比西方,他認為中國的資產負債表,無論企業(yè)還是個人層面都是全球最好,而政府在貨幣和財政政策上能使用的工具比西方多且靈活。 從債務看,龔方雄認為地方融資平臺風險被無限夸大。他表示,中國國債占GDP的比重為20%,地方融資平臺債務即使按10萬億元的規(guī)模全部計入,總債務也只達到GDP比重的45%,遠低于西方國家和很多新興經濟體。如果真出現(xiàn)問題,政府會出手而且完全有能力救助。 從資產看,中國政府外匯儲備為3.2萬億美元,超過GDP的一半。此外,政府占有土地資源(地方融資平臺都是通過土地抵押),而且中國“巨大上市公司”70%的股權是國家所有。“西方沒有哪個國家政府持有這么多流動性資產,想想中國的資產負債表多強。”龔方雄說。 同時,龔方雄認為油價下跌會導致下半年的通脹壓力迅速下降,現(xiàn)在已是通脹高點,緊縮政策應已走到本輪周期末端。至于政策如何放松,龔方雄認為中國可以出臺的針對性措施很多。貨幣政策上,存款準備金可以下降的空間很大。財政政策可以做得更多,如給中小企業(yè)進行定向性的財政補貼和減稅、提升醫(yī)療保障和教育。這些方向中央已經提到,外來危機或許會讓推進速度更快。 龔方雄認為進入四季度A股可能會有一波不錯的走勢。(信息時報 葉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