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市教育局教研室 發(fā)布時間:2009-09-29 22:37:34.0 閱讀次數(shù):
96
——新課標理念下關于有效教學的幾點思考
儀征市大儀中心小學 徐光美
新一輪課程改革以來,作為改革的主渠道、主陣地的語文課堂教學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在以學生為本的課堂教學中,教師用生動活潑的教學方式代替了機械枯燥的教學模式,這一變化是可喜的。然而,在欣喜之余,靜下心來,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不少的課堂在“熱鬧”背后,也折射出放任與浮躁,由此步入種種誤區(qū),造成課堂教學的效率并不理想,從而嚴重影響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誤區(qū)一:重視多元解讀忽視價值觀取向
新課標倡導“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因為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映往往是多元的,問題的答案也不是唯一的、絕對的。但好多教師在上課時忽略“教學內(nèi)容的價值取向”,在老師極其開放的教學心態(tài)下,學生海闊天空、談天說地,最后教師不置可否,問及原因:要尊重學生的多元解讀嘛!
鏡頭一:《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最后一段教學
師:肖邦在彌留之際,囑咐姐姐一定要把自己的心臟帶回祖國。讀到這兒,你有什么話想對肖邦說?
生:肖邦的一生都是在為祖國的解放而奔波,至死都不忘將自己一顆火熱的心安葬在祖國的懷抱里,以親眼看到同胞們將侵略者趕走。他是波蘭人民心中的英雄,也是我們心中的英雄!
……
生:老師,我認為肖邦其實是個懦夫。
師:(非常驚訝)哦,為什么這樣說呢?
生:當時波蘭正處于水深火熱之中,為了保全性命,他逃到了國
外;只在死后沒知覺的情況下才敢回到自己的祖國,這不是懦夫的表現(xiàn)嗎?
師:(先是好奇,接著是若有所悟)真不錯,真會思考,思維很開闊,能讀出自己獨特的理解來!
這是筆者曾經(jīng)聽到過的一節(jié)公開課片段,聽后感受頗深。細讀文本,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肖邦去國外并不是逃避戰(zhàn)爭,而是借助和平的環(huán)境靜心寫出更多催人奮進的歌曲,激勵波蘭人民奮勇抗敵。他雖然人在國外,可一顆赤誠的心卻依然留在祖國,這樣的人怎會是懦夫呢?而這位老師完全以學生的思維代替教師的教學,表面上尊重了這位學生的獨特體驗,實際忽視了恰當?shù)囊龑?,沒有在學習過程中引領學生識別真?zhèn)?,讓學生“天馬行空”,居然在最后跟著學生得出肖邦是懦夫的結論。試問,這樣偏離了文本主旨的教學怎能談得上是有效的教學?我們知道,“獨特體驗”和“價值取向”是一對矛盾體,雙方都是重要的。作為語文老師,深入領會并挖掘蘊涵在課文字里行間的人文內(nèi)涵引導學生多角度地思考問題,作出多元反應是積極的行為。但是,我們不能回避的是,由于學生的認知能力偏低,對文本作出的反應并不都是正確的、合理的,他們的體驗可能是積極的,也可能是消極的。當學生的價值取向有偏向時,教師應果斷地為學生“把好舵”,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這樣的教學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有效教學。
誤區(qū)二:無效合作流行課堂
課改實驗以來,“自主、合作、探究”成為新課標下的一個重要理念,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新興的學習方式被越來越多的語文老師接受和采用。但是,有些老師并沒有真正理解“合作”,僅僅是“為合作而合作”,導致教學目標不明,課堂散亂無序,教學效率低下。
鏡頭二:《煙臺的?!方虒W片段
在引導學生體會冬、春、夏、秋四個季節(jié)煙臺的海的特點和變化后。
師:同學們,你們覺得用什么方法才能讓大家感受到煙臺的海四季的變化呢?
生1:可以讀出大海的變化。
生2:我也可以畫出海的變化。
生3:也可以將煙臺四季海的變化演出來。
師:(一愣)演?可能有一定的困難,老師建議你們可以加上適當?shù)膭幼?。這樣,喜歡采用朗讀方式的同學坐到一起來商量怎么讀好,喜歡畫畫的同學坐到一起來,行動起來吧!在教師的號令下,學生紛紛行動,用近兩分鐘的時間終于搶到座位,安頓了下來。選擇朗讀的同學有二三十個人,大家雖然坐在了一起,但一大堆人無法商量,結果只有幾個優(yōu)等生在那唱主角,其他人還是各學各的……
上面這一案例,是合作學習理念引領下較為典型的鏡頭。對于合作學習,我們應該從“三個和尚沒水喝”中得到點滴啟示。沒水喝,就是因為他們相互依賴,失去了一個明確的目標。由此,我們不得不關注合作學習的有效度問題;我們不得不叩問教師,你檢測過合作教學的有效度嗎?這位老師雖然安排了合作學習的環(huán)節(jié),但是沒有明確的目標,學生根本不明白自己到底該干什么,合作完畢后也不組織全班交流,學生的疑惑沒有得到解答,思維碰撞后的火花也瞬間熄滅,合作學習也就成了“軀殼”。
那么,怎樣的合作才是有效的?筆者認為,用大教育家孔子的一句名言——“因材施教”,即課堂教學中要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和目標來進行合作學習,而不是任何情況下都要合作。作為教師應該想一想,在某個特定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合作學習的價值大不大?不用合作學習行不行?如果要用,教師必須首先組織好學生,合作學習的任務要明確,小組中每個成員都要積極參與,為完成共同的任務而有序活動,積極交流、溝通,相互支持、配合。只有這樣,合作學習的開展才是有效的、有價值的。
誤區(qū)三:拋棄老八股追蹤“新八股”
現(xiàn)象:新課改以來,在拋棄三段式老八股教學的同時,好多教師又追蹤起了“新八股”:1、開堂即疑——審題,圍繞課題質(zhì)疑;2、中堂即悟——讀到某段,老師總要問“你讀懂了什么?體會到了什么?”;3、尾堂即表——學完課文,老師總要問:“此時,你想對×××(往往是課文中的主人公)說些什么?”
這可以說是時下小語課堂流行的教學模式,乍一聽似乎也沒覺得哪里不妥,但認真思考起來,在這樣的模式下,究竟有多少學生在多大程度上實現(xiàn)了“有效”學習,取得了怎樣的進步和發(fā)展,以及是否引發(fā)了學生繼續(xù)學習的愿望。這樣人云亦云、文云亦云的教學套路,是否就是有效教學、優(yōu)質(zhì)教學?
先說開堂即疑,身為讀者的我們都知道自己喜歡這樣的閱讀方式:“信馬由韁,興之所至”,一讀為快。但我們的語文老師硬要扭曲讀者的心理,八股式地開題即審,不審不快,很多學生閱讀的興趣在審題與質(zhì)疑的“折磨”下消失殆盡。試問老師,你閱讀的時候總是很理性地先審題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再看中堂即悟,圍繞重點段用開放性的問題去感悟,這本沒有錯,關鍵是很多老師這樣的虛無問題掩蓋自己對文本閱讀的缺席,試問老師:你讀懂了什么?體會到了什么?己所不知勿蒙于人!最后再說尾堂即表,這個所謂的高潮往往是孩子比賽說假話的火爆期。試問老師,你覺得這樣的假話可信嗎?己所不信,勿強于人!其實,筆者認為,無論是過去的接受式學習,還是如今的開放式學習,無論是多元解讀還是自主探究,它們僅僅代表的是一種學習方式,其本身并無優(yōu)劣之分,關鍵在于我們的課堂教學是否有效,即是否用最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取得了盡可能多的教學效果,學生的潛能是否得到了最大限度的開發(fā),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是否得到了培養(yǎng)等等。我們不妨來看特級教師支玉恒是如何引導學生進行有效學習的?他在教學《西門豹》時設計了這五個問題:1、讀了這篇課文,你心里痛快不痛快?2、讀了這篇課文,你心中佩服不佩服?3、讀了這篇課文,你心中有沒有憤恨?4、讀了這篇課文,你心中有沒有同情?5、課文中有沒有什么使你覺得奇怪?請看一段學生的精彩發(fā)言——
師:讀了這篇課文,你心里痛快不痛快?
生1:我感到痛快。西門豹把那些害人騙錢的巫婆和官紳頭子都扔到了河里,為百姓報了仇,真是大快人心。
生2:西門豹讓壞人得到應有的懲罰,使人痛快。
生3:使我痛快的還有他領導人民開鑿渠道,興修水利,這兒不鬧災荒了。
生4:我還有一個痛快,那個新娘子得救了。
支老師的這五個問題,看似簡單,實際上卻牢牢地抓住了文章的經(jīng)緯線,叩擊了學生的心靈,真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這五個問題引領學生走進文本語言而思維活躍,在與文本的對話中學生有了真實的感受,課本的語言自然地融入了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這樣讓學生在課堂上語言和精神獲得“雙豐收”的教學才是最有效的教學,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才能得到全方位的提高。
我們期待這樣的語文老師:見解深刻、充滿智慧、旁征博引、循循善誘;我們期待這樣的語文課堂:生動、博大、寬容、充滿人性關懷。我相信,隨著基礎課程改革的推進,新課程理念似縷縷清風吹進校園,似涓涓小溪流入教師的心田,我們定能從現(xiàn)在的懵懵懂懂、充滿困惑、不斷改進走向“有效”教學,從而走向優(yōu)質(zhì)教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