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與國外的接觸和溝通日益增多,英語學習已成為當今時尚。瑞士心理學家讓·皮亞杰提出的“認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生學習必須處于與學習主題基本內容相關、現實情況基本一致或相類似的豐富情景當中。根據建構主義所倡導的教學模式,教師是意義建構的幫助者和促進者,語言教師的任務就是盡可能多地為學生創(chuàng)造運用語言的情景,使學生在模擬真實的情景中學會及運用語法。因此教師在語法教學過程中必須注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形成學習動機,使語法教學質量得到提高。如何才能做到這點呢?我們通過以下國內外英語語法教學的對比來探討這個問題。 一、國內外英語語法教學對比 1、國內傳統(tǒng)的研究法教學與國外語法的實用性教學 我國傳統(tǒng)的語法教學主要采用研究法教學的方式,并非對語法進行情景教學。教師讓學生把語法規(guī)則倒背如流,且不斷地分析句子里的詞匯形式是否符合所學的語法規(guī)則,培養(yǎng)出學生研究語法的習慣。就英語人稱代詞與be動詞的一般時態(tài)搭配為例,在《許國璋〈英語〉1》的Lesson Five里,簡短的課文呈現了英語人稱代詞you, I, he和be動詞are, am, is的搭配后,教材對該用法進行了列表分類,清晰地反映出人稱代詞單復數與be動詞的搭配關系,鞏固性的練習就是抄寫幾個這樣的句子:I am a student. You are a teacher. He is a peasant. She is a doctor. We are students. They are doctors. … 通過這樣的操練,學習者一般都能夠正確地講出這些人稱代詞與be動詞的搭配,但在使用中卻錯漏百出。 縱觀國內各類語法教材、語法大全,普遍以語法規(guī)則為先,結合文章里的句子,或是羅列一些跟生活毫不相關的例子,再加以零散的句子作練習,只能起到機械操練和研究語法規(guī)則的作用,真正能掌握運用的少之又少。 國外的語法教材和教學是圍繞著實用這一主題進行系統(tǒng)編排和施教。通常在外國的語法教材中,語法教學貼近生活、平易近人,簡易的規(guī)則說明后有大量的生活事例作鞏固,這些例句與生活息息相關,任何學習者都可能有相似的經歷,比較熟悉易懂。再加上相類似的練習,使學習者容易記憶,隨學隨用,既記住了語法規(guī)則,也學會了相應的表達。例如學習be動詞一般時態(tài)的形式。教材在列出am / is / are跟主語的正確搭配及否定形式的同時,還用很多跟生活接近的例子說明,包括自己或親戚朋友的年齡、職業(yè)、興趣等。在補充的練習中有很多涉及家人或朋友的問題供學習者訓練回答。這樣學生在學會am / is / are使用規(guī)則的同時,真正掌握了它們的用法,并且能夠表達出與他們息息相關的生活用語。這樣的編排和施教與建構主義理論不謀而合,使學習者在與現實相類似的情景中學習和掌握所學的基本內容。 國外語法教材在編排上也充分體現其實用性。如按時間把時態(tài)分為過去、現在、將來三大類,再按說話者的意圖把它們分為一般、進行、完成三種狀態(tài),然后貫以動作由誰發(fā)出分成主動和被動(CELL,2001)。在學生學習過去時態(tài)的時候,聽、說、讀、寫都圍繞這一主題,通過四方面的接觸訓練,使學生真正用上過去的時態(tài)來描述過去發(fā)生的事情。 2、國內語法教學的枯燥與國外語法教學的趣味性 按照建構主義理論所倡導的教學模式,語言教師的任務就是為學生創(chuàng)設運用語言的情景,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潛能。而學習的趣味性正是激發(fā)學生興趣和潛能的主要途徑。 國內傳統(tǒng)語法教學的主線是判別研究,當然談不上趣味了。通過老師的傳授,練習鞏固,學習者對規(guī)則掌握得很牢固??墒且宦牭?#8220;語法”二字,第一時間聯(lián)想到的是“枯燥”。要學的規(guī)則很乏味,死記硬背,羅列的例子絲毫與自己的生活無關。即便是教師要求學生以自己的例子來說明,也是生搬硬套,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相對國內傳統(tǒng)語法教學的平淡乏味,國外的方法尤顯新奇。除了可以利用平易的教材進行規(guī)則學習外,外國教學者還普遍采用不同的游戲進行加深,讓學生在趣味中體會語法的規(guī)律,真正幫助學生形成學習的動機。如在學習when, while, as soon as, after等狀語引導詞的用法后,老師找出一篇有相應詞匯的故事,裁剪成零碎的小片段,讓學生分成相應數量的小組,然后每人拿著其中的一個片段,通過朗讀的形式把故事拼出來(Kay, 1999)。這樣,學生在競賽游戲中熟悉這些狀語詞的用法,課堂氣氛熱烈,學生在玩的同時學會詞語的區(qū)別和用法。 二、提高語法教學的途徑 通過對國內英語語法教學的探討,本人認為:國內的英語語法教學可以借鑒以下方面,從而得到提高。 1、在語法教學中可以更換國內教材中選用的例子,把國內生活中的事例增加到教材中去,讓它走進學生的生活,使語法學習能夠融入真實的生活情景。 2、引進國外的語法游戲,增加語法學習的趣味性。 3、英語語法教材的系統(tǒng)編排可以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讓學生在相應的聽、說、讀、寫練習中運用所學的語法規(guī)則,最終事半功倍地掌握好外語知識,達到對外順利交流溝通的目的。 綜上所述,國內的英語語法教學,若以“認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指導,有機結合語法的實用性和趣味性,定可使語法教學更好地體現它的作用,成為廣大英語學習者學習英語的有效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