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八仙

 夜叉巡海 2010-05-05

八仙

(2009-06-09 00:02:49)
標簽:

雜談

分類:典故

 

 

 

八仙

八仙

八仙

八仙

八仙

八仙

八仙

八仙

八仙 

八仙

民間廣為流傳的道教八位神仙。八仙之名,明代以前眾說不一。有漢代八仙、唐代八仙、宋元八仙,所列神仙各不相同。至明吳元泰《八仙出處東游記》始定為:鐵拐李、漢鐘離(鐘離權)、張果老藍采和、何仙姑(何曉云)、呂洞賓、韓湘子、曹國舅(曹景休)。

八仙八仙八仙八仙八仙八仙八仙

  神話小說《八仙過?!罚徒栌昧税素缘奈逍邢?,并采取擬人化的手法表現(xiàn)出來:

  呂洞賓屬于乾金之象。乾卦純陽,故稱純陽老祖,所用寶劍亦曰純陽劍。還同何仙姑講戀愛,依依不舍,這表示乾坤相合之理。鐵拐李屬于兌金之象,以鐵拐為足,鐵屬金,足在下屬陰,表示柔金之象,好別于乾剛之金。

  何仙姑屬于坤土之象,她是八仙中唯一的女性,為柔土,欲與呂洞賓配成夫婦,表示乾坤交泰之象。

  曹國舅屬于艮土之象,書中說他兄長地下的靈魂附于其身而為惡,將他本人的靈魂囚禁于地下。地下乃土之位,但為剛土,因他本人最后通過與惡鬼的決斗,戰(zhàn)勝邪惡,乃復其靈明,皆剛之象。

  張果老屬于震木之象。因張果老于月宮砍梭欏樹,樹本為剛木,以別于柔木。

  藍采和屬于巽木之象,手拿蘭草,草本皆為柔木。

  韓湘子屬于坎水之象。小說中有民間大旱,韓湘子為民眾吹簫降雨一節(jié)。

  漢鐘離屬于離火之象。漢鐘離性情猛悍,他的寶扇一扇則出火,火燒龍宮等皆漢鐘離所為。

  傳說八仙分別代表著男、女、老、少、富、貴、貧、賤,由于八仙均為凡人得道,所以個性與百姓較為接近,晚近為道教中相當重要的神仙代表,中國許多地方都有八仙宮,迎神賽會也都少不了八仙。俗稱八仙所持的檀板、扇、拐、笛、劍、葫蘆、拂塵、花藍等八物為“八寶”,代表八仙之品。文藝作品中以八仙過海、八仙獻壽最為有名。今西安市有八仙宮(古稱八仙庵),其主要殿堂八仙殿內奉八仙神像。

  1.民間傳說中道教的八個仙人。即 李鐵拐 、漢鍾離 、 張果老 、藍采和 、 何仙姑 、 呂洞賓 、 韓湘子、曹國舅。八仙故事已見于 唐 、 宋 、 元 人記載, 元 雜劇中亦有他們的形象,但姓名尚不固定。至明吳元泰《八仙出處東游記傳》里,始確定為以上八人。參閱《浦江清文錄·八仙考》。

  2.指 容成公 、 李耳 、 董仲舒 、 張道陵 、 莊君平 、 李八百 、 范長生 、 爾朱先生 。晉譙秀《蜀紀》以為八人均在 蜀 得道成仙,故

  3.指 李白 、 賀知章 、 李適之 、 汝陽王 李琎 、 崔宗之 、 蘇晉 、 張旭、焦遂。八人皆好飲酒賦詩,稱為“酒中八仙人”。見《新唐書·李白傳》。 唐 杜甫 有《飲中八仙歌》。

  4.指西漢淮南王劉安最為著名的八位門客,即蘇飛、呂尚、左員、田由、雷被、毛被、伍被、晉昌。相傳劉安與八人服食仙丹后,俱成仙體。故后人稱此八人為“八公”或“八仙”。

[編輯本段]【起源】

  八仙的傳說起源很早,但人物有多種說法。

  如淮南八仙,所指即助成西漢淮南王劉安著成《淮南子》的八公,淮南王好神仙丹藥,后世傳其為仙,淮南八仙之說可能附會此事而起。五代時道士作畫幅為蜀中八仙,所畫人物有容成公、李耳、董仲舒、張道陵、嚴君平、李八百、范長生、爾朱先生。

  唐朝杜甫寫的《飲中八仙歌》,指的是李白、賀知章等八位能詩善飲的文人學士。今之所謂八仙,大約形成于元代,但人物不盡相同。

  至明代吳元泰作《八仙出處東游記》,鐵拐李等八仙過海的故事日漸流傳,八仙人物也在流傳中穩(wěn)定下來。八仙人物出處不一,時代不同。最初見于史籍且確有其人的,是初盛唐時道術之士張果。

  五代宋初,關于呂洞賓的仙話傳說,流傳甚盛,與道教內丹修煉法的傳播相煽助,兩宋之際即盛傳“鐘呂金丹道”。元時全真道教興起,為回應民間信仰及傳說以宣揚其教法,將鐘離權、呂洞賓等推為北五祖,民間傳說、雜劇戲談等便與道教神仙相互演衍,八仙故事流傳益廣,內容益繁富。呂洞賓是八仙形成的核心人物,道教稱之為呂祖,各地道觀,尤其全真道觀祭祀不輟。

  “八仙”一詞在中國歷史上一直擁有不同的含意,直到明朝吳元泰的《八仙出處東游記》(一般稱為《東游記》),才正式定型為漢鐘離(或鐘離權)、張果老、韓湘子、鐵拐李、呂洞賓、何仙姑、藍采和及曹國舅。

  道教的八仙緣起于唐宋時期,當時民間已有“八仙圖”,在元朝馬致遠的《岳陽樓》、范子安的《竹葉船》和谷子敬的《城南柳》等雜劇中,都有八仙的蹤跡,但成員經常變動。馬致遠的《呂洞賓三醉岳陽樓》中,并沒有何仙姑,取而代之的是徐神翁。在岳伯川《呂洞賓度鐵拐李岳》中,有張四郎卻沒有何仙姑。明《三寶太監(jiān)西洋記演義》中的八仙,則以風僧壽、玄虛子取代張果老、何仙姑。

[編輯本段]【民間不同的“八仙”】

  劉海(或作劉海蟾)雖然現(xiàn)在不在八仙當中,但在許多地區(qū)仍位于八仙之列。明《列仙全傳》用劉海頂替了張果老,在江西某些地區(qū)的“跳八仙”中,也有以劉海代替漢鐘離的,而臺灣亦有用劉海替代藍采和。

  日本也有類似的神明組合,稱為“七福神”,但其中多為印度教/佛教神明。由于中日兩地文化影響,加上七福神搭寶船的形象與八仙過海類似,也有學者認為七福神是由中國八仙而來。

[編輯本段]【形象來源】

  八仙與道教許多神仙不同,均來自人間,而且都有多采多姿的凡間故事,之后才得道,與一般神仙道貌岸然的形象截然不同,所以深受民眾喜愛,其中有將軍、皇親國戚、叫花子、道士等等,并非生而為仙,而且都有些缺點,例如漢鐘離袒胸露乳、呂洞賓個性輕挑、李鐵拐酗酒成性等等。八仙也分別代表了男女老幼、富貴貧賤。也因此,一般道教寺院都有供奉八仙的地方,或是獨立設置八仙宮,而神明廟會也有八仙出現(xiàn)。八仙也常出現(xiàn)在年畫、刺繡、瓷器、花燈及戲劇之中,相傳八仙也會定期赴西王母蟠桃大會祝壽,所以“八仙祝壽”也成為民間藝術常見的的祝壽題材。民間戲曲酬神時,也經常上演《醉八仙》或《八仙祝壽》等所謂“辦仙戲”。

  

[編輯本段]【八仙簡介】

  <b>鐵拐李

  先說鐵拐李,鐵拐李在民間傳說中為八仙之首,有的書中稱其姓李,名洪水,隋朝峽人,魯迅先生的《中國小說史略》則說他姓李,名玄;趙翼的《陔余叢考》中又說他姓劉。有說他是唐玄宗開元、代宗大歷之間人,學道于終南山,一次元神出殼,沒曾想肉身為虎所食,只得投身于一個跛乞丐?!稓v代神仙通鑒》稱,其原本一俊偉丈夫,善道術,會使導出元神法術,修練于碭山巖穴中,有次應師父老子之約,行“元神出殼”法術,赴千里之外華山,數(shù)日后回歸,發(fā)現(xiàn)其肉身被其徒誤焚,突見附近一餓殍,靈機一動說“即此可矣。”即從餓殍腦門而入,神魂歸殼后則成一蓬頭卷須、黑臉巨眼,并且還跛了一只右腳的丑陋漢子。看來他是一位民間口耳相傳,諸事附會而成的道家仙人。

  漢鐘離

  八仙中名氣僅次于鐵拐李的是鐘離權。他在八仙中地位較高,特別是由于道教徒的吹捧,名聲更大。元時,金真道奉為“正陽祖師”。有關其人物原型,約出現(xiàn)在五代、宋初之際。《宣和年譜》、《夷堅志》、《宋史》等書都有他事跡的記載,只是后來訛為漢鐘離,才附會為漢代人?!稓v代神仙通鑒》、《續(xù)文獻通考》等書稱,鐘離權,復姓鐘離,字寂道,號云房子,又號正陽子。東漢咸陽人,其父鐘離章為東漢大將,其兄鐘離簡為中郎將,后也得道成仙。而唐代確實有位叫鐘離權的人,《全唐詩》錄有他的三首絕句,并附有小傳云:“咸陽人,遇老人授仙訣,又遇華陽真人,上仙王玄甫,傳道入崆峒山,自號云房先生,后仙去。”他留世的詩題為《題長安酒肆避三絕句》,其中有“坐臥常攜酒一壺,不教雙眼識皇都”、“得道真仙不易逢,幾時歸去愿相從”等句,還頗有一些“仙味”,當是一位好道之人。

  張果老

  張果老是八仙中年邁的仙翁,名“張果”,因在八仙中年事最高,人們尊稱其為“張果老”,歷史上實有張果其人,新、舊《唐書》有傳,武則天時,隱居中條山,時人皆稱其有長生秘術,他自稱年齡有數(shù)百歲,武則天曾派使者前去召見,張果老佯死不赴。唐玄宗開元二十一年,恒州刺史韋濟將其奇聞上奏皇上,玄宗召之,張果又再次裝死,氣絕很久才蘇醒,使者不敢進逼。玄宗聞知,再次派徐嶠去邀請。張果只得進京。據(jù)說唐玄宗對其傳聞有疑,曾叫善算夭壽善惡的邢和璞給張算命,邢卻懵然不知張的甲子,又有道師“夜光”善視鬼,玄宗令他看張果,他卻問:“張果在哪?”居然對面而看不見。從史傳所記來看,張果不過是一位有些心虛的老朽江湖術士,要不何以數(shù)次裝死以避征召呢?充其量不過會些幻術而已。所以有關他的仙話,全都是道教憑借民間傳聞,夸大其詞,為了宣傳需要而編造的?!?a target=_blank>太平廣記》還記張果老自稱是堯帝時人,唐玄宗問術士“葉法善”張的來歷,葉法善說:“臣不敢說,一說立死。”后言道:“張果是混沌初分時一白蝙蝠精。”言畢跌地而亡,后經玄宗求情,張果才救活他。

  呂洞賓

  八仙中流傳故事最多的當數(shù)呂洞賓,在道教中,全真道奉其為“純陽祖師”,又稱“呂祖”。歷來大多數(shù)研究者均認為,呂洞賓姓呂名巖,唐末人。《金唐詩》、《詞綜》中都收有他的詩作。宋代羅大經的《鶴林玉露》、洪邁的《夷堅志》及《集仙傳》等書對其均有記載。有說他是京兆人(今陜西、西安一帶),唐咸通中及第,曾當過兩任縣令。有說他是九江人,原為唐宗室,姓李,因避武后之禍,易姓為呂。他始名紹光,二十余年科場不第,遂罷舉而縱游天下,后被鐘離權點化成道。他是八仙中人情味最濃的一個,瀟灑、風趣,為民除暴安良,斬妖除怪,還好酒好色,世間流傳有《呂洞賓三戲白牡丹》的傳說,他的傳說既多且雜,但從中也可看出原是唐代一位慕道的士人,后被人們神化成仙。

  何仙姑

  何仙姑是八仙中唯一的女性,有關其身世說法不一。一說她是唐朝人。宋初《太平廣記》引《廣異記》稱有“何二娘”者,是位以織鞋為業(yè)的農婦,后因嫌家居太悶,游于羅浮山,在山寺中住下,經常采集山果供眾寺僧充齋。一次,遠在四百里外的循州山寺僧來羅浮山寺,稱某日曾有仙女去彼山采摘楊梅果子,經查實那天正好是二娘采果的日子,再加之大家又不知二娘從何處采來這眾多山果,便認為二娘即為循州山寺采果之仙女,從此二娘遠近聞名,她也借此不再寄居山寺了。《續(xù)通考》說何仙姑為唐武則天時廣東增城縣人,出生時頭頂出現(xiàn)六道毫光,天生一副“仙科”,十三歲時在山中遇一道士,吃了道士一只仙桃,從此不饑不渴,身輕如飛,并可預見人生禍福。后來她應召進京,途中離去。一說她是宋朝人。宋代的一些文人筆記多稱她為北宋永州(零陵)人,有稱她幼遇異人,得食仙桃成仙。有稱她放牧于郊野,遇異人送仙棗,食后而成仙,宋人筆記中還記載了何仙姑一些為人占卜休咎,預測禍福的事跡,一時士大夫及好奇者爭先前往彼處占卜,可見她不過是一位精于占卜的民間女巫。

  藍采和

  八仙中有位玩世不恭,似狂非狂的行乞道仙,名叫藍采和。南唐沈汾《續(xù)仙傳》、宋初《太平廣記》、陸游《南唐書》等書均載有他的事跡。是唐末至五代時人。其行為怪僻,貪杯喜唱,平時穿一身破藍衫,一只腳穿只靴子,另一只則光著腳丫子。更不近常情的是,夏天他穿棉衣,冬天卻躺臥雪中而全身冒熱氣(《續(xù)仙傳》)。平時他手持三尺有余的大拍板,一邊打著竹板,一邊踏歌而行,沿街行乞,他唱的歌很多,大都是觸景而生,不僅令世人覺得高深莫測,而且頗具仙意。其一云:“踏歌藍采和,世界能幾何?紅顏一春樹,流年一擲梭,古人混混去不返,今人紛紛來更多。朝騎鸞鳳到碧波,暮見桑田生白波。長景明暉在空際,金銀宮闕高嵯峨。”他行為癲狂,有人施錢給他,他大都送給貧苦人,藍采和居無定處,四海為家。這個仙人的人物原型本是一江湖流浪漢,僅由于他的行為癲狂,又好周濟窮人,因此深得人們喜愛而被神化成仙。

  韓湘子

  普遍的說法,韓湘子是唐代著名文學家韓愈的侄子(有說侄孫),《唐書·宰相世系表》、《酉陽雜俎》、《太平廣記》、《仙傳拾遺》等書都有關于他的介紹。一稱是韓愈侄孫,歷史上韓愈確有一個叫韓湘的侄孫曾官大理丞。韓愈曾有《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一詩:“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陽路八千。欲為圣朝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他成仙的傳說,最早見于唐代段成式的《酉陽雜俎》。書中稱韓愈有一年少遠房子侄,為人輕狂不羈,不喜讀書,韓愈曾責怪他,他卻能在七日之內使牡丹花按其叔的要求改變顏色,并且每朵上邊還有“云橫秦嶺家何在……”的詩句,韓愈驚奇萬分。還有說韓湘子是韓愈外甥,其事跡和《酉陽雜俎》所言大同小異,韓湘子其人物原型為韓愈的族侄,五代時即被仙化。

  曹國舅

  排名八仙之末的曹國舅,出現(xiàn)的時間最晚,流傳的仙話也較少。其身世,說法大同小異,都和宋仁宗的曹皇后有關?!端问贰酚袀?,曹佾,字公伯,曹彬之孫,曹皇后的弟弟。他性情和易,通曉音律,喜愛作詩,封濟陽郡王,身歷數(shù)朝而一帆風順,年七十二而壽終?!渡裣赏ㄨb》云:曹國舅天性純善,不喜富貴,卻慕戀于仙道,其弟則驕縱不法,恃勢妄為,曹國舅對其惡行深以為恥,遂入山修煉,遇鐘離權、呂洞賓而收他為徒,很快曹國舅修成仙道。《東游記》中所述曹國舅與上略同。

  暗八仙

  八仙每人都有一至二樣寶物或法器,一般稱為“暗八仙”或八寶,常出現(xiàn)于刺繡、民間藝術之中,均代表吉祥之意,而且隨場景不同而變換。其中較為通俗的暗八仙為:

  芭蕉扇(鐘離權)

  葫蘆(鐵拐李)

  花籃(藍采和)

  荷花(何仙姑)

  劍(呂洞賓)

  笛子(韓湘子)

  魚鼓(張果老)

  玉板(曹國舅)

[編輯本段]【神話傳說】

  八仙過海

  八仙過海是八仙最膾炙人口的故事之一,最早見于雜劇《爭玉板八仙過?!分?。相傳白云仙長有回于蓬萊仙島牡丹盛開時,邀請八仙及五圣共襄盛舉,回程時鐵拐李(或呂洞賓)建議不搭船而各自想辦法,就是后來“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或“八仙過海、各憑本事”的起源。

  此時李鐵拐拋下自己另一項法器鐵拐(或說葫蘆),漢鐘離扔了芭蕉扇,張國老放下坐騎“紙驢”,其他神仙也各擲法器下水,橫渡東海。由于八仙的舉動驚動龍宮,東海龍王率領蝦兵蟹將前往理論,不料發(fā)生沖突,藍采和被帶回龍宮(亦說法器被搶)。之后八仙大開殺戒,怒斬龍子,而東海龍王則與北海、南海及西海龍王合作,一時之間驚濤駭浪。此時曹國舅拿出玉板開路,將巨浪逼往兩旁,順利渡海。最后由南海觀音菩薩(或說如來佛)出面調停,要求東海龍王釋放藍采和之后,雙方才停戰(zhàn)。

  除上述以外,民間中關于八仙也有一些口碑傳說,其中有則悲慘的“八仙過海”故事。

  北宋建隆年間,沙門島(今廟島)是朝廷囚禁犯人的地方,從建隆三年開始,凡軍人犯了法,都發(fā)配沙門島。這樣年復一年,島上犯人越來越多。但朝廷每年只撥給全島三百人的口糧,所以糧食越來越不夠吃。后來,沙門島看守頭目李慶便想了個狠毒辦法:當犯人超過三百時,便將其中一些捆住手腳,扔進海里淹死,使島上犯人總是保持在三百人內,如此被殺的,兩年內就達七百余人,為了活命,犯人們經常跳海鳧水逃命,但絕大部分都被激浪吞沒,一次,有五十多名囚犯得到即將被殺的消息,便趁著天晴月朗,避開看守,抱著葫蘆、木頭跳入海中,往蓬萊山方向游去。從沙門島到蓬萊約三十里之遙,途中多數(shù)犯人體力不支淹死水中,只剩下八名身懷武功、體格健壯的善游者,借著水流游到了岸邊,在蓬萊城北丹崖山下的獅子洞內躲了起來。第二天,漁民發(fā)現(xiàn)了他們,當聞知八人從沙門島游水越海而來,無不驚奇萬分,把他們稱作“神人”,此事便在民間傳開了,并且越傳越神,他們被傳稱為“八仙”,演變成今天的“八仙過海”的故事。

  八仙因為鬧過海,沿海人們大都有“七男一女不同船”的禁忌。理發(fā)業(yè)奉呂洞賓為祖師爺,相傳陰歷四月十四的所謂呂祖生日,各地理發(fā)業(yè)一般要熱鬧一番。民間祝壽要扮演八仙敬酒,渲染歡樂氣氛。

  蘇東坡訪八仙

  雖說蘇東坡是北宋人,八仙形成于元明時期,而蓬萊地兒偏偏編出個蘇東坡訪八仙的傳說出來。

  傳說蘇東坡在登州做官時,想拜訪八仙,但不知道到哪兒找。打聽來打聽去,才有個須發(fā)皆白的老頭告訴他,每年三月初三,八仙都要到蓬萊閣上聚會,至于能不能見著他們,就要看緣分了。

  三月初三一大早,蘇東坡就上了蓬萊閣,東游西逛也沒見著八仙的影兒。百無聊賴地到了顯靈門,見倆老翁下棋,一紅臉,一黑臉,都年過八十,須發(fā)盡白。紅臉老翁見蘇東坡來就招手請他做裁判。蘇東坡才高八斗,可近前一看棋局,目瞪口呆,懵懵然看不懂棋路。為免得丟臉,借口有事推辭。紅臉老者見狀對蘇東坡說:“你要找的人今天一準來,我們在這兒也是等他們的。反正閑著也是閑著,你就不必客氣了。”蘇東坡一聽詫異不已:他怎么知道我是來找人的?老翁不是尋常人,聽他的話沒錯。于是安下心來靜觀棋路,慢慢看出點兒門道,也不多想什么了。

  不知過了多久,走過來一個老叫化,老遠就招呼下棋的老翁:“老伙計,今天輪到我請客,走吧,走吧!”紅臉老翁一指蘇東坡:“這兒還有一位呢。”老叫化瞥了蘇東坡一眼,說:“那就一塊兒來吧。”蘇東坡看那老叫化,要多埋汰有多埋汰,破衣爛衫,臟得看不出顏色來,臉上的油垢厚得能揭下一層。本來不想跟著去,可一想到方才對下棋老翁的疑心,也就跟隨著去了。

  上了蓬萊閣,見閣上已經先到了七位,有高有矮,有胖有瘦,其中還有個女的。高腿四方桌上擺著兩個小鍋、一方年糕。老叫化對眾人說:“今天也沒有什么好招待的,就弄了三樣小菜,諸位湊付著吃吧!”蘇東坡探頭一看,一條半生不熟的死狗,一個眼歪嘴斜的死孩子,一方長滿霉醭的年糕。這伙人誰也沒客氣,抓起就吃,吃得津津有味,還連贊“好吃”。蘇東坡只覺得惡心,特別是那死孩子,讓這伙兒人你扯胳膊我拽腿,血乎淋拉的,看得讓人心驚肉跳。他本想嘗嘗那方年糕,可一看沾上了血腥氣,又打消了念頭。那兩位白發(fā)老翁倒是直讓蘇東坡,可蘇東坡哪敢吃?眼看著人家狼吞虎咽地吃完了,紛紛離去,只剩下下棋的兩位老翁。

  老翁把蘇東坡招到跟前,問道:“你猜我倆是誰?”蘇東坡?lián)u搖頭。紅臉老翁說:“我是南極仙翁,他是北極星君。剛才在座的那八位,就是你要尋訪的八仙。桌上的那三樣菜我也告訴你吧:那死狗是萬年壽狗;那死孩子是千年人參;那發(fā)霉的年糕是壽糕。吃一口多活一百歲,吃兩口多活兩百歲……鐵拐李為弄這三樣東西費了不少事哩!”說完,兩個白發(fā)老翁倏地不見了。

  蘇東坡后悔至極,為什么剛才就不硬著頭皮嘗一點呢?!

  九頂會仙山

  蓬萊城西南三十多里處有座蔚陽山。山上有九座山峰,形態(tài)各異,有大有小。民間傳說這九座山峰也與八仙有關。

  相傳,某年三月初三八仙去蓬萊閣聚會,路過蔚陽山時被秀麗的景色所吸引,紛紛按落云頭,飽覽山光水色。呂洞賓興致勃勃地脫下道袍蒙在一方大青石頭上,施展法術變出酒席,眾仙席地而坐,一邊欣賞山景,一邊交杯換盞暢飲起來,不一會兒都有了醉意。鐵拐李倚著寶葫蘆,醉眼迷離地說:“此番過海訪友,諸位只須躺在我這寶葫蘆上,忽忽悠悠,一會兒就過去了……”張果老瞪著醉眼,不服氣地說:“誰希罕你那破葫蘆,俺倒騎著毛驢,一拍驢腚,噢的一聲就過去了。”其他幾位也紛紛夸耀自己的能耐。看看吵不出個結果來,漢鐘離腆著個大肚子說:“今日過海,大家還是各施法力,請?zhí)侠暇皝碓u判。誰的能耐大,到時自有分曉。”于是,呂洞賓摘下道冠,恭恭敬敬盤膝而坐,雙目微合,默運神功,一縷青煙自他的頭上冉冉升起,化作一道金光,直上云霄。

  約莫一袋煙的功夫,西南天空飄來一朵祥云,太上老君騎著青牛來了。八仙收拾起趔趄的醉態(tài),肅立恭迎。太上老君降下云頭,問道:“洞賓急急發(fā)金光請我,所為何事?”呂洞賓上前躬身稟道:“師祖,小徒等有一事難決,煩勞圣駕。”接著便把比試法力的事說了。太上老君聽后,略作沉吟,說道:“渡水之術乃區(qū)區(qū)小技,何足道哉!爾等修行之人,怎可輕起爭雄好勝之心?”眾仙聽后,個個面有愧色。老君又道:“隨緣行善,廣布福澤,乃修道正途。此地風光秀麗,爾等何不施展各自法術,為凡間造福?”眾仙頓時大悟,一齊上前謝恩。隨后,呂洞賓披發(fā)杖劍,步天罡踩地煞,口中念念有詞,寶劍一指,喝一聲“起”,一座陡峭山峰赫然而現(xiàn)。張果老抖擻精神,倒騎著毛驢兜了一圈,一座怪石橫生的山峰呈現(xiàn)眼前。接著,鐵拐李、漢鐘離、曹國舅、韓湘子、何仙姑、藍采和也都相繼施展神通,各造了一座山峰。太上老君見了,心下歡喜,說道:“爾等且站在一邊,待老夫也造上一座,以不虛此行。”說罷,手中拂塵一揮,一座高峰高峰拔地而起,崢嶸崔嵬,莽莽蒼蒼,壯美遠在其他山峰之上,讓眾仙贊嘆不已。待八仙回過神來,太上老君已跨上青牛往兜率宮而去了。

  這就是蔚陽山九峰的來歷。后來還形成了每年三月初三的“九頂山廟會”,山門前聳立的兩塊龍頭巨碑的碑文中,就有“九頂會仙山”的記載。

  唐槐

  蓬萊丹崖山天后宮院內有棵唐代的槐樹,但相傳很早以前并沒有這棵“唐槐”。八仙到了蓬萊后,鐵拐李和張果老(一說呂洞賓)在這個院內下棋,烈日當頭,無以遮蔽。鐵拐李遂從他的葫蘆里倒出一粒種子埋在地下,施展法術,念動咒語,轉眼間地面發(fā)出綠芽,很快長成一棵大槐樹,枝葉繁茂,樹冠如傘。二仙就在此樹下繼續(xù)下棋。

  據(jù)稱,此樹自長成后就沒有任何變化。因是仙人施法生成,所以不再繼續(xù)長,也死不了,總是這副模樣。清道光年間天后宮失火,一夜之間燒毀廟觀三十余間,而這棵唐槐幸免于難,不免讓人浮想聯(lián)翩:莫非這棵槐樹真是八仙所栽?

  蓬萊境內關于八仙的傳說還有很多,不過大多跟風物地名來歷有關,如“銅井”、“南天門”、“太和廟”、“耍祖廟”、“仙人洞”、“扁擔石”、“四眼井”等等,篇幅所限,不能一一細述,倒不如深入蓬萊民間聽一聽,老百姓講述的民間故事或許遠比紙面上的生動。

[編輯本段]【八仙宮】

  八仙宮又名八仙庵,位于中國西北陜西省西安市郊區(qū),是該地區(qū)現(xiàn)存唯一的道教宮觀,1983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道教宮觀。它是供奉八仙的場所,其創(chuàng)建與八仙的故事有直接的聯(lián)系。

  關于八仙的故事,是中國民間流傳最廣的道教類神話之一。傳說有八位仙人,他們經常為人類做一些好事,受到人們的普遍崇拜。八仙宮所在地本來是唐朝的皇宮舊址,傳說在宋朝時有一位道士在這里看到了八仙,就開始修建道觀。12世紀時,道教的全真派盛行,在這里大規(guī)模修建道觀,奠定了現(xiàn)在的規(guī)模,明朝時它已經非常有名,到清朝康熙皇帝時,成為全真派的中心之一。在鼎盛時期,它占地面積達到6000多平方米。現(xiàn)存建筑主要有山門、靈官殿、八仙殿、鐘鼓樓等,布局嚴謹。里面還供奉著藥王神孫思邈,他是中國古代偉大的醫(yī)學家,也是著名道士。

  

  1985年后,在中國政府的支持下,對道觀進行了修復,總面積達到1萬平方米 ,現(xiàn)在,它不但是重要的文物保護單位,還是西安市著名的旅游景點。

  八仙

  江西萬載北部一帶稱喪禮上抬棺材者為八仙。因其由八人組成。喪事上八仙聚為一桌,上山時,八仙抬先飲酒,并澆濕抬棺木的用具,然后抬起棺材,用腳踢倒支撐棺材的長凳上山。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