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方正證券的一個報告——《價值投資三種方法論淺析》,報告里面將價值投資分為了三種類型,我不由得將這種分類方法與我買的一個投顧關聯(lián)了起來,他們的底層方法有相同的地方。 提到價值投資就要提到巴菲特,提到巴菲特就要提到巴菲特的老師格雷厄姆,格雷厄姆在他的《證券分析》中提出要購買價格低于內在價值的資產(chǎn),內在價值就是企業(yè)的有形資產(chǎn)和凈資產(chǎn)賬面價值,價格與內在價值之間的差距就是安全邊際,方法就是通過市盈率和市凈率去判斷是否存在安全邊際。 下面這張圖中黃色波浪線表示價格,紅色橫線表示價值,即價格總是圍繞價值上下波動,投資者要做的就是在低估時買入,在高估時賣出。這是價值投資1.0版本。 ![]() 但是很快這種方法的缺陷就暴露出來了,那就是資產(chǎn)的價值并不是不變的,比如價值是在上漲的,因為人類社會的生產(chǎn)力在不斷發(fā)展,不斷進步,總會有優(yōu)秀的公司脫穎而出,優(yōu)秀的公司是不斷成長的,它的價值也就不是一成不變的。另外市場上也很難找到價格低于價值的資產(chǎn),你發(fā)現(xiàn)便宜的資產(chǎn),可能別人也發(fā)現(xiàn)這個資產(chǎn)便宜,大家都去買,就不便宜了。 所以巴菲特和芒格就在格雷厄姆的理論基礎上,進一步擴充了價值投資的內涵,將企業(yè)的成長屬性納入企業(yè)的內在價值進行考量,于是就有了下面這張圖。這張圖與第一張圖的區(qū)別就是價值是一條斜向上的直線,所以價格也就是一條斜向上的波浪線。這是價值投資2.0版。 ![]() 《價值投資三種方法論淺析》中,基于對價值和成長的不同側重追求,將價值投資分為三大策略: 1、低估值策略; 2、合理估值策略; 3、景氣投資策略; ![]() (一)低估值策略 低估值策略對應的方法是紅利和深度價值。文中在單變量“低估值”基礎上,還增加了高股息、價值等smart beta因子,將這些統(tǒng)統(tǒng)視為廣義的低估值策略。 持續(xù)穩(wěn)定的高分紅,往往是一家公司優(yōu)秀經(jīng)營的體現(xiàn),大多數(shù)情況下高股息風格和低估值風格的相關性很高。文中將紅利策略視為廣義的“低估值策略”。自由現(xiàn)金流體現(xiàn)了未分配的紅利,反映了企業(yè)分紅的潛在能力,因此自由現(xiàn)金流也列入了廣義低估值策略。 (二)合理估值策略 合理估值策略對應的方法是GARP和PEG策略。合理估值策略是機構投資者使用最多的方法,GARP策略的全稱是Growth at a Reasonable Price,即用合理的價格買入具有成長潛力的公司,所以GARP策略兼顧了價值風格和成長風格。 GARP策略也是機構投資者使用最多的方法。GARP策略的代表人物是彼得林奇,彼得林奇在1977年至1990年的13年時間里,管理的麥哲倫基金年化收益高達29%,這是個無法超越的紀錄,估計只有西蒙斯的量化基金在年化收益率上可以與之一戰(zhàn)。 成長潛力怎么界定,GARP策略關注的是凈利潤增長率G,像銀行、地產(chǎn)、公用事業(yè),業(yè)績增速常年保持在10%左右,通常符合紅利策略標準,不屬于GARP策略標準,而科技類公司,業(yè)績增速達到50%以上,也不是GARP策略標準。GARP策略看重的是持續(xù)、合理的增長率水平,比如20%至30%。 合理的價格怎么界定,GARP策略關注的是市盈率P,GARP策略要求市盈率P不能太高,一般會低于市場平均值,也就是基本在30倍以下。 如何平衡成長和價值,GARP策略關注的是PEG比率PE/G,用市盈率/(凈利潤增長率×100)。PEG等于1,估值合理;PEG大于1,則這只股票的價值就可能被高估,或市場認為這家公司的業(yè)績成長性會高于市場的預期;PEG小于1時,要么是市場低估了這只股票的價值,要么是市場認為其業(yè)績成長性可能比預期的要差。 (三)景氣投資策略 景氣投資策略對應的方法是投資最前沿科技創(chuàng)新方向。其實這也是我認為最難判斷的,文中指出“成長”并不是某些行業(yè)特有的屬性,而是不同行業(yè)在不同階段行業(yè)特征的表現(xiàn)。并不是只有TMT和新能源才是成長股,鐵路、鋼鐵、銀行、家電等行業(yè),在經(jīng)濟不同發(fā)展階段,都曾以“成長股”的身份出現(xiàn)過。 總之,景氣投資中追求成長風格是不變的,變的是成長的內容。 回到我買的一個投顧,這個投顧按一定比例配置了下面四類資產(chǎn),主理人聲稱可以做到長期年化10%,最大回撤控制在20%到30%。這個投顧的底層邏輯是按照經(jīng)濟周期的不同階段,配置不同比例的下面四類基金: 強復蘇對應GARP策略,對應資產(chǎn):消費、制造業(yè)、互聯(lián)網(wǎng)、核心資產(chǎn); 弱復蘇對應高景氣策略,對應資產(chǎn):科技、TMT、小盤成長; 強衰退對應,對應債券:如國債; 弱衰退對應紅利策略,對應資產(chǎn):紅利、銀行、資源、公共事業(yè); 如何配置上述資產(chǎn)的比例,需要看懂宏觀,通過M1、社融、PMI、CPI和PPI、庫存、企業(yè)利潤和ROE這些,判斷當下的經(jīng)濟周期,決定各類資產(chǎn)的比例,這就要交給專業(yè)的人去做了。 當前,這只投顧的持倉情況是:紅利24%,債券+固收加:31%;GARP:20%;高景氣:25%。主理人似乎也看不清當前形勢,幾乎是均配了各類資產(chǎn)。 這只投顧能做到長期年化10%,最大回撤控制在20%到30%之間嗎?我覺得年化收益應該能做到,這其實也不是很難的事,因為過去20年A股主動基金做到了年化回報11%,但最大回撤控制在20%到30%之間,我覺得還是很難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