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式坐馬托天
功法:馬步站立,兩手握拳收于腰間,拳心向上,兩眼平視正前方。兩拳變掌,掌心向上,從身體兩側(cè)上舉至頭頂上方,十指應交叉。兩掌慢慢用力向上托起,身軀略向上抬,同時配合吸氣。兩掌由上向前、向下按,同時彎腰配合呼氣,直接至地。兩掌向內(nèi)、向上翻掌,上身向上直起,雙手如撈物狀,同時吸氣,直撈至胸前向外翻轉(zhuǎn),直臂向上托,吸氣,共做六次。 提示:動作宜慢,呼吸要勻長深細,撈托時吸氣,下按時呼氣,不可勉強,不可故意憋氣。上托下按過程中,十指始終交叉。 功理:馬步是武術(shù)的基本步型。這式功法把馬步訓練和雙掌上托下按、上身的屈伸配合起來,使腿部肌肉得到鍛煉。同時通過上肢的上托下按、上身俯伸,配合呼吸使內(nèi)臟得到運動,所以說能“理三焦”。三焦的功能,有疏通四氣津液,腐熟水谷,通調(diào)水道等三個方面。久練此功能使三焦得到調(diào)整,氣血暢通。因此,十八式童子功、八段錦等功法都是從“理三焦”開始的。欲習少林武功,首先應練好馬步功,這是武林前輩之寶貴經(jīng)驗。 第二式單腿墜落 功法:左拳拳心向上收于腰間,右臂向前伸直成立掌,掌心斜向前,右腿直立,左腳腳尖上翹向前伸平,膝關(guān)節(jié)挺直。右腿屈膝下蹲,蹲至臀部接近小腿。挺右膝,上身直立,連做五次,換左腿訓練。 提示:單腿屈伸宜緩慢,在起坐過程中,前伸腿不得彎曲,應始終伸直。下蹲時,支撐腿的膝部應向前傾斜,臀部不可壓在小腿上。 功理:此式功法主要訓練腿部肌肉的伸展能力及自控能力,以及單腿的平衡能力。 第三式勾腿盤旋 功法:兩腿屈膝下蹲,左臂按于襠前,掌心向下,右臂直臂上舉于頭部上方,掌心向上。左腿向身后仆地斜伸,全腳掌著地,腳尖內(nèi)扣。左腿從后向前做弧形掃踢,掃到正前方屈膝回收,還原。如此連作五次,換右腿掃踢。 提示:腿向后伸一定要伸直,掃踢時要勾前腳尖,膝部挺直,掃腿路線要成弧形。 功理:此式功法中,胯關(guān)節(jié)、踝關(guān)節(jié)都參與運動,因此對訓練此關(guān)節(jié)的靈活性,增強韌帶功能都有明顯的功效。功法中的掃腿技術(shù),看似簡單,但能訓練人體平衡能力,為做大幅度旋轉(zhuǎn)的掃躺腿動作打下基礎,技擊時專攻敵人之踝關(guān)節(jié)。 第四式左右涮腰 功法:開步站立,兩腳距離略比肩寬,兩臂向前平伸,上身前俯,以腰為軸,雙臂從前向左、向后轉(zhuǎn)動。轉(zhuǎn)到身體正后方。略停,雙臂從后向前轉(zhuǎn)回原地,連做五次。雙臂從前向后轉(zhuǎn)至身后方,略停,復原,連做五次。 提示:身體轉(zhuǎn)動應以腰為軸,甩動雙臂。雙臂在前時上身前俯,雙臂轉(zhuǎn)至身后時上身后仰。動作應逐步加快,切莫突然加速。 功理:少林武術(shù)十分重視肘腰部柔韌性的訓練。武術(shù)八法云:“腰如蛇行步賽粘”,太極拳中有“腰如車輪精神勇”的歌訣。此式功法旨在訓練腰椎的靈活,為以后練習身腰發(fā)勁打好堅實基礎。 第五式鐵牛耕地 功法:兩腳開立,距離略比肩寬,上身下俯,雙臂伸直,十指撐地,臀部向后上方凸起,牽引上身向后。上身逐漸向前向下,同時配合屈臂,胸部降低,接近地面。雙臂用力向上撐起,上身向后、向上運動,還原,連作六次。 提示:力量與意念應集中在撐地的十指上及雙臂上。 功理:此功法主要訓練手指及雙臂的耐力。技擊時手指沒有足夠的力量與硬度是很難擊敗敵人的?!渡倭制呤嚒分杏幸恢付U、二指禪和觀音掌等專練指功的功法。此式功法初練時可五指撐地,隨著功力的長進,可逐步遞減手指,直至以食指撐地練功。 第六式龍盤玉柱
功法:兩腳分開與肩同寬而立,上身前俯,雙手抱緊左踝關(guān)節(jié)處,面部盡量貼近小腿。緊接上動,雙手抱緊右踝處,頭隨即移向右小腿旁,反復練習數(shù)次。 提示:彎腰前俯時兩腿始終伸直,兩膝不得彎曲。上身前俯時不可凹胸,頭頂要盡量接觸腳背。 功理:武諺云:筋長一分力量巧,此式功法主要訓練腰椎的關(guān)節(jié)及韌帶的柔韌性??梢栽鰪娡炔考‰斓纳煺箼C能和腿部韌帶的柔韌性并且使其富有彈性,為技擊時身腰發(fā)勁打好基礎。 第七式鷂子入林 功法:右腿直立,左腿屈膝提起,腳尖勾起停于右腿旁,兩臂曲肘握拳置于兩耳旁拳心向前高與耳平。然后上身緩慢向后平倒,右腿支撐不動,雙拳向頭頂方向沖出,同時左腿挺膝向左側(cè)方向蹬出。如此反復做六次,再換左腿支撐,右腿蹬擊。 提示:支撐腿的腳尖不要向正前方,可向外略偏。動作可靜站一二分鐘。沖拳與蹬腿要同時進行,迅速有力,回收要快。 功理:此式功法是訓練平衡感官,保持身體平衡的能力。在平衡動作中增加沖拳和蹬腿,能快速提高訓練成效。用于實戰(zhàn)技擊中,可同時擊打前后之來敵。 第八式坐馬縱跳 功法:兩腿馬步站立,間距自感舒適為宜,雙臂平伸于胸前,兩掌掌心向下。隨即雙腿以前腳掌用力點地,身體騰空而起,在空中旋轉(zhuǎn)180度,落地后仍保持姿勢,唯方向相反,連續(xù)做五次。 提示:起跳旋轉(zhuǎn)左右軍需練習。起跳和轉(zhuǎn)體要配合好,切莫脫節(jié),需用腳前掌之彈力起跳。 功理:在少林武術(shù)中出現(xiàn)最多的步法為馬步。此式功法旨在訓練在運動中保持步型的穩(wěn)定,充分發(fā)展腰腿的力量和前腳掌的蹬彈力。 輔助功法:前腳掌彈跳力的大小,將直接決定其在技擊散打中身法、步法之快慢進退,是少林武術(shù)訓練中必不可少的。傳統(tǒng)少林武術(shù)筑基訓練中有“川”字樁和蹬縱術(shù)專門訓練雙腿彈跳力,今介紹如下:馬步站立,兩腳距離與肩同寬,雙臂前平伸,掌心相對,提起雙腳腳跟,以前腳掌著地;上身要求:頭頂懸,頦內(nèi)收,頸豎直,松肩,挺胸,收腹,直背塌腰,眼平視;下身要求:兩膝撐勁,大腿平,小腿直,周身成勁,氣沉丹田。每日靜站兩次,每次從五分鐘逐漸增加到一小時。 第九式蛇形坐盤 功法:右腿挺膝直立,左腿屈膝提起。雙手成劍指(食指、中指伸直,無名指、小指彎曲,大拇指扣在無名指、小指上,又稱“蛇形指”)、(右腿用力蹬地起跳,左腳落地屈膝半蹲,右腿屈膝橫架在左膝上,右劍指向上斜伸在左肩前,左劍指向下斜伸在襠前。上身直起,左腿伸直,右腿屈膝提起。左腿蹬地起跳,落地時右腿屈膝半蹲,左腿橫架于右膝上,右劍指向下斜伸襠前,左劍指向上斜至于右肩前,如此左右連續(xù)起跳輪換五次。 提示:半蹲時膝部略前傾,小腿應向前傾斜,大腿胯部比膝部略高。屈膝盤腿與雙劍指的動作應同時完成。 功理:此式旨在訓練平衡感官,提高動作之靈敏性與協(xié)調(diào)性。訓練出身體在運動中,始終保持不偏不倚的平衡能力。 內(nèi)功練法練精化氣法由武林泰斗、自然門大師萬籟聲傳出。
真訣是:側(cè)身而臥(蜷身),以左右食指塞兩耳孔,以舒適不透氣為度,閉目,閉口,輕合齒,如此,用鼻自然呼吸;待心靜后,由鼻呼氣時,將氣送至兩腳板,吸氣時不要管它,如此二三次即可。 未成婚的學生、青年,可在陽舉時練,練至陽氣安頓便可止。慢慢松指放手,停一會或起或臥。有家室之人,房事后練一次,可使全身擴張的毛細血管立即關(guān)閉起來,防止風寒入侵,疲勞也得到了恢復,起到及時復元作用。故此功不僅可以強身健體延年益壽,而且可以治遺精早泄、中氣不足、身體衰弱和控制生理沖動。此功傳人萬籟聲先生曾說:“人身的精液一滿就要外泄,如一練此功,可將元精化為元氣,而回精補腦?!庇终f:“固精固氣,回精補腦,功效之大,比吃多少人參、燕窩都強?!?/p> 注意事項 |
|
來自: 芙蕖仙子 > 《武術(shù)氣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