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障礙3:“這對我來說無所謂”
有些人相信,如果他們把他人的需要放在自己的前面,他人會喜歡和尊敬他們,另外,有時人們會在某天給以報答。當這種不切實際的愿望沒有實現(xiàn)時,他們就會失望。并且認為他人在利用自己,對其表示不滿。
說“這對我來說無所謂”的人通常在做兩件不同的事情。首先,他們正在嘗試通過贊同他人的行為來取悅對方。如果他們在做其他人想要的,那么還有什么不贊同的呢?每二,他們是消極的,不想對決定性活動及伴隨的行為擔負任何責任。
變通是好的——但并不是無關緊要
你可能想,如果你熱切地去做他人想要的事情(即使你不愿意做),這樣他人會認為你是一個容易相處的人。然而,他人可能把你的這種“這對我來說無所謂”的態(tài)度理解為拒絕介入、漠不關心、厭倦,甚至不真誠。
表達你的喜好(即使可能與你搭檔的相反)
如果你不表達你的喜好、品位、想要的東西和愿望,人們將不知道你喜歡什么、你的目標是什么。人們不擅長讀懂你的需求,除非你說出來或者向他們表示出你想要的,否則他們就不知道。如果你不能表達你的真實感受,就可能會引發(fā)敵意、怨恨和內疚。
做你想做的,沒什么不好意思
直接說出你想要的,不用順從他人的感受和權利。你有權利去做你想做的事情,不做你不想做的事情。當你做的時候,享受它帶來的快樂,你不需要給出一個原因或理由。
主動提出你想要什么
最好是主動提出你想要什么,而不是等待他人猜測而給予。讓他人知道你想要什么,他將會在適當?shù)臅r候決定給你與否。至少你可以滿意你自己以這種誠實和直接的方式表達你的愿望,即使你沒有得到你想要的。
你有權利說不,而不必為此感到內疚
如果你什么都不想要,就簡單地說不。難以說不的人往往害怕侵犯或者傷害他人的感情。如果在你確實想說不的時候你說了是,或者你不能確定,這時你可以說:“讓我考慮一下。”或者“我會告訴你的。”或者“我回頭給你電話。”
積極參與——提供一個可選方法
如果你說“這對我來說無所謂”,你就沒有參與人們共同作決定的過程。不是要同意所有的建議(甚至你不想要的),而是要提供可選方案。陳述你的觀點和喜好,對方將會進一步了解你是誰、你想要什么,及你對這個課題和活動的意見。積極參與作決定的過程。不要消極地接受任何事情,這樣其他人才知道你關心什么,參與,可以使你和他人的興趣、熱情和愿望得以溝通。
常見問題解答
如果我做我想做的,而不是別人想做的,別人會不會覺得我很自私?
|
有些人為他們做自己的事情而感到內疚,覺得別人可能會不高興。他們相信別人會發(fā)現(xiàn)他們是自私的,以至于受到侵犯和傷害。
如果你做一些別人不喜歡做的事情,而害怕他不喜歡你,妨礙你追求你的目標和需求。如果你以這種方式生活的話,那表明你對他人的許可和看法就過于敏感了。
“但是,人們會對我有什么想法呢?”
對他人的感受敏感是重要的,但如果某人因為你的決定而感到不安,那么問題可能來源于他怎么看你的行為。聲明你有憑自己的興趣做事的權利,而不因為他人可能不贊同而放棄你想要的、你的需求和目標,這會增強你的自主意識。否則你將注定擁有挫折和失望的生活,因為你僅僅基于“別人是怎么想我的?”來回應你周圍的世界。
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維護你的權利,做你想做的事情。直接、誠實地告訴他人你的目標、意圖和動機是什么——而不需要他們的認同。
當你在想什么對你是最重要的時候,試著往前看一個月或者兩個月,甚至更往前。如果有可能的話,你就會看到你的行動直接發(fā)生結果的地方。在制定追求目標時,成型的規(guī)劃是很重要的,而不僅僅是讓它停留在夢中。要自信,在你知道你在為自己的目標努力時,你會得到滿足,即使你不能馬上成功。
注意:堅持己見并不是自私和冷漠
你可能認為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是你對他人冷漠的借口或辯護詞。友誼和人際關系是以給予和接受為主要內容的。兩者都有需求,兩者間的公平和公正的平衡是非常必要的。堅持己見允許你考慮自己的需要,但并不是不考慮你對周圍人的影響。
☆障礙4:“沒有我不知道的事情”
有些人感覺需要去表現(xiàn)一個這樣報形象,即他們知道一切,并擅長任何事情。他們擔心如果說“我不知道”,別人會認為他們沒有能力、很愚蠢。
做一個“全能”的人會中雨交談,因為你傳遞的信息是其他人的想法和感受對你來說都無所謂。這會切斷信息、想法和感受的交流,而僅僅是把你自己抬高到一個領導的地位??紤]到我們都有自己專業(yè)經驗的局限性的事實,他人就會因覺得不現(xiàn)實而感到懷疑。越來越明顯的是,你僅僅是試著去表現(xiàn)自我,而不是真誠地進行溝通。
可以說“我不知道”
說“我不知道”可能會讓對方因為你的誠實而尊重你,而不是小看你的無知。認為自己(或者其他任何人)需要知道每個問題的答案,或者關注每件事情和每個人是不能達到交談的目的的。假設有人提到一本書、一部電影或一位明星,你會意地點點頭,似乎你知道他所說的。很可能隨后(可能很多次)顯露出你對這方面并不熟悉,那么你給對方的印象可能就是你僅僅是在應付交談。這就會影響交談。你會給對方留下一個不好的印象,他在隨后的交談中不再信任你。
“我對這個不熟悉……請原原本本地告訴我吧!”
為了避免投射一個虛假的圖像,承認你存在缺點、缺乏經驗或對某個特定的話題一無所知,尋求對方的回應。多數(shù)情況下(除非他人是試著去鄙視你),他們都會表示理解。這呈現(xiàn)了一個平衡的你,并容易創(chuàng)造一個更可信賴的個人形象。
☆障礙5:“我好煩”
有些人總是回避而不交談。他們認為自己沒有興趣進行交談。這是逃避和自我欺騙。逃避是避免面對人、情況和問題的一種方法。那些害怕打擾他人或不想努力爭取交談的人是不能真正地給他們自己機會的。
寬恕你自己
如果你自己內心的聲音一直在說“沒有人會對我說的感興趣的”,那么說明你對自己太嚴厲了。當然,他人不能看懂你的心思,但是他們通常會將你的沉默理解為厭倦、缺乏興趣,想盡快結束交談。你很可能會留給他們不好的印象,致使他們想去和別人交談。
集中在積極的事件上,并講述這些事件
將注意力集中在你生活中的積極事件上——你曾經為之興奮的事件或經歷——和你的熱情所在的事情上。談論這些對你很重要的事情,對你表達你的觀點、想法和感受是有利的。它告訴他人你是誰、什么對你最重要,以及它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你自己。不要逃避,這樣你就不會覺得煩人了。
不要逃避
意識到這些常用的逃避之詞:
“我不想。”(不做你想做或你必須做的事情的借口。)
“我沒時間。”(不做你想做或必須做的事情的另一個借口。)
“這有什么不一樣嗎?(不做你想做的和你必須做的事情的另一個借口。)”
“我討厭他人問我做了什么樣的決定。”(回絕對你感興趣的人。)
這些困擾和逃避,阻礙了我們進行有意義的交談,并影響友誼和人際關系的發(fā)展。通常,這些態(tài)度是一種習慣問題,而不是心理問題,它可以通過改變你的想法和與人交往的方法來重建。一旦你沖破這些困擾你的習慣模式,你就會發(fā)現(xiàn),人們對你的反應竟會如此的不同。其他人將會發(fā)現(xiàn),你看待自己和他人的方式有積極的改變。你與他人的溝通通路將會打開,這會進一步促進你們的交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