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的三個階段 【轉帖】
喜歡攝影有10年左右的時間,甜酸苦辣難以細說。要在攝影這條路上走好,還真不容易,拍著玩可以,真要出有味道的作品就難了??粗约号牡囊淮蠖烟撬?,掂量一下,要進步還真是難。 我認為,攝影要跨越三個階段:也就是攝影的三個境界
第一階段: 能表現拍攝對象的60-70% 好東西也不能全部拍好 大部分入門的人都在這個階段,看著漂亮的東西拿起相機就拍,對想拍的東西僅僅是視覺上的愉悅。不考慮深層次的東西,什么主題,前景,背景 統統放到一邊?;貋硪豢?怎么拍的和看到的有這么大的差距? 再看別人的片子,人家怎么就是拍的比自己漂亮? 唉,確實在技術上有差距,不管是曝光,和對焦,以及構圖,都不足。但這個階段比較短暫,一段時間后就可跨越.
第二階段:對拍攝對象有90%以上表達 基本能把美的東西原樣拍出來。這個階段的人,對攝影的技術性問題已經掌握熟練,也就是對用光,構圖,后期都有了比較多的認識,對拍攝對象有比較完美的表現.但對主題的提煉和意境的表達不能夠做到深入,這個階段的人,往往片子看起來都不錯,但細詛嚼起來,有味道的作品不多。這個階段也能偶然出幾張好作品,但偶然因素比較多.好多搞攝影多年的色友一般都處于這個階段。
第三階段:把很一般的事物,拍成美的有內涵的作品 能發(fā)現常人不能發(fā)現的視角和事物細節(jié)這個是很難達到的階段,因為,這不是攝影和后期的技術障礙,而是和攝影人的藝術鑒賞力,美學素養(yǎng),文學的音樂的...各種素質有關。 比如"十月的螃蟹" 這幅作品,我聽黃其昆老師講過,他父親在拍之前,已經對作品構思了然于胸,拍好也就順理成章了。 這個階段的人一般都是很執(zhí)著的,有的大師,甚至為拍他喜歡的題材,幾個月甚至幾年時間在某個地方蹲守...而且,這個階段的人多少有點天才,和悟性的。俗話說,功夫在詩外!為什么真正稱得上大師的人少之又少的原因。
圖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