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十套號曰:科教頻道,一只翅膀是科學一只翅膀是教育(算是文化吧,誰要你“教育”我們?啥子年代了?。┱f實在,蒲湖老漢我以為央視的確需要一個真真
正正的“電視文化和科學頻道”!從宏觀上看,一個號曰向國際大臺進軍的國家電視臺,如果沒有一個像樣的電視文化和科學頻道,是難以想象的。放在央視這個
“大鍋”里看,十套實際上是比較邊緣的。目下老夫我比較看好的是:《探索發(fā)現(xiàn)》、《人物》、《走近科學》(但近來有點走火入魔了,為了故弄懸念制作懸念迭
起的效果,老拿偽科學說事。天才和瘋子僅一步之差,好節(jié)目和爛節(jié)目有時也只隔一層紙,走得過了,就變味了。)若要制造收視率,像《見證影像志》的<
絕活世家>就應該在八極拳那集里,可以加點兒噱頭,像津門霍元甲什么的,那還不離譜,也有收視率。據(jù)某所知,京津冀三地,八極是個大宗拳術,就向廣
東的南拳一樣。八極和大成拳一樣,弄不好真會打死人。所以做這樣的節(jié)目是有人看的,就看怎么弄噱頭,但要以不離譜為度。光《影像志》三字不就透著股文化味
嘛,活活熏死一套、五套和沒啥藝術含量的三套什么的,活活套死他們……. 如,《藝術人生》夠牛皮的吧,號曰藝術,實際上 基本與藝術無干。它實際上是靠明星人物的“生活”做賣點。就像北京臺的《非常接觸》,打著讀書的旗號,販的是明星的干活。兩者的收視率直接與明星的人脈人 氣相關,與節(jié)目創(chuàng)意和水準,反而無大關聯(lián)。內(nèi)容為王,人物為王。它就是拿我們常人對于耀眼明星的一點可憐的崇拜和窺私欲說事,人總是喜歡聽他人的私生活 的。僅此而已。這是蒲湖老漢個人看法。但是我敢肯定,我一開頭說的幾個欄目的觀眾素質(zhì)還真是以一當十的了。要給這些低迷的收視率乘以十,您想想,那是什么 概念?!。。。。。十套觀眾的素質(zhì)遠勝于《藝術人生》,倒不是說這“套”有什么特別,也到不是說對人(觀眾)有什么歧視的看法,而是你的頻道定位使然。所 以正兒八經(jīng)來看,十套第一還是需要的;其次,也是有潛力能挖出點新內(nèi)容,也就是說,能走出一條從形式上、內(nèi)容上獨創(chuàng)一幟、不同于眾的道路。而現(xiàn)在,有意思 的是,老漢我看是欄目的知名度高過了頻道的知名度。與其他頻道比,十套要的是對于文化藝術大局的了解和電視語言的修為,說白了,就是更要講內(nèi)功。現(xiàn)在央視 追求收視率有點像地方官員追求GDP那樣,有點變態(tài)了。人一變態(tài)就容易糊涂,國家也罷,個人也罷,頻道也罷,欄目也罷,大抵如此。現(xiàn)在有遠見和現(xiàn)代執(zhí)政意 識的官員都說要講“綠色GDP”了,央視在收視率上也應該講究點社會效益。應該說你是個公益性的國家臺,眼睛不能光盯著錢,你要不蓋那個什么丑八怪似的 樓,不是也能省下好多銀子嗎。兩個眼睛光盯著收視率和廣告效益的,今后的事實會證明是短視之舉?。?br> 老漢我去美利堅、英吉 利、法蘭西這些鳥國家,同志們哪,這都是萬惡的資本主義國家呀!可是如英國的大英博物館,居然不收一分錢;法國的凡爾賽宮、盧浮宮,收的門票錢也是不值一 提。反觀我們的博物館和電視節(jié)目走向,兩者真云泥之別也。同志們哪,我說過,我們是先進生產(chǎn)力的代表,這一點不能輸給他們。 批評完了,我也得給同志們評功擺好:十套中的很多系列節(jié)目是值得一在回味反復看得。像以前的《留住手藝》也是個大手筆。這個節(jié)目的選材具有很大的文化 上的貢獻!老漢我妄自猜測:央視至少有百分之九十九的節(jié)目播出后是不是就呆在了磁帶庫?而像十套這樣的節(jié)目,不僅可以多次重播,可以出口發(fā)行到海外,而且 可以存留給下一代的人看。對于記錄者,過去有史筆史膽之稱,《留住手藝》者擔得起這個稱呼。因為在器物層面上,它詳細用影像記錄了制作的材料、工藝流程, 實際上還交待了產(chǎn)生這一器物的環(huán)境、淵源,宏觀微觀都照顧得很好。弄一句時髦話,它就是記錄了非物質(zhì)文化也有大大的功勞呀。它的包裝甚至在細節(jié)上都是很有 文化意蘊和中國氣派的。比如它的敘述者的人名字幕,很中國很文化?,F(xiàn)在改版后的事態(tài),紅底子上的欄目名字和人名,太小了,顏色反差的讓老漢我看不大 清。。。。。。電視工作者不僅要善于抓對編和非線編輯,不僅要有對于選題的宏觀把握,也要注意這樣的細節(jié)。精美、雅致、文化全融進了節(jié)目的每一個節(jié)點。牛 皮呀牛皮!這個節(jié)目在文化人類學上的貢獻也是無可比擬的。過去我們用竹簡記錄,今天我們用影像記錄。就向《影響志》自喻的那樣,你不讓我說正臉兒,俺說側(cè) 影行不?再不行的話,俺說背影行不?話語空間終歸還是有的嘛,就看你有沒有腦子去找,別一開會就跟老漢我說,“這不讓做那不讓做的,沒法做”這樣的話。你 覺得沒法做就下課,有的是人做嘛。您看,《一個時代的側(cè)影》,我看,這側(cè)影,某些方面比正臉還好呢,有很多春秋筆法嘛,有很多值得回味的地方嘛。明白嗎? 我們得做得讓人聯(lián)想和回味,不能頂著口徑鬧別扭。條條大路通那個什么羅馬。。。。這樣的記錄比石頭更為不朽!記錄工具進步了,人也要與時俱進。 再比如,一個題材選題,就是你們這些編導案板上一頭待宰的牲口,這刀的切口是大有講究的。好的編導一刀下去,那牲口立馬安樂死,觀眾甚至一下子就看 見其中紋理還看得直叫爽呆了酷斃了!而愚蠢者,把那個選題折騰得欲仙欲死、半死不活的,不光自己弄得毫無快感,而且壞了觀眾的胃口。這您別說擱在十套,把 它擱在100套也沒用。以后您就別指望這頻道有收視率了。《留住手藝》有集是講四川一個地方的簑衣匠的。讓老漢我一下想起少時故鄉(xiāng)之所見。好的節(jié)目是能讓 人聯(lián)想的。有的節(jié)目看了就看了;更有甚的,看了節(jié)目你會感到這編導腦子都淤死了,怎么還在彩電大樓、京門大廈、恩菲大廈什么的混吃混喝的?著御林軍送昌平 挖砂子!不是說看了就過了的。當然,《留住手藝》這種是項目性的節(jié)目,與常規(guī)欄目還是有所別的。。。。。。。 像俺蒲湖老 漢坐而論道、大而化之的話比較好說,俺就管抓人。事情都是人落實的嘛。具體落實到每一個欄目上,老漢還是希望視具體情況來制作??偟膩碚f,不要太拘泥。編 導的靈感要像那春天的貓咪,今天都是二月二龍?zhí)ь^了。貓也快叫個不停了!因為做電視的人總以為自己專業(yè),實際上任何專業(yè)上的人,都有自己視線的死角和盲 區(qū)。好比一些會做紀錄片的猴子,牛皮了,爬得也高了,不小心就會露出紅紅的屁股。———露怯了吧?天可憐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