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辨清有沒有化火。肝氣堵久了容易生內熱,這時候光吃逍遙丸只能管一時。這類人往往伴隨口干口苦、失眠多夢、舌頭發(fā)紅,說明肝陰已經(jīng)被熱邪耗傷了。調理參考滋水清肝飲,用柴胡、梔子疏肝清熱,再搭配熟地、山茱萸補腎養(yǎng)肝陰,把陰陽調整平衡。 第二,提前預防血瘀。中醫(yī)講氣行則血行,肝氣長時間不順,就算沒出現(xiàn)舌下青筋、皮膚瘀斑這些明顯癥狀,也要在疏肝藥里加點川芎、丹參這些活血的,比如用柴胡疏肝散加丹參,把氣血通道提前疏通開,防止血瘀加重。 第三,調理兼顧脾胃。肝不好的人十有八九脾胃也弱,癥狀常見肚子脹、沒胃口、大便不成形等。這時候疏肝藥里要搭配白術、茯苓健脾胃,再加點山楂、神曲幫助消化。參考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湯加減,既解肝郁又護脾胃。 第四,疏肝先固腎氣。遇到手腳冰涼、腰膝發(fā)軟、夜尿多的腎陽虛,或者五心煩熱、盜汗的腎陰虛患者,不能急著疏肝。得先用二仙湯這類方子補腎填精,等腎氣補上來了再用疏肝藥,否則越調越虛。 這些方法都要根據(jù)具體情況調整,比如化火明顯的加丹皮、黃芩,瘀血重的加桃仁、紅花。如果自己拿不準,千萬別亂吃藥。記住,肝郁調理不是簡單疏肝就行,必須整體調理才能治本。 |
|
來自: 東山威夷 > 《中醫(yī)理氣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