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兄弟之間也要有社會行為規(guī)范 【原文】明立寵設(shè),不以逐子傷義。禮私愛驩1,勢不并倫。爵位雖尊,禮無不行。選2為都3佼4,冒5之以衣服,旌6之以章旗,所以重其威也。然則兄弟無間郄7,讒人不敢作矣。 【譯文】明確設(shè)立所寵愛的,但不可廢棄嫡長子以傷害最佳行為方式??梢詢?yōu)禮自己喜愛的庶子,但不可讓他們的地位平等。庶子的爵位雖然尊貴,但嫡庶的社會行為規(guī)范不可不遵行。德行是美好的,用衣服來勉勵,用旗幟來表彰,來提高他的威望。然而使兄弟之間沒有隔閡間隙,讒佞小人就不敢挑撥了。 【說明】除了君臣之間要有社會行為規(guī)范,兄弟之間也要有社會行為規(guī)范。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繼承法與現(xiàn)代美國一樣,是長子繼承,我們中國的繼承法則是兒女平均繼承,長子有繼承權(quán),那么長子及其他子女之間的社會行為規(guī)范就不一樣。如果其他子女的德行要好過長子,也不能擁有繼承權(quán),而只能用其它東西來勉勵和表彰,長子的繼承權(quán)是不能被剝奪的。 —————————————————— 【注釋】1.驩:(huān歡)同“歡”?!肚f子·至樂》:“若果養(yǎng)乎?予果驩乎?”《荀子·非相》:“譬稱以明之,欣驩、芬薌以送之,寶之珍之。”《荀子·大略》:“夫婦不得不驩。”《韓非子·說林上》:“許子而大驩,彼將知君利之也。”《戰(zhàn)國策·秦策》:“而大國與之驩。”《禮記·曲禮》:“君子不盡人之驩。”這里用為喜悅、高興之意。 2.選:(xuǎn癬)《詩·齊風(fēng)·猗嗟》:“舞則選兮,射則貫兮。”《逸周書·常訓(xùn)》:“夫民群居而無選,為政以始之。”《漢書·王莽傳上》:“君以選故,而辭以疾,君任重,不可闕。”顏師古注:“選,善也。國家欲褒其善,加號疇邑,乃以疾辭。”這里用為德行之意。 3.都:(dū督)《書·文侯之命》:“簡恤爾都,用成爾顯德。”《詩·鄭風(fēng)·有女同車》:“彼美孟姜,洵美且都。”《詩·鄭風(fēng)·山有扶蘇》:“不見于子都。”《戰(zhàn)國策·齊策》:“妻子衣服麗都。”《三國志·孫韶傳》:“身長八尺,儀貌都雅。”這里用為美好的樣子之意。 4.佼:(jiǎo攪)古同“姣”?!对?#183;陳風(fēng)·月出》:“佼人僚兮。”《禮記·月令》:“養(yǎng)壯佼。”《墨子·尚賢中》:“面目佼好則使之。”《荀子·成相》:“君子由之佼以好。”《孔子家語·入官》:“量之無佼民之辭。”這里用為美好之意。 5.冒:(mào茂)通“懋”?!稌?#183;康誥》:“惟時怙冒,聞于上帝。”《書·君奭》:“乃惟時昭文王迪見冒。”這里用為勉勵之意。 6.旌:(jīng晶)《左傳·僖公二十四年》:“以志吾過,且旌善人。”唐李白《化城寺大鐘銘》:“銘勲皇宮,所以旌豐功,昭茂德。”明張溥《五人墓碑記》:“旌其所為。”這里用為表彰之意。 7.郄:(xì怯)同“郤”。也作“隙”。《管子·度地》:“利以填塞空郄,繕邊城。”《韓非子·六反》:“而欲以行義禁下,則交必有郄矣。”《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雖錮南山猶有郄。”《史記·留侯世家》:“九江王鯨布,楚梟將,與項王有郄。”《黃帝內(nèi)經(jīng)·素問》:“刺郄中大脈,令人仆,脫色。”《正字通·邑部》:“郄,同隙。”這里用為空隙、裂縫之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