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不要鶴立雞群 【原文】翟1人有獻豐2狐、玄豹之皮于晉文公。文公受客皮而嘆曰:“此以皮之美自為罪。”夫治國者以名號為罪,徐偃王3是也;以城與地為罪,虞、虢是也。故曰:“罪莫大于可欲。” 【譯文】狄族有人將大狐貍、黑豹的毛皮獻給晉文公。晉文公收下客人送的獸皮后嘆息說:“這是因為毛皮美麗而導致了自己遭罪。”那治理國家的人為了名聲稱號成為罪過的,徐偃王就是這樣的;因為城邑和土地而成為罪過的,虞、虢兩國就是這樣。所以說:“罪惡發(fā)生的最大原因就在于欲望太多。” 【說明】毛皮美麗的狐貍和黑豹之所以死亡,就是因為毛皮美麗,徐偃王因為喜好“仁義”,而獲得“仁義”的美名,招致周穆王的忌恨,以至于被楚國消滅。虞、虢兩國也是因為擁有美好的城邑和土地而被消滅。韓非這樣來解釋《老子》,也無不對,這個問題孔子、子思、莊子、孟子、荀子都談到過,這個世界上為什么每天都要發(fā)生那么多罪惡?就是因為人們的欲望太多,所以孔子、子思提倡“中庸”,就是希望人們的生活方式維持在中等的需要和需求上,不要太過于炫耀、顯眼。如果你鶴立雞群,那么你就是第一個被打倒的人。 —————————————————— 【注釋】1.翟:(dí敵)古同“狄”。本義是指中國古代民族名。分赤狄、白狄、長狄,諸部各有支系。因其主要居住在北方,通稱為北狄。狄或北狄曾是古代中國中原人對北方各民族的泛稱。 2.豐:《易·豐·辭》:“豐,亨;王假之,勿憂。宜,日中。”《周禮·考工記·弓人》:“角欲青白而豐木。”《莊子·山水》:“豐狐文豹。”成玄英注:“豐,大也。”《玉篇·豐部》:“豐,大也。”這里用為大之意。 3.徐偃王:西周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