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認識副職崗位 努力做好副職工作 ——在伍家法院掛職任副院長的一點認識和體會 作者:楊文智 發(fā)布時間:2008-06-29 15:14:48 擔任法院副院長一職,是黨和人民的重托與期待,也是組織上的信任和關(guān)懷,我十分感謝領(lǐng)導和組織給我這次學習鍛煉的機會。雖在部隊從事政治工作20多年,但法院領(lǐng)導工作對我來說還是一項全新的課題,深感責任重大。從自身條件看,由于實際工作經(jīng)驗的不足和思想理論水平、法律工作經(jīng)驗上的欠缺,我頗感差距大、有壓力。因此,在這里就法院工作一把手傳授的、同事們指點的、以及在部隊工作所零零碎碎感受到的一點認識和體會,從兩個方面向組織和領(lǐng)導作一匯報。 一、充分認識副職地位和作用 正確認識副職崗位是做好本職工作的前提。對副職崗位怎么看,不外乎兩種情況:有同志說,主官難當,副職好干,認為副職權(quán)力不大,想干多少干多少,出了問題,先找主官;還有同志認為,主官好干,副職難當,要錢沒有錢,要權(quán)權(quán)有限,分管幾條線,常常唱黑臉。產(chǎn)生這種片面認識,主要是對副職地位作用認識有偏差。前者看輕了,容易放松要求,后者看重了,產(chǎn)生畏難情緒。那么,怎樣看待副職的地位和作用呢?我覺得應該從四個方面來認識。 (一)副職是班子整體建設中的重要構(gòu)成。 法院要依靠黨組的集體領(lǐng)導,不是一兩個人,而是一個班子。在一個完整的班子中,書記(院長)只有一人,黨組成員(副職)則可能至少有兩至三個。從數(shù)量上看,副職在班子中占有較大比例。從班子的質(zhì)量建設上看,如果把一個班子比做一個完整的人的話,主官就是核心和大腦,副職就是起支撐作用的骨胳和血肉,這個班子能不能立起來,整體形象怎么樣,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各個副職的自身素質(zhì)和作用的發(fā)揮,這個比喻雖不太恰當,我覺得基本上能說明問題。 (二)副職對主官決策具有重大影響。 在如何決策的問題上,我們黨創(chuàng)造了民主集中制原則。副職作為黨組一個重要成員,有一票的權(quán)力,與正職共同行使決策權(quán)。在分工負責制下的副職具有較大的決策建議權(quán),尤其對于自己所分管工作在積極主動而不是被動的作用下,往往對主官的拍板定案有著重大影響。有同志說“當官帶個副,有事難做主”,從而看輕了副職在黨組集體決策中的影響力。實際上,作為副職盡管各自分管的工作有區(qū)別,但這一票的份量則是同等的,它是黨賦予給你的責任,是部屬對于你的期盼,其份量不可低估。就某項工作來看,副職既要站在全局上去看問題和分析問題,又要站在分管部門的角度,從微觀上去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而主官盡管也是從全局上看問題和分析問題,但這種分析則大多側(cè)重于宏觀的和方向性的把握,對于具體的工作沒有必要也不可能那么細致或一插到底,副職在分管工作中,所接觸的情況既全面又具體,在積極提出可行意見后,可以為主官決定提供具體參考依據(jù),有助于黨組對重大問題的醞釀和決策。 (三)副職在維護班子團結(jié)中的作用不可替代。 說到團結(jié),人人比較敏感,各級比較關(guān)注,這是領(lǐng)導班子建設的一個重要問題。那么,作為副職在維護班子團結(jié)中應起什么樣的作用呢?我覺得這種作用是獨特的,不可替代的粘合作用,非副職擔當不可。比如,主官與副職之間在思想和意見上有了分歧或矛盾,來往之間拉不下面子,如果等上級領(lǐng)導來做工作就比較被動,往往效果不好。這時,另一副職出面做工作顯得特別重要。從層次上講雖有差別,但一般情況下可以靠上去,也能說上話,以便及時拉拉袖子提個醒,從而起到一種緩沖墊的作用,這種作用的發(fā)揮是上級領(lǐng)導所不能替代的,只有副職具備這個條件。當部門之間有了矛盾時,主官不便出面,副職也能站在整個單位的角度去協(xié)調(diào),多說幾句少說幾句,說重了說輕了,都有個退路。這樣,既不傷部門之間自尊,又替主官分了憂,既能維護班子團結(jié),又能促進法院全面建設。 (四)副職崗位對促進個人成熟的作用不可小視。 干部成熟是有規(guī)律的,小平同志說“干部要一個臺階一個臺階地上,才能積累豐富的工作經(jīng)驗。”作為副職,任何時候都要堅持更多地適應主官,而不能讓主官更多地適應自己,這個位置不能顛倒。這種適應也不是被動的,如對某件事有意見分歧時,副職則應積極主動的尋找時機,連續(xù)不斷地進行溝通,以便形成共識。在一定程度上講這種適應過程,就是對一個人涵養(yǎng)鍛造的過程,所表現(xiàn)出來的素質(zhì)也反映了一個干部成熟程度。有同志覺得當副職,有時感到憋氣,認為有了成績看不見,有了毛病好發(fā)現(xiàn),上邊挨批評,下面落埋怨,心情顯得很浮燥。應該看到副職崗位確實有受委曲和被誤解的時候,也有挨批受氣落埋怨的情況,但要看到,只有在副職的崗位上才能夠開闊視野,培養(yǎng)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掌握和提高一定的領(lǐng)導藝術(shù)和工作能力。這也是副職崗位磨煉人出息人的地方。應該十分珍惜這個機會,促使個人不斷成熟,力求把副職崗位當做立身做人、有所作為的舞臺。 二、當好副職需要著力把握好的五個問題 大思想家但丁說“他把人的生存,當作一種煉獄”,這句話讓我蕩漾心境,引用這句話其實是一種提醒。對如何當好副職,是對一個人領(lǐng)導能力、政治覺悟、思想水平、道德觀念和價值取向的綜合檢驗。從許多領(lǐng)導積累和傳授的經(jīng)驗看,可以概括為“五不”,即有主見而不固執(zhí),多攬事而不爭權(quán),盡職責而不爭功,用職權(quán)而不越權(quán),抓到位而不越位。這“五不”看起來抽象,細細品品確有深理。究竟怎樣當好副職,我認為最重要的是要從實際出發(fā),從實效出發(fā),從分管工作統(tǒng)攬出發(f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具體對待,并著力把握以下五點: (一)在領(lǐng)導工作上,要提高一級想問題,降低一級抓落實。 這是我原在部隊擔任團的代理政委時的一位老首長經(jīng)常強調(diào)并傳授的一種方法。作為副職,既不能象主官那樣把精力放在決策上,也不能象部門領(lǐng)導那樣把精力放在抓具體工作上。一是眼光抬高點。在處理日常工作和研究決策重大問題時,副職由于所處位置不同,思維容易受局限,所以在參與決策謀劃中應該提高看問題的站力點,避免短視現(xiàn)象和盲目性。怎樣提高一級看問題的起點呢?具體來說,就是要站在整體和大局上看問題,要站在一級黨委機關(guān)的層次上去理解,要站在主官的位置和角度上去想事情,切不可看眼前、想局部、搞單項。只有這樣,副職做領(lǐng)導工作的層次才能提高,才能體現(xiàn)為主官分憂,為法院全局性工作負責的精神。二是身子撲低些。副職由于分工的不同,在領(lǐng)導班子中抓落實的責任很重。尤其在一把手作出決策之后,副職應立即靠上去,具體抓好工作落實。在落實中要多請示多匯報,創(chuàng)造性地抓好工作。如只限于當一名“二傳手”或提提要求或指手劃腳,抓落實只能是一句空話。因此,要抓好工作落實,必須有降低一級抓落實的意識。這種意識就是,要主動地經(jīng)常思考問題、善于把握問題、切實統(tǒng)攬全局、找準薄弱環(huán)節(jié)、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撲下身子抓好落實。就副職來說,有時往往需要站在一把手的位置上抓落實,個別時候甚至還得站在低一級的位置上去做工作。因此,只有在落實中積極地不斷地總結(jié)經(jīng)驗,才能摸索出更新的管用的科學管理方法。因此,這既是上級領(lǐng)導對副職的要求,也是組織對自己的培養(yǎng)鍛煉。事實證明,也只有把指導和要求變?yōu)榫唧w措施,使工作分工更明確,使措施的可操作性變得更強,才能夠創(chuàng)造性地抓好落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是手腳放勤些。如果說主官有時在某些事情上可能放放手,稍稍超脫一點的話,作為副職就不能有這種想法,更不能這樣去做。抓工作落實,副職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不能當一把手,不能有漂浮作風,不能強調(diào)客觀而推推拖拖。作為副職對工作要有很強的責任感和使命意識。戰(zhàn)爭時期,各級副職就要在惡仗硬仗中靠前指揮,帶領(lǐng)部隊沖鋒陷陣而克敵制勝來實現(xiàn)首長的決心和意圖。而在和平年代,法院的各項工作主官也不可能事事靠前,同樣要靠副職發(fā)揮作用。這時副職就要積極主動,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客觀分析問題,正確處理和解決問題。在抓落實過程中,理應比主官工作更到位,精力更投入。 (二)在功過是非問題上,露臉的事往后靠,棘手的事往前站。 作為副職,任何時候都需要擺正自己的位置,特別是在功過是非問題上,更應如此。這就要求副職既要有著眼大局的正確指導思想,同時又要具有良好的道德修養(yǎng)。在實際工作中就應自覺把握好以下三點:一是由主官出面的時候,副職適當后移。如單位工作取得成績受到上級表彰時,上級領(lǐng)導和黨政機關(guān)領(lǐng)導來單位檢查看望大家時,應把主官推到前面,讓主官多陪陪。當上級考察班子,了解主官情況時,應如實地客觀反映情況,通過匯報工作,讓主官露臉。這也是對上對下負責的正確態(tài)度,同時也體現(xiàn)了副職的思想品德、黨性觀念和個人素質(zhì)。總之,諸如此類的事,副職則應慎思其行。這既是出于禮節(jié),也是工作需要,既能體現(xiàn)領(lǐng)導班子整體責任意識,也能反映副職的胸襟和品格。當然,象個別素質(zhì)不高、心態(tài)不好的干部那樣,平時沒事想找事,有點小事就夸大其詞,把班子和主官說的一無是處,這樣往往事與愿違。而實際上在上級領(lǐng)導和組織在考察了解他人的同時,對其自身也是一次考察。二是棘手問題要站在矛盾第一線。一個單位工作頭緒多節(jié)奏快,平時常常遇到棘手的事,有時主官不便直接處理,這時副職則應主動靠前,積極幫主官想辦法拿主意出謀劃策,迎難而上站在矛盾第一線,摸清情況及時搞好調(diào)和,堵塞漏洞,平息事態(tài),妥善解決問題,努力為主官解難,給主官留有回旋的余地,切不可袖手旁觀或遇到矛盾繞道而行。三是主動為主官分憂扛擔。工作中出了問題或發(fā)生矛盾,需要做出處理的時候,副職要為主官分憂,為部門解脫,為下屬擔責,不能覺得自己是副職,就推過攬功,讓主官和部屬感到難受。實踐證明,如果將各種事務處理好了,副職的威信也就自然而然高了,主官與部屬也就更加信賴自己了。 (三)在班子團結(jié)上,要多補臺不拆臺。 副職在維護班子團結(jié)問題上,有著他人所不可替代的作用。這就要求副職既要敢于堅持原則,又要能夠從維護團結(jié)愿望出發(fā),多做補臺工作,在工作中分憂解難,做到工作上分思想上合,職責上分目標上合。一是要寬宏大度,不能小肚雞腸。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氣度要大、氣性要小”。這樣才能煉就成熟。其實,正職領(lǐng)導都是平常人,是人就可能有各色各樣,其性格也略有差異。有的可能容人、容事、容氣、容過,有的則可能比較計較而不易相處。副職在這個時候就不能讓別人適應你,而是自己應該在不失原則的情況下,要逐步適應的問題。從某種意義上講,適應是一種需要、一種能力、一種素質(zhì)。切不可因工作中的一點小事放不下,搞無原則的糾紛或憑著性子鬧情緒擱挑子或任人說長道短,損害形象。二是要多拉袖子,不能使絆子。主官也好,領(lǐng)導也好,不可能十全十美,工作中出岔子、出紕漏,或因某個環(huán)節(jié)出差錯再所難免,作為副職既不能看笑話,更不能使絆子,要多提醒、多理解、多幫助、多做補臺工作。三是要發(fā)揮“粘合劑”作用,不能添亂加忙。一個班子就是一個戰(zhàn)斗集體,有時相互之間難免會有點磕磕碰碰,副職就要利用自己在主官和部門之間的特殊位置,發(fā)揮好“調(diào)諧”作用。該善言的就善一善言,該管的就管一管,哪里斜了扶一扶,哪里有縫補一補,多做矛盾化解工作,以便問題解決的更圓滿一些。尤其千萬不能動一動就越級反映、往上捅,突出個人“能干”。一屆班子想搞好團結(jié)需要幾年磨合,但如果不珍惜團結(jié),有時幾句話就能把關(guān)系鬧崩,幾分鐘就能把班子拆散。作為副職在不違背原則前提下要多發(fā)揮“粘合劑”的作用尤為重要。 (四)在對待名利地位上,心要靜、勁要勻、多忍讓。 我們要達到榮辱不驚的境界其實不易。作為副職,有上進心不能說不對。但在班子里什么時候都必須擺正自己的位置,如拋棄名韁利索的束縛,安心做好本職,讓主官對自己分管工作少操心、少分神。如何處理好這個問題,副職注意把握三點:一是心要靜。副職和主官同為本單位領(lǐng)導,有時盡管在工作上操心費力,動嘴跑腿不比主官少,但有“粉”不一定都搽在自己臉上。如要用世俗眼光看,可能會感到心理不平衡,工作受影響。也有副職熱衷于拉關(guān)系找靠山,而缺乏一級領(lǐng)導干部應有的政治素質(zhì)、黨性觀念和責任感。因此,作為副職要用平常心境對待名利地位,應該把崗位當事業(yè)來干,把工作當課題來研究,堅持工作高標準,少打自己小算盤。二是勁要勻。副職工作大多不顯山露水,有時甚至在幕后默默無聞。但一個班子就好比一個舞臺,有主角、有配角,主角容易引人注目,但配角演好了,同樣使劇目增色生輝。所以在實際工作中不能犯“冷熱病”,“有位子拼命干、無位子懶散散”。而要真正進入角色,把配角當主角演。在工作順利時,要考慮把工作做的更實些;在工作不太順利時,也不要受情緒的太大影響,始終保持一股昂揚的勁頭,力爭把副職工作干得主官滿意放心。三是多忍讓。由于副職工作的特殊性,有時往往表揚不多批評多,出力下勁不落好。這時就要多看工作上的差距,多查主觀上原因,虛心接受批評,沉住氣調(diào)整心境。若有了誤解受了委屈時,可選擇適當場所和適當方式,加以溝通做些解釋工作,切不可當即作出反應或耿耿于懷。這反映了一名副職思想修養(yǎng)和成熟程度。 (五)在個人素質(zhì)提高上,要勤學多思,不斷總結(jié)。 副職一般分管或兼職較多,在日常工作中處理臨時性、突發(fā)性和具體性的工作比較多,有時感到忙無閑時,再回頭一看一想,工作不成塊,學習沒顧上,忙碌沒進步,能力水平只能在低層次上徘徊。那么,如何走出事務性工作的圈子,加強學習提高自己呢?主要采取兩個辦法:首先,要理清思路。工作思路對副職來說,有的同志容易看輕,認為主官說啥就干啥,主官不說我不動,前人咋干就是工作路數(shù)。其實不然,副職既要考慮長期工作思路,也要有短期工作打算和階段性工作計劃,要區(qū)分輕重緩急,使工作學習井然有序忙而不亂。在這點上,應該說,副職有得天獨厚的學習條件。一是可以從主官身上學,學他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學他的領(lǐng)導水平和敬業(yè)精神,學他的統(tǒng)攬全局意識和落實作風,要將主官的經(jīng)驗在潛移默化中汲取,搞好宏觀把握。二是可以借鑒一些好做法,注意統(tǒng)籌協(xié)調(diào)梳理工作。這樣一來,工作思路清晰了,工作重點明確了,精力投向集中了,工作成績也會比較明顯,從而也就可以使自己跳出事務圈子,省下時間來總結(jié)工作中的經(jīng)驗教訓,不斷提高自身的領(lǐng)導水平。事實證明,在干中學學中干是副職最重要的學習方法,學到的東西最實在最管用。其次,要加強理論學習,不斷提高政治理論水平。一個領(lǐng)導干部能力素質(zhì)的提高是個漸進的過程,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日積月累才能實現(xiàn)。學習的目的就在于提高認識、統(tǒng)一思想、增強能力、推動工作。新任副職也好,多年副職也罷,由于工作多,要求標準高,總感覺自己原來的知識能力不夠用,要有一種緊迫感或終身學習的理念才對。在副職位置上成塊的時間不多,應盡可能抓點滴時間,學習理論和法律知識,平時看報紙、閱書刊、查資料、搞剪貼也是一種學習方法。只有增強了這種意識,學以致用,就能夠提高工作效率,起到促進作用。因此,副職要適應副職崗位,做一個稱職的副職,就要不斷提高自己。江澤民同志說:“學習、學習、再學習”,就深刻闡述了學習的重要性。要提高自己除了學習還是學習,沒有捷徑可走。要學習沒有緊迫感不行,不真學不深學不行,不下苦功更不行。 一位哲人說過:人的知識不如人的智力,人的智力不如人的素質(zhì),人的素質(zhì)不如人的覺悟。一名副職只要用自己的服務愿望按照科學發(fā)展觀要求,就能夠做到立足全局、擺正位置、淡泊名利、干好本職、妥善處事。堅持在其位、謀其政,出成績、出成果,不出差錯、不出事故。有了這樣的覺悟和行動,那么就可以自豪地說在副職崗位上是稱職的、無愧的,沒有辜負上級組織和領(lǐng)導的培養(yǎng),沒有辜負群眾的期望。 作者單位:宜昌市中級人民法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