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模擬試題文言虛詞選擇題匯編
1.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 A、 為父為君,死亦何負于雙慈? 如姬為公子泣。 B、 淳且與先文忠為北塞之舉矣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 C、會稽大望,至今而零極矣 無恒產(chǎn)而有恒心者,惟士為能 D、 武功甥將來大器,家事盡以委之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間執(zhí)此以朝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即以其眾歸于伏威 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 B.其犯奸盜及官人貪濁者 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C.輔公祏之反也 定乎內(nèi)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 D.復其官爵,葬以公禮 仆以口語遇遭此禍 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 A.①除尚書郎、陽陵令,以疾去②嘗以十倍之地,百萬之眾,叩關(guān)而攻秦 B.①乃表繇以侍中守司隸校尉 ②此臣日夜切齒拊心也,乃今得聞教 C.①援之來,關(guān)中陰與通 ②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D.①縱吾欲歸,其得至乎 ②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 4、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3分) A、 ①信與張耳以兵數(shù)萬 ②拜為上卿,以勇氣聞于諸侯 B、 ①趙王、成安君陳馀聞漢且襲之也 ②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 C、 ①還報,則大喜,乃敢引兵遂下 ②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 D、 ①今井陘之道,車不得方軌,騎不得成列 ②所以遣將守關(guān)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5..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 A.靡日不有,靡時不為,又難以備陳也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B.上由是信延齡而不直贄 侯生攝敝衣冠,直上載公子上坐 C.情激于衷,雖欲罷而不能自默也 余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fā)于水上 D.中書侍郎、同平章事陸贄以上知待之厚 趙王豈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6.下列各組句子,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組是( ) A.其下猶透明而東也 吾令人望其氣,皆為龍虎 B.而不見其下截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C.今以按君道經(jīng) 予以愚觸罪,謫瀟水上 D.停憩久之 頃之,煙炎張?zhí)?br> 7.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的詞,意義、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 A、故曰儉其道也 廣故數(shù)言欲亡 B、東西至日所出入 成反復自念,得無教我獵蟲所耶 C、夫戎僻而遼遠,未聞中國之聲也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D、因為由余請期 誰為大王為此計者 8.下面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 A.我以汝為逝矣 臣以養(yǎng)無主,辭不赴命 B.宛似主人之讓客者 此亡秦之續(xù)耳 C.蛇人又飼之,乃食 乃令張良留謝 D.小青在中亦震震而動 秦王還柱而走 9、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 A.斜也以贓免/汝歿以六月二日 B.由是復用為會寧牧/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 C.斜也于都堂脊杖令史馮仲尹/念鄉(xiāng)人有客于涇陽者 D.而以撒合出為符寶祗候 /合流屈曲而南 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組是 ( ) ①伯樂一過冀北之野,而馬群遂空 A ②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數(shù)存之。 ①以鈇鉞鎮(zhèn)河陽之三月 B ②且以一璧之故逆強秦之歡,不可。 ①小子后生,于何考德而問業(yè)焉 C ② 至于誓天斷發(fā),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①士大夫之去位而巷處者 D ②村中有少年好事者 1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歷數(shù)唐開元、天寶時事以對,帝然之 臣以供養(yǎng)無主,辭不赴命 B.今天下誠無事,而宴樂無度 念諸與諸兄,皆康強而早世 C.奎獨疑之,白州緩其獄 吾其無意于人世矣 D.凡民所失,悉奏除之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12.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項是( ) A.①其人困于孫氏 B.①隗雖小才,而逢大遇 ②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 ②雖大風浪不能使之鳴也 C.①天下談士,依以揚聲 D. ①因表不悉 ②不賂者以賂者喪 ②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13.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項是( ) A.上已知其人矣/吾其還也 B.御史杖人至死者/今者項莊拔劍舞 C.儒慚而去/吾嘗終日而思矣?。?若比戶稽核,則有司事/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14.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詞的意義,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 A.太宗之為此,所以求此名也 / 原莊公之所以得天下 B.寧以義死,不茍幸生 /是以君子之難能 C.太宗施德于天下 /或脫身而逃,不能容于遠近 D.其囚及期而卒自歸 /爾其勿忘乃父之志 15..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A.而大夫君以寶為可 私見張良,具告以事 B.前日君男欲學文,而移寶自近 耳得之而為聲 C.言為車騎將軍所排 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 D.發(fā)其奸,劾奏立,尚懷奸罔上 且立石于其墓之 門,以旌其所為 16.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 A. 獨端坐以指畫沙 王好戰(zhàn),請以戰(zhàn)喻 B. 日與講說圣賢修己治人之道 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C. 禁女婦之為僧道者 古人之觀于天地……往往有得 D. 五年,依所請 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17.下列句中加點的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 A.是丹命固卒之時也 至于顛覆,理固宜然 B.丹終不迫于強秦 得復見將軍于此 C.愿因先生得交于荊軻 于是相以前進缶,因跪請秦王 D.欲以成大事之謀 欲以客往赴秦軍,與趙俱死 18.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大書朱熹《貢舉私議》,揭于門 B.執(zhí)之,使服焉 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 C.詔議弭災之道 D.文原兼經(jīng)筵官,以疾乞致仕歸 猶不能不以之興懷 皆白衣冠以送之 19.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時樞府有不樂之者,數(shù)阻撓之 B.棄疾因論南北形勢及晉漢人才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 C.即以米舟十之三予信 D.棄疾受而藏之,出責監(jiān)辦者 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 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 2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 A. 仲宗壯其計,乃從之 設(shè)九賓于廷,臣乃敢上璧 B.須虜大合,然后與戰(zhàn) 秦伯說,與鄭人盟 C.鼓噪而攻之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D.慶之收之以歸 夫夷以近,則游者眾 2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3分) A.以竑為之長 始以殿試第一人官翰林修撰 B.乃撰經(jīng)籍志 皇長子斂容聽,乃復講如初 C.時與論說 竑乃與同列謀先啟其端 D.復往從之 竑嘗采古儲君事之可為法戒者 2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 乃陽以武安與之 / 乃敢拒吾命乎 B. 勵精為治,公而無私 / 與之農(nóng)具而遣之 C. 至則營居以老 / 咸以知兵名 D. 此外事,婦人何知 / 若主帥自免其家,何以率下 23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A、告以故,嫗云:“但宿西廨,無妨。” 軍中無以為樂,請以劍舞 B、持朱封鐍山門而入 山門砉然而辟 C、叩門久之,有老嫗出應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D、非為夜失官銀事耶 臣之進退,實為狼狽 24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br> A.畜不以水也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B.追視昔日之所為與今日之所趨 武父子亡功德,皆為陛下所成就 C.然則民之初生,鴨之育于盆者也 先入咸陽者王之 D.生養(yǎng)蕃息,既富且昌 卿但暫還家,吾今且報府 25下列加點詞語的意思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 ) 例:發(fā)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 A.以五倍之地,十倍之眾 B.秦人不敢逾韓、魏以窺齊、楚、燕、趙之國 C.而四國休息于內(nèi),以陰助其急 D.背盟敗約,以自相屠殺 26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 A、而殃禍與治世異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B、禹以治 何以戰(zhàn) C、是何也 何者?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 D、因物而多之 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27.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同的一組是( ) A.今疾且成 彼且奚適哉 B.而終為大患 是以就極刑而無慍色 C. 而寓于不可見之初 日與北騎相出沒于長淮間 D. 則宜以拇病為戒 于其身也,則恥師焉 28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3分) A.誰為大王為此計者 冰,水為之,而寒于水 B.乃用馬糞涂之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遂以重價購天目松五六棵 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 D.所積薪俸及玩好幣帛之類又二萬許 有寧越、徐尚、蘇秦、杜赫之屬為之謀 參考答案 1.C(而,均為連詞,表轉(zhuǎn)折。A上為,介詞,為了;下為,介詞,對。B上且,副詞,將要;下且,連詞,尚且。D上以,介詞,把;下以,連詞,而) 2.B(A項均為介詞,前者表引出動作、行為對象,后者表被動。B項均為代詞,“那些”。C項前者為主謂間結(jié)構(gòu)助詞,后者為助詞“的”。D項均為介詞,前者為“拿、用”,后者為“因為”) 3.C.①援之來,關(guān)中陰與通 ②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4c 5.D(之,均作助詞,的;A項,介詞,表原因/連詞,表修飾;B項,連詞,表承接/連詞,表轉(zhuǎn)折;C項,副詞,就/副詞,才。) 6.B7.D (A、因此;故意。B、代詞,構(gòu)成所字結(jié)構(gòu);名詞,處所。 8.答案:D(D項,而:連詞,表修飾關(guān)系。A項,以:動詞,認為/介詞,因。B項,之:助詞,用于主語和謂語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結(jié)構(gòu)助詞,的。C項,乃:副詞,才/副詞,就。)9.B 10.D(D項均作定語后置的標志;A項①為結(jié)構(gòu)助詞,②為代詞,代我;B項①為介詞,“憑借……身份” ,②表示動作、行為產(chǎn)生的原因,可譯為\'因\'\'由于\';C項①為疑問代詞,解為“哪里”,②為副詞,解為“多么”) 11、B(A一一列舉;列舉罪狀.B臨幸。C案件 監(jiān)獄。D免除;授予官職) 12.A【解析】A項兩個“于”都是介詞,表被動。B項前一個“雖”是連詞,表轉(zhuǎn)折,雖然;后一個“雖”也是連詞,表讓步,即使。C項前一個“以”是連詞,表目的;后一個“以”是介詞,因為。D項前一個“因”介詞,憑借;后一個也是介詞,通過。 13.C 14.B(B 以,介詞,因為 A前者為用來或靠它來后者為……的原因 C 前者為介詞,對,后者,表被動D前者為代詞,那些,后者表祈使語氣 ) 15解析:A(A前一“以”:動詞,認為。后一“以”:介詞,把。B而:均為順接連詞,就。C為:均為表被動的介詞,被。D其:均為人稱代詞,他們。) 16..B(與:①介詞,對,向;②介詞,跟,同。A. 以:介詞,用。C. 之:助詞,取消主謂結(jié)構(gòu)獨立性。D. 所:助詞,附在動詞前,構(gòu)成“所字”結(jié)構(gòu)) 17..A.[A項:兩個“固”都是副詞,作“本來”講。B項:前“于”,介詞“被”;后“于”,介詞,“在”。C項:前“因”,介詞,“通過”;后“因”,介詞,“趁(機)”。D項:前“以”,介詞,“通過、憑借、依靠”;后“以”,介詞,“和、跟”(也可譯成動詞“率領(lǐng)”。)] 18.A 19【答案解析】B〔A.之:代詞,這件事/助詞,賓語前置的標志 B.趁機,順著 C.把,拿,介詞/因為,介詞 D.表順承,連詞/表修飾,連詞。〕 20.B(A連詞“于是、就”/副詞“才”;B,介詞“和”;C連詞,表修飾/連詞,表遞進“而且”;D,連詞,表承接/連詞,表并列“又”) 21考查對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理解,能力層級為B。 C(A.動詞,任命 /介詞,憑借。B.副詞,只是/副詞,才。C.介詞,和,跟。D.代詞,代定向/助詞,定語后置的標志。) 22D[均為疑問代詞,什么;A于是/竟然B,均為連詞,前者表并列關(guān)系/后者表順承關(guān)系;C表目的的連詞,用來/介詞,憑。] 23C(“之”都是音節(jié)助詞,無實義。A“以”:“把”,介詞/引出動作工具的介詞,意思是“用、拿”。B項“而”:連詞,表示承接關(guān)系/連詞,表示修飾關(guān)系。D項“為”:連詞,表示目的關(guān)系,“為了”/動詞,“是”) 24B 所: 助詞,與動詞構(gòu)成名詞性短語,可理解為“……的事情”;A也:語氣助詞,表判斷\\句中表停頓;C; 者:助詞,表判斷\\……的人;D且 :連詞,表并列\(zhòng)\\\副詞,暫且。 25.C 26.D(A“而”表轉(zhuǎn)折,可是;B“以”,介詞,憑借;C“何”,代詞,為什么;D第一個“因”是“順應、聽任”的意思,后一個“因”是“通過”的意思。) 27D (表承接,就,那么;表轉(zhuǎn)折,卻。A將,將要; B表轉(zhuǎn)折,卻;C在,介詞) 28.D(D兩個“之”均為代詞,這。A為:介詞,替/動詞,凝結(jié)成;B乃:副詞,于是、就/副詞,竟然;C以:介詞,用/連詞,用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