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成語需注意的七個誤區(qū)
1.不要在使用成語時顧此失彼 對一些成語,我們往往會只關注其中某一個字或詞,而忽視了其他的字詞,從而造成誤用。如: (1)博物館里保存著大量有藝術價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種花鳥蟲獸、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輪美奐。 “美輪美奐”,本用來形容古代谷倉的高大寬敞,后來用來形容房屋雄偉高大。不論是指哪一個義項,都與建筑物有關。但是句(1)只看到了兩個“美”,而忘了此成語是用來形容建筑物的。用它來形容花草蟲獸人物形象,自然是不對的。此外,此成語易誤寫成“美侖美奐”,“侖”應作“輪”。 2.不要把成語的意思弄反 對這類成語,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因為稍不注意就會把意思弄反。如: ?。?)對于帝國主義日益加緊的經(jīng)濟、文化侵略,清政府不但未加抵抗,反而開門揖盜,助紂為虐。 “開門揖盜”指打開大門迎接強盜進來,比喻引進壞人,招來禍患,而不是打開大門去捉強盜,所以句(2)成語使用正確。 3.不要忽視成語的本義 現(xiàn)在有許多成語我們常使用它的引申義、比喻義,而本義卻往往被忽視。 ?。?)我很胖,這位護士很快選中了一條血管,一針見血,我很佩服。 “一針見血”本義與醫(yī)生有關,形容技術熟練,一針就能扎到血管?,F(xiàn)在多比喻說話、寫文章直截了當,能切中要害。句(3)是應該使用本文的語境,所以使用正確。 4.不要望文生義 很多時候,我們總會望文生義地理解成語的意思,這是一種常見的誤區(qū)。如; (4)某報有一文章的標題是《李湘走了,胡可來了———〈快嘴李翠蓮〉物是人非》。 “物是人非”指景物依舊,人事已非,現(xiàn)在多用以形容對故人的懷念。句(4)中是說演《快嘴李翠蓮》的主要演員由李湘換成胡可。演員的替換,不能用“物是人非”,出現(xiàn)錯誤是因為望“非”生義。 5.不要忽視成語的特定意義 有些成語有它特定的使用意義,或者說有特定意義,如果忽視了這一點,就容易出錯。如: ?。?)三月的呼倫貝爾大草原草長鶯飛,空氣清新,春光迷人。 “草長鶯飛”指綠草茂盛,黃鶯飛舞。它的特定意義是形容江南的春天景色迷人。所以它不能用來描寫北方的呼倫貝爾大草原的春景。 6.不要使用成語語意重復 成語有時會和它前后的個別字詞產(chǎn)生重復現(xiàn)象。如: ?。?)他畫的畫,在我們這里還行,可一拿到大地方,就顯得相形見絀了。 “見”有“顯得”之意,用詞重復,應刪去“顯得”。 7.不要忽視成語的次常用義 有許多成語意義不止一個,而這中間只有一個是常用的義項,其他的則是次常用義。我們往往只掌握了它的常用義,而忽視了它的次常用義。如: ?。?)齊白石的畫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不得不讓人佩服。 “登峰造極”指達到最高峰,多用于表現(xiàn)壞人干壞事的惡劣程度。這是我們使用這個成語時的常用義。但是,它還有一個次常用義:比喻學問、技藝等達到極高的境地。句(7)的語境就是適合次常用義的語境,所以使用正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