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重挫引得全球跌聲一片
中國股市基準的上證綜合指數周二創(chuàng)出10年來最大的單日跌幅,并引發(fā)全球股市紛紛下挫,而此次股市下跌之前并沒有什么消息顯示全球經濟狀況有何不佳。
上證綜合指數周二暴跌8.8%,此前中國股市自2005年中期以來大幅上揚,這輪行情直到最近幾周仍在持續(xù)。盡管股市此番跌幅巨大,但也不過是抹去了此前6個交易日的累計漲幅。 中國股市下跌后,首當其沖的就是新興市場國家的股市,從俄羅斯到拉美,這些股市都遭遇了拋售風潮,雖然跌幅沒有中國股市那么大。一系列因素加劇了新興市場股市的跌勢,如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ederal Reserve)前主席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稱美國明年可能出現經濟衰退。此輪下跌提醒人們股市風險是實實在在存在的,而全球許多股市近來的牛市行情使投資者的風險意識有時似乎淡漠了。 印度的Sensitive指數周二下跌1.3%,俄羅斯以美元計價的RTS指數下跌了3.3%。巴西和墨西哥的股市早盤也出現了下跌。 亞洲各國的主要股指也紛紛下挫。在美國,基準的道瓊斯工業(yè)股票平均價格指數收盤下跌了400多點,是2001年9月17日以來股指點數下跌最大的一天。反映歐洲股市總體行情的道瓊斯斯托克600指數下跌了2.7%,收于371.89點。 周二公布的美國1月份耐用品訂單跌幅高于預期,這一消息也對美國股市造成了打擊。不過美國民間研究機構世界大型企業(yè)聯合會(Conference Board)卻表示,美國2月份的消費者信心升至了5年半來的高點。而美國全國地產經紀商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Realtors)則表示,雖然房價有所下跌,但美國1月份的成屋銷售量升至了7個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自中國股市1997年2月18日下跌8.9%以來,還沒有哪一個交易日的跌幅能大過本周二,1997年那次股市暴跌的原因是有傳言說中國資深領導人鄧小平逝世了。(鄧小平于2月19日病逝。)周二的下跌使中國股市的市值損失了1,000多億美元。截至周二收盤,中國上海和深圳兩個股市的總市值約為1.4萬億美元。 中國的經濟增長依然強勁,也沒有什么分析師僅憑周二一天的下跌就斷定中國股市已到了一個由盛到衰的轉折點。上證綜合指數本周一剛剛突破3000點大關,并創(chuàng)出歷史新高。 分析師們說,此番股市暴跌表明,中國投資者十分擔心政府會積極采取措施給中國股市降溫。但分析師們也認為,股市周二下跌并不表示中國經濟偏離了強勁增長的軌道。 此次股市下跌使上證綜合指數回落到了十幾天前的水平。該指數周二收于2771.79點,仍略高于2月9日的收盤點位。上證綜合指數周一收于3040.60點。由于上周時值中國農歷新年,中國股市全周休市。 不過周二并沒有政府有關股市的新政策公布,而且分析師普遍覺得股市應該繼續(xù)有強勁表現。事實上,大多數跡象顯示,結束春節(jié)假期返回股市的投資者都傾向于進一步買進股票。 例如,合資企業(yè)建信資產管理公司(CCB-Principal Fund Management)設立的一只開放式基金周一接受認購僅幾小時,認購資金就達到了人民幣100億元(12.9億美元)的上限。 華泰證券(Huatai Securities)的分析師陳慧琴說,投資者為規(guī)避股市波動而選擇了減少頭寸,但現在就斷言股市已升至頂點還為時尚早。 在經過多年萎靡不振后,中國股市在過去的20個月中出現了大幅上揚,這輪上揚行情使中國股民新增了數百萬人。官員們已經對股市的上漲速度表示了擔憂,上證綜合指數在2006年飆升了130%。 交易員們周二表示,股指在周一突破3000點大關令他們不安,擔心這給政府在全國人大下周召開年會之際通過開征新稅或其他措施給股市降溫提供了更多理由。 持續(xù)了一年多的上揚行情讓中國股市在全球的地位更加重要。去年全球業(yè)績最佳的共同基金中有許多都投資了中國大陸企業(yè)在海外上市的股票。此外,雖然海外投資者直接投資中國內陸股市的渠道不多,但中國股市價值和影響力的提高表明,中國經濟對全世界的重要性有了進一步提升。 香港交易員與中國大陸的關系尤其密切,因為香港股市一些市值最大的股票也同時在上海上市,如一些大型銀行和保險公司的股票。香港的恒生指數周二下跌了1.8%,收于20147.87點。 由于人們擔心政府可能采取措施給股市降溫,中國股市的上漲速度今年已經放緩。截至周二收盤,上證綜合指數今年仍累計上漲了3.6%,不過人們印象深刻的卻是那些股市大幅下跌的交易日,政府官員此前采取的口頭警告、收緊信貸以及限制開放式基金規(guī)模等措施導致了股市的下跌。 交易員們目前都在觀察下周召開的全國人大會議是否會對股市產生不利影響。前幾年,中國股市常常在全國人大會議前上揚,因為人們希望在會議期間政府會出臺一些支持股市發(fā)展的政策。就在人們年年充滿希望卻年年失望之際,中國總理溫家寶2005年終于對股市投資者蒙受的損失表達了關注,幾周之后政府監(jiān)管部門就公布了股權分置改革的方案,許多人認為正是這一改革導致了股市近一年多來的上揚。 中國股市的表現長久以來一直與中國經濟的基本面存在背離,雖然中國經濟持續(xù)增長,但中國股市卻經歷了幾起幾落。中國經濟的繁榮近年來使許多中國人變得更富有了,但多數中國人卻對投資股市不感興趣,他們把資金投向了住房、汽車和企業(yè)經營。 但中國股市2005年中期以來的迅速上漲使股票在許多中國人的生活中開始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從退休人員到在校學生,數百萬新股民的涌現推動了股市的上漲,等待開戶的新股民擠滿了證券公司的營業(yè)大廳。網上炒股也日益普及。由于中國股票的股價都不高,因此進入股市的門檻很低,最近幾周股民的日均開戶數高達9萬戶。 中國人有大量資金可用于投資。中國的居民個人存款余額約合2萬億美元,遠高于滬深兩市1.4萬億美元的總市值。中國領導人已表示他們希望維持投資者對股市的信心,雖然這并不意味著股市不會出現一些短期波動。 迄今為止政府控制股市上漲速度的各項舉措一直收效不大。政府已經針對股市欺詐特別是股市投機行為采取了一些措施。其目的是確保中國股市能夠成為社會投資和企業(yè)融資的可靠工具,中國企業(yè)以往多是通過銀行貸款獲得資金。 中國政府還擔心,如果給股市降溫的措施太過猛烈,有可能使股市長期陷入低迷,從而引發(fā)一系列政治和經濟問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