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有智慧但是很陰險 【原文】知而險,賊而神,為詐而巧,言無用而辯,辯不惠而察,治之大殃也。行辟而堅,飾非而好,玩奸而澤1,言辯而逆,古之大禁也。知而無法,勇而無憚,察辯而操僻,淫2大而用之,好奸而與眾,利足而迷,負(fù)石而墜,是天下之所棄也。 【譯文】有智慧但是很陰險,為非作歹但是神通廣大,行為奸詐但又很巧妙,空話連篇卻又能言善辯,能言善辯但又無用而且又分析縝密,這都是治理國家的禍殃。行為乖僻而且頑固,粉飾謬誤而且很巧妙,玩弄奸邪而且好象是恩惠,能言善辯而且違背常理,是自古以來都禁止的。有智慧而沒有法度,有勇敢精神而肆無忌憚,考察精細(xì)能言善辯但行為邪僻,過度地追求所謂大事,喜好奸邪并要求眾人也一樣,貪圖利益而迷戀于利益,背負(fù)著石塊墜落,這是天下人都厭棄的。 【說明】本節(jié)緊接上節(jié),這是對三種奸邪的延伸描述,這些人的危害也是很大的,能夠使不少人上當(dāng)受騙,但只要有了一定的思想和辨別能力,也就不難識破這些人的伎倆。 —————————————————— 【注釋】1.澤:《書·多士》:“殷王亦罔敢失帝,罔不配天其澤。”《莊子·大宗師》:“澤及萬世而不為仁。”《孟子·公孫丑下》:“然且至,則是干澤也。”《韓非子·說難》:“周澤未渥也,而語極知。”《史記·西門豹傳》:“故西門豹為鄴令,名聞天下,澤流后世。”這里用為恩澤、恩惠之意。 2.淫:《書·大禹謨》:“罔淫于樂。”《左傳·隱公三年》:“驕奢淫泆。”《論語·八佾》:“子曰:‘關(guān)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禮記·王制》:“齊八政以防淫。”孔穎達(dá)疏:“淫,謂過奢侈。”《孟子·滕文公下》:“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荀子·不茍》:“小心則淫而傾。”《韓非子·愛臣》:“赦死宥刑,是謂威淫。”這里用為過度之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