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最終能被消除 關于投資的好消息是風險能被最小化,甚至被消除,而且只要你真正了解游戲的規(guī)則,你就 能從你的投資中得到高回報。 真正的投資者會這樣說:“我將以多快的速度收回我的錢? 收回最初的投資后,我在余生中還能得到多少收入?”真正的投資者想知道他們收回投資的 速度,而擁有退休賬戶的人們不得不等到多年以后才能查明他們的錢是否收得回來,這是職業(yè)投 資者和把錢存入退休賬戶的投資者之間的最根本的差別。 正是對賠錢的恐懼導致大多數(shù)人尋求保障。然而“I”象限并不是像人們想像的那樣不安全, “I”象限與其他象限一樣,有自己的技能和思維方式。如果你愿意花時間學習,是能夠學會在 “I”象限獲得成功所需要的技能的。 —個新時代開始了 1989年,柏林墻倒塌。這是世界歷史上重要的事件之一,以我的觀點,這次事件標志著工業(yè) 時代的結束和信息時代的到來。 工業(yè)時代退休金計劃和信息時代退休金計劃的差別 工業(yè)時代開始的時間大致與1492年哥倫布航海遠行的時間相一致,1989年柏林墻的倒塌標志 了這個時代的結束。出于某種原因,在現(xiàn)代歷史上,似乎是每500年就發(fā)生一次偉大而劇烈的變 化,我們現(xiàn)在正處在這樣的時期中。 這種變化已經(jīng)威脅到幾億人的財務安全,而很多人還沒有意識到這種變化將會對經(jīng)濟產(chǎn)生多 么重大的影響,很多人將無法承受這種變化。這種變化可以在工業(yè)時代退休金計劃和信息時代退 休金計劃之間的差別中找到。 在我小時候,富爸爸鼓勵我用我自己的錢去冒險,并讓我學習投資。他總是說:“如果你想 有錢,你需要學會如何冒險,學會成為一名投資者?!被氐郊依?,我告訴有學問的爸爸關于富爸 爸的建議,即我們應該學會如何投資和管理風險。我的有學問的爸爸回答說:“我不需要學習如 何投資。我有政府的退休金計劃,一份來自教師工會的退休金和被擔保的社會保障福利,為什么 我還要拿我的錢冒險呢?”我的有學問的爸爸相信工業(yè)時代的退休金計劃,如政府雇員退休金和 社會保障金。因此,當我加入美國海軍陸戰(zhàn)隊時,他很高興。當我去越南時,他也并不擔心我在 越戰(zhàn)中可能會丟了性命,而只是說:“20年后,你會得到一份退休金和終生醫(yī)療保險?!彪m然這 樣的退休金計劃官方現(xiàn)在仍在使用,但它顯然已經(jīng)有些過時了。公司將對你退休后的生活負經(jīng)濟 責任,政府也將通過退休金計劃實現(xiàn)你退休后的需求平衡,但這樣的想法已是不再有效的陳舊觀 念了。 人們需要成為投資者 當我們從確定的福利退休金計劃或者是我所說的工業(yè)時代的退休金計劃轉變到確定公積退休 金計劃,即信息時代的退休金計劃時,作為個人你現(xiàn)在必須對你自己負起經(jīng)濟責任,然而并沒有 多少人發(fā)現(xiàn)了這個變化。 工業(yè)時代的退休金計劃 在工業(yè)時代,確定的福利退休金計劃意味著,公司將保證每個員工只要在世就可獲得一筆確 定的金額(通常是每月支付)。因為這一計劃確保了未來的一份穩(wěn)定的收入,所以人們感到有保 障。 信息時代的退休金計劃 但有人改變了上述規(guī)則,當你停止工作時,公司突然不再給你財務保障,而是開始實施確定 公積退休金計劃?!按_定公積”意味著你僅能拿回你和公司在你工作期間所提供(貢獻)的價值, 也就是說,你的退休金由所貢獻的價值來決定。如果你和你的公司沒有投入,那么你也拿不到任 何的錢。 在信息時代可喜的事是,人的壽命將會增加;而可悲的是,你可能活得比你能領退休金的日 子還長。 有風險的退休金計劃 而且,比這更糟的是,你和你的雇主投在計劃中的錢已不再保證在你決定取回時還存在,這 是因為像“401(K)計劃”和“超級年金”這樣的退休金計劃也會受到市場的影響。換句話說, 某天你可能在你的賬戶中存有1百萬美元,如果發(fā)生了股市下跌,這是每個市場都會突然發(fā)生的情 況,那么你的1百萬美元只會剩下一半或者一文不剩,這說明終生獲得收入的保證一去不復返了… …可我在想有多少正在進行這種計劃的人能夠意識到這一點呢。 這可能意味著,人們在65歲時退休,開始靠他們的確定公積金計劃生活,比如說到了75歲時 他們可能花光了他們所有的錢,這時他們又該怎么辦?請打消重新開始工作或投資的想法。 那么,政府的確定福利退休金計劃又如何呢?在美國,社會保障金制度預期到2032年就會破 產(chǎn),醫(yī)療保險制度到2005年就會破產(chǎn),而那時正是那些在生育高峰時期出生的人們最需要它的時 候。 即使在今天,社會保障金也沒能夠提供出很多的收入。當7,700萬在生育高峰時期出生的人 開始要回他們過去投入的錢……但錢并不在那兒時,天知道情況將會怎樣? 1998年,克林頓總統(tǒng)因在口號中呼吁“拯救社會保障金制度”而受到了廣泛歡迎。然而,正 如民主黨參議員霍林斯所說,“很明顯,挽救社會保障金制度的第一種辦法就是停止掠奪它?!?多年以來,聯(lián)邦政府應對從退休基金“借錢”以應付日益膨脹的政府開支的做法負責。 許多政客似乎認為,社會保障金是能夠用來花費的收入,而不是一項以信托方式保留下來的 別人的資產(chǎn)。 太多的人依靠政府我寫書并且創(chuàng)造教育紙板游戲《現(xiàn)金流》等產(chǎn)品是因為我深刻地意識到我 們正處于工業(yè)時代的末期,我們將進入信息時代。 作為一名公民,我的憂慮是,從我這一代人開始,有多少人為了面對工業(yè)時代和信息時代之 間的差別真正做好了準備……尤其是我們應該怎樣為我們的退休做好財務上的準備。那種“上學, 然后找份穩(wěn)定安全的工作”的想法對于1930年以前出生的人來說是個好主意。然而今天,雖然每 個人都需要上學學習以便找到一份好工作,但是我們還必需要知道如何投資,而目前投資并不是 學校里教授的基本科目。 工業(yè)時代的一個后患就是,有太多的人變得依賴政府去解決他們的個人問題。今天,由于政 府出面承擔了我們個人應承擔的財務責任,使我們面臨的問題將更為嚴重。 據(jù)估計,到2020年,美國將有人口2.75億,其中將有1億人期望獲得某種政府支持。這些人 包括聯(lián)邦雇員、軍隊退役人員、郵政工人、學校教師和其他政府雇員以及期待社會保障金和醫(yī)療 保險金的退休人員。并且,按照合同,他們的這種期待是正確的,因為通過此種或彼種方式,大 多數(shù)人都已經(jīng)在這種承諾中投了資。多年來太多的承諾現(xiàn)在都快要開始兌付了。 然而,我認為這些財務承諾實難兌付。如果我們的政府開始征更多的稅以信守這些承諾,那 么能夠逃離的人都將逃往稅率較低的國家。在信息時代,對于稅收領域來說,“離岸”這個術語 不再是指另一個國家……“離岸”可能是指“電子空間”。 巨大的變化就在眼前 我想起約翰.F.肯尼迪總統(tǒng)的一句警句,“巨大的變化就在眼前?!?的確,這個變化就在我們身邊。 就像一位在生育高峰時期出生的預言家,在他的那首名為《時代在改變》的歌中唱到的, “你最好學會游泳,否則你會像石頭一樣下沉?!?不用成為投資者的投資 從確定福利變?yōu)榇_定公積退休金計劃正在迫使著世界上幾百萬人成為投資者,而這些人幾乎 沒有受過任何投資方面的教育。許多人終其一生去避免財務風險,但是現(xiàn)在卻不得不承受它…… 這些財務風險隨著他們生活的進展,年齡的增長和工作的結束而來。大部分人只有在他們退 休時才會知道,他們是聰明的投資者還是粗心的投機者。 今天,股市是一個世界性的話題,它刺激著許多事情的發(fā)生,其中之一就是非投資者在盡力 成為投資者。他們的財務路徑如下:
這些人,即“E”和“S”中的絕大部分人是天生的安全導向型的人,因此他們尋求有保障的 工作或職業(yè),或者開辦他們能夠控制的小企業(yè)。今天,由于確定公積退休金計劃,他們正在移向 “I”象限,他們希望在他們退休時能夠在那里找到“安全與保障”。不幸的是,“I”象限的特 點不是它的安全性,“I”象限是以鳳險為特征的象限。 因為在現(xiàn)金流象限的左側有如此多的人在尋找安全,所以股票市場相應地做出了反應。于是 你常常聽到這樣一些話: 1.“多樣化”。尋求安全性的人們常用“多樣化”這個詞。為什么?因為多樣化戰(zhàn)略是一個 “不虧損”的投資戰(zhàn)略。但我要說它并不是一個掙錢的投資戰(zhàn)略,成功的或者有錢的投資者并不 使用多樣化投資戰(zhàn)略。他們更注重自己專一的努力。 沃倫.巴菲特可能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投資者之一,他這樣評價“多樣化”:“我們所采用的 戰(zhàn)略排除了我們標準的多樣化信條,因此,很多權威認為這種戰(zhàn)略一定比大多數(shù)傳統(tǒng)的投資者所 采用的戰(zhàn)略風險更大。但我們不同意這種看法。我們相信,證券集中化的策略會使投資者考慮一 系列問題,如企業(yè)的強度、投資者在買進之前對企業(yè)的經(jīng)濟特征所產(chǎn)生的滿意度,這樣做反而可 以減少風險?!币簿褪钦f,沃倫.巴菲特認為證券集中化或者集中于幾種投資而不是實行多樣化 是一種更好的投資戰(zhàn)略。他的理念是,集中化而不是多樣化要求你在思想上和行動上更聰明,更 激進。他在文章中寫到,普通投資者避免波動是因為他們認為波動是有風險的,而“事實上,真 正的投資者喜歡波動”。 我妻子和我在走出財務困境、尋找財務自由時,也沒有實行多樣化,我們集中我們的投資并 使它不斷增值。 2,“績優(yōu)股”。尋求安全性的投資者通常購買“績優(yōu)股”。為什么呢?因為他們認為這些公 司更安全。然而也許公司很安全,但是股票市場不是。 3.“共同基金”。不太懂投資的人覺得把他們的錢交給一位基金經(jīng)理會更安全,因為他們希 望這些人能夠做得比他們好。對于那些不想成為職業(yè)投資者的人來說,這是一個明智的戰(zhàn)略。問 題是,雖然這種做法很明智,但是,它并不意味著共同基金的風險一定很小。事實上,如果股市 下跌,我們可能會看到我所說的“共同基金崩潰”這種可怕的金融崩潰,就像1610年的“郁金香 事件”,1620年的“南海泡沫”和1990年的“垃圾債券”事件一樣。 今天,市場上擠滿了幾百萬尋求安全與保障的人,但是,巨大的經(jīng)濟變革正迫使他們不得不 從現(xiàn)金流象限的左側移向“安全不存在”的右邊??稍S多人仍認為他們已不再安全的養(yǎng)老金計劃 是安全的,這引發(fā)了我的擔憂:一旦社會發(fā)生崩潰或出現(xiàn)大蕭條,他們的計劃將蕩然無存。顯然, 現(xiàn)在的各種退休計劃已遠不如我們父母時代的安全。 巨大的經(jīng)濟變革正來臨 現(xiàn)在正是巨大的經(jīng)濟變革時期,這些劇變標志著舊時代的結束,新時代的開始。在每個時代 的末期,都有人前進,有人固守過去。我擔心,對于那些仍期望讓大公司或政府為他們的財務安 全負責的人們來說,他們會在未來的日子里深感失望。他們的信念是工業(yè)時代的信念,而不是信 息時代的信念。 沒有人能夠預測未來。我認同許多投資信息服務公司不盡相同的看法,一個說近期前景光明, 一個說市場下跌和大蕭條就在眼前。為了保持客觀,兩種看法我都會接受,因為這兩種看法都有 值得傾聽的觀點。我的角色不是扮演一位預言家并試圖預測未來;相反,我在“B”和“I”象限 中工作學習,為將發(fā)生的任何事情做準備。一個有準備的人,無論經(jīng)濟走向何方,無論何時發(fā)生 變動,都會獲得成功。 歷史的經(jīng)驗告訴我們,通常,一個活到75歲的人應該預期會經(jīng)歷一次經(jīng)濟蕭條和兩次大的經(jīng) 濟衰退。我的父母經(jīng)歷了他們那個時代的蕭條,而在生育高峰時期出生的人們還沒有……自從上 一次經(jīng)濟蕭條以來已經(jīng)有大約60年的時間了。 今天,我們都需要關注工作保障性以外的事情。我想,我們還需要關心自己的長期財務安全…… 并且不要把這種責任推給公司或政府。當公司說他們不再為你退休后的生活負責時,時代就 真的在改變了。一旦他們轉向確定公積退休金計劃,這個信息就是在告訴你,你將自己負責投資 于你的退休計劃。因此,今天,我們都需要成為更聰明的投資者,對金融市場的波動變化保持警 惕。我建議每一個人都應學習成為一名投資者,而不是把錢交給別人替你投資。如果你僅僅是把 錢交給某個共同基金或顧問,你或許要等到65歲時才能發(fā)現(xiàn)那個人是否做好了他的工作。如果他 們做的工作很糟糕,你將不得不在你的余生繼續(xù)工作。很多的人將不得不這樣做,因為對于他們 來說,投資或者學習投資已經(jīng)太晚了。 學習駕馭風險 高回報、低風險的投資是可能的,你所要做的就是學會如何做這種投資,其實這并不難。事 實上,這就像學騎自行車,剛開始時,你可能會摔膠,但是后來,你不再摔絞,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 騎車變成一種后天的本能,投資也是如此。 現(xiàn)金流象限左側存在的問題是,多數(shù)人呆在那里是為了躲避金融風險。我的建議是:不要躲 避風險,而是要學會如何管理風險。 敢于冒險 敢于冒險的人改變著這個世界,幾乎沒有不冒風險就變富的人,但太多的人依賴政府消除生 活風險。正如我們所了解的那樣,信息時代的開始正是大政府時代的結束,大政府太昂貴了,世 界上很多依靠“特權”和退休金生活的人在經(jīng)濟上都將被遠遠拋開。信息時代意味著我們都要變 得更能自給自足,變得更加成熟。 “刻苦學習,然后找份安全而有保障的工作”的想法產(chǎn)生于工業(yè)時代,而我們將不再處于那 個時代。時代在變化,問題是很多的人的想法并未改變。他們認為,他們應被賦予某些東西,許 多人甚至認為“I”象限與他們無關。他們理所當然地想,當他們退休時,政府或者大企業(yè)或者工 會或者他們的共同基金會照顧他們。對于這些人,我真誠地希望他們是對的。他們也大可不必再 繼續(xù)閱讀本書。 出于對那些認識到應該成為投資者的人們的關心促使我寫作本書。這本書是想幫助那些想從 象限左側轉移到象限右側,但又不知道從何開始的人們。任何人只要有恰當?shù)募寄芎蜎Q心,都能 實現(xiàn)這種轉變。 如果你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自己的財務自由,那么,我要說,“祝賀你?!辈⒄埌涯愕慕?jīng)歷告訴別人, 并在他們愿意的情況下指導他們,幫助他們找到自己的路,因為有很多種路通向財務自由。 不管你如何決定,請記住這點,財務自由是來之不易的。這種自由是有價的……但對我來說, 它值這個價。最大的秘訣是:其實通向財務自由之路不用花很多的錢也不一定非要受過多么高等 的教育,甚至也沒有太大的風險。這種自由的價格是用我們的夢想、渴望和征服的過程中克服失 意的能力來計量的。你愿意支付這個價格嗎? 我的一個父親支付了這個價格;另一個卻沒有。他支付的是另外一種不同的價格。事實上很 難說他們兩個誰比誰付出的代價更高昂,但結果卻是他們一個獲得了自由,另一個則終生掙扎在 財務深淵的邊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