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文章
發(fā)文工具
撰寫
網(wǎng)文摘手
文檔
視頻
思維導圖
隨筆
相冊
原創(chuàng)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圖片轉(zhuǎn)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敦煌寫卷六韜
〈趨舍〉 文王問太公曰:「舉賢天下以為法,不能以為治者,何也?」太公曰:「夫人皆有其性,趨舍不同,喜怒不等,故或奪或賞?!?br> 王曰:「何謂人性?」太公曰:「性有仁、有忠、有信、有義、有貪戾、有狼戾。仁者,好與而不好奪,好賞而不好罰,好生而不好殺。忠者,不嫉不妒。信者,不欺,少惡而多善,眾公而少私。義者,喜新愛故。貪戾者,好得好奪,不好利人而好敗。狼戾者,喜刑喜殺。故人君之趨舍何於仁義,則萬人安樂,君伐有國。合於忠則吏不為奸,而萬民殷富。合於信則君臣[禾荅]而遠者親。合於貪戾則民人流亡,國必更王。合於狼戾則殺,不治,君失其天下,禍及子孫?!雇踉唬骸附湓?!」 〈禮義〉 文王問太公曰:「以禮義為國,而不能大利其民,何也?」太公曰:「禮者,明長幼、別貴賤,所以象德□〔也〕。義者,所以輔正治也。故皆未足以大利人也。」 文王曰:「為國而不用禮義,可乎?」太公曰:「不可。失禮義者,治國之粉澤也。雖然,非所以定天下而強國富人也。君無以別賢能,故以禮義明之?!?br> 文王曰:「禮義為國者何如?」太公曰:「以禮義為國者,則也。人臣有能守職尊其君者,進之;不能,退之。是以其群臣萬民不出於禮,為上犯難,世俗皆以此為名高,其恭謙謙,辭爵祿,讓官位,以禮義之為國已。」文王曰:「謹聞命矣?!?br> 〈救亂〉 文王問太公曰:「主弱臣強,而百官并亂,萬人雜散,為之奈何?」太公曰:「是蔽而內(nèi)擁也。若是者,當急通其擁蔽?!?br> 文王曰:「何為擁蔽?」太公曰:「奸臣在內(nèi),賊臣在外,上隔下塞,社稷恐危,國有大事,其發(fā)無日。」 文王曰:「救之奈何?」太公曰:「無止賢,無下遷。止賢則奸臣比周,趨勢而爭位,下遷則奸臣朋黨而事爭。孰政忠者不用,欺者有政?!?br> 文王曰:「為止奈何?」太公曰:「救之在得賢,賢患賢而不用。患賢而不用,無問求賢矣。」 〈別賢〉 文王問太公曰:「別賢奈何?」太公曰:「試可乃已。二人變爭則知其曲直,二人議論則知其道德,二人舉重則知其有力,二人忿鬥則知其勇怯,二人俱行則知其先後,二人治官則知其貪廉。以此而論人,別賢不肖之道已?!刮耐踉唬骸干圃眨 ?br> ?。ㄒ徽f: 文王問太公曰:「別賢奈何?」太公曰:「將相分職,則以官名選人,案名督實,令實當其名,名當其實,能者居位,不肖者退,別賢之道?!?br> ) 〈事君〉 文王問太公曰:「事君之道奈何?」太公曰:「戒之!夫人君之在上,不可狎也。貨財盡,是不可接也。眾庶無所,不可虧也。故善養(yǎng)虎者,不敢與之爭物,為其使之怒也。時其飢飽,達其喜怒。虎與人災(zāi)也,不同類,然見食己者媚之,以其順也。無違其天心,無違其天德,無言其所匿,無發(fā)其所伏。以事賢君則用,以事暴君則免。」 〈用人〉 文王問太公曰:「用人奈何?」太公曰:「人之愛子也,身之故也。人之輕害,利之故也。人之輕賤,貴之故也。人之輕危,安之故也。人之輕死,生之故〔也〕。五者以德戒無極?!?br> 〈主用〉 人主不可以不用賢。人主不用賢,則君臣亂矣。淵乎無端,熟知其原?開閉而不啟,安知所?內(nèi)外不通,善否無原,修名而督實,案實而定名,名實相生,反相為情。故曰:名實相當則國治,名實不當則國亂,名生於實,而實生於名。實當則百工修矣?!?br> 文王問太公曰:「一曰天之,二曰地之,三曰人之。左右前後,四旁上下,營城之安,在主位安徐正靜,索節(jié)先定,善與而不爭,虛心平志以待,須以定。」 〈遠視〉 一曰長目,二曰眾耳,三曰樹明。則知千里之外、隱微之中。是謂動奸。奸動則天下奸莫陰變更矣。天地見變,必參月運彗,虹蜺則桀。謀於外,其賊在內(nèi),備其所憎,而禍在愛。 〈大誅〉 文王曰:「吾聞古者不誅,如何?」太公曰:「不聞。」 「然則其所誅者何如?」答曰:「匹夫而害家、百姓而害諸侯者,誅之。諸侯強,為百姓誅者昌,為匹夫誅者亡?!?br> 一周維正月,王在成周,召三公、左史戎夫曰:「今昔朕語遂事之志?!谷址蛑髦?,朔如聞舍。志曰: 諂媚日近,方正日遠,則邪人專國政,禁而生亂,辛氏以亡。 信行立、義成俗,則貞士變君正,禁人生而亂(禁而生亂),皮氏以亡。 神祥破國:昔者玄都氏懷鬼道,廢人而事神,謀臣不用,龜筮是從,忠臣無位,神巫用國,貞士外出,玄都氏以亡。 很而無親:昔玄原之君很而無親,執(zhí)事不從,守職者疑君臣姐施,國無立功,縣原氏以亡。 一假權(quán):昔巢世有臣而貴,任之以國,假之以權(quán),擅行國命,主滅斷,其君共而奪臣勢,臣怒而人亂,巢氏以亡。 弱小在強大之間,存將曲之,則無天命矣。不知天命者死;昔有虞氏興,有扈氏弱而不襲,身死國亡。 好變古者亡而常危:昔者陽氏之君自發(fā)而好變事,無故棄業(yè),官無常法,仕無貞位,仁違於下,陽氏以亡。 小不勝何,昔者魯君質(zhì)檢,滅爵損祿,群臣卑上下臨。後君少,禁罰不行,重氏〔伐〕之,魯氏以亡。 武不立者亡:昔者煩原氏用兵無已,誅戰(zhàn)不休,并兼而無所立,至於涿鹿之野,諸侯叛之,煩氏以亡。 爵重祿輕,此乃不成:昔者林召麗戎之君而驕之,至而不禮,留而不親,麗戎氏之君怒而去之,林氏誅之,天下叛之,林氏以亡。 好以新而故者危:昔者巢氏好以新,而故者疾怨,新故不知,內(nèi)事爭朋黨,陰私而爭外權(quán),巢以亡。 余薛郛刑復(fù)親有危:一昔有穀平之君,很戾無親,服國不待臣,繁刑用國,內(nèi)外相謠,穀平氏以亡。 久懸重位者危:昔者共工之君自賢,以為無可臣者,久空大官,下官日亂,人無所安附,庸氏代之,共工氏以亡。 犯難爭權(quán)者死:昔者林氏與上行氏爭權(quán),林氏再戰(zhàn)與不勝,上行氏殺之而不克,身死國亡。 專權(quán)爭樂:專軍者權(quán)專,權(quán)專則刑專。臣君虞於樂,臣爭於權(quán),民盡於刑,有虞以亡。 功大不賞者危:昔者平州之臣,功大而君〔不〕賞,陰臣日貴,怒而生變,君以出奔,平州以亡。 奉孤專令者,謀長如畏其威,而疑其前事,臣俠德而責數(shù),位鈞而爭,平林氏以亡。 大臣有錮去棄誅者危:昔許師氏三卿朝而失禮,君怒而久拘之,誅棄而相加,三卿謀變,許師氏亡。 武不立者危:昔者西夏而排兵,城郭不修,武士無位,惠而好賞,出而無已,唐氏伐之,城不可以守,武士不用,西夏氏以亡。 嚴疾不信者,其臣懾而不敢忠,則仁不親其君,而刑刑加以親近,遠者寒心,殷商以亡。 好貨財珍怪則邪人因財而進,因財而進則賢良日弊,賞罰無信,隨財而行,夏后氏以亡。 嬖子兩重者危:昔者義渠有兩子,異母皆之。君病,大臣分黨而爭,義渠氏以亡。 收亡糧:昔者典譙氏之君廢知度而爭強力,而賤其臣,賢良伏匿,州氏代之,君孤而無依,典譙氏以亡。 美言日聞於內(nèi),惡言日聞於外,外內(nèi)不相聞,其人無所俯,三[角堯]氏以亡。 美女破國:昔者青陽氏強力四征,重兵苦之,遺之美女。青陽之君悅之,營域不治,大臣爭權(quán),遠近不相聽,國分為八。 知能鈞,不相親,并重事君危:唯強臣爭權(quán),而下爭朋黨,君不能禁,南氏以亡。 好為宮室臺榭菀池,萬人盡飢饉,餓不能食。成南伐之,有雄氏以亡。 右周志廿八國。 船沒。奇謀非智,正見為智。諫王問賢,受諫為賢。有智非德,任智為聖。 〈距諫〉 武王問太公曰:「天時水旱,五穀不熟,草木不番,萬物不遂,是何以然?」 太公曰:「此大禁,逆天機、動地樞也。人主塞大川名山水,鑿穿山陵,則水旱不時,五穀不收,人民流亡。桀之時人,瞿山之地水起。桀當十月鑿山陵,通之於河。民有諫者死。冬鑿地穿山,通之於河,是發(fā)天之陰,泄地之氣,天子失道,後必有敗。桀以為妖言而煞之。[艸/今]山之民相謂:『是自其命也?!会崛辏纳奖?,及為大澤,水深九尺。紂之時亦有西土之邑。紂嘗六月獵於西土,發(fā)民逐禽。民有諫者曰:『六月,天之復(fù)生,地之以務(wù)。長養(yǎng)之時也。六月逐禽,是逆天道,絕地德,而人行賊。天子失道,後必無福?!患q以為妖言而煞之。西土之人相謂:『自其命也?!会崞淠辏齑蟊╋L,飄牛馬,發(fā)屋拔木,人飛揚數(shù)十里。一人為無道,天加之以咎。殘賊不當,必有大……
來自: DonaldKing2589 > 《四庫全書類古籍》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敦煌寫卷六韜》
文王問太公曰:「以禮義為國,而不能大利其民,何也?文王問太公曰:「一曰天之,二曰地之,三曰人之。神祥破國:昔者玄都氏懷鬼道,廢人而事神,謀臣不用,龜筮是從,忠臣無位,神巫用國,貞士外出,...
商史五十一(商帝辛【商紂王】三十三年、周武王四年、周受命十三年【公元前1046年】)
武王懼,曰:“夫天下以紂為大,以周為細;以紂為眾,以周為寡;以周為弱,以紂為強;以周為危,以紂為安;以周為諸侯,以紂為天下。今日之事,以諸侯擊天子,以細擊大,以小擊多,以弱擊強,以危擊安...
說苑 ?卷第一
燕昭王問於郭隗曰:「寡人地狹人寡,齊人削取八城,匈奴驅(qū)馳樓煩之下,以孤之不肖,得承宗廟,恐危社稷,存之有道乎?楚莊王好獵,大夫諫曰:「晉楚敵國也,楚不謀晉,晉必謀楚,今王無乃耽於樂乎?齊...
國學-太公陰謀
國學-太公陰謀。武王問太公曰:「賢君治國教民,其法何如?」太公對曰:「賢君治國,不以私害公:賞不加於無功,罰不加於無罪,法不廢於仇讎、不避於所愛;武王問太公曰:「吾欲輕罰而重威,少其賞而勸...
姜太公歸周與武王死時成王誦的年齡
姜太公歸周與武王死時成王誦的年齡。武王去世后,齊太公基本上沒有參于周文王子孫內(nèi)部的權(quán)力之爭?!豆盼纳袝?泰誓》武王言:“天其以予乂民,朕夢協(xié)朕卜,襲于休祥,戎商必克。受有億兆夷人,離心...
《逸周書》卷61史記解詩解2功大不賞專事強力亂臣貴任久空重位
《逸周書》卷61史記解詩解2功大不賞專事強力亂臣貴任久空重位。昔者有巢氏,有亂臣而貴任之,以國假之,以權(quán)擅國而主斷,君已而奪之,臣怒而生變,有巢以亡。從前平州國的大臣有大功而不賞,諂媚之臣反...
文韜·兵道
武王問太公曰:“兵道如何?”太公曰:“凡兵之道莫過乎一,一者能獨往獨來。黃帝曰:‘一者階于道,幾于神’。用之在于機,顯之在于勢,成之在于君。故圣王號兵為兇器,不得已而用之。今商王知存而不...
南華真經(jīng)副墨卷之五 寂字集 外篇 田子方 第二十一(8)
文王觀於臧,見一丈夫釣,而其釣?zāi)?。文王欲舉而授之政,而恐大臣父兄之弗安也;於是屬之大夫曰:「昔者寡人夢見良人,黑色而髯,乘駁馬而偏朱蹄,號曰:『寓而政臧丈人,庶幾乎民有瘳乎!」遂迎臧丈...
中國古代-周朝歷史事件 ( 約公元前1046~249年)
可是成公元年齊國就利用周王室同戎國矛盾,晉國不能東顧準備對魯國用兵,魯國的臧宣叔一面加強戰(zhàn)備,一面同晉國結(jié)盟,防范齊國和楚國聯(lián)...
微信掃碼,在手機上查看選中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