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解讀有字書,不解讀無字書;知彈有弦琴,不知彈無弦琴。以跡用不以神用,何以得琴書佳趣?
無弦琴:此指宇宙中萬物的一切聲響。
跡用:以運用形體為主。
人們只懂得讀有文字的書,卻不懂得研究大自然這本無字的書;人們只知道彈奏普通有弦琴,卻不知道欣賞自然界無弦琴的美妙聲音。也就是只知道運用有形跡的事物,而不懂得領(lǐng)悟無形的神韻,這種庸俗的人又如何能理解音樂和學(xué)問的真正樂趣呢?
孔子是個愛好音樂的人,他聽人唱歌要是認為唱得好,一定要讓他再唱一遍,然后和著他一起唱。
孔子對音樂的欣賞,不只停留在表面,他能領(lǐng)悟出音樂本身的內(nèi)涵?!渡亍肥撬磿r的名曲,《武》是周武時的樂曲,兩樂都是我國古代享有盛名的曲子,孔子聆聽之后,稱贊《韶》的樂曲非但盡美,并且盡善;評價《武》的樂曲雖然美,可是還不夠盡善??鬃訛槭裁醋龀鲞@種評價呢?這一方面固然因為《韶》的音樂確實高古感人,另一方面,舜是孔子心目中的古代理想賢君,因《韶》而引起對于舜的向往,更由于《韶》樂早于《武》樂,故而增強了孔子對它的贊美之情。
從孔子愛好音樂、愛好唱歌的側(cè)面,我們又看到他愛美的本性,以及他見善就學(xué)、從善如流的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