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誓中【原文】 惟戊午,王次于河朔1,群后以師畢會(huì)。王乃徇師而誓2。 曰:“嗚呼!西土有眾3,咸聽朕言。我聞吉人為善,惟日不足4;兇人為不善,亦惟日不足。今商王受力行無度5,播棄犁老6,昵比罪人7。淫酗肆虐8,臣下化之,朋家作仇,脅權(quán)相滅9。無辜吁天,穢德彰聞。 【注釋】 泰誓中:本篇記敘一月戊午這天周武王誓告西方諸候的話,是梅氏偽古文尚書之十五?! ?/p> 1、次:駐扎。河朔:黃河之北?! ?/p> 2、徇:巡行?! ?/p> 3、西方有眾:《蔡傳》:“周都豐鎬,其地在西。從武王渡河者,皆西方諸候,故曰西土有眾。” 4、惟日不足:《蔡傳》:“言將終日為之而猶為不足也。” 5、商王受:受,紂王之名?! ?/p> 6、犁老:犁,一作黎,通耆。耆,老。犁老,就是耆老?! ?/p> 7、昵比:昵,親近。比,近?!?/p> 8、淫酗:淫,過度。酗,醉酒發(fā)怒?! ?/p> 9、脅權(quán):脅,挾持。脅權(quán),挾持權(quán)柄?!?/p> 以上第一段,周武王數(shù)說商紂君臣的罪行。 【譯文】 一月二十八日戊午,周武王駐兵在黃河之北,諸候率領(lǐng)他們的軍隊(duì)都會(huì)合了。武王于是巡視軍隊(duì)并且告誡他們?!?/p> 武王說:“啊!西方各位諸候,請(qǐng)都聽我的話。我聽說好人做好事,整天地做還是時(shí)間不夠;壞人做壞事,也是整天地做還是時(shí)間不夠?,F(xiàn)在商王紂,力行不合法度的事,放棄年老的大臣,親近有罪的人,過度嗜酒,放肆暴虐。臣下也受到他的影響,各結(jié)朋黨,互為仇敵;挾持權(quán)柄,互相誅殺。無罪的人呼天告冤,穢惡的行為公開傳聞。 【原文】 “惟天惠民,惟辟奉天1。有夏桀弗克若天,流毒下國。天乃佑命成湯,降黜夏命。惟受罪浮于桀2。剝喪元良,賊虐諫輔3。謂己有天命,謂敬不足行,謂祭無益,謂暴無傷。厥監(jiān)惟不遠(yuǎn)4,在彼夏王。天其以予乂民,朕夢(mèng)協(xié)朕卜5,襲于休祥6,戎商必克7。受有億兆夷人8,離心離德;予有亂臣十人9,同心同德。雖有周親10,不如仁人。 【注釋】 1、辟:君。奉:承受?! ?/p> 2、?。撼^?! ?/p> 3、諫輔:諫議之大臣。 4、監(jiān):鑒戒?! ?/p> 5、協(xié):符合。 6、襲:重復(fù)。休祥:吉慶?! ?/p> 7、戎商:戎,兵,引申為伐。戎商,討伐殷商。 8、夷人:夷,平。平人即凡人也。 9、亂臣:治臣,撥亂之臣?! ?/p> 10、周親:周,至。周親,至親的人?! ?/p> 以上第二段,周武王說明伐商必定勝利。 【譯文】 “上天惠愛人民,君主遵奉上天。夏桀不能順從天意,流毒于天下。上天于是佑助和命令成湯,使他降下廢黜夏桀的命令。紂的罪惡超過了夏桀,他傷害善良的大臣,殺戮諫爭的輔佐,說自己有天命,說敬天不值得實(shí)行,說祭祀沒有益處,說暴虐沒有害處。他的鑒戒并不遠(yuǎn),就在夏桀身上。上天該使我治理人民,我的夢(mèng)符合我的卜兆,吉慶重疊出現(xiàn),討伐商國一定會(huì)勝利。商紂有億兆平民,都離心離德;我有撥亂的大臣十人,都同心同德。紂雖有至親的臣子,比不上我周家的仁人。 【原文】 “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百姓有過,在予一人1,今朕必往。 “我武維揚(yáng),侵于之疆2,取彼兇殘;我伐用張3,于湯有光! “勖哉夫子!罔或無畏4,寧執(zhí)非敵5。百姓懔懔,若崩厥角6。嗚呼!乃一德一心,立定厥功,惟克永世7。” 【注釋】 1、百姓有過,在予一人:過,責(zé)怪。 2、侵于之疆:侵,攻入。之,其,指商國?! ?/p> 3、用張:要進(jìn)行?! ?/p> 4、罔或無畏:罔,毋?;颍?。無,不。畏,通威,威武。言不要有不威武的情況。 5、寧執(zhí)非敵:寧,愿。執(zhí),持,保持。非,無。言寧愿保持無敵之心?! ?/p> 6、若崩厥角:厥,頓下。角,額角、頭角。厥角,謂頓首、叩頭。若崩厥角,就是厥角若崩,啊頭像山崩一樣,形容人民希望的迫切。 7、惟克永世:《孔傳》:“汝同心立功,則能長世以安民。” 以上第三段,周武王勉勵(lì)將士建立輝煌的事業(yè)。 【譯文】 “上天的看法,出是我們?nèi)嗣竦目捶ǎ咸斓穆犅?,出是我們?nèi)嗣竦穆犅劇@习傩諏?duì)我有所責(zé)難,今天我一定要前往討伐。 “我們的武力一定要發(fā)揚(yáng),要攻到商國的疆土上,捉到那些豺狼;我們的討伐要進(jìn)行,這比成湯的事業(yè)還輝煌! “努力吧!將士們。不可出現(xiàn)不威武的情況,寧愿你們保持沒有對(duì)手的思想。百姓危懼不安,他們向我們叩頭就像山崩一樣呀!啊!你們一心一德建功立業(yè),就能夠長久安定人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