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青牛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2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3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后相隨。恒也。 4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 5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6曲則全,枉則直,洼則盈,敝則新,少則多,多則惑。 7是以圣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8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9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0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11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 12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13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14.靜勝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15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16圣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 17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18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人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故圣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 19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也。正復為奇,善復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20治大國,若烹小鮮。 2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2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 23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24民不畏威,則大威至。 25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26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27天之道,其猶張弓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馀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馀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28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 29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30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
|
來自: hailangtaotao > 《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