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左芬

 葉澀嵐杉 2010-07-25
      

左芬

百科名片

左芬(?—300),西晉女文學家,齊國臨淄(今山東淄博)人。據(jù)出土墓志,字蘭芝,芬應作棻,我國最早的女詩人。少好學,善作文。為武帝妃嬪。今存詩、賦、頌、贊、誄等20余篇,大都為應詔而作,《離思賦》最著名。原有集,已失傳。
中文名: 左芬
別名: 蘭芝
國籍: 齊國
民族:
出生地: 今山東淄博
職業(yè): 文學家
代表作品: 《啄木詩》,《離思賦》,《感離詩》

目錄[隱藏]

人物簡介
兄妹才子
因才入宮
深宮生活
寄情于詩
才女晚景
洛陽紙貴
左芬詩集
  1. 《感離詩》
  2. 《離思賦》
  3. 《啄木詩》


  

人物簡介

  

左芬字蘭芝,芬一作棻。中國最早的女詩人。少好學,善作文。為武帝 妃嬪。作品:《啄木詩》、《離思賦》、《感離詩》。
  晉武帝司馬炎聞聽詩人左思的妹妹左芬才情過人即納入后宮,泰始八年(公元272年)拜為修儀,后為貴嬪,世稱左嬪妃,又稱九嬪。《晉書·后妃傳》有他的傳記。左芬因為德才超群每每被帝王群臣贊賞,使后宮佳麗見妒。一貫荒唐漁色的司馬炎是歷史上最無恥無為的帝王之一,左芬被封為貴妃,不過是司馬炎為自己博得惜才的虛名,《晉書》中稱左芬‘姿陋體羸,常居薄室’?!蹲哪驹姟肥亲蠓业醋月傻纳顚懻?。她入選嬪妃后,長居深宮,物質生活雖然十分豐富,但精神生活卻非常空虛,因而她寫詩主要是描繪宮中的凄涼生活和青春被葬送的無限悲哀?!峨s感詩》是其代表作之一。她的詩構思新穎,感情充沛,是中國古代詩歌的優(yōu)秀作品。
  左芬的名聲亞于她的哥哥左思,兄妹倆素來友愛。左芬被選入后宮,左思曾作《悼離贈妹詩》兩首。所謂“悼離”,更與尋常離別不同,因為被征入后宮,咫尺便是天涯,生離亦同死別。左芬的詩僅存兩首,其中一首《感離詩》,就是答左思《悼離贈妹詩》的作品,載于《藝文類聚》。另外,《古詩源》載有她一首《啄木詩》。沈德潛評價此詩說“學問語,無蒙腐之氣。”可惜的是,她的詩留世實在太少,使我們無法窺見她的全貌。
  左芬原有集四卷,業(yè)也散佚,今存作品,除上述兩首詩外,尚有賦、頌、贊、誄等二十余篇,大都為應詔之作,文辭甚為研麗。

兄妹才子

  說起左芬,可能知者甚少,但是提起她的哥哥,那就“天下無人不識君”了。他就是左思,西晉文學家,尤其擅長辭賦和詩歌。“洛陽紙貴”的事兒,就發(fā)生在他身上。
  妹妹左芬,雖不及哥哥的才情,但也是才華橫溢,尤其擅長詩文。兄妹倆還有個共同缺點,就是長相丑陋。可按照中國“郎才女貌”的審美標準來看,左思顯然要比左芬幸運得多。因為左思,左芬的名聲也漸漸流傳于文學界,有一天就傳到晉武帝司馬炎耳朵里。這位皇帝本是好色荒淫之徒,卻把丑女左芬納入后宮,只為她的“詩人”身份。有的皇帝喜歡招募文人為官,為自己博得惜才的虛名,而晉武帝則選擇娶個文人做妃子。好像納了一個詩人妃子,自身的品位也跟著提升了似的?!稌x書》記載了左芬進宮后的生活:“姿陋無寵,以才德見禮。體羸多患,常居薄室……”晉武帝后宮佳麗達萬人,以至于自己都不知道該臨幸誰,所以常常坐上羊車,在后宮轉一圈,停到哪就在哪過夜。而左芬因為相貌丑陋,體弱多病,根本得不到皇帝的寵幸,只能住在“薄室”里。可見,晉武帝并不是娶了個女人,而只是娶了個“女詩人”。才女左芬不過就是被皇帝選中的一個文學道具而已。這和宮里的一個古董花瓶,一幅名家字畫也無多少差別。
  左芬雖不受寵,但還得完成作為才女“作詩作賦”的義務,扮好一個文學擺設的角色。她“受詔作愁思之文”,完成了皇帝的命題作文《離思賦》,這首賦可算是左芬的代表作。司馬炎對她吟詩作賦的本事非常滿意,“帝重芬詞藻,每有方物異寶,必詔為賦頌”,“言及文義,辭對清華,左右侍聽,莫不稱美”(《晉書》)。于是,宮廷中有什么紅白喜事,左芬總是要受命寫些或者感人或者華麗的詩賦。事實上,左芬更像是一位宮廷御用詩人,而不是嬪妃。
  左芬存有詩、賦、頌、贊、誄等20余篇,大多為應詔而作。在她受命而寫的那些詩賦中,雖也不乏情真意切之作,但豈能擺脫得了應景的形式之作?所以,對于左芬來說,承受的是雙重痛苦。首先,從女人的角度來說,她既沒有得到真摯的愛情,也沒有得到普通夫妻間的日常恩愛。其次,從詩人的角度來說,她沒有創(chuàng)作的自由,總得寫些命題應景之作,豈不痛苦?

  在將近400字的《離思賦》中,左芬盡情地宣泄了自己的哀愁。“嗟隱憂之沈積兮,獨郁結而靡訴”;“夜耿耿而不寐兮,魂憧憧而至曙”;“懷愁戚之多感兮,患涕淚之自零”;“仰行云以欷兮,涕流射而沾巾”;甚至“長含哀而抱戚兮,仰蒼天而泣血”,充滿宮怨之氣。在前述的雙重痛苦中,左芬又增添了深切的思親之痛。
  錢鐘書曾這樣評價《離思賦》:“宮怨詩賦多寫待臨望幸之懷,如司馬相如《長門賦》、唐玄宗江妃《樓東賦》等,其尤著者。左芬不以侍至尊為榮,而以隔‘至親’為恨,可謂有志。”盡管“有志”,左芬也無力逃脫命運,也正因為“有志”,才更加痛苦。
  從進宮起,左芬始終過著沒有自由、郁郁寡歡的生活。后來,晉武帝死去,晉朝落入他的兒媳賈南風之手。西晉的宮廷中依舊充滿了荒淫與奢靡,謀殺與爭斗。雖然史書并無記載之后左芬的生活,但其晚景的凄涼落寞,也大致可以想象。

因才入宮

  左思名聲大噪之后,當時的皇帝晉武帝司馬炎聽說左思的妹妹左芬也很有才名,就下令將她選入宮中。司馬炎將女左芬納入后宮,其實是出于沽名釣譽附庸風雅,司馬炎雄才大略其實遠不如其祖司馬懿、父司馬昭等。當時司馬炎繼承了其祖、父打下的江山,看到三分歸晉,天下一統(tǒng),就耽于享樂。這家伙不單將蜀、吳二國的后宮佳人都納為已有,還大肆選民間美女入宮。晉武帝將左芬選入宮中,其實也是出于沽名釣譽,就像有的人附庸風雅,購得名畫古玩放在家中,其實啥也不懂,根本不知道如何賞鑒這些寶物,最多就懂得“值錢”兩字而已。而且左芬據(jù)說還長得不怎么漂亮,《晉書》中稱左芬“姿陋體羸,常居薄室”。也就是說左芬長得丑陋身體又病弱,所以根本得不到皇帝的寵幸。特別受寵或有地位的妃子才有資格擴建宮舍,或者住好一點的房子,左芬既然得不到皇帝的寵幸,所以她住的房子自然是“薄室”了。

深宮生活

  當時的后宮,就算左芬長得也是美如天仙,也很難得到專寵。據(jù)史書載:“(晉武帝)怠于政事,頗事游宴,選吳孫皓宮女五千入宮,掖庭殆將萬人。嘗乘羊車,恣其所之,至便晏寢,宮人競以竹葉插戶,鹽汁撒地,以引帝車……”司馬炎這家伙后宮的美女太多了,自己都懶得轉,就坐上個羊拉的小車到處轉著看美女,看著哪個合心意,就睡在哪兒。后來宮女們想出個取巧的法兒,用“竹葉插戶,鹽汁撒地”來吸引羊過來,從而吸引皇帝的注意力??吹竭@個,江湖夜雨也有點奇怪,為什么用“竹葉”來吸引羊,好像羊是愛吃草的,用“竹葉”來吸引,倒像是大熊貓拉的車。不管怎么說,我們可以看到當年“競爭”之激烈,像左芬這樣既不漂亮,又沒有那么多的狡黠心眼的美眉還能有什么指望?

  司馬炎沒有當皇帝之前,就有個妻子叫楊艷,后來當然成為皇后,歷史上著名傻子皇帝——晉惠帝就是她的兒子。在眾多令人眼花繚亂的美女中,還有一個司馬炎比較寵愛的女子叫胡芳,她父親是名武將。該女率性大膽,當時她被選中為妃子后,就當場痛哭失聲,旁邊的人說:“小聲點,當心皇帝聽到了。”該女正氣怒傷心之下,不管不顧地說:“我死都不怕,怕什么皇帝。”司馬炎聽了倒比較欣賞她,冊封她為貴嬪。這個女子很大膽直白,有次和皇帝玩樗蒱之戲(古代一種賭博的游戲),和皇帝爭執(zhí)起來,竟扳傷了皇帝的手?;实郛斎缓苌鷼猓f她“你真是個粗魯武將的女兒”,胡芳就說北伐公孫,西拒諸葛的(指皇帝的祖父司馬懿),難道不也是武將嗎?對于她的大膽率真,司馬炎倒是不以為忤,反而給予她僅次于皇后的待遇。她生了一個女兒封武安公主。
  不過左芬可能從來沒有得到過晉武帝的“寵幸”。最多也就是在宮中聚會時讓她寫寫文章而已。“帝重芬詞藻,每有方物異寶,必詔為賦頌”(《晉書》),可惜呀,左芬美眉的大好才華只能像歌女之歌舞女之舞一樣成為皇帝酒足飯飽之后點綴升平,顯示風雅的一種擺設罷了。

寄情于詩

  左芬存有詩、賦、頌、贊、誄等20余篇,大多為應詔而作。《感離詩》、《感離賦》、《啄木詩》是其代表作。在她受命而寫的那些詩賦中,雖也不乏情真意切之作,但豈能擺脫得了應景的陰影?對于左芬來說,她在宮中的那些日子,承受的是雙重痛苦。從女人的角度來說,她既沒有得到皇帝的寵幸,也沒有得到普通夫妻間的日常恩愛。從詩人的角度來說,她沒有創(chuàng)作的自由,總得寫些命題應景之作,豈不痛苦?
  在將近400字的《離思賦》中,左芬盡情地宣泄了自己的哀愁。“嗟隱憂之沈積兮,獨郁結而靡訴”;“夜耿耿而不寐兮,魂憧憧而至曙”;“懷愁戚之多感兮,患涕淚之自零”;“仰行云以欷兮,涕流射而沾巾”;甚至“長含哀而抱戚兮,仰蒼天而泣血”,充滿宮怨之氣。在前述的雙重痛苦中,左芬又增添了深切的思親之痛。錢鐘書曾這樣評價《離思賦》:“宮怨詩賦多寫待臨望幸之懷,如司馬相如《長門賦》、唐玄宗江妃《樓東賦》等,其尤著者。左芬不以侍至尊為榮,而以隔‘至親’為恨,可謂有志。”盡管“有志”,左芬也無力逃脫命運,也正因為“有志”,才更加痛苦。

才女晚景

  

公元290年,荒淫無度的司馬炎在洛陽去世,291年賈南風(傻子皇帝晉惠帝的皇后)控制了皇宮和朝政,活活餓死了太后楊芷(楊艷的妹妹,楊艷死時要求司馬炎娶她),服侍楊芷的宮女也被統(tǒng)統(tǒng)餓死。賈南風操縱了傻子皇帝后為所欲為,穢亂宮禁,派心腹出宮物色美貌少年,載入宮中,玩夠了以后,便一一殺掉滅口。又害死了太子司馬遹。這時宮里可謂天翻地覆,我想當時,左芬更是被冷落到一邊無人問津,就在這個時候,左芬默默地死去了,上世紀七十年代出土了一塊她的墓碑,上面的碑文也很簡略:左棻,字蘭芝,齊國臨淄人,晉武帝貴人也。永康元年(300年)三月十八日薨……

洛陽紙貴

  左芬,根據(jù)出土的墓志銘上所書,應該為“左棻”。是著名的文學家左思的妹妹,所謂“洛陽紙貴”這一成語就是從左思的故事來的。左思貌丑口訥,智力口齒上和郭靖有一拚,學東西特慢。但他有一種勤奮不懈的精神,左思仰慕前人班固寫的《兩都賦》和張衡寫的《兩京賦》(張衡不單會發(fā)明地動儀還寫得一手好文章,文理全才),就立志寫一篇《三都賦》(當時三國歸晉,三都是指魏、蜀、吳三國之都)。這一下子就寫了十年之久,不過終于寫成后,《三都賦》轟動一時,洛陽文人競相傳閱抄寫,“洛陽為之紙貴”。

左芬詩集

《感離詩》

  自我去膝下。倐忽逾再期。

  邈邈浸彌遠。拜奉將何時。
  披省所賜告。尋玩悼離詞。
  仿佛想容儀。欷?#91;不自持。
  何時當奉面。娛目于書詩。
  何以訴辛苦。告情于文辭。
  這一首宮怨詩,最初見載于《藝文類聚》。作者是西晉著名詩人左思之妹。西晉泰始八年(272),左芬因文才出眾,被晉武帝召充后宮;左思也同時移居洛陽。他們兄妹雖同居京城,但宮禁清切,難以相見,只能通過贈答詩章,來寄托這咫尺天涯的思念之情。左芬入宮二年時,左思作四言詩《悼離贈妹》,以表示一片深情。左芬這首詩亦作于同年。
  開端四句,交代兄妹分離的時間,并抒發(fā)不得相見的惆悵。“自我”兩句,是從時間上說。“膝下”,人幼年時,常依于父母膝下,后用作對父母的代稱。左氏兄妹,“早喪先妣”,同命相依,“恩百常情”(左思《悼離贈妹》),故這里的“膝下”,非指父母,而是詩人對兄長的尊敬稱謂,其中流露了深婉的依戀之情。以今視昔,確乎是會產生“逝者如斯夫”的感受,故以“倏忽”一詞概之。“再期”,兩周年。時間一晃就是兩年,而兄妹間竟一次也沒得相見,詩人的惆悵之情油然而生:“邈邈浸彌遠,拜奉將何時。”相見的希望一天比一天邈遠,真不知何時才能拜見兄長。“邈”即是“遠”,“浸”與“彌”同義,都是“更加”之意。這里重復使用,更見得女詩人企望之深、凄切之甚。這二句猶如我們今天給久別的親友寫信,開頭常說時間過得真快,一別就是幾年,不知何日才得以見面云云。這樣平平的詩意漸進,卻清晰地展示了女詩人特有的細致心曲。詩至此,我們仿佛已經感受到了一個想見至親而不得、處于無休止的企待中的女性形象。
  以上四句偏于交代,是縱向,下面“披省”四句則移于橫向。相見之日遙遙無期,詩人的企盼之情又難以消歇,個中苦楚是不言而喻的。無奈之下,詩人取出她珍藏的兄長書信詩章,一遍遍地觀覽,以作為感情的藉慰,精神的支柱。“披省”即翻閱,“尋玩”,追尋詩意而玩味。“悼離詞”,指左思的《悼離贈妹》詩。詩人重溫兄長的詩書,其中的一往深情,更使她心靈為之顫動。“仿佛”兩句,思情達到高潮。讀著、看著,兄長的音容笑貌,在她的腦際依稀出現(xiàn),她不由得感嘆欷?#91;,淚水滂沱而出……。詩人在《離思賦》也曾經抒發(fā)這種骨肉乖隔的至悲至痛:“豈相去之云遠兮,曾不盈乎數(shù)尋。何宮禁之清切兮,欲瞻睹而無因。仰行云以?#91;欷兮,涕流射而沾巾。”二作參看,我們更可以理解詩人此時心靈世界的悲惻。
  結尾四句,詩人從情感的渦流返回現(xiàn)實。“何時當奉面”,詩人對能否見到兄長,懷有既渺茫又沒完全絕望的復雜心理。“何時”又重復了一次,“奉面”與“拜奉”也是同義。二語于一篇中再致意,足見女詩人對重逢的渴望何其深切。但詩人欷?#91;傷悲,難道僅僅是為了一次“奉面”而已?非也!“娛目于書詩”給我們解答了這個問題。左思兄妹都富有才情,在往昔,他們一起讀書、一起吟詩,其中自有許多“娛目”——賞心悅目之事。這往日的歡樂,才是靜鎖深宮的女詩人魂牽夢縈的所在、無日或忘的向往!所以,左芬對兄長的思念,其實是對自由生活的憧憬和懷思的一種體現(xiàn)。厭棄貌似華貴的宮廷而懷戀詩書自娛的生活,又正體現(xiàn)了女詩人清峻高朗的志尚和胸次。然而,這向往最終只有歸之于夢想。與夢想相對立的現(xiàn)實,只是“辛苦”——在宮廷枷鎖的重負下,又安得而不辛苦?“何以訴辛苦,告情于文辭”,這二句包攬了女詩人入宮后的一切不幸、一切思念,言簡而意豐,看似無可奈何之語,但一個“訴”字、一個“告”字,又何嘗不隱含著點點斑斑的血淚?這二句結住全詩,既點醒題目,又有低回不盡之效應。
  錢鐘書先生曾給左芬《離思賦》以較高的評價:“宮怨詩賦多寫待臨望幸之懷,如司馬相如《長門賦》、唐玄宗江妃《樓東賦》等,其尤著者。左芬不以侍至尊為榮,而以隔‘至親’為恨,可謂有志?!都t樓夢》第一八回賈妃省親,到家見骨肉而‘垂淚嗚咽’,自言:‘當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見人的去處,……今雖富貴,骨肉分離,終無意趣’;……詞章中宣達此段情境,莫早于左《賦》者。”(《管錐篇》第1103頁)這段話從宮怨題材的發(fā)展上,指明《離思賦》在主題上的創(chuàng)造性。而左芬的這首詩也可作如是觀,因為我們從“何時當奉面”二句中,亦可以強烈地感受到作者追求獨立人格、企求自由生活的呼喚之聲。另外,若聯(lián)系西晉史料,我們還可發(fā)現(xiàn)左芬詩賦包蘊著很現(xiàn)實的社會內容,《資治通鑒·晉紀》載,公元二七三年至二七四年,“詔選公卿以下女備六宮,…采擇未畢,權禁天下婚娶”“詔又取良家及小將吏女五千人入宮選之,母子號哭于宮中,聲聞于外。”所以,在更普遍的意義上,左芬的離思之苦,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著成千上萬宮廷女子的悲劇命運。

《離思賦》

  生蓬戶之側陋兮,不閑習于文符。不見圖畫之妙像兮,不聞先哲之典謨。既愚陋而寡識兮,謬忝廁于紫廬。非草苗之所處兮,恒怵惕以憂懼。懷思慕之忉怛兮,兼始終之萬慮。嗟隱憂之沈積兮,獨郁結而靡訴。意慘憒而無聊兮,思纏綿以增慕。夜耿耿而不寐兮,魂憧憧而至曙。
  風騷騷而四起兮,霜皚皚而依庭。日晻曖而無光兮,氣懰栗以冽清。懷愁戚之多感兮,患涕淚之自零。昔伯瑜之婉孌兮,每彩衣以娛親。悼今日之乖隔兮,奄與家為參辰。豈相去之云遠兮,曾不盈乎數(shù)尋。何宮禁之清切兮,欲瞻睹而莫因。仰行云以?#91;欷兮,涕流射而沾巾。
  惟屈原之哀感兮,嗟悲傷于離別。彼城闕之作詩兮,亦以日而喻月。況骨肉之相于兮,永緬邈而兩絕。長含哀而抱戚兮,仰蒼天而泣血。
  亂曰:骨肉至親,化為他人,永長辭兮。慘愴愁悲,夢想魂歸,見所思兮。驚寤號啕,心不自聊,泣漣洏兮。援筆舒情,涕淚增零,訴斯詩兮。
  這篇辭賦雖然由于時代久遠,讀起來頗有些生澀難懂之處,但其中的“骨肉至親,化為他人,永長辭兮。慘愴愁悲,夢想魂歸,見所思兮。驚寤號啕,心不自聊”之類的句子江湖夜雨還是能讀得懂的,確實發(fā)自內心,感人至深,左芬看不到前面的路有絲毫光亮,她只有“仰蒼天而泣血”。

《啄木詩》

  南山有鳥。自名啄木。

  饑則啄樹。暮則巢宿。
  無干于人。唯志所欲。
  此蓋禽獸。性清者榮。
  性濁者辱。
  有的文章解釋說這是左芬以啄木鳥為喻,表明自己清高不群的品格和姿態(tài)。明代鐘惺的《名媛詩歸》中說:“詠物詩說性情妙矣!卻又以明達語與物理印證,唯杜工部詩獨擅其美,不知原本實在此。”給予此詩極高的評價。不過這里順便提一下,江湖夜雨由于水平有限,對漢詩一向不大懂得欣賞。漢詩中除了中學課本中選的曹操的詩篇和有些樂府民歌外,多數(shù)讓江湖夜雨讀來都覺得如同啃大骨頭一樣,咬不動嚼不爛的。另外,江湖夜雨覺得漢詩之所以讓大家有陌生和隔膜感,除了時代久遠有“代溝”(漢詩中的一些常用字詞和現(xiàn)代大不相同)外,藝術手法上也沒有像唐詩一樣達到令人嘆為觀止的高超境界。例如上面左芬的這首《啄木詩》,江湖夜雨覺得后面的“此蓋禽獸。性清者榮。性濁者辱”,這三句實在沒有什么必要,如果砍去,反而更倒有余味不盡之感。這里當然不是菲薄左芬的才氣,而是當時的文風就是這樣,漢詩往往就是說的很直白,沒有什么余味,不像唐詩那樣藝術性極高。其實詩也是在發(fā)展的,有些人喜歡厚古薄今,常把前人說得如神仙一樣,其實也不盡然。左芬還有一篇叫做《松柏賦》的文章,意思和《啄木詩》差不多,都是借物喻人,比喻自己的高潔性情。這里江湖夜雨就不再引錄了。

左思《悼離贈妹詩二首》

  郁郁岱青 海瀆所經 陰精神靈 為祥為禎 峨峨令妹 應期挺生 如蘭之秀 如芝之榮
  總角岐嶷 齠齔夙成 比德古烈 異世同聲 厥德伊何 塞淵其慮 厥聲伊何 日新其譽
  幽思泉涌 乃詩乃賦 飛翰云浮 藻星布 光曜邦族 名馳時路 翼翼群媛 是瞻是慕
  匪惟見慕 善誘善導 斟酌諸姬 言成典誥 匪惟辭章 多才多巧 黼黻文繡 幾微要妙
  積德彌高 用心彌奧 伊我之 妹之曜 惟我惟妹 惟同生 早喪先妣 恩百常情
  女子有行 實遠父兄 骨肉之思 固有歸寧 何悟離拆 隔以天庭 自我不見 於今二齡
  豈惟二齡 相見未克 雖同京宇 殊邈異國 越鳥巢南 胡馬仰北 自然之戀 禽獸罔革
  仰瞻參商 沈憂內塞 何以抒懷 告情翰墨 穆穆令妹 有德有言 才麗漢班 明朗楚樊
  默識若記 下筆成篇 行顯中 名播八蕃 以蘭之芳 以膏之明 永去骨肉 內充紫庭
  至情至念 惟父惟兄 悲其生離 泣下交頸 桓山之鳥 四子同巢 將飛將散 悲 忉忉
  惟彼禽鳥 猶有號 況我同生 載憂載勞 將離將別 置酒中堂 杯不飲 涕 縱橫
  會日何短 隔日何長 仰瞻曜靈 愛此寸光 何以為贈 勉以列圖 何以為誡 申以詩書
  去去在近 上下欷 含辭滿胸 郁憤不舒 燕燕之詩 佇立以泣 送爾涉涂 涕泗交集
  云往雨絕 瞻望弗及 延佇中衢
  憶既乖既離馳情
  何寢不夢 何行不想 靜言永念 形留神往 優(yōu)思成疚 結在精爽 其思伊何 發(fā)言流淚
  其 伊何 寤寐驚悸 詠爾文辭 玩爾手筆 執(zhí)書當面 聊以永日

左芬墓碑文

  左棻字蘭芝,齊國臨淄人,晉武帝
  貴人也。永康元年三月十八日薨。
  四月廿五日葬峻陽陵西徼道內。
  父熹,字彥雍,太原相。弋陽太守。
  兄思,字泰沖。
  兄子,字英。
  兄女,芳,字惠芳。
  兄女,嬡,字紈素。
  兄子,奇,字驃卿,奉貴人祭祠。
  嫂翟氏。

史籍記載

  左貴嬪,名芬。兄思,別有傳。芬少好學,善綴文,名亞于思,武帝聞而納之。泰始八年,拜修儀。受詔作愁思之文,因為《離思賦》曰:
  生蓬戶之側陋兮,不閑習于文符。不見圖畫之妙像兮,不聞先哲之典謨。既愚陋而寡識兮,謬忝廁于紫廬。非草苗之所處兮,恒怵惕以憂懼。懷思慕之忉怛兮,兼始終之萬慮。嗟隱憂之沈積兮,獨郁結而靡訴。意慘憒而無聊兮,思纏綿以增慕。夜耿耿而不寐兮,魂憧憧而至曙。風騷騷而四起兮,霜皚皚而依庭。
  日晻曖而無光兮,氣懰栗以冽清。懷愁戚之多感兮,患涕淚之自零。
  昔伯瑜之婉孌兮,每彩衣以娛親。悼今日之乖隔兮,奄與家為參辰。豈相去之云遠兮,曾不盈乎數(shù)尋。何宮禁之清切兮,欲瞻睹而莫因。仰行云以?#91;欷兮,涕流射而沾巾。惟屈原之哀感兮,嗟悲傷于離別。彼城闕之作詩兮,亦以日而喻月。況骨肉之相于兮,永緬邈而兩絕。長含哀而抱戚兮,仰蒼天而泣血。
  亂曰:骨肉至親,化為他人,永長辭兮。慘愴愁悲,夢想魂歸,見所思兮。
  驚寤號啕,心不自聊,泣漣氵而兮。援筆舒情,涕淚增零,訴斯詩兮。
  后為貴嬪,姿陋無寵,以才德見禮。體羸多患,常居薄室,帝每游華林,輒回輦過之。言及文義,辭對清華,左右侍聽,莫不稱美。
  及元楊皇后崩,芬獻誄曰:
  惟泰始十年秋七月丙寅,晉元皇后楊氏崩,嗚呼哀哉!昔有莘適殷,姜姒歸周,宣德中闈,徽音永流。樊衛(wèi)二姬,匡齊翼楚;馬鄧兩妃,亦毗漢主。峨峨元后,光嬪晉宇。伉儷圣皇,比蹤往古。遭命不永,背陽即陰。六宮號啕,四海慟心。嗟余鄙妾,銜恩特深。追慕三良,甘心自沈。何用存思?不忘德音。何用紀述?托辭翰林。乃作誄曰:
  赫赫元后,出自有楊。奕世朱輪,耀彼華陽。惟岳降神,顯茲禎祥。篤生英媛,休有烈光。含靈握文,異于庶姜。和暢春日,操厲秋霜。疾彼攸遂,敦此義方。率由四教,匪怠匪荒。行周六親,徽音顯揚。顯揚伊何?京室是臧。乃娉乃納,聿嬪圣皇。正位閨閾,惟德是將。鳴佩有節(jié),發(fā)言有章。仰觀列圖,俯覽篇籍。顧問女史,咨詢竹帛。思媚皇姑,虔恭朝夕。允厘中饋,執(zhí)事有恪。
  于禮斯勞,于敬斯勤。雖曰齊圣,邁德日新。日新伊何,克廣弘仁。終溫且惠,帝妹是親。經緯六宮,罔不彌綸。群妾惟仰,譬彼北辰。亦既青陽,鳴鳩告時,躬執(zhí)桑曲,率導媵姬。修成蠶蔟,分繭理絲。女工是察,祭服是治。祗奉宗廟,永言孝思。于彼六行,靡不蹈之?;视⒆羲?,涂山翼禹。惟衛(wèi)惟樊,二霸是輔。明明我后,異世同矩。亦能有亂,謀及天府。內敷陰教,外毗陽化。綢繆庶正,密勿夙夜。恩從風翔,澤隨雨播。中外禔福,遐邇詠歌。
  天祚貞吉,克昌克繁。則百斯慶,育圣育賢。教逾妊姒,訓邁姜嫄。堂堂太子,惟國之元。濟濟南陽,為屏為藩。本支菴藹,四海蔭焉。微斯皇妣,孰茲克臻。曰乾蓋聰,曰圣允誠。積善之堂,五福所并。宜享高年,匪隕匪傾。如彭之齒,如聃之齡。云胡不造,于茲禍殃。寢疾彌留,寤寐不康。巫咸騁術,和鵲奏方。祈禱無應,嘗藥無良。形神將離,載昏載荒。奄忽崩殂,湮精滅光。哀哀太子,南陽繁昌。攀援不寐,擗踴摧傷。嗚呼哀哉!闔宮號啕,宇內震驚。奔者填衢,赴者塞庭,哀慟雷駭,流淚雨零。?#91;欷不已,若喪所生。
  惟帝與后,契闊在昔。比翼白屋,雙飛紫閣。悼后傷后,早即窀穸。言斯既及,涕泗隕落。追惟我后,實聰實哲。通于性命,達于儉節(jié)。送終之禮,比素上世。襚無珍寶,唅無明月。潛輝梓宮,永背昭晰。臣妾哀號,同此斷絕。庭宇遏密,幽室增陰??赵O幃帳,虛置衣衾。人亦有言,神道難尋。悠悠精爽,豈浮豈沈。豐奠日陳,冀魂之臨。孰云元后,不聞其音。
  乃議景行,景行已溢。乃考龜筮,龜筮襲吉。爰定宅兆,克成玄室?;曛樱谝粤钊?。仲秋之晨,啟明始出。星陳夙駕,靈輿結駟。其輿伊何?金根玉箱。其駟伊何?二駱雙黃。習習容車,朱服丹章。隱隱轜軒,弁绖繐裳。華轂曜野,素蓋被原。方相仡仡,旌旐翻翻。挽童引歌,白驥鳴轅。觀者夾涂,士女涕漣。千乘萬騎,迄彼峻山。峻山峨峨,曾阜重阿。弘高顯敞,據(jù)洛背河。左瞻皇姑,右睇帝家。推存揆亡,明神所嘉。諸姑姊妹,娣姒媵御。追送塵軌,號啕衢路。王侯卿士,云會星布。群官庶僚,縞蓋無數(shù)。咨嗟通夜,東方云曙。
  百祗奉迎,我后安厝。中外俱臨,同哀并慕。涕如連云,淚如湛露。扃闿既闔,窈窈冥冥。有夜無晝,曷用其明。不封不樹,山坂同形。
  昔后之崩,大火西流。寒往暑過,今亦孟秋。自我銜恤,倏忽一周。衣服將變,痛心若抽。逼彼禮制,惟以增憂。去此素衣,結戀靈丘。有始有終,天地之經。自非三光,誰能不零。存播令德,沒圖丹青。先哲之志,以此為榮。溫溫元后,實宣慈焉。撫育群生,恩惠滋焉。遺愛不已,永見思焉。懸名日月,垂萬春焉。嗚呼庶妾,感四時焉。言思言慕,涕漣氵而焉。
  咸寧二年,納悼后,芬于座受詔作頌,其辭曰:
  峨峨華獄,峻極泰清。巨靈導流,河瀆是經。惟瀆之神,惟岳之靈。鐘于楊族,載育盛明。穆穆我后,應期挺生。含聰履喆,岐嶷夙成。如蘭之茂,如玉之榮。越在幼沖,休有令名。飛聲八極,翕習紫庭。超妊邈姒,比德皇英。京室是嘉,備禮致娉。令月吉辰,百僚奉迎。周生歸韓,詩人是詠。我后戾止,車服暉映。登位太微,明德日盛。群黎欣戴,函夏同慶。
  翼翼圣皇,睿喆孔純。愍茲狂戾,闡惠播仁。蠲釁滌穢,與時惟新。沛然洪赦,恩詔遐震。后之踐阼,囹圄虛陳。萬國齊歡,六合同欣。坤神抃舞,天人載悅。興瑞降祥,表精日月。和氣煙煴,三光朗烈。既獲嘉時,尋播甘雪。玄云晻藹,靈液霏霏,既儲既積,待陽而晞。曣晛沾濡,柔潤中畿。長享豐年,福祿永綏。
  及帝女萬年公主薨,帝痛悼不已,詔芬為誄,其文甚麗。帝重芬詞藻,每有方物異寶,必詔為賦頌,以是屢獲恩賜焉。答兄思詩、書及雜賦頌數(shù)十篇,并行于世。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