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江心水,蒙山頂上茶”是自古以來贊揚蒙山名茶的聯(lián)句,意義深切,膾炙人口,長期流傳,經(jīng)久不衰。而聯(lián)句出于何人、何時、何處,長期以來成為懸念,有說是白居易詩句,有說是蘇東坡之詞。如此種種,莫衷一是。
茶與水是相依相伴,名茶必然須名水,古代對此深有研究,無論陸羽《茶經(jīng)》,張又新《煎茶水記》以及其他茶書上都有專論。因此,凡達官顯貴,文人墨客不僅求佳茗,同時也求名水。在民間百姓對名山雖難高攀,然而飲茶用水也是有選擇的,由此產(chǎn)生好茶好水聯(lián)姻趣聞很多,傳說故事層出不窮,豐富了飲茶的感覺和樂趣。
揚子江心水,蒙山頂上茶,如何成為千古姻緣,首先從“揚子江心水”談起。
一、揚子萬里,何處是江心水
《煎茶水記》(825年)提到“水與茶宜者凡七等,揚子江南零水第一”,南零水又稱中泠水,位于江蘇鎮(zhèn)江金山,唐宋時金山矗立揚子江心,成為孤島。書中記有一段,陸羽用南零水品茶趣事。
唐大歷元年(766年),御史大夫李季卿宣慰江南,在潤州與陸羽機遇,李慕陸名,相約同行,泊揚子驛,李曰:陸君善茶,蓋天下聞名,況揚子南零水又殊絕,今二妙千載一遇,甚幸。命軍士謹慎者,執(zhí)瓶操作,深指南零,取水至,取以勺揚其水,曰:江則江,非南零者,似臨岸之水。使者答:某驅(qū)舟深入,見者累百,敢虛給乎。陸不言。既而傾水諸盆半,陸止之,又以勺揚之曰:自此南零者矣,使者蹶然大駭,伏罪曰:某自南零來之岸,舟蕩覆半,懼具鮮岸水增之,處士之鑒,神鑒也,其敢隱焉,李與賓從數(shù)十人皆大驚愕。
上述趣事,頗有夸大,趨于神話,其意贊揚陸羽評水技巧超人,揚子江心南零水品位特高,此段佳話后世茶人代代相傳,書載與口碑并存。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抗金負辱過金山時留有一首詩《飲口泠泉》:
揚子江心第一泉,南來北往鑄文淵。
男兒斬卻樓蘭首,閑品茶經(jīng)拜羽仙。
這首詩不僅詠茶,而且表達詩人對當時朝廷無能痛心疾首,
表達自己的抵抗決心。揚子江心第一泉即中泠泉。
楊萬里《過揚子江》詩二首其一
只有清霜凍太空,更無半點荻花風。
天開云霧東南碧,日射波濤上下紅。
千載英雄鴻古云,六朝彤勝雪晴中。
攜瓶自汲江心水,要試煎茶第一功。

這首詩表達詩人在金山接待金使的屈辱,以飲茶悲歌絕唱傾訴心中的激情,江心水為證,英雄豪情永存??梢姽湃藢乃嗝闯缇矗侨A夏母親河之乳汁,給我智慧,壯我征程。
千古歷史,斗轉(zhuǎn)星移,大江在變,中泠水也在變?!掇o源》中“浮水”條目:中泠泉在今江蘇丹徒縣(今鎮(zhèn)江市丹徒區(qū))西北石山排東,泠一作零。舊在江中盤深險,冬日水涸用汲竿汲之可得,今江岸沙漲,此泉已在沙中,又有北泠南古稱三泠,劉伯芻渭水宜茶者以揚子江泠水第一,今通稱中泠第一泉而南泠北不著矣,唐李德裕命人取中泠水即此。
在上述釋文中值得提出是,中泠泉在揚子江心盤淌深險,泉出江心,深之河床,噴之成泉即江心水,大師陸羽取之,而江心之外的江中水不可代替,中泠泉至今尚存,不過河床變窄金山聳立江邊,金山寺與中泠相依相伴,供游人瞻仰。

二、蒙山頂上茶,天下第一茶
唐代是我國歷史上茶葉的盛期,南方諸省無處不產(chǎn),大江之南比屋皆飲,茶葉產(chǎn)量多,品名多,名茶似錦,貢茶魂麗,品質(zhì)居上,花色翻新。在如此激烈的競爭中,蒙山茶展示出了“物華天成”的魅力,在全國十七個貢茶的郡縣,四十余個貢茶的品比下,獨占鰲頭,名居榜首,其形象光彩耀人,不可言喻。
唐代國政史著,如《元和郡縣志》寫有“嚴道縣蒙山在縣南十里,今每歲貢茶為蜀之最”?!短茋费a》(825年)記有“風俗貴茶,茶之名品益眾,劍南有蒙頂石花,或小方,或散芽,號為第一”。以后諸代都有贊頌之語,直到明代《西吳里語》中稱歷史貢茶“蒙頂?shù)谝?,顧諸第二,宜興第十”顧渚茶是官造貢茶,尚比不上蒙頂茶。
蒙山茶唐代號第一,前無古人,后無來者,得此殊榮,在中國茶史上僅此一例。

三、“揚子江心水,蒙山頂上茶”萬里姻緣牽線人
茶與水的淵源聯(lián)姻牽線在歷史上不少,而象“揚子江心”與“蒙山頂上”兩者相牽的大媒使人望而生卻,而能擔當此任者是南宋偉大愛國詩人陸游。“卜居”詩有“雪山水作中泠味,蒙頂茶如正焙香”。詩人自娛自唱將雪山水比為江心水,而用一般茶比著蒙山茶,非凡想像,自我陶醉,遙寄深情,這里是聯(lián)姻,即聯(lián)句之始。
元代繼續(xù)崇尚蒙頂茶,進一步大眾化,平民化。

雖無揚子江心水, 卻有蒙山頂上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