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西方奇幻藝術名家名作(畫集)

 天涯狼人 2009-07-18

奇幻藝術應具備以下兩個特點:

1.內(nèi)容上以神話,傳說,奇幻故事為題材。
2.意境上追求神秘性,幻想性,唯美性。

因此,真正意義上的奇幻藝術大約出現(xiàn)于17世紀末18世紀初。這一時期,科學飛速發(fā)展,人們傾向于用科學來解釋一切,但這是不可能的,于是一部分人回歸幻想的時代,這就產(chǎn)生了近世理想主義繪畫,也就是最初的能被稱為奇幻藝術的東西。但應注意的是當時畫壇主流還是寫實派。

下面將分別介紹這一時期的重要畫家:

1. 羅塞蒂(Rossetti)

羅塞蒂是英國(新)拉斐爾前派畫家,其作品多取材于圣經(jīng)、希臘神話,但不同于以往描繪神的作品,他既不是讓神處于高高在上的地位,也不像文藝復興時期的畫家把神世俗化,羅塞蒂筆下的神仙有人的感情,但比人的感情更纖細,含著天真的喜悅或淡淡的憂郁。羅塞蒂喜用明亮的色彩,人物造型優(yōu)雅。

 
Ecce Ancilla Domini! 圣母領報
Painting Date: 1849-50
Medium: Oil on canvas
Size: 73 x 42 cm
Location: Tate Britain, London, England
是羅塞蒂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圣母領報這個及其俗氣的宗教題材在其筆下有一種與眾不同的感傷主義的意味:白衣消瘦的圣母,眼神中流露出空虛,寂寥的神情。


Arthur's Tomb: The Last Meeting of Lancelot and Guinevere 亞瑟王之墓
Artist: Dante Gabriel Rossetti
Painting Date: 1854
Medium: Watercolour
Size: 23.5 x 36.8 cm
Location: British Museum, London, England
以亞瑟王故事為題材的作品,色彩明朗,典型的拉斐爾前派創(chuàng)意


Mary Magdalen
Painting Date: 1857
Medium: watercolour
Location: Tate Britain, London, England
色彩明快清新的小品


How Sir Galahad, Sir Bors, and Sir Percival were fed with the Sanc Grael; but Sir Percival's Sister died by the Way
Painting Date: 1864
Medium: Watercolour
Size: 29.2 x 41.9 cm
Location: Tate Britain, London, England
又是一幅與亞瑟王傳奇有關的作品。羅塞蒂在這幅作品中使用暗調(diào),創(chuàng)造出有些沉重悲哀的氣氛


Lady Lilith 莉莉絲
Painting Date: 1864-68
Medium: Oil on canvas
Size: Unknown
Location: Delaware Art Museum, Wilmington, Delaware, USA
羅塞蒂畫的女子的普遍樣子,頭發(fā)和肌膚閃著光澤,執(zhí)拗的表情,慵懶的姿勢


The Holy Grail 圣杯
Dante Gabriel Rossetti
Painting Date: Unknown
Medium: Unknown
Size: Unknown
Location: Unknown


Beata Beatrix 命運
Painting Date: 1863
Medium: Oil on canvas
Size: Unknown
Location: unknown
這是最受好評的作品之一,奇特的用色,流動的光,創(chuàng)造出神秘的效果,紅鳥帶來的花朵象征愛情與死亡,日晷象征時光的流逝

2.莫羅(Gustave Moreau,1826-1896)

莫羅是法國新浪漫主義畫派畫家(也有把他推為象征派領袖的)。莫羅時代的法國,因為革命的失敗和拿破侖主義的幻滅,加之普法戰(zhàn)爭的影響,人們對社會現(xiàn)實感到絕望,人心的頹廢不可避免的表現(xiàn)在藝術上。
莫羅前半生幾乎是個與社會隔絕的人,他為了他的藝術選擇了孤獨的生活。莫羅曾經(jīng)在意大利旅居,這對他有很大影響,繪畫技法上使他傾向與古典主義,思想上則深受泛神論影響。后來莫羅成為教師,顯示出極大的才能,野獸派的創(chuàng)始者馬蒂斯是他最有名的弟子之一。
莫羅繪畫的題材不僅取材于西方古典神話故事,也取材于印度神話故事。他的作品具有東方式的奢華,但多現(xiàn)出詭異的神秘性,缺乏圣潔的感情,因此使觀者難以因感官的愉悅而生親切之情,但莫羅的作品有一種令人不能忽視的力量。莫羅的技法是古典主義的,思想是浪漫主義的,而表現(xiàn)出來的卻是魔幻主義的。

Salome Dancing before Herod 在希律王前舞蹈的莎樂美
Painting Date: 1876
Medium: Unknown
Size: Unknown
Location: Armand Hammer Museum of Art, Los Angeles, California, USA
這幅畫在展出時就大受歡迎,寶石般的璀璨的用色創(chuàng)造出夢幻般的情緒。莎樂美繁瑣的服飾和宮殿的裝飾花紋都顯出印度的情調(diào)。

The Apparition 施洗者約翰的頭顯靈
Painting Date: 1874-6 (?)
Medium: Oil on canvas
Size: 142 x 103 cm
Location: Musée Gustave Moreau, Paris, France
題材取自《圣經(jīng)》,希律王為讓莎樂美表演舞蹈答應殺死施洗者約翰,并把約翰的頭用盤子端出。
幾乎沒有立體感的暗淡背景凸現(xiàn)出莎樂美妖艷的姿態(tài),及約翰如幽靈般出現(xiàn)的頭。
莫羅十分喜愛莎樂美這個美麗而殘忍的形象。以此為題作過許多幅畫。

Moses by the Nile 尼羅河畔的摩西
Painting Date: 1878
Medium: Unknown
Size: Unknown
Location: Fogg Art Museum, Harvard University,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USA
這大約是莫羅少數(shù)不顯得怪異的作品之一。光與色的運用顯示出高超的技巧。

Orpheus on the Tomb of Euridice 俄耳普斯在悠瑞黛斯墓前
Painting Date: 1890-91
Medium: Unknown
Size: Unknown
Location: Musée Gustave Moreau, Paris, France
這是作者獻給他已故情人杜爾的作品,這幅作品一反奢華的畫風,用暗調(diào)創(chuàng)造出深情的緬懷和深沉的悲哀。

Jupiter and Semele 朱庇特與塞墨勒
Painting Date: 1895
Medium: Unknown
Size: Unknown
Location: Musée Gustave Moreau, Paris, France
這幅畫取材于羅馬神話:塞墨勒與主神朱庇特相愛,朱庇特的妻子朱諾因為嫉妒而陷害塞墨勒,朱諾讓塞墨勒請求朱庇特顯示神擁有的全部力量,塞墨勒被朱庇特所顯示出的強大神力殺死,朱庇特從塞墨勒的腹中取出他們的孩子——酒神巴克斯。
這幅畫充分顯示出莫羅奢華的主張,這幅畫的制作花費了很長時間,而且在畫的過程中不斷加大畫布的尺幅。(下面引用的畫尺寸太小,無法顯示這幅畫的魅力,這幅畫的原畫藏于巴黎莫羅美術館,大家有機會去看原畫) [

3. 勃克林(Arnold Böcklin 1827-1901)

勃克林生于瑞典的巴塞爾(不知為什么有資料將他記錄為德國畫家)的商人家庭,他說服了父親投身于藝術。青年時代,他在歐洲旅行,意大利藝術對他影響深遠,羅馬的古典藝術品給他以后的許多重要作品提供靈感,那不勒斯和龐貝的壁畫對他的技巧和畫風有深遠的影響。1866年他開始為巴塞爾博物館作壁畫,自此以后,是勃克林的多產(chǎn)時期,他在用色的技巧上有大幅提升。
藝術史學家常常為應如何評價勃克林而困惑。勃克林是個獨特的,驕傲的,性格有些怪異的藝術家,他曾經(jīng)在自家花園里試驗飛翔(達?芬奇也這么作過)。他不喜歡給他的作品起名字,他曾聲明他繪畫的目的是使人做夢(make people dream):“就像詩歌的任務是表達感情,繪畫也一樣。一幅畫應給人與詩歌和音樂一樣的思考與感動” “繪畫應像音樂一樣能夠深入人的靈魂,不然的話,那就只是一件蠢笨的手工藝品。(我的翻譯能力有限,大家直接看原文吧:“Painting should pervade the soul in the same way, and as long as it does not do this it is nothing more than a brainless handicraft.")” “對美的贊頌永無止境”("There is no end to the poetry of the beautiful.")
勃克林盛贊詩歌,他的作品以給人以詩意的感受,不是悠閑的田園牧歌,而是靈感奔涌的,神秘主義的詩篇。勃克林多從神話中取材,他喜愛自然,崇拜自然的力量。他的作品是自然力與幻想的完美結合。

The Birth of Venus 維納斯誕生
Painting Date: 1868
Medium: Unknown
Size: Unknown
Location: Unknown
提起《維納斯誕生》,人們首先想起的肯定是波提切利的那幅光彩照人的作品,誠然,比起波提切利的作品,勃克林的《維納斯誕生》的確稍顯遜色,但其中清新樸素的自然主義情調(diào)也別有趣味。
溫柔優(yōu)雅的維納斯婷婷立于茫茫海中,天使為她撐起海藍色的輕紗,畫面簡單但耐人品味。

The Isle of the Dead 死之島
Painting Date: 1880
Medium: Oil on canvas
Size: 111 x 155 cm
Location: Kunstmuseum, Basel, Switzerland
這是勃克林最受爭議也最精彩的作品。勃克林十分鐘愛這一題材,同題材的作品至少有5幅。在這幅作品中象征主義得以充分表達。勃克林從大自然中精心挑選物象加以組合,創(chuàng)造出奇特的氛圍。
死之島峭壁林立,陰森可怖,只有一船可達,白衣的死神靜立于船首,把新鬼渡往不歸之地。引發(fā)觀者對死亡的思考。
值得一提的是,這幅畫的名字是勃克林的贊助人起的。

Prometheus 普羅米修斯
Painting Date: 1883
Medium: Unknown
Size: Unknown
Location: Unknown
題材取自希臘神話:普羅米修斯因盜火種而觸犯眾神,被縛于山上。
普羅米修斯的肢體融入山體的陰影中,身體被烏云中透出的陽光照亮,人物與自然完美的融于一體。這是勃克林對自然對英雄主義的禮贊。

Vita somnium breve 浮生若夢
Artist: Arnold B?cklin
Painting Date: 1888
Medium: Tempera
Size: 180 x 114.5
Location: Kunstmuseum, Basel, Switzerland
噴泉上方的銘文“浮生若夢” (“Vita somnium breve”)。作品用幼兒,青年,老人(老人背后,死神正舉起他的鐮刀)隱喻人生的三個時期:幼年時代,青年時代和老年時代。
作者把人物的舞臺選在春季美麗的花園,用明麗的色彩,優(yōu)美的線條表達這一主題,更能引起人們的感慨與深思。

Vision at Sea 海景
Painting Date: 1896
Medium: Oil on canvas
Size: 41 x 144 cm
Location: Private Collection
這幅畫是勃克林為他的別墅的門板做的一幅裝飾畫。
看著這幅畫,腦子里全是《漂泊的荷蘭人》(Flying Dutchman)的旋律(瓦格納的極精彩歌劇:荷蘭人挑戰(zhàn)上帝,被上帝詛咒,永遠漂泊不得停息)。據(jù)說勃克林作畫時也受過這音樂的感召。
畫面上狂暴的海泛起白沫,遠處孤獨的帆船的側影暗示了這無法停止的漂流。
“幾乎是灰色的疊加,令人吃驚的處理”勃克林的傳記作者Schmid這樣評價這幅作品。“令人吃驚的處理”的確也創(chuàng)造出令人吃驚的效果。

 

4. 弗雷德里克·列頓(Frederic Leighton 1830-1896)

把列頓算作奇幻畫家實在是很沒有道理的一件事,但是我認為很少有人能夠討厭列頓的作品(可能不喜歡,但是應該沒人會討厭)。如果讓我用一個詞來形容列頓的作品,那么我會選擇“唯美”,如前所述,唯美性是奇幻藝術的特征之一,因此姑且把列頓列為有奇幻色彩的畫家吧。
列頓出生于醫(yī)生家庭,他的祖父是俄國沙皇的宮廷醫(yī)師,列頓出生的五年前,他的家庭開始旅行歐洲,列頓的童年也是在旅行中度過,這種經(jīng)歷給了他最初的文化和藝術的洗禮。
不像19世紀大部分畫家那樣,列頓并沒有在皇家藝術學院學習,他在布魯塞爾、巴黎、法蘭克福接受繪畫訓練,1852年他搬到羅馬居住,古典藝術給了他很大影響。1855年,他回到英國,他的作品Cimabue's Madonna展出并被維多利亞女王購買,這是他事業(yè)的轉折。1878年,列頓當選為(英國)皇家藝術學院院長。1896年受封為男爵。他是英國唯一獲此殊榮的畫家。他于同年去世,詩人史文朋(Algernon Swinburne)為他寫下這樣的挽歌:
“A light has passed that never shall pass away
A sun has set whose rays are unequalled in might”
但列頓謝世以后,他的名聲馬上一落千丈,因為那時,繪畫界正開始重大變革。
列頓生前的輝煌和死后的凄涼完全是他學院派的繪畫趣味決定的,他堅持使用褐色(為提香首創(chuàng)),精確的透視法,為構圖而構圖。列頓的畫是美的,但完全是為了美而美,他的繪畫理念和勃克林完全不同,如前所述,勃克林堅持繪畫應表達情感,深入人的靈魂,而列頓只是追求給人視覺上的愉悅,因此,他所創(chuàng)造出的美注定是“死”的美,沒有生氣的美。

Odalisque 侍婢
Painting Date: 1862
Medium: Unknown
Size: Unknown
Location: Unknown
列頓似乎是用土耳其帝國的宮女為模特來詮釋“麗達與天鵝”這個為文藝復興時期畫家所喜愛的主題(達?芬奇及其同時代的許多大畫家都畫過這個主題),如果是這樣,那么這一幅無疑是最美的一幅《麗達與天鵝》,最美的麗達與最美的天鵝。

The Music Lesson 音樂課
Painting Date: 1877 (?)
Medium: Unknown
Size: Unknown
Location: Unknown
溫暖得讓人心動的作品,午后金色的陽光流淌在小女孩的金發(fā)上,流淌在衣服華貴的金線上,流淌在人物的肌膚上。閉上眼睛,你是否聽到土耳其風格的音樂了呢?

Light of the Harem 閨房中的光
Painting Date: 1880 (?)
Medium: Unknown
Size: Unknown
Location: Unknown
自畫面左上角斜射下的光把那個神情倨傲的女子的皮膚照的像大理石般光彩照人,紗巾的繁瑣的花紋和暗調(diào)的背景強調(diào)了女子白皙光滑的皮膚。
這幅畫讓我聯(lián)想起白雪公主的繼母,帶著驕傲的有點邪惡的表情對著鏡子問道:“鏡子啊,鏡子,誰是這世界上最美的人?”

Cymon and Iphigenia
Painting Date: 1884
Medium: Unknown
Size: Unknown
Location: Art Gallery of New South Wales, Sydney, Australia
這幅作品描繪的故事取材于薄伽丘(Boccaccio)的故事。說一個粗魯無文的青年無意間看到熟睡的Iphigenia而愛上她,于是洗心革面和夢中情人成了眷屬。
所有的光幾乎集中于沉睡的白衣的Iphigenia身上。頗有睡美人的韻味。畫面采用傳統(tǒng)的三角形構圖,人物布局顯示了作者嫻熟的技巧和學院派趣味。

The Bath of Psyche 入浴的普緒客
Painting Date: 1890 (?)
Medium: Unknown
Size: Unknown
Location: Unknown
普緒客是希臘神話中的人物,是人類靈魂的化身。
普緒客姿態(tài)優(yōu)雅地站立于浴池旁,側面的裸體閃著柔和的光,普緒客腳邊蜜色的布料柔化了畫面,浴池墻外露出的一方天空給予畫面層次感,縱深感。

Return of Persephone 珀耳塞福涅歸來
Painting Date: 1891 (?)
Medium: Unknown
Size: Unknown
Location: Unknown
這幅作品取材于希臘神話:珀耳塞福涅是大地女神與宙斯的女兒,他被冥王劫持作為冥后,這幅畫描繪了珀耳塞福涅重見母親的情景。注意珀耳塞福涅母女,她們作出了身體姿態(tài),但卻沒有面部表情尤其是母親。

Flaming June 流火六月
Painting Date: 1895
Medium: Oil on canvas
Size: 47 x 47 in
Location: Museo de Arte de Ponce, Ponce, Puerto Rico
這幅畫模特Dorothy Dene自80年代(十九世紀)中期之后成為列頓許多作品的靈感來源。獨特的視角,加上模特身體優(yōu)美的彎曲(拉斐爾的許多作品因此而成功,評論家把這稱為女性身體的韻律)使這幅畫與眾不同。艷麗的色彩也使這幅作品格外搶眼。
1960年(這時畫壇排斥維多利亞時期的學院派風格的美術)這幅畫標價$140,卻還降價被
Museo de Arte de Ponce, Ponce, Puerto Rico美術館收購到現(xiàn)在還在那里存放。而1990年列頓的另一作品《但丁的流放》(我認為并不比這一幅高明)以£1,000,000在拍賣會上成交。

Clytie 柯萊泰
Painting Date: 1895-96
Medium: Unknown
Size: Unknown
Location: Private Collection
柯萊泰是阿波羅的情人,后來阿波羅拋棄了她,柯萊泰變成了向日葵,永遠追隨著阿波羅。這幅畫的模特也是Dorothy Dene.

5. 伯恩-瓊斯(Edward Burne-Jones)

伯恩-瓊斯是新拉斐爾前派(又名牛津會,以羅塞蒂為核心)最重要的畫家之一,他是拉斐爾前派理想的熱情支持者與實踐者,是羅塞蒂的好朋友。
伯恩-瓊斯是在羅塞蒂的影響下走上繪畫之路的,拉斐爾前派藝術中中世紀的神秘的元素深深吸引了原本就喜愛神話傳說的伯恩-瓊斯。伯恩-瓊斯以亞瑟王傳說,圣經(jīng)故事,希臘神話為主題創(chuàng)造了一大批充滿浪漫主義情調(diào)的杰作。
伯恩-瓊斯在給友人的信中說:“我在我的作品中創(chuàng)造一個美麗而浪漫的夢境,它不曾存在過,將來也不會存在。那光線比任何現(xiàn)實中的光線都要美,那片大陸不存在與任何人的記憶中,形式莊嚴而美麗,你能想象么……("I mean by a picture a beautiful romantic dream of something that never was, never will be - in a light better than ever shone - in a land that no one can define or remember, only desire - and the forms divinely beautiful...")

Sidonia von Bork 斯朵尼亞
Painting Date: 1860
Medium: Unknown
Size: Unknown
Location: Tate Britain, London, England
斯朵尼亞是德國作家Johann Wilhelm Meinhold的小說《女巫斯朵尼亞》的主人公。斯朵尼亞是個美麗而邪惡的貴婦,她摧毀了波美拉尼亞(中北歐波羅的海沿岸,現(xiàn)分屬德國和波蘭)王室。1620年,斯朵尼亞在她80歲時被處死。
斯朵尼亞的美麗與神秘使她成為拉斐爾前派畫家最喜歡的人物。
伯恩-瓊斯筆下的斯朵尼亞美麗而驕傲,畫上的題字'Sidonia von Bork 1560'暗示畫中的斯朵尼亞正是二十歲。斯朵尼亞似乎正在策劃新的陰謀,金絲編制的發(fā)網(wǎng)束住她的長發(fā),長裙上錯綜復雜的花紋象征著她的陰謀,畫面背景中立著這場陰謀的犧牲品。

Cinderella 灰姑娘
Painting Date: 1863
Medium: Watercolour
Size: 67 x 31.5 cm
Location: Museum of Fine Arts, Boston, Massachusetts, USA
About the painting: This watercolour shows Cinderella in the kitchen:
舞會后的第二天,灰姑娘穿著她的舊衣,一只腳上還穿著水晶鞋,象征幸福的粉玫瑰在開放,地上的南瓜和老鼠幾乎隱沒在黑影里,他們曾經(jīng)是她的馬和馬車。

The Merciful Knight 仁慈的騎士
Painting Date: 1863
Medium: Unknown
Size: Unknown
Location: Birmingham Museums and Art Gallery, Birmingham, England
題材來源于‘Broadstone of Honour',一個發(fā)生于十一世紀的傳奇故事,故事的主人公John Gualberto高貴的原諒了他的敵人。畫面描述John Gualberto正接受基督的吻,表明 John Gualberto的行為感動了神明。
不同于多數(shù)拉斐爾前派的畫家,伯恩-瓊斯的作品給人一種莊嚴肅穆的感覺。

The Princess Sabra Led to the Dragon 賽博拉公主離家
Painting Date: 1866
Medium: Oil on canvas
Size: Unknown
Location: Private Collection
這是伯恩-瓊斯的“圣喬治與龍”系列中的一幅。“圣喬治與龍”是個老掉牙的英雄故事:為了國家的安全每年給惡龍獻上一名少女,輪到公主作為祭品時,英雄圣喬治出現(xiàn),殺死了惡龍。
作品描述Sabra公主離家的場面,她將作為祭品被獻給惡龍。
畫面只是散出淡淡的憂郁,頗有“哀而不傷”的意味,這也是拉斐爾前派美術的特色。

Cupid and Psyche 丘比特與普緒客
Painting Date: 1865-1887
Medium: Unknown
Size: Unknown
Location: Manchester City Art Galleries, Manchester, England
維納斯因嫉妒普緒客的美貌派丘比特加害普緒客,而丘比特愛上了普緒客,這幅作品描繪丘比特第一次見到普緒客的情景。溫柔嫻靜的普緒客臥于大理石浴池邊,睡姿優(yōu)美,背景中的玫瑰增加了畫面的抒情意味。

The Prioress' Tale 修道院故事
Painting Date: 1865-98
Medium: Unknown
Size: Unknown
Location: Delaware Art Museum, Wilmington, Delaware, USA
這幅作品講述了這樣的故事:一個七歲的男孩因為在猶太人國家唱基督教歌曲而被割斷喉嚨,圣母瑪麗亞顯靈,向他嘴里放入谷物,他又奇跡般的繼續(xù)唱起來,不久男孩死去,被作為殉教者埋葬。畫面中白百合象征純潔,罌粟象征安慰,向日葵象征崇拜,桂竹香象征逆境中的忠誠。
這幅作品再次表達了作者的宗教熱情,“they come straight from the heart”有人這樣評論這幅作品。

Laus Veneris
Painting Date: 1868
Medium: Oil on canvas
Size: 122 x 183 cm
Location: Laing Art Gallery, Newcastle-upon-Tyne, England
作品的題材來源于一個德國傳說:流浪騎士唐豪舍發(fā)現(xiàn)了維納斯堡,那是掌管愛的女神維納斯的地下宮殿,被維納斯的魔法蠱惑,唐豪舍在那里和維納斯住了一年。唐豪舍為他的行為感到羞恥,他到羅馬請求教皇的寬恕,教皇說寬恕是不可能的,除非他的法杖開花。唐豪舍回到維也納,三天后,教皇的法杖奇跡般的開花了。
詩人Algernon Swinburne在他的詩 'Laus Veneris' 中如此描述維納斯:
Her little chambers drip with flower-like red, ...
Her gateways smoke with fume of flowers and fire,
With loves burnt out and unassuaged desires
Between her lips the steam of them is sweet
The languor in her eyes of many lyres... ...
Her beds are full of perfumes and sad sound,
Her doors are made with music, and barred round
With sighing and with laughter and with tears,
With tears whereby strong souls of men are bound.

Night 夜
Painting Date: 1870
Medium: Watercolour
Size: Unknown
Location: Fogg Art Museum, Harvard University,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USA
與《晝》構成一對。
William Morris(也是新拉斐爾前派的一員)的詩中寫道:
'I am Night and bring again
Hope of pleasure, rest from pain,
Thoughts unsaid 'twixt life and death,
My fruitful silence quickeneth.

The Beguiling of Merlin 受騙的梅林
Painting Date: 1874
Medium: Oil on canvas
Size: 186.2 x 110.5 cm
Location: Lady Lever Art Gallery, Liverpool, England
一幅以亞瑟王傳奇為藍本的作品:亞瑟王的姐姐摩根女爵為了摧毀亞瑟王朝派女巫薇薇安跟隨梅林學習魔法, 薇薇安騙取梅林的愛情和信任,最終用梅林自己設下的魔法捉住梅林。這是亞瑟王朝衰落的開始
詩人丁納生(Tennyson)在Idylls of the Kings中描述薇薇安如何欺騙梅林說出可以束縛住人的咒語:
A storm was coming, but the winds were still
And in the wild woods of Broceliande
Before an oak, so hollow, huge and old...
At Merlin's feet the wily Vivien lay
...
lissome-limbed, she
Writhed towards him, slided up his knee and sat,
Behind his ankle twined her hollow feet
Together, curved an arm about his neck,
Clung like a snake.

The Arming of Perseus  武裝珀耳修斯
Painting Date: 1885
Medium: Oil on canvas
Size: Unknown
Location: Private Collection
國王讓珀耳修斯去割下美杜莎的頭,在魔法師Quicksilver的幫助下找到了林澤仙女,林澤仙女給珀耳修斯暗之頭盔(可使人隱形),有翼的涼鞋(給與飛行的力量),和神奇的羊皮口袋(用來裝美杜莎的頭)。
注意本圖頗有抽象意味的背景。

The Baleful Head 美杜莎的頭
Painting Date: 1886-87
Medium: Oil on canvas
Size: Unknown
Location: Staatsgalerie, Stuttgart, Germany
珀耳修斯通過水井的反射向埃塞爾比亞公主展示美杜莎的頭(任何人直接看到美杜莎都會變成石頭)

Atlas Turned to Stone   亞特拉斯被變成石頭
Painting Date: Unknown
Medium: Unknown
Size: Unknown
Location: Unknown
巨人亞特拉斯因向宙斯挑戰(zhàn),因此神讓他撐起天空作為懲罰。亞特拉斯在希臘語中就是“負重的人”的意思。珀耳修斯向亞特拉斯展示美杜莎的頭,把他變?yōu)槭^。
對于亞特拉斯糾結的肌肉的描寫頗有米開朗基羅的風味。

Morgan Le Fay  摩根女爵
Painting Date: Unknown
Medium: Unknown
Size: Unknown
Location: Leighton House (Hammersmith and Fulham Archives), London, England
摩根女爵是亞瑟王的姐姐,她一直計劃著顛覆亞瑟王朝。
畫面上的摩根女爵面無表情,似乎在計劃著什么陰謀。
柔和的用光,優(yōu)美的線條(注意那些美麗的衣褶)顯示了作者高超的技巧。

6. 約翰·米萊 (1829-1896)

米萊是拉斐爾前派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
米萊的作品總是贏得贊揚,他精湛的技巧使他的聲譽如日中天。在他老年時期,拉斐爾前派的美術衰落,他就改作肖像畫,他也是當時著名的插畫家。
比之羅塞蒂,米萊的作品文學性稍遜,但有一種世俗的溫暖。

Mariana 瑪麗安娜
Painting Date: 1851
Medium: Oil on panel
Size: 59.7 x 49.5 cm
Location: Tate Britain, London, England
光的運用相當美,完美的顯現(xiàn)出質(zhì)感與量感,透光的彩色玻璃,女子光滑如絲的金發(fā),天鵝絨面的座椅,以及優(yōu)美的衣褶。正是這午后的陽光是這平凡的場景給人以優(yōu)雅的朦朧的感受。

The Return of the Dove to the Ark  鴿子回到諾亞方舟
Painting Date: 1851
Medium: Oil on canvas
Size: 87.6 x 54.6 cm
Location: Ashmolean Museum, Oxford, England
鴿子銜著橄欖枝回到諾亞方舟,洪水已退去,平靜的生活重回人間。
人物的表情高雅莊嚴卻缺乏熱情和生氣,這也是拉斐爾前派藝術家的共同特點。


Ophelia   奧菲利婭
Painting Date: 1851-52
Medium: Oil on canvas
Size: 76.2 x 111.8 cm
Location: Tate Britain, London, England
米萊最有名的作品之一。美妙的背景,人物表情也相當動人,但比起沃特豪斯(John Williams Waterhouse)的同名作品就不夠優(yōu)美了。
奧菲利婭是哈姆雷特中悲劇人物,是美好而脆弱的東西的象征。她的愛人殺死了自己的父親,皇室的陰暗讓純情的少女崩潰,終于選擇了死亡。

Apple Blossoms 蘋果花盛開
Painting Date: 1856-59
Medium: Oil on canvas
Size: 110.5 x 172.7 cm
Location: Lady Lever Art Gallery, Liverpool, England
作者意在用這幅作品說明人生的短暫和青春與美貌的易逝。畫面右方的鐮刀暗示收獲,也暗指生命被流逝時光和必然的死亡威脅。
明麗的春光,可愛的人物,黃衣女子無邪的神情,這一切所構成的令人愉快的氣氛被那把突兀的伸出的鐮刀破壞,但也因此加強了沖擊力。

The Blind Girl  盲女
Painting Date: 1854-56
Medium: Oil on canvas
Size: 82.6 x 62.2 cm
兩個乞丐在雨后的鄉(xiāng)村休息,粗糙的衣服和破舊的風琴顯示了她們的貧窮,盲女看不到雨后美麗的雙彩虹,但她的表情寧靜而平和,仿佛正用心感受著陽光的溫暖,嗅著泥土的芳香。
這幅作品顯示了作者對人性的謳歌,對生命的贊頌。

The Romans Leaving Britain  離開不列顛
Painting Date: 1865
Medium: Oil on panel
Size: 45.7 x 69.9 cm (18 x 27 1/2 in)
Location: Private Collection
這幅作品幻想了羅馬占領軍撤出不列顛的情景(約公元前4—5世紀),一個羅馬士兵正和他的英國情人告別,當然他們再也無法重聚。
身為英國人的米萊用浪漫主義而不是英雄主義來詮釋這一主題實在出人意料,但這也的確是拉斐爾前派藝術家的作風。

The Eve of Saint Agnes  圣艾格尼斯前夜
Painting Date: 1863
Medium: Unknown
Size: Unknown
Location: Unknown
如同黑白照片,單色畫往往更能使人感動。這幅作品也是這樣,單色創(chuàng)造出神秘的幽靜的氣氛。令人看時不禁屏住呼吸。

7. 阿爾瑪-達德瑪(Alma-Tadema 1836-1912)

阿爾瑪-達德瑪是荷蘭畫家。在英國,很少有哪一個畫家獲得能和他比肩的榮譽和贊賞,阿爾瑪-達德瑪在世界畫壇也相當有名。但是,中國人卻很少有知道他的名字的人。有位畫界人士試圖解釋其原因,他的結論是:阿爾瑪-達德瑪?shù)漠嫴环现袊鴩椤5谝淮温牭竭@個結論差點笑到faint,但過后仔細想想這話也有它的道理。
阿爾瑪-達德瑪雖不是拉斐爾前派協(xié)會的成員,但他的繪畫與拉斐爾前派主義理想比較接近,但比之拉斐爾前派畫家,他的技法上有更多古典主義成分,題材也更宏大,但少了些文學性,拉斐爾前派美術可以比作清新的牧歌,那么阿爾瑪-達德瑪?shù)淖髌肪蛻撜f是華麗的史詩(只是說氣勢上,而非思想內(nèi)容上)。
阿爾瑪-達德瑪?shù)睦L畫多以古希臘,古埃及為背景,描繪浮艷奢侈縱欲的生活。(這便是不符合中國國情之處,也不符合中國古典的審美觀道德觀)在他的晚年,維多利亞時期美術不再流行時,阿爾瑪-達德瑪?shù)淖髌烦1慌u為淺薄的沒有靈氣的,評論家認為阿爾瑪-達德瑪畫中的人物沒有感情和智慧,這浪費了他的技巧與天賦。但維多利亞時期的美術在今天又重新流行起來。
阿爾瑪-達德瑪相當多產(chǎn),他所有的作品都以羅馬數(shù)字編號從他15歲的I號作品一直到最后的第CCCCVIII號。

The Phyrric Dance
Painting Date: 1869
Medium: Unknown
Size: Unknown
Location: Unknown
Phyrrhic Dance是斯巴達人的戰(zhàn)斗之舞。這是阿爾瑪-達德瑪在皇家藝術學院展出的第一幅作品。評論家John Ruskin曾說畫中的斯巴達士兵像是一群尋找死老鼠的甲蟲('a detachment of beetles looking for dead rat')。除了這個反對者,這幅畫被廣泛接受。

Antony and Cleopatra  安東尼與克麗歐佩特拉
Painting Date: 1883
Medium: Unknown
Size: Unknown
Location: Unknown
阿爾瑪-達德瑪描繪了他想象中羅馬將軍安東尼和埃及艷后克麗歐佩特拉的會面。
構圖相當巧妙,具有戲劇性。動勢(安東尼)和靜態(tài)(克麗歐佩特拉)并存,加強了作品的吸引力。

The Roses of Heliogabalus   黑利阿迦巴魯斯的玫瑰
Painting Date: 1888
Medium: Oil on canvas
Size: 132 x 214 cm
Location: Private Collection
馬可·奧利里烏斯(Marcus Aurelius Antonius)即黑利阿迦巴魯斯(Heliogabalus or Elagabalus)幾乎是最殘忍放蕩的羅馬皇帝,他于公元前218年即位,從那時起就開始了放蕩的無節(jié)制的窮奢極欲的生活。最后被禁衛(wèi)軍殺死(那年他18歲,只做了4年皇帝)。
這幅作品描述了黑利阿迦巴魯斯發(fā)明的一項最著名的娛樂活動(原文是joke)。黑利阿迦巴魯斯幻想舉行一個宴會,宴會上人們在如瀑布般奔涌而出的玫瑰的海洋中窒息而死。而這個荒謬的想法居然真的實行了,黑利阿迦巴魯斯一聲令下,宴會大廳的天棚敞開,玫瑰花瓣如瀑布般落下,淹沒了毫不知情的客人。
畫面上黑利阿迦巴魯斯高高在上,和他的母親及情婦們觀看著這一景象。背景中酒神狄厄尼索斯的雕像和農(nóng)牧神的雕像象征黑利阿迦巴魯斯這種生活不會長久。

Silver Favourites
Painting Date: 1903
Medium: Oil on canvas
Size: 69 x 42 cm
Location: Manchester City Art Galleries, Manchester, England
女子優(yōu)美的姿態(tài),華麗繁復的衣著是阿爾瑪-達德瑪?shù)囊回烇L格。
畫框上有這樣的題詞:
'Where, sensitive of every ray,
That smites this tiny sea,
Your scaly panoplies repay
The loan with usury.'

The Finding of Moses 發(fā)現(xiàn)摩西
Painting Date: 1904
Medium: Oil on canvas
Size: 137 x 213 cm
Location: Private Collection
取材于圣經(jīng)故事:埃及法老下令把所有以色列男嬰丟到河里淹死,摩西的家人把摩西放在蒲草箱里擱在河邊的蘆葦叢中,被埃及公主撿到并收養(yǎng)。
濃郁的異國情調(diào)、明麗的色彩、使這幅畫大受歡迎。

Caracalla and Geta 克拉凱拉與各塔
Painting Date: 1907
Medium: Oil on panel
Size: 123 x 154 cm
Location: Private Collection
克拉凱拉(Caracalla 188-217)是羅馬皇帝Septimius Severus的大兒子。Septimius Severus死后克拉凱拉與各塔爭奪權力,克拉凱拉殺死了他的弟弟各塔。本圖描述Septimius Severus在羅馬角斗場安排的一次節(jié)日盛宴,在這次宴會上授予克拉凱拉Antonius Caesar的稱號。(This painting depicts a gala performance in the Colosseum by Septimius Severus on the occasion of bestowing the title of Antonius Caesar on Caracalla.)
有著美麗花紋的大理石柱,鮮花裝飾的人山人海的會場,近景中衣著繁瑣的人物,顯示作者對于豪華宏大場面的追求。

A Hearty Welcome 衷心歡迎
Painting Date: 1878
Medium: Oil on canvas
Size: 30 x 93 cm
Location: Ashmolean Museum, Oxford, England
阿爾瑪-達德瑪根據(jù)布維爾-利頓的小說《龐貝的末日》中所提供的龐貝的家庭生活細節(jié)創(chuàng)作了本圖。
畫中的人物被配置在陰影中與背景融于一體。畫中的人物以阿爾瑪-達德瑪?shù)募胰藶槟L亍?
我所找到的這幅畫比原畫暗許多,畫面右方正在下樓梯的男子(以畫家本人為原型)幾乎不可見。

A Reading from Homer 讀荷馬
Painting Date: 1885
Medium: Oil on canvas
Size: 91 x 183 cm
Location: Philadelphia Museum of Art, George W. Elkins Collection, Philadelphia, Pennsylvania, USA
作品描述了一場荷馬詩歌朗誦會的情景,人物的表情極為生動,朗誦者的慷慨激昂,聽眾的專注,創(chuàng)造出阿爾瑪-達德瑪作品中少有的緊張感。荷馬的詩歌在阿爾瑪-達德瑪?shù)臅r代極為流行,因此這幅畫也大受歡迎。
傳記作家海倫?齊默爾斯說這是阿爾瑪-達德瑪作品中最具人文色彩的一幅。

Sappho and Alcaeus  薩福與阿爾凱奧斯
Painting Date: 1881
Medium: Oil on canvas
Size: 66 x 122 cm
Location: The Walters Art Museum, Baltimore, Pennsylvania, USA
薩福和阿爾凱奧斯都是古希臘的抒情詩人。
畫中彈琴者為阿爾凱奧斯,他對面坐著的女子即為薩福。畫面透出靜穆優(yōu)雅的動人氣氛。
這張圖被截去了不少,請注意。

The Women of Amphissa   阿姆菲斯的女人們
Painting Date: 1887
Medium: Oil on canvas
Size: 121.8 x 182.8 cm
Location: Private Collection
公元前350年古羅馬被外族入侵,酒神的追隨者們完成祭祀后逃到阿姆菲斯,鎮(zhèn)上的女人們?yōu)榱吮Wo他們徹夜不眠。次日清晨,他們又被帶到更安全的地方。
本圖場面宏大,人物眾多,但人物姿勢,相貌,表情,眼神無一相同充分顯示了阿爾瑪-達德瑪?shù)拇髱燂L范。

A Dedication to Bacchus  對巴克斯的奉獻
Artist: Sir Lawrence Alma-Tadema
Painting Date: 1889
Medium: Unknown
Size: Unknown
Location: Unknown
注意畫面左方的女子,她正彎著腰指著祭臺,似乎對身邊的小孩解釋什么。這一生動的細節(jié)使作品富于世俗性。

The Baths of Caracalla   卡爾凱拉浴場
Painting Date: 1899
Medium: Oil on canvas
Size: 152 x 95 cm
Location: Private Collection
卡爾凱拉浴場落成于公元前212年。是古羅馬浴場之最。阿爾瑪-達德瑪極具考古熱情,他憑著豐富的考古學知識再現(xiàn)了古羅馬奢華的生活。

Flora: Spring in the Gardens of the Villa Borghese   花神
Painting Date: Unknown
Medium: Watercolour
Size: Unknown
Location: Private Collection
明媚的春光中,女子姿態(tài)優(yōu)雅的彎腰采花。金色的陽光在花瓣和草葉上跳動。遠景模糊,使畫面富于空間感和縱深感

8. 約翰·威廉姆·沃特豪斯(John William Waterhouse, British, 1849-1917)

沃特豪斯被認為成拉斐爾前派畫家,但事實上并非如此。沃特豪斯早期受阿爾瑪—達德瑪和弗拉德里克?列頓影響,因此偏向于新古典主義,后來受伯恩—瓊斯,但丁、羅塞蒂等人影響,便傾向于拉斐爾前派主義。
沃特豪斯的作品多以神話,歷史故事,文學作品為題材,畫風清新自然,帶有神秘色彩,但比拉斐爾前派的畫家的作品更有世俗性。

Undine    水之女神
Painting Date: 1872
Medium: Unknown
Size: Unknown
Location: Unknown
Undine來源于拉丁文的unda,是“海浪”,“水”的意思。
水之女神是歐洲傳統(tǒng)神話傳說中的形象。水之女神愛上一個男子,為此她也變成人類,但如果那個男子對她不忠誠,水之女神就將死去。

Sleep and his Half-brother Death   睡眠和他的異母/異父兄弟死亡
Painting Date: 1874
Medium: Oil on canvas
Size: 70 x 91 cm
Location: Private Collection
兩個人物斜臥在矮床上,室內(nèi)被燈照亮,人物的姿態(tài)顯示出安適和疲乏。燈光照亮睡在外面的象征睡眠的男孩,他的異母/異父兄弟則被朦朧的陰影籠罩,形成了微妙的對比,暗示生與死的隔膜。兩個人物相貌相似,又有不同,引發(fā)人對生命的思考。(關于兩個人物象征死亡和睡眠是我的個人意見,似乎多數(shù)評論者,特別是中國評論者把Sleep和Death純粹當成人名來處理)

After the Dance 舞蹈之后
Painting Date: 1876
Medium: Oil on canvas
Size: 76.2 x 127 cm
Location: Private Collection
羅馬式的房子中,一個女孩側臥著,身旁放著手鼓,她的后面坐著個男孩,兩人的視線把觀眾的視線引向中庭,那里幾個音樂家演奏著。
同是描寫古羅馬的生活情景,沃特豪斯和阿爾瑪—達德瑪?shù)膫戎攸c就完全不同,阿爾瑪—達德瑪旨在描繪宏偉的建筑華美的衣飾,人物只是衣服架子,或平衡構圖的工具,以滿足他的考古學熱情以及對華麗場面的追求(完全這么說有些片面,但這個問題的確存在于阿爾瑪—達德瑪?shù)哪承┳髌分校┒痔睾浪箘t完全沒有炫耀與夸飾,連用色也只用樸素的棕黃色調(diào),力圖表達人物的感情及世俗的溫情。

Diogenes  戴奧甄尼斯
Painting Date: 1882
Medium: Oil on canvas
Size: 208 x 135 cm
Location: Art Gallery of New South Wales, Sydney, Australia
戴奧甄尼斯是希臘哲學家,他以憤世嫉俗而著名。他主張自然的生活,不依靠社會文明。傳說戴奧甄尼斯曾住在一個大浴盆里,他曾經(jīng)為了尋找一個好人白天打著燈籠前往雅典,但從來也沒找到。
畫中戴奧甄尼斯有著憤世嫉俗者慣有的神情:陰郁而嚴肅。婦女們好奇的窺看他的住所。

The Magic Circle 魔法環(huán)
Painting Date: 1886
Medium: Oil on canvas
Size: 183 x 127 cm
Location: Tate Britain, London, England
“魔法環(huán)可以凈化一個圓形區(qū)域,神和精神之力被邀請入魔法環(huán),邪惡的魔法無法進入魔法環(huán)內(nèi),有時,魔法石被放在魔法環(huán)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四個方向與四種元素相關。北方是魔力最強的方向,代表地的力量。南方代表火的力量。東方代表天空的力量。西方代表水的力量。
從東方開始,順時針轉圈,女巫就可以制造一個魔法環(huán)。魔法環(huán)可以用法杖或anthame(一種有黑色柄的儀式用短劍),在制造魔法環(huán)時,女巫念誦咒語,邀請有用的幽靈。”引自《女巫:魔法與智慧之書》

St Eulalia 圣尤拉莉婭
Painting Date: 1885
Medium: Oil on canvas
Size: 74 x 46 in
Location: Tate Britain, London, England
傳說圣尤拉莉婭殉難以后,天降大雪掩埋了尸體。
沃特豪斯選擇了獨特視角,尤拉莉婭靜穆的表情以及散開的長發(fā)在雪中格外感人。

Ophelia 奧菲利婭
Painting Date: 1889
Medium: Oil on canvas
Size: 38.5 x 62 in
Location: Unknown
奧菲利婭躺在河岸草場上,眼神瘋狂而絕望,一只手握著亂發(fā),另一只手抓著一束花。


The Lady of Shalott 夏洛特女子
Painting Date: 1888
Medium: Oil on canvas
Size: 153 x 200 cm
Location: Tate Britain, London, England
About the painting:

這幅畫根據(jù)丁尼生的詩畫成:

And down the river's dim expanse
Like some bold seer in a trance,
Seeing all his own mischance -
With a glassy countenance
Did she look to Camelot.
And at the closing of the day
She loosed the chain, and down she lay;
The broad stream bore her far away,
The Lady of Shalott.

Circe Offering the Cup to Ulysses  瑟茜把杯子遞給尤利西斯
Painting Date: 1891
Medium: Oil on canvas
Size: 149 x 92 cm
Location: Oldham Art Gallery, Oldham, England
特洛伊戰(zhàn)爭之后,尤利西斯前往Aeaea,瑟茜住在那里,她是個美麗的魔女,有把人變成豬的力量,尤利西斯憑借Hermes給他的草藥抵御瑟茜的魔法。
瑟茜右手執(zhí)酒杯,左手拿著魔法儀式用的劍,美麗而高傲。她身后的圓鏡中映出尤利西斯。


Ulysses and the Sirens 尤利西斯與賽壬
Painting Date: 1891
Medium: Oil on canvas
Size: 100 x 201.7 cm
Location: National Gallery of Victoria, Melbourne, Australia
賽壬是傳說中半人半鳥的生物,他們用歌聲來迷惑水手,尤利西斯用蠟封住水手們的耳朵,這樣他們便聽不到賽壬的歌聲,但尤利西斯自己可以聽到賽壬的歌聲,于是,他把自己綁在桅桿上,自己便無法操控船。
擁有美麗頭部的賽壬圍著船飛翔,她們的表情生動,仿佛能夠聽到魅惑的歌聲。


Circe Poisoning the Sea 瑟茜下毒
Painting Date: 1892
Medium: Oil on canvas
Size: 180.7 x 87.4 cm
Location: Art Gallery of South Australia, Adelaide, Australia
故事來源于奧維德的《變形記》。海神格勞克斯愛上水澤女神錫拉,但被錫拉拒絕,格勞克斯向瑟茜求助,瑟茜愛上了格勞克斯,她決心除掉錫拉,于是,瑟茜在通常錫拉沐浴的海域下毒,錫拉被毒藥變成怪獸,又在意大利和西西里之間的海域變成石頭,這就是至今仍以危險著稱的錫拉巖。


La Belle Dame Sans Merci
Painting Date: 1893
Medium: Oil on canvas
Size: 112 x 81 cm
Location: Hessisches Landesmuseum, Darmstadt, Germany
根據(jù)John Keats的La Belle Dame Sans Merci畫成:
She took me to her elfin grot,
And there she gaz'd and sighed deep,
And there I shut her wild sad eyes -
So kiss'd to sleep.


A Naiad 水仙女
Painting Date: 1893
Medium: Oil on canvas
Size: Unknown
Location: Private Collection
About the painting: Also known as 'Hylas with a Nymph'.
“水之仙女剛剛上岸,她從樹干的縫隙中窺看裹著豹皮的熟睡的青年。畫面中幾乎無處不在的紅色和綠色的對比(俗稱紅配綠)被湖水反射出的藍色減弱,并呈現(xiàn)出相當?shù)膮f(xié)調(diào)”
(引自本圖1893年展覽時Henry Blackburn 所寫的注釋)


The Lady of Shalott 夏洛特女子
Painting Date: 1894
Medium: Oil on canvas
Size: 142 x 86 cm
Location: City Art Gallery, Leeds, England
根據(jù)丁尼生的The Lady of Shalott:
She left the web, she left the loom,
She made three paces thro' the room,
She saw the water-lily bloom,
She saw the helmet and the plume,
She look'd down to Camelot.
Out flew the web and floated wide;
The mirror crack'd from side to side;
"The curse is come upon me," cried


St Cecilia 圣賽西莉婭
Painting Date: 1895
Medium: Oil on canvas
Size: 46 x 77 in
Location: Private Collection
圣賽西莉婭生活在約公元前230年,她因發(fā)誓終身信仰基督教并保持貞節(jié)而聞名。圣賽西莉婭節(jié)是11月22日。
本圖1895年展出時附有丁尼生的The Palace of Art中的詩句
'In a clear walled city on the sea.
Near gilded organ pipes - slept St. Cecily'.
沃特豪斯嘗試用本圖傳達某種中世紀的感覺,而他也的確做到了。富有裝飾性的畫面,還有一點宗教畫的味道。幾乎沒有現(xiàn)實主義和日常生活的痕跡。


Hylas and the Nymphs 海拉斯與水仙女
Artist: John William Waterhouse
Painting Date: 1896
Medium: Oil on canvas
Size: 38 x 64 in
Location: Manchester City Art Galleries, Manchester, England
赫庫勒斯乘船到達塞歐斯島,赫庫勒斯的伙伴海拉斯上岸尋找水源,海拉斯找到了泉水,但水仙女們愛上年輕英俊的海拉斯,把他帶入她們的世界。
碧色的湖面,美麗的水仙女,看似零亂實則精心安排的植物,使詩意在畫面上緩緩流動。


Pandora 潘多拉
Painting Date: 1896
Medium: Oil on canvas
Size: 152 x 91 cm
Location: Private Collection
宙斯創(chuàng)造潘多拉來摧毀人類以報復普羅米修斯,赫菲斯托斯創(chuàng)造潘多拉的身體,雅典娜給與潘多拉衣飾,赫爾墨斯傳授潘多拉語言,阿弗洛狄忒賦予潘多拉魅力。然后,諸神皆給潘多拉一件施禍于人的禮物。
宙斯把潘多拉送給普羅米修斯的弟弟厄庇墨透斯,潘多拉打開魔盒,疾病,災禍,嫉妒,貪婪,……來到了人間,而潘多拉把希望這件唯一美好的禮物關在盒子里。


Destiny 命運
Painting Date: 1900
Medium: Oil on canvas
Size: 68.5 x 55 cm
Location: Towneley Hall Art Gallery, Burnley, England
1899年布爾戰(zhàn)爭在南非爆發(fā),英國藝術家發(fā)起為英軍募捐的活動,本圖即為此而作。
畫中的少女有如大理石雕塑般的美麗,她正飲酒為遠征的士兵祝福,同時向遠去的帆船投去同情的目光。
畫面具有意大利風格和幾何學特征,圓鏡的弧形被拱門,頌經(jīng)臺及地球儀一次次的重復著。


Nymphs finding the Head of Orpheus 發(fā)現(xiàn)俄爾普斯的頭
Painting Date: 1900
Medium: Oil on canvas
Size: 149 x 99 cm
Location: Private Collection
俄耳普斯善彈豎琴,歌聲優(yōu)美,他因得罪了酒神而被肢解,林澤仙女發(fā)現(xiàn)他的頭和豎琴。
極暗的背景中凸現(xiàn)出的白皙的林澤仙女顯得格外動人,林澤仙女的吃驚,憐憫,憂郁的表情被刻畫的極其生動。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