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shù)?!獨W陽修《蝶戀花》 宋詞里的庭院,美不勝收。 庭院之美,美在布局;庭院之美,美在盆栽;庭院之美,美在雕塑。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庭院歷來是建筑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蘊含著多少情思。 魯迅先生筆下的百草園,便可以稱作一處庭院。有人說這僅是承載先生童年趣事的菜園子,不過,我卻以為是。 記憶里,老家的每戶人家都有一處似百草園的庭院。或位于前廳和堂屋之間,或位于堂屋后面,無論位于何處,總有許多用途。院中的布局多半是一棵樹,一口壓水井,幾畦菜地,還有幾株梔子花,亦或是美人蕉,當(dāng)然還有葡萄架。 那一棵樹,不同的人家有不一樣的選擇。有的人家是梨樹,有的人家是桃樹,有的人家是棗樹,春天滿樹花香,夏天果實壓枝,春華秋實。 雞籠,鴨舍,還有豬圈,被合理地安置左院落周圍。 每一戶人家的院子,都是我們童年的樂園。一群孩童呼朋引伴,在院子里玩各種游戲。 跳房子,踢踺子,搭鍋造飯,每一種游戲都可以玩上老半天。 每到夏天,晴日里,早飯和晚飯多半是在庭院中央擺上小桌子亦或是竹床,擺上幾道小菜,一家人圍坐一起邊吃邊聊。 生產(chǎn)隊開會,多半是在晚上,總會選一戶院子特別大的人家。晚飯后,各家戶主會自帶小凳來到會場,坐在院子的某一處,抽起煙卷,相互打探。 小孩子總喜歡湊熱鬧,開會之前便是我們的天下,追逐打鬧,好不自在。最有趣的當(dāng)數(shù)有月亮的夜晚,一群孩子玩“好大月亮好賣狗”了。 不記得是何時起,這些庭院一下子蒙上了一層厚厚的水泥,成了曬農(nóng)作物的場基。 沒了葡萄架,沒了梔子花,小院也就少了些許情調(diào)。 我與愛人相識后,在她舅舅家見到了兒時的小院。每次去,總要多看一眼。一樣的壓水井,咯吱、咯吱聲中,清涼的井水汩汩而出。一樣的梨樹,一樣的菜畦,所不同的是多了一棵桔子。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無論農(nóng)村,還是城市,總有人開始精心打造庭院。 前幾天,在朋友圈欣賞到一處農(nóng)家小院。小院,有山林,有竹園,有瓜果,有蔬菜,更有雞犬相聞。 此時的小院,鳥語花香,是一處美麗的風(fēng)景。一株株草莓掛滿果實,我的嘴角早已泛出甜味。 ![]() |
|