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專家洪昭光教授近日在接受采訪時指說,人生百歲大致可分三個階段:30歲前為青少年,30~60歲為中年,60歲以后為老年。其中,中年健康最為關(guān)鍵。
中年人健康取決于什么 洪教授回答,取決于對健康的觀念。 不同的觀念決定了對健康的四種態(tài)度:聰明人主動健 中年人該怎樣養(yǎng)生 洪教授強調(diào)說,中年人要健康,必須抓住四句話:三十努力,四十注意,五十輕松,六十成功。就是說要早抓。30歲時就要努力培養(yǎng)健康理念和健康生活方式,“健康是1,其他是0”,“愛妻子愛家庭,不愛健康等于零。”40歲時是轉(zhuǎn)折點,發(fā)病危險性大增。男性四十要格外注意飲食,我在《怎樣活到100歲》里講過的“一二三四五”以及“什么都吃,適可而止”、“一葷一素一菇,燕麥瓜果豆腐”,都只是個指南。由于我國膳食習(xí)慣中缺鈣,中年人每日喝一袋牛奶,對增強體質(zhì),防止骨質(zhì)疏松很有必要。神舟六號航天員食譜中,每日晨晚各一袋牛奶,中午是酸奶(防止晚間喝時損傷牙齒),等于每天喝了三次牛奶。 如何采取預(yù)防措施 洪教授提出,給健康以時間,給健康以空間。 第一,在時間上,應(yīng)該是8-4-4,即8小時睡眠,4小時生活,4小時其他。因為“山洞研究”已證實,自然生物鐘需要8小時睡眠,每少睡1小時死亡率增高9%。在4小時生活中,有2小時需要與家人共進晚餐和準備晚餐,1小時運動,1小時閱讀或休閑。4小時其他,包括上下班路程時間或自行安排,這樣的安排符合生物規(guī)律。 第二,在空間上,多接觸大自然。除每日有運動的空間外,節(jié)假日要外出走走,回歸自然,回歸山水,從自然母親身上汲取心靈滋養(yǎng),調(diào)諧身心。 第三,中年人應(yīng)當(dāng)堅持“四個八”。日行八千步,夜眠八小時,三餐八分飽,一天八杯水。尤其是早起一杯涼開水或溫水,可以降低血黏度。水是生命和健康的源泉,又是防凍傷、防酷暑,保持正常血黏度的重要元素。飲八杯水,再保持每日1500毫升尿,能使腎臟作功耗能最少,保護腎功能。 (《醫(yī)藥養(yǎng)生保健報》2009.12.28 曹玉祥文 |
|
來自: 宇宙新邊疆 > 《健康養(yǎng)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